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疗 第847页

疗 第847页

  • 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案 锅底灰

    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案 锅底灰

    春季是扁桃体炎的高发期,急性扁桃体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反复发作,用锅底灰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有较好效果。 取过夜锅底灰20-30克于碗中,稍加研细,打入鸡蛋1个,加白糖适量,用筷子搅拌成糊状,再倒入沸水冲调成黑色的鸡蛋糊,晾温后,一次服下,每天2-3次。此法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散结之功,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早期化脓时。 锅底灰,中医叫百草霜,民间叫火炭灰、锅底黑等,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墨。其味辛,性温,有止血、消积之功。 山东省沂南中医院 主治医师李祥农献方...

  • 咽炎食疗有章可循

    咽炎食疗有章可循

    秋季是咽炎的高发季节。原来患有的慢性咽炎也极易被秋季所诱发。咽炎在食疗的时候,要注意遵循—些原则,这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蜜枣甘草汤选用蜜枣8枚,生甘草6克,将蜜枣、生甘草加清水两碗,煎至一碗,去渣即可。可以做饮料服用,每日两次。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之功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咽干喉痛等症。 芝麻红糖粥选用芝麻5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粳米煮粥,待粥煮至黏稠时,拌入芝麻红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此粥气香味美,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昏目花、肺燥咳嗽、咽干等症。 胖大海 药性甘淡...

  • 中医治疗慢性喉痹

    中医治疗慢性喉痹

    慢性喉痹西医称慢性咽炎,常用抗生素治疗。但临床发现,绝大多数慢性喉痹并非细菌感染,用抗生素无效,反会对身体有害。慢性喉痹的最佳治疗法是用中医辨证论治。 肺燥症见咽喉干燥或疼痛,干咳或咳嗽少痰,痰粘难咳,甚则咳而胸痛,常伴有眼睛干涩、鼻腔热、口唇干。治则养阴润燥。方用:百合、沙参、麦冬、生地、熟地、玄参、川贝母各 12克,桔梗、天冬、当归、枇杷叶、白芍各10克,甘草、陈皮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血虚症见咽喉发干,有异物感,可伴有面色淡白无华、口唇与指甲色淡、头晕眼花、失眠、心悸、肢麻、咽黏膜淡白、脉细弱。治则...

  • 胡幼平针罐结合治疗梅核气临床经验

    胡幼平针罐结合治疗梅核气临床经验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赖小燕,胡幼平,张琪,梁凡,艾虹静,王卓慧 关键词 针刺;拔罐;梅核气;胡幼平 梅核气是因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或痰气互结、停 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为主要表现。 [1] 梅核气属中医“郁证”范畴,大多数学 者根据“七情郁结,痰滞气阻喉中”,认为本病的病因 是“肝郁气结,气机升发疏泄失常而致脾胃运化失职, 聚湿生痰,气痰上逆咽喉而为病” [2-4] 。目前西医对本 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案,...

  • 咽喉炎治疗药粥5方

    咽喉炎治疗药粥5方

    咽喉是呼吸道的门户。咽喉炎是秋季常见的疾病之一,表现为咽喉肿痛、头痛发热、声音嘶哑等。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邪毒侵袭、肺胃热盛,或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在治疗上可于清肺泻火、养阴润肺的同时,配以药粥,对咽喉炎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现将药粥5方介绍如下: ■豆豉解表粥 取淡豆豉15克,葛根30克,生石膏30克,麻黄、荆芥各3克,生姜三片,葱白两段,加水同煎。煮沸5~10分钟后去渣取汁,加大米60克同煮粥,服食。此粥可发汗、清热,适用于急性咽喉炎发热、头痛、无汗、咽干口渴、咽喉疼痛者。若服后汗出热退,即应...

  • 慢性咽炎食疗茶饮

    慢性咽炎食疗茶饮

      慢性咽炎相当于中医的“虚火喉痹”,其病因病机为肺肾阴虚导致的虚火上升、咽喉失养。治宜滋养肺肾、清热化痰、润喉利咽。经验证明,正确食疗茶饮有助于恢复。   山楂利咽茶   药用生山楂20g,丹参20g,夏枯草15g。加水煎30分钟后,滤取药汁,一日数次,当茶频饮。活血散结,清热利咽。适用于慢性咽炎而咽部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   罗汉果茶   罗汉果1个切碎,用沸水冲泡10分钟,不拘时饮服。每日1~2次,每次1个。功能清肺化痰,止渴润喉。主治慢性咽喉炎,肺阴不足、痰热互结...

  • 秋雨下降 嗓子干疼 润嗓食疗

    秋雨下降 嗓子干疼 润嗓食疗

      近期天气转凉,不少城市迎来大风天气,伴着大风到来的还有温度的下降和秋雨。早晨出门时迎风走上一会儿,不仅脸上感觉不舒服,有时候还会感觉嗓子干疼。   因此,天冷了不仅要加衣服,还要保护好咽喉,别让它被吹“伤”。   风和燥,惹来感冒和咽炎   进入秋季的感冒主要由风邪和燥邪引起,这些感冒不仅会带来干咳,鼻涕和痰里有时还会带着少量血丝。有咽炎的人就更遭殃,喉咙感觉又肿又痛,即使感冒好了,咽炎的症状也不一定能同时减轻。为了避免秋季感冒带来的困扰,我们应当注意滋阴润燥。   ...

  • 放血疗法治咽喉痛

    放血疗法治咽喉痛

    每到冬季,我常因气候干燥而出现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消炎药吃了不少,效果却不理想,后来连吸口气、咽口水都感觉疼得无法忍受,声音也变得嘶哑。于是到医院就诊,医生建议我做放血疗法,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具体方法是:全身放松,取少商穴(大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捏紧此穴位,用针刺一下,从远端向近端进行挤血;然后取尺泽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方法同上。隔日做1次,每次出血量不超过1毫升。注:在挤压过程中,患者要不停地做吞咽动作。 专家点评:少商穴为手太阴肺经之井穴(五俞穴的一种,...

  • 徐文伯生姜疗喉疮

    徐文伯生姜疗喉疮

    □山东杨吉生 徐文伯自幼师从其父,医术精湛,被宋明帝称为当时天下第一名医。 公元470年,明帝喉中长了个恶疮,疼痛不已,连水都咽不下去了,朝中御医多方诊治,但疗效不显。朝臣只好请徐文伯。 徐文伯经望闻问切后,嘱朝臣速送来生姜3斤,并将生姜洗净后切成小片,告诉宋明帝:“您每天吃3次生姜,每次吃5两(当时的16两为1斤)。”生姜又辣又硬,吃得明帝嗓子眼钻心地痛,泪流不止,对徐文伯说:“徐文伯,你这是想置朕于死地吗?还是成心想看朕的笑话?”徐文伯说:&ldq...

  • 民间验方治疗声带小结

    民间验方治疗声带小结

    声带小结,此病多发生于声带前、中三分之一的交界处,常两侧对称,呈现小结样隆起。多见于青壮年,儿童亦可见之。患病后,声音失去圆润,声音逐渐变为嘶哑。宜清热解毒,润喉利咽,软坚散结,祛瘀活血为主,民间中草药治疗,效果良好。方剂如下: 玉竹10克,海藻 15克,太子参12克,丹参10克,昆布12 克,当归须10克,牡蛎15克,桔梗12克,赤芍12克,红花9 克,金银花12克,枇杷叶10克,大贝母9 克,血余炭10克,陈皮6克,鸡血藤15 克,生地10克,诃子 6克,甘草6克。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 剂,儿童剂酌减。 (...

  • 白喉中医疗法大全

    白喉中医疗法大全

      白喉是由革兰染色阳性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咽喉、鼻等处灰白粗厚的假膜形成及外毒素引起的心肌、神经及其他脏器的损害,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人群普遍易感,主要由飞沫传播,亦可经玩具、衣服或被污染的牛奶、食品等传播。   中医学很早即有许多关于本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喉痹”。北宋《圣济总录》和明代《景岳全书》又称之为“缠喉风”和“镇喉风”。1864年张绍修所著《时疫白喉捷要》则...

  • 声音嘶哑语出无声 针刺治疗喉喑

    声音嘶哑语出无声 针刺治疗喉喑

    人物简介 黄建军,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是北京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曾任曾任腧穴教研室副主任,经络腧穴教研室副主任,现任针灸学院基础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刮痧杂志》副主编,从事中医、针灸的教学、医疗及科研工作三十年。 医案 魏某,女,65岁,退休。2013年5月14日初诊。失音10天。患者于2013年5月4日,无明显诱因,中午突发性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下午5时出现声音嘶哑,急至当地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查体:左侧声带麻痹。辅助检查...

  • 声音不扬久喑难疗 临床辨治

    声音不扬久喑难疗 临床辨治

      声音不扬,甚至嘶哑不能出声者,即为失音。多见于呼吸系的急慢性疾病中,如感冒、喉炎、肺结核等病。本症发病有急有缓,急者卒然而起,缓者逐渐而成。根据发病的缓急,临床分暴喑和久喑两类,暴喑多属实证,久喑多属虚证。一般暴喑易治,久喑难疗。所以辨别虚实,至关重要。临床多分四型辨治。   风寒型卒然声音不扬,甚则声音嘶哑,多兼有咳嗽胸闷,鼻塞,恶寒发热等症,舌淡苔薄白,脉浮。治疗宜疏风散寒,宣利肺气。药用麻黄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蝉衣10克,前胡10克,浙贝母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

  • 行气豁痰 用于治疗梅核气 名医方

    行气豁痰 用于治疗梅核气 名医方

    河南名医治梅核气(气郁痰阻)方 处方:香附、白芥子、厚朴、生姜各10克,茯苓15 克,法半夏、柴胡、郁金各12克,桔梗、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理气化痰。用于治疗梅核气(患者喉中如有梅核,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辨证属气郁痰阻型。患者每见精神抑郁或不安,多疑善虑,伴胸胁胀满,嗳气叹息,时有呕恶,无热象,舌苔白腻,脉弦滑。 创方者:朱崇华 河南名医治梅核气(气逆痰阻)方 处方:旋覆花、白术各10克,党参、代赭石、茯苓、陈皮各15克,法半夏12克,炙甘草6克,大枣4 枚。...

  • 喉瘖 盛灿若治疗取穴

    喉瘖 盛灿若治疗取穴

    盛灿若,男,1934年生,江苏如东人。教授,主任中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江苏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委员,全国中医药高校针灸教材编审委员,《中国针灸》杂志编委,南京中医学院针灸治疗学教研室副主任。 1954年南通医校毕业分配到江苏省中医院,与老一辈中医专家共同筹建全国第一所省级中医院。在门诊内科,先后跟随马泽人、叶橘泉、樊天徒等老专家抄方,一年以后,跟师近代针灸学家承淡安、邱茂良教授,一直在针灸领域工作至今。1970~1972年,...

  • 化痰利咽 曾利群治疗慢性咽炎方

    化痰利咽 曾利群治疗慢性咽炎方

    名医治慢性咽炎(脾胃湿热)方 处方:生石膏、薏苡仁各25克,黄芩、白术、陈皮、炒麦芽、神曲、炒莱菔子各12克,薄荷、黄连各5 克,苍术、厚朴各7克,生地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消食利咽。用于治疗慢性咽炎,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症见咽干咽痛,口舌干燥,口气热臭,渴不多饮,脘腹胀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创方者:曾利群 名医治慢性咽炎(脾胃气虚)方 处方:党参、白术、陈皮各12克,茯苓15克,山药24克,砂仁、大海子各9克,炙甘草6克,黄芪、薏苡仁各30克。...

  • 揪廉泉穴可辅助治疗咽炎

    揪廉泉穴可辅助治疗咽炎

      咽炎是春季易发的疾病,很多慢性咽炎患者在春季会出现复发的情况,给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咽喉为肺胃的门户,如肺胃有蕴热,火热上炎,气血结于咽喉,可见局部慢性充血,粘膜干燥而发病。另外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咽喉干燥,打鼾,久而也可发为咽炎。   中医介绍,穴位按摩可以有效地防治咽炎,揪廉泉穴可辅助治疗咽炎,尤其对急性咽炎效果甚佳,揪廉泉穴至出痧,对于防治咽炎,尤其是急性咽炎见效很快。对于因过量食用辛辣油腻之品而引起的咽痛患者,尤为适用。   养穴位置   廉泉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

  • 嗓干易痒 护嗓食疗方

    嗓干易痒 护嗓食疗方

    春季,阳气上升,人容易上火,嗓干易痒,小小食疗方清喉护嗓。 食物全面防嗓痛。嗓子痛跟日常饮食很有关系,维生素A、B、C摄入不足,免疫力下降,咽喉部黏膜易感染,出现炎症。补充维生素,一周吃一次动物肝脏,半两到一两就行,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B2。还应该补充绿色蔬菜和水果,深色蔬菜至少占一半。胆固醇高的人多吃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 白萝卜根榨汁。白萝卜根对咳嗽痰多、声音嘶哑的人都有帮助。白萝卜根榨出来的汁有些辣,可以将其加水煮水喝,口感会好很多。春天嗓子经常发痒,不妨家里备些清热的水果,如柚子,既清凉,又能补充...

  • 头颈运动助疗慢性咽喉炎

    头颈运动助疗慢性咽喉炎

    北方春季气候多风而且干燥,患有慢性咽炎的人常常在这个时候发病。除用药物治疗外,通过有效的穴位按摩,以及头颈部运动,也可以促使咽喉、甲状腺、扁桃体、声带等部位的血液循环通畅,恢复咽部的功能,对治疗咽炎大有裨益。1.转颈 两眼平视,左手拇指与食指呈半握形,按摩扶突穴(喉结旁开3寸、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头颈先向左后方转,然后还原,再向右后方转,还原。反复进行8-10 次。 2.绕环 两眼平视,左手拇指与食指呈半握形按人迎穴 (喉结旁1.5寸,在颈总动脉之后,胸锁乳突肌前缴)。先向前低头,头颈经右侧转至向后仰...

  • 常犯咽炎 试试咽部的运动疗法

    常犯咽炎 试试咽部的运动疗法

    常犯咽炎的人不妨试试咽部的运动疗法,让咽部的血液循环畅通,促进腺体分泌唾液,从而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这套运动操最好在饭前、睡前、晨起后做,此时,血液循环慢,咽部肿胀明显,运动后效果更好一些,在做完这套运动操后可以喝些凉开水,帮助肿胀的血管收缩。 第一节:张口运动。张口越大越好,并发“啊”声,舌根部有牵拉感最好。反复张口2分钟。 第二节:鼓气运动。闭口鼓腮,使口内气体左右上下移动,能起到按摩作用。反复2分钟。 第三节:抽吸和内收运动。先像小儿吸奶状,收缩口唇,让舌头抵住上腭做伸...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声带麻痹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声带麻痹

    补阳还五汤 加减治疗声带麻痹 陈某,男,70岁,2013年6月5日初诊。6年前行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出现声音嘶哑,曾多方求治,终不得效。现持续性声嘶,说话费力,伴咳嗽少痰,大便稀,一日2次,舌质紫暗,少苔,脉沉细。某医院喉镜检查示双侧声带轻度充血水肿,左侧声带固定于旁中位,右侧活动可。 西医诊断:声带麻痹。中医诊断:慢喉瘖;病机:气虚血弱,瘀滞声门;治法:益气活血,祛瘀通络。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20克,党参15克,当归15克,地龙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赤芍12克...

  • 张口困难 声音嘶哑 亮嗓疗法

    张口困难 声音嘶哑 亮嗓疗法

    鼻咽癌患者经放疗后多会出现张口困难、声音嘶哑等后遗症,通过以下方法可改善症状,恢复嗓子清亮,大家不妨一试。 张口张开嘴,上牙床向上,下颌骨使劲向下,口唇大张,心里默念“啊”字,然后闭合。通过这样张口闭口反复,使得咽部肌肉可间接进行抻拉运动。 闭唇 将双唇紧闭,而后在口内鼓气。由于双唇紧闭,故可使气流冲击咽部,以气对整个口腔和咽部进行按摩,使口内产生大量液体,用以滋润咽喉,这样运动可使咽部干涩感消除。 嘬口 口形似小孩嘬奶状,运动时两肋往里抽,嘴像小孩嘬奶。舌在口内形成条状卷起,贴上腭一...

  • 慢性咽炎民间治疗特效方

    慢性咽炎民间治疗特效方

    麝香止痛膏先将双手掌洗净擦干后,然后将麝香止痛膏剪成1/2张贴在左手劳宫穴上(手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处)。1日1次,一般用3-5次有效。孕妇忌用。 田三七、紫金锭各1克用红霉素软膏调糊状外敷天突穴(胸骨上窝正中),外用纱布或油纸覆盖,用胶布固定,1日一次。(孕妇忌用),一般用1次奏效。 百部20克煎水100毫升。用来反复嗽口,约十分钟,然后吞服,1日一次,1次50毫升。...

  • 治疗咽喉炎:火罐放血疗法

    治疗咽喉炎:火罐放血疗法

    秋季气侯干燥,咽喉炎发病率较高,很多人喜欢购买治疗咽喉炎症的药物服用,但消炎药绝不能滥用,否则适得其反,还会加重病情。不妨试试中医绿色疗法——火罐放血疗法。 中医专家介绍,大椎穴放血加拔火罐治疗咽喉肿痛,能泄实热,降急火。患者经过一次放血治疗后,往往感觉咽痛减轻,很少再度出现高热症状,病程明显缩短。一般一个星期一次就行,3~5次为一个疗程。 这种疗法放的血量非常少,是用三棱针或者梅花针点刺之后放血。主要达到开窍泄热、通经活络的目的,特别适用于起病急骤,以高热、肿痛等不适症状表现为主的中医...

  • 喉咙痒干咳食疗方

    喉咙痒干咳食疗方

    1.生黑芝麻10 克,冰糖适量。共捣 碎,用热开水冲成半 碗汤,早晨空服,每日 1次,忌吃鱼腥、过咸 食物。 2.川贝母12克, 雪梨2个,猪肺250 克,冰糖少许。将川贝 母洗净,雪梨去皮洗 净切成数块,猪肺洗 净,挤去泡沫,切成 片。将川贝母、雪梨、 猪肺一起放入沙锅 内,加入冰糖、清水, 文火熬煮3小时后即 成,吃梨、猪肺,饮汤。 此方有除痰、润肺、补 肺之功,适用于肺结 核的干咳、咳嗽、咳 血,以及老人干咳无 痰、一般人的燥热咳 嗽、口干痰黄等症。 3.银耳10~12 克,冰糖适量。银耳 用冷开水浸泡,...

  • 咽痛《伤寒杂病论》的治疗

    咽痛《伤寒杂病论》的治疗

      咽痛一证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病证。同一症状(病证)的发病机理并不一定相同,因此有与之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阳明病、少阴病篇以及《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对该病均有论述,尤以少阴病篇论述最多。   阳明热证   《伤寒论》198条:“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曹颖甫先生明确指出此为胃有热而胆火独盛,胆火上逆冲激肺部,故其人咽痛,但欲清炎上之火,必当引热下行,此大黄黄连黄芩汤证也。   少阴...

  • 治疗慢性咽炎民间方

    治疗慢性咽炎民间方

    组成与用法:杏仁、天冬、阿胶(烊服)、北沙参、石膏、葛根、玉竹、枇杷叶、射干、甘草各5克,水煎服,日1剂15日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咽,润喉止咳,主治慢性咽炎,咽部时发痒感,干咳呕恶,口干欲饮。检查局部滤泡增生充血等。...

  • 慢喉痹分五型进行治疗

    慢喉痹分五型进行治疗

      慢喉痹是以咽干,微痛,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的咽喉病。因脏腑虚损,阴液耗伤,虚火炎上所致。该病整体而言属虚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临床应分以下5型进行治疗。   肺阴虚症状为咽喉微痛,痒,咽燥,吞咽不顺,时有“吭”“喀”等动作,咽黏膜暗红,咽后壁少量淋巴滤泡,咳嗽少痰。舌质红,苔少。治法:宜养阴清肺利咽。用养阴清肺丸,或养阴清肺汤加减。若咳嗽有痰,加川贝母;咽痒明显者,加蝉衣;咽中异物感,加香附、苏梗等;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加郁金、...

  • 治疗梅核气治疗多用理气化痰之法

    治疗梅核气治疗多用理气化痰之法

    处方:生地、桃仁、川芎、枳壳、桔梗、厚朴、法夏、苏子、贝母各10克;红花、柴胡各6克;赤芍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服,连服7天为一疗程,用药1~3个疗程。 按:梅核气多认为是痰气郁结所致,治疗多用理气化痰之法,方用半夏厚朴汤。本方从痰瘀互结论治,加以活血化瘀之品,比单纯理气化痰之法效果要好。共治疗16例均有效。...

  • 辨证治疗失音症

    辨证治疗失音症

    声音不扬,甚至嘶哑不能出声者,即为失音。失音是一个症状,多见于呼吸系统的急慢性疾病,如感冒、喉炎、肺结核等病,中医多分四型辨证治疗。 风寒型卒然声音不扬,甚则声音嘶哑,多兼有咳嗽胸闷,鼻塞,恶寒发热等症,舌淡苔薄白,脉浮。治宜疏风散寒、宣利肺气,药用麻黄10克,杏仁lO 克,桔梗10克,蝉衣10克,前胡lO 克,浙贝母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痰热型声音重浊不畅,咳痰稠黄,喉干或痛,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治宜清热化痰、泄肺利窍,药用桔梗10克,桑白皮12克,前胡 12克,知母10克,川贝母10克,山栀...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