首页 疗 第850页

疗 第850页

  • 牙痛食疗方

    牙痛食疗方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牙痛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西医学的龋齿、牙髓炎等。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痛发作或加重,属中医的“牙宣”、“骨槽风”范畴。下面介绍牙痛的食疗方,您不妨一试。   贻贝苁蓉黑豆汤贻贝(淡菜,为海产品)、肉苁蓉各30克,黑豆150克。洗去贻贝砂泥,黑豆洗净,肉苁蓉切片,共放锅里加清水适量熬煮1小时以上,然后取汁,1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数天。贻贝入肾经,滋阴降火...

  • 分型治疗萎缩性舌炎

    分型治疗萎缩性舌炎

      萎缩性舌炎,西医一般认为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2引起,可用补充维生素B2或口服干酵母的方法来治疗;中医认为,萎缩性舌炎是指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舌黏膜萎缩性改变,属“镜面舌”或“裂纹舌”。中医对本病辨证治疗有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滋阴降火:主要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者。症见口干舌痛,食欲减退,舌色红绛充滑,或剥苔。伴潮热盗汗,耳鸣耳聋,腰膝酸软,或五心烦热,夜寐不宁,大便燥结。妇女则经来量多,色鲜腹痛,或色黯夹块,先后无定期。脉沉细或滑数。常选知柏地黄汤、二至丸加减:知...

  • 腮腺炎的饮食疗法

    腮腺炎的饮食疗法

      1、马齿苋红糖饮     【组成】马齿苋300克,红糖适量。    【用法】马齿苋洗净切段,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加入红糖,煮至糖融,去渣取汁。分1~2次服。     【适应症】流行性腮腺炎      2、大葱浮萍汤     【组成】浮萍150克,大葱3根。     【用法】分别洗净,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渣取汁,分2次服。     【适应症】流行性腮腺炎   3、蒲银绿豆汤     【组成】蒲公英50克,银花15克,白菜100克,绿豆50克。     【用法】现将绿豆用水800毫升煎至开...

  • 民间疗法治腮腺炎有科学依据吗?

    民间疗法治腮腺炎有科学依据吗?

    当下,正值腮腺炎高发之时,中医称为“痄腮”,有些家长喜欢采用老一辈的“验方”自行给孩子治疗,但有的有效,而有的却没效?到底是为什么?这些方法有科学依据吗? △仙人掌疗法 病例:东东11岁,无任何诱因发烧3天,不流鼻涕、不打喷嚏,嗓子也不疼,家人自行给予消炎药服用效果不明显。3天后,东东腮部肿胀,有疼痛感,他奶奶一看就断定是“痄腮”,连忙叫东东爸爸弄来仙人掌给东东敷上,但几天过去了病情仍无明显好转。遂到医院就医,经检查和化验,确诊为“...

  • 民间方治疗几例面瘫病例

    民间方治疗几例面瘫病例

    清代《验方新编》中风篇记载中风口 眼歪斜验方:用活鳝鱼一条捣烂,左斜敷 右,右斜敷左。嘴正则将鳝鱼血洗净。屡 试皆效。又方:蓖麻子三钱(去壳)、冰片 五分,共捣融。左扯贴右,右扯贴左,以正 为止。笔者也曾听闻民间流传使用蓖麻 叶捣碎及黄鳝血涂敷患侧治疗面瘫效果 显著。笔者效仿此书记载及民间方法,合 用治疗几例面瘫病例,收效甚好,现介绍 如下。 病案一:王某,男,57岁。从商多年, 性急暴躁。因突发口歪前往医院就医,但 因公事繁忙拒绝住院。发病2天后前来 求诊。患者来时口角向左侧歪斜,右口角 下垂,右侧面颊动作不灵...

  • 治疗牙痛含漱法三则

    治疗牙痛含漱法三则

    含漱法是将药物含在口中,停留1-2分钟后吐出,一日数次,对治疗牙痛有明显疗效。含漱的药物需分型论治。 1、胃火上炎型:牙痛多以上牙为主,牵引头痛,面觉灼热,牙龈红肿,舌红苔黄,脉数。可用生大黄、生地、丹皮、升麻各10克,水煎,药液含漱。 2、阴虚火旺型:牙痛时做时止,牙龈色紫而肿,痛齿摇动,口燥咽干,头昏耳鸣,舌红苔薄黄,脉细数。可用山萸肉、白芍、枸杞子、牛膝各10克,水煎,药液含漱。 3、寒入少阴型:牙痛,齿龈不红不肿,恶寒,四肢逆冷,舌淡苔白,脉沉迟。可用高良姜、甘草各10克,细辛5克,...

  • 兹举治疗口臭验案1例

    兹举治疗口臭验案1例

      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专家石国璧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临证无论外感、内伤均有建功,擅治疑难杂症,每每独辟蹊径,效验良多。笔者兹举其治疗口臭验案1例,共飨中医之精妙。   病 案   汪某,女,42岁,2013年5月7日初诊。   主诉:口中酸臭10年。患者自觉口中酸臭,以酸味为重,口黏腻,面部起斑,伴月经量少,白带量多,长期耳鸣,手脚心发热,心烦急躁,无腹痛腹胀,纳可寐可,小便调,大便有时干。曾以中西药治疗无效。来诊时舌淡红微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稍腻,脉弦...

  • 顽固性口疮茶疗含漱法

    顽固性口疮茶疗含漱法

    不久前,我的口腔里长出一个赤豆大小的口疮,我以为是上火了,没有在 意。可没过多久,我的口疮越来越多。为 了治疗口疮,我服用了维生素B:、六神丸 及牛黄解毒片等药物,但是效果均不理 想。邻居告诉我用苦丁茶漱口能治疗口 疮,我便用此方治疗一段时间,没想到口 疮出现的频率和数量都明显地减少了。 具体方法是:取干苦丁茶20克,用 100毫升的沸水冲泡,待水温自然冷却 后,将苦丁茶含漱在口中l一2分钟后吐 掉,每天可反复含漱3~4次,于饭前、饭 后睡觉前进行。 苦丁茶性寒、味苦,具有散风热、清头目、生津止渴、消食提神、消...

  • 腮腺炎民间食疗方

    腮腺炎民间食疗方

    1.猪胆汁:将猪胆汁干燥成膏状摊在厚布上,敷患处,以胶布固定,数日可愈。 2.大青叶:将大青叶 50~100克,捣烂,加适量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 1次,每次敷2小时,连敷数次。 3.丝瓜:将鲜丝瓜切碎捣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每日上、下午各换药1次,连敷2— 3日。 4.青黛、鸡蛋清:将青黛 1.5克,鸡蛋清1只,混合捣匀,敷患处1-3次。 5.酢浆草:酢浆草30克,水煎,少量多次频服;另用酢浆草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后敷于患处,每日2次,连服 4天。 6.黄柏、石膏:将黄柏7 份,石膏3份共研细粉,...

  • 腮腺炎采用偏方治疗

    腮腺炎采用偏方治疗

      邻居张大爷突患腮腺炎,右耳根及脸面红肿异常,痛痒难忍,到医院吃药打针加输液,均不见效。后采用偏方治疗,才有疗效。   取新鲜蒲公英适量,洗净捣烂,用口嚼烂更好,敷于患处,每日1剂,三天即炎消肿散,继而痊愈。患此症者不妨一试。(胡佑志)...

  • 治疗口臭 正确饮食是关键

    治疗口臭 正确饮食是关键

      陈国忠   男,41岁,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消化内科主任,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内科学术带头人,2005-2006年公派赴日本进修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治疗消化系疾病的研究,擅长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及消化内镜下胃肠道早期癌的诊断与治疗。   相较于前几年来说,目前门诊接到口臭患者人数不断上升,这不仅是人们的健康意识有所提高,也是因为当前人们的饮食、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常常熬夜、喜欢吃生...

  • 治疗牙痛12个小验方

    治疗牙痛12个小验方

      1、白胡椒10克研成末,加酒精调成糊状,分4次放入牙洞内。   2、针刺同侧劳宫穴,中度刺激,进针1~2次,上下捻不留针。   3、乌梅12个,分别含于口中,或兼含糖球也可。   4、露蜂房适量,加纯酒精适量,点火燃烧,待蜂房烧成黑灰时,用手指蘸灰涂于患牙,一般4~5分钟可止痛。     5、生猪油、新棉花各少许,用棉花裹猪油烤热,咬在患牙痛处片刻,1次1换,反复数次。   6、六神丸1~2粒,碾碎置于患齿牙龈上5~10分钟,每天1次,一般不超过3次。   7、杏仁15克(去皮尖)加盐少许,煎汤含漱,日3~4次...

  • 疏风散寒 张世葳治疗面神经麻痹

    疏风散寒 张世葳治疗面神经麻痹

    名医治面神经麻痹(风湿型)方 处方:茯苓15克,川芎、羌活各10克,独活、防 风、陈皮、法半夏、甘草各8克,苍术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风祛湿。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中 医辨证属风湿型。症见口眼歪斜,患侧面肌臃肿,眼 睑浮肿,头重如裹,胸脘痞闷,肢体困重,口腻不渴, 舌淡,苔滑腻,脉缓。 创方者:张世葳 名医治面神经麻痹(风寒型)方 处方:葛根20克,桂枝、麻黄各8克,防风、白 芷、蝉蜕、甘草、生姜各lO克;大枣5枚,细辛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

  • 骨碎补水漱口治疗虚火牙痛

    骨碎补水漱口治疗虚火牙痛

    阴虚火旺所导致的牙痛多为隐隐作 痛,但午后及夜间较重,或满口牙痛,牙 根松动,伴咽干口渴,手足心烦热,腰膝 酸软,无口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 滋阴降火。可用骨碎补水漱口治疗本病。 方法:取骨碎补30克。水煎成250 毫升,加食盐少许,频频取少量药液漱 口,数分钟后服下,每日数次,每日l 剂。 张怀东...

  • 肝胆失于疏泄产生口苦 食疗有方

    肝胆失于疏泄产生口苦 食疗有方

    中医认为,苦属火,火盛则苦,故口苦多属热与火,多由体内湿热蕴结或内火上冲所致。从脏腑而言,胆汁味苦,其化生、排泄与肝之疏泄有关。所以不论哪一脏俯功能失常,影响肝胆失于疏泄,均可产生口苦。   重者 汤剂调理   中医治疗口苦主要是清湿热与清内火。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看舌苔是否黄腻。如果口苦,见舌质红、舌苔黄腻,则需要清化体内湿热;口苦,见舌质红、舌苔薄黄,那就要清泄内火。   1.清热化湿法:湿热蕴结体内,要区分是肝胆湿热证还是脾胃湿热证。如口苦兼有以下症状:胁肋部胀痛灼热、厌食、疲乏、矢气频作、大便不调、小便...

  • 面瘫专家赵恢富 的治疗方法

    面瘫专家赵恢富 的治疗方法

    面瘫专家赵恢富,百度知道专家团特聘专家,中华医学会特聘专家。复大面神经科专家组成员。从事面神经疾病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02年首届中国民族医药科技交流会,被评为专业最高奖;发表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特色"面神经三联康复疗法"的创始人。 面瘫试试“九点挑刺法” 定位 病人取坐姿,术前用生理盐水漱口,将口张大显露患侧颊黏膜。在咬合线相当于第二臼齿(即磨牙)处做第一挑刺点。在第一挑刺点前后0.5厘米处再各挑刺一点。然后在咬合线上下0.5厘米平行线上,各做同样的3个挑刺点,共...

  • 口臭的治疗 健脾除湿每能获验

    口臭的治疗 健脾除湿每能获验

      口臭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黏膜炎等口腔疾病。二是患有反流性食管炎、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吃口香糖对口臭病人而言,只能起一个暂时掩盖病情的作用,不仅对治病毫无益处,反而会因其中的糖分等物质的刺激加重口腔和胃黏膜损害,使原来的疾病变得更为严重。   对于这种情况,笔者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结合中医理论分析认为,口臭多伴有牙龈肿痛、烧心、反酸、嗳气、大便干燥、舌质红、脉濡数或弦滑。病位在脾、胃、肝、胆。病性属本虚标实、以实为急。病机为湿热痰火蕴结中...

  • 可有效治疗面瘫的熏洗方

    可有效治疗面瘫的熏洗方

    面瘫也叫面神经炎,是指以面神经发生麻痹,颜面表情肌群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面神经炎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面肌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大、不能闭合、泪液外流、鼻唇沟变浅或变得平坦、口角下垂、不能皱眉、鼓腮和吹口哨等。中医认为,面神经炎属于“中风”的范畴,多因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入脉络,从而导致气血痹阻,筋脉弛缓而发病。 除了进行针灸和功能锻炼以外,此病患者若能选用一些具有疏风散邪、通经活络功效的熏洗方进行治疗,往往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 牵正散加味疗面瘫

    牵正散加味疗面瘫

    刘某,男,62岁,2014年4月6日初诊。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面部麻木发紧感,口角向右歪斜6天,某院诊为颜面神经麻痹,服维生素B1、甲钴胺胶囊及行针灸、理疗等效不显著。刻诊:前额皱纹消失,左侧面部不能皱额闭目,触之有凉感,鼻唇沟平坦,口角歪向右侧,流口水,不能鼓气,舌淡,苔白,脉弱。 处方:白附子9克,僵蚕9克,全蝎9克,白芷12克,威灵仙9克,桂枝9克,黄芪15克,红花9克。10剂水煎服,第3煎用纱布蘸药液热敷患处,日数次。 二诊(2014年4月16日):左面部舒适觉有温热感,能闭目鼓气,流口水及...

  • 唇炎的治疗方法 偏方

    唇炎的治疗方法 偏方

      唇炎是常见多发皮肤病,中医称“唇风”,《医宗金鉴》:“唇风……此证多生下唇,初起发痒,色红作肿,日久破裂流水,痛如火燎,又似无皮。”脾主口,其华在唇,唇是足阳明胃经所过之处,故笔者认为本病与脾胃功能失调息息相关,并从脾胃辨治本病收到良好疗效。   案1刘某,女,29岁,2009年5月4日初诊。上下唇红缘呈现出干燥脱屑,脱落的基面潮红光滑,不久又发生或结成鳞屑痂,有裂口,疼痛症状明显,伴有出血,并有灼热不适感,反复发作4个月。期间内服药物...

  • 怎样快速去除口臭 辨证治疗

    怎样快速去除口臭 辨证治疗

    口臭病由于口中之气发臭,影响到交际、谈话,病人十分苦恼。中医认为口臭与心经积热、胃火炽盛、痰热壅肺、食积内停、虚火烧肺等因素有关。今将口臭的辨证论治,浅述如下。 1.心经积热:心火上熏灼于口而生口疮。口疮多见于舌部,除口臭外,还可见舌尖疼痛、舌边尖发红、心烦意乱、多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脉数。治则清心泻火。方用生地黄、竹叶、甘草、黄芩、黄连、栀子、连翘各15克,木通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胃火炽盛:胃中火热炽盛,煎灼胃液,胃热循经上于口,故可致口臭、齿龈肿痛或齿衄、口舌生疮、牙痛,可伴有口渴、便秘、...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如何治疗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如何治疗

    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气虚痰热生风)方 处方:黄芪、白芍、桂枝各9克,生姜、知母、粳米各18克,大枣12枚,生石膏30克,炙甘草、全蝎、白附子、白僵蚕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固表,清热化痰,熄风止痉。用于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辨证属卫气虚弱,痰热生风型。症见口眼歪斜,口角流水,面肌抽搐,恶风汗出,因寒加重,闭口鼓气漏气,或额纹消失,或口渴,或面部发热,或面肌至耳根处疼痛,或头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浮弱或浮数。 专家点评:方中黄芪、粳米、大枣,益气固表,补益卫气;桂枝温阳助卫...

  • 周围性面瘫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

    周围性面瘫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

      口眼歪斜,又称周围性面瘫。多发于春秋两季,不受年龄所限,但青壮年发病较高,男性略多。其以发病突然,口眼歪斜﹑目不能合为特征。多因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而入,以致气血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中医认为,本病主因患者平素气血方虚﹑忧思恼怒﹑外邪侵袭所致。笔者临床体会,口眼歪斜急性发作时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针刺   治法:祛风散寒,疏经活络。取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经为辅。   处方:患侧取太阳﹑攒竹、丝竹孔、悬颅、率谷、下关、颊车、地仓﹑四白﹑翳风、风池...

  • 腮腺炎中医疗法大全

    腮腺炎中医疗法大全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本病亦可累及其他腺体、神经系统及心脏。常见的并发症有脑炎、睾丸炎和卵巢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好发于年长儿,两岁以下小儿发病者少见。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一次感染后,包括隐性感染在内,均可获得终身免疫,不再感染第二次。   中医学以其突然发生耳下腮部漫肿疼痛,故名“痄腮”,又称“搭腮肿”。   适宜技术   1.针刺疗法   (1)体针:主穴:翳风、颊车...

  • 给大家推荐一些腮腺炎食疗方

    给大家推荐一些腮腺炎食疗方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饮食对于急性腮腺炎颇为重要,如果饮食安排不当,往往使病程延长,腮腺消肿迟缓。该怎样注意呢? 患病急性期间要多饮水,饮食宜用清淡的流质,例如米汤、牛奶、豆浆、藕粉、蛋花汤等。也可用果汁,但应选用甜味的。凡是味酸、辛辣、有腥味、很鲜、过甜,或质地较硬的食品都不宜吃,这些刺激性食品可使腮腺局部疼痛加重。要等腮腺肿胀消退,症状好转后,可以吃半流质饮食或少渣软饭,直到痊愈。流行性腮腺炎忌食辛辣、海鲜发物及坚硬之物。室内忌吸烟,避免闻及...

  • 舌痛的治疗 应分型辨治

    舌痛的治疗 应分型辨治

      舌为心之苗,主味觉,舌体又与脾肾肺经通过经络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故舌痛是内在脏腑诸多疾病的外在表现,所以对于舌痛的治疗,应分型辨治。   舌尖痛多为心火上炎型,舌两边痛为肝胆火盛型,舌根痛多为肾虚型,整个舌体肿大麻木伴味觉失灵多为痰湿郁火型,舌痛兼有口腔异味臭气者多为胃火型,疼痛多在中部。   心火上灼   叶某,男,48岁,2013年4月21号诊,自述舌尖疼痛,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硬结,观舌红苔黄,舌尖赤红,脉滑,治以清心泻火法,用黄连解毒汤合导赤散、黄连泻心汤加味。   处方:黄连1...

  • 治疗口臭我有妙方

    治疗口臭我有妙方

    我家有一个治疗口臭的妙方,现介绍如下: 取藿香(鲜品尤佳)15克,苍术10 克,加水煎取药液500毫升,再放人冰片 1克溶化。然后每天含漱3-4次,长期坚持可治口臭。 上方中,藿香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作用,常与厚朴、苍术同用。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藿香成分有防腐、抗菌、收敛和止泻功效,其中所含挥发油可以去除口腔异味;苍术则有健脾、燥湿、解郁、辟秽、健胃安脾作用,常用于治疗腹胀、食欲不振、呕吐和去除口腔异味等病症,苍术也含挥发油(达5%-9%),有一定除臭作用;此方还有冰片,它常用于口腔炎症、中耳炎和痔疮等疾病。经常...

  • 治疗舌疮我用黄芩

    治疗舌疮我用黄芩

    前段时间,我舌下脉络周围长满了舌疮,求医打针吃药,未见好转。用餐时感疼痛难受,给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后来,我经朋友介绍找到一位老中医诊治。医生望闻问切后说我舌红嫩,苔黄滑腻,脉细数,平素又喜食辛辣,此病为湿热蕴结所致。于是让我服用黄芩治疗。 医生叮嘱我,用黄芩10克炒后煎汤,取其浓液漱口,每日3—5次,然后含于口中徐徐嘬饮。三天后,舌疮全消,进食已不痛了。再续服3天,停药。现已有月余,未见复发。 黄芩,苦、寒,归肺、脾、胃、胆、大肠及小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能治口舌热盛、痈肿...

  • 哪些中药可以治疗秋季牙痛?

    哪些中药可以治疗秋季牙痛?

      8月23日是处暑节气,“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至此,北方天气开始转凉,南方还要经历一段时间“秋老虎”的折磨。随着天气的转变,一些疾病也开始蠢蠢欲动,比如牙疼。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药剂师张樟表示,初秋胃火旺、虚火旺现象比较常见,胃火旺会导致牙齿明显疼痛,虚火旺会导致牙齿隐隐作痛。如果出现上火牙痛,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试试以下几种中药或方剂。   秋季本来就干燥,加上空调的频繁使用,使得身体更是处于缺水状态,上火也在所难免了。如果不及时“灭火&...

  • 口腔炎治疗 按揉合谷穴

    口腔炎治疗 按揉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从手掌横纹往肘部方向1.5寸。左右各一。   穴位功效:属手阳明大肠经,可治疗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鼻出血、耳聋、便秘等疾病。   按摩保健:用双手拇指按压此穴。每次2分钟左右,每日2次,力度适中。   疾病治疗:多用于治疗口腔炎,神经痛、肠胃消化不良,高血压等疾病。...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