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 第846页
-
按摩鼻部穴位治疗过敏性鼻炎
冬季是鼻炎的高发季节,按摩鼻部穴位可治鼻炎,也可缓解鼻塞,以下是按摩鼻部治鼻炎的手法步骤,鼻炎患者不妨试试。 揉印堂:用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印堂穴 (印堂位于两川头连线中点),以食指端按于右侧攒竹穴(眉毛内侧端),以无名指端按于左侧攒竹穴,三手指同时沿逆时针方向按揉100 下。 点迎香:用双手食指端的侧面,同时按于双侧迎香穴,并点按各 50下(迎香穴位于鼻之两旁、鼻唇沟中,是治鼻塞之要穴)。 搓鼻通:双手合掌,双手大鱼际近端放在鼻梁根上端两侧,从印堂至嘴唇往返推搓 50下(鼻通位于鼻之两侧、鼻唇沟上端尽头)。...
-
土方治鼻炎疗效好
鼻炎除了有鼻塞、打喷嚏等症状外,如果不及治疗,鼻炎的危害会更加严重:如鼻塞不通气,呼吸困难,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下鼻甲肥大,睡眠时氧气不足,严重的可引起脑梗塞、突发心脏病等,个别患者甚至发生猝死。我也曾是个鼻炎患者,数年来饱受其苦,一直在进行治疗,吃了很多药,疗效并不好,为此一直很苦恼。 几年前我偶得一民间土方,方便易行且无副作用,用这个方子终于治好了我的鼻炎。现在我将它提供给广大鼻炎患者,大家不妨一试。 所用的药材十分常见,就是我们平时做菜用的葱。具体制作方法是:新鲜生葱,洗净,取葱白,捣烂,放几小团指甲...
-
温补肺脏 治疗过敏性鼻炎
治过敏性鼻炎(肺气虚弱)方 处方:黄芪25克,白术、防风、苍耳子、白芷、辛夷花、僵蚕、五味子各10克,菊花15克,甘草6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服用前用热药熏蒸鼻部。症状减轻(消失)后,去僵蚕,加桂枝8克,白芍15克,继服6剂。 功效主治:温补肺脏,祛风散寒。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中医辨证属肺气虚弱型。症见鼻痒、喷嚏,继则流清涕,嗅觉减退,鼻腔粘膜呈淡白或暗灰色水肿,患者平日恶风,怕冷,易感冒,每遇凉风即发作,并见倦怠懒言,面色淡白,动则汗…,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创方者:张淑...
-
简法治慢性鼻炎疗效好
用鹅不食草拌红霉素眼膏塞鼻治 疗慢性鼻炎89例,疗效满意。 89例患者均来源于门诊,且能坚持 治疗和复诊,其中男41例,女48例;年 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54岁;病程最短 为2个月,最长为8年。 诊断标准:慢性鼻炎是以鼻腔黏膜 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 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 特征的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 症性疾病。鼻腔检查黏膜充血,呈红色或 暗红色,鼻黏膜肿胀以下鼻甲为主。鼻窦 cT片排除鼻窦炎。全部病例均依据病 史、前后鼻孔检查及鼻窦cT扫描做出 诊断。 治疗方法:将洗净晒干后的...
-
鼻出血有方可疗
秋季由于气候干燥,如果饮食起居不加注意,有些人容易感受燥热之邪,引起鼻出血。下面介绍若干食疗处方,供参考选用。 1.藕夷饮:取藕节50克,辛夷10克,冰糖50克。将藕节洗净,辛夷用纱布包,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弃渣取汁,加入冰糖,搅匀即成。常饮藕夷饮,有通窍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鼻塞、鼻燥、鼻衄(鼻出血)、燥热伤肺、肺窍不利等症。 2.莲藕粥:莲子10克、鲜藕 50克、粳米50克。将莲子水发,粳米淘洗干净,同放人锅中,加水适量煮粥,快熟时加入洗净切好的藕片,煮熟即可,每日...
-
鼻涕中有少许血渍 需要治疗吗?
指导专家:于锋,广州市第二十人民医院(广州市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市耳鼻咽喉头颈外医院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医学会广东省耳鼻咽喉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广州市耳鼻咽喉科分会常委。擅长疾病:耳鼻咽喉各类疾病。 记者 朱志安 通讯员 王敏 广州陈阿姨:我今年67岁,本身患有高血压,但不是算太高,最近天气变化有点大,一不小心就感冒了,打喷嚏的时候发现鼻涕中有少许血渍,请问这跟高血压有关吗?需要治疗吗? 随着秋季浓浓的气息,前往耳鼻...
-
过敏性鼻炎如何治疗
邵健民,济南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中医师,教授,济南市名中医,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会委员。 治疗专长:急慢性咽炎,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鼻窦炎,鼻炎,过敏性鼻炎,卡他性中耳炎,各种咳嗽,口疮。膏方调治亚健康,免疫力低下,更年期综合症以及各种慢性病的恢复期。主研《黄连油治疗干燥性鼻炎》课题,获山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雨让整个城市秋意渐浓。 很多人,在这样的变化中鼻子特别的敏感。一早醒来,刚刚睁眼,就爆发性陈发性的喷嚏不止,流...
-
预防与治疗鼻部炎症
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 我患鼻炎,经多年医治,无明显效果。时好时患。经中医大夫介绍一方治愈,后介绍给多人用此方都有明显效果。将大蒜一瓣捣烂,用干净的豆包布包好,挤压出蒜汁滴入每个鼻子孔内两滴(当时刺激得很痛)再用手压几下鼻翼使其鼻孔内都能粘敷到蒜汁,轻者一次,重者二次即愈(注:大蒜刺激性强,请从微量试起;大蒜过敏者禁用)。 专家分析:鼻炎是上呼吸道一种常见疾病,由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所致,常表现为鼻塞、流涕等,...
-
化痰理气 王军民治疗咽异感症
名医治咽异感症(痰凝气滞)方 处方:法半夏、厚朴、茯苓各15克,苏叶、枳壳、香附佛手各lO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化痰理气。用于治疗咽异感症,中医辨证属痰凝气滞型。症见咽中梗阻,似有物阻,或感觉如发丝、线头、树叶、肿物、痰黏着,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时轻时重,喉间痰多而黏,胸闷不畅,或窒闷而痛,或暖气,呕吐痰涎,每因劳累、饮食不慎而加重,舌苔白腻,脉弦滑。 创方者:王军民 名医治咽异感症(肝气郁滞)方 处方:柴胡、枳壳、白芍、陈皮、香附各10克,代赭石、旋覆花、法半夏各15克,...
-
治慢性咽炎茶疗方
一方:罗汉果1个。将罗汉果切碎,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不拘时饮服。每日1~2次,每次 1个。功效:清肺化痰、止渴润喉。主治:慢性咽喉炎,肺阴虚、痰热互结而出现的咽喉干燥不适,喉痛失音,或咳嗽口干等。 二方:橄榄、绿茶各 3克,胖大海3枚,蜂蜜 l匙。先将橄榄放人清水中煮片刻,然后冲泡胖大海及绿茶,焖盖片刻,人蜂蜜调匀,徐徐饮之。每日1~2剂。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润喉。主治:慢性咽喉炎,咽喉干燥不舒,或声音嘶哑等属阴虚燥热证者。 三方:板蓝根15 克,山豆根、甘草各10 克,胖大海5克。共置保温瓶中,用沸水冲泡,...
-
十段锦治疗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咽喉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达30%- 50%,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多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异物感,有时还有微痛感。中医认为慢性咽炎的发病原因多与虚火有关,通过练习十段锦有助于养阴利咽、引火归元,可以辅助治疗慢性咽炎。 取自然盘坐位,两手握紧,放在大腿上,上身挺直,含胸拔背,闭目存神,排除一切杂念。 1.先叩齿36下,然后两手十指交叉,抱于后颈,两手掌紧掩耳门,用鼻慢慢呼吸9次,呼吸极微细,不得有任何声响。 2.将两手的食指叠放在中指上,然后先左后右用力滑下,弹击脑后,使耳中轰轰作响,左右各24响,共48响...
-
特色疗法预防慢性咽喉炎
慢性咽喉炎主要是由急性咽喉炎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而转为慢性的。着凉、疲劳、长期受化学气体或粉尘的刺激、吸烟过度等就容易引起发病。日常做一些按摩可以预防慢性咽喉炎的发生。 按摩颈部:将左手或右手放在颈前,拇指与四指分开,手的虎口对准喉结部位,拇指按住一侧颈肌,四指按住另一侧颈肌,手指轻轻捏动二十下,再做小旋转式按摩二十下。 按摩颈后部:按摩颈后部发际,此处为针灸学上哑门和天柱所在,都是治疗声嘶的经穴。手法是两手掌伸向颈后部,四指并拢,分别附着在后颈部发际边缘处。用两手的食指对此处作旋转式按摩二十下。...
-
咽喉炎自疗法
1.西瓜皮茶。吃西瓜时,瓜皮别丢弃,取瓜皮250克,加入两大碗水,熬至一大碗,加入少许冰糖调后当茶饮用。 2.舌根运动法。咽喉炎引起咽喉肿痛、嗓子干燥发痒、吞咽有异物感,可采取此法:闭口、舌尖抵牙齿,正转、反转各15次,然后将口中津液分3次咽下,早晚坚持各做1次。 3.含生大蒜头。试用口含生大蒜头,坚持数月,咽喉炎可根除。口含生大蒜头最好挑紫皮头大蒜。刚开始含时辣的感觉,可时含时吐,且不要将大蒜头光滑的外表咬破。以后适应后再边含边咬。此法对牙痛、声音嘶哑等口腔毛病也有效果。 4.按摩方法。每天早起后,在左手掌心涂上...
-
推拿治慢性喉炎:脉冲电刺激疗法
慢性喉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教师等用嗓较多的职业发病率较高。据调查,在江苏省教师队伍中,发病率高达20%~30%。慢性喉炎在中医称为“慢喉瘩”。中医认为,正常的言语发音与咽喉和口腔多器官有关,且与五脏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声音强弱的关键则在于脏腑气血津液是否充沛。中医治疗慢喉瘩,重在调节脏腑功能。对人迎、水突穴推拿及脉冲电刺激治疗慢性喉炎常可取得良效。 疗法简要介绍 人迎、水突穴推拿及脉冲电刺激疗法,是一种简便的非药物疗法。自古以来人迎、水突穴都是被重视的穴位。人迎穴位于喉结...
-
颐养膏治疗虚证失音
虚证失音多发生于年老体弱多病,特别是耄耋之年的高龄患者长期卧床不起,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形体消瘦如削,畏寒肢冷,甚者夏季热天覆盖衣被而不知热,但神志尚清而气息低微。 肺主气司呼吸为声音之主,肺气不足则发出的声音嘶哑而低微。肾主纳气为声音之根,肾之精气亏耗,真元虚损,命门火衰,致肾不纳气,则很难发出声音,即使能发出声音,声音亦嘶哑低微而不能接续,故有音出于肺,而根于肾之说。形体畏寒,四肢不温,为脾肾阳虚不能充达四肢。命门之火为人身体内的真源之火、生命之火、动力之火,如没有命门之火,则声音无主、无根、无力,人...
-
治疗慢性咽炎经验心得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吕志杰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见其善用经方,并结合辨证,间用时方,或经方与时方结合应用。比如针对慢性咽炎或其他比较复杂的病变,同时开出两方交替服用,具有良好的疗效。现就其治疗慢性咽炎的经验,浅谈随诊心得如下。 临床表现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慢性感染所引起的病变,以咽部不适,发干、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咽炎患者由于咽部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嗓动作,吐白色痰液。慢性咽炎与中医学所讲的梅核气症状相似,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