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 第854页
-
调肝理脾法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的源流与机制
口腔干燥是干燥综合征最常见的表现, 随着现 代诊断技术的进步及医学界的日益重视, 该病得到 越来越多的研究。 中医虽无此病名, 但对于与之类 似的燥证(症) 、 口干(渴)等病症, 自古以来论述颇 丰, 治法多端, 疗效亦可。 本文拟就调肝理脾法治疗 口腔干燥综合征的源流与机制进行探讨。 “调肝理脾”之源流与内涵 1. “调肝理脾” 之源流肝脾 二脏生理特点不 同, 发病特点也各异。 如肝病多实, 常见肝气郁滞、 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肝阴、肝血亏虚 较...
-
中风痉挛性瘫痪针灸治疗通督调神针法
安徽中医药大学 张宇,董赟 关键词 中风痉挛性瘫痪;机理;针灸治疗 中风痉挛性瘫痪是临床的疑难病症,在国际上也 是公认的难治之证。过去认为痉挛是脊髓、神经元、 肌梭和梭内肌过度活跃导致。治疗痉挛的手段主要 体现在神经生理学的方法上。然而随着神经药理学 的快速发展,学者们发现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的痉 挛的产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上、 下运动神经元、神经元 GABA-B 受体、神经干、神经 肌肉接点、肌肉等不同的解剖部位,有着十分复杂的 机制。 中风痉挛患者在临床上的典...
-
周彩云运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白塞病经验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 BD)是一种不明原因 的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复发 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 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胃肠道和关节等,严重 者可导致失明、血管栓塞,危及生命 [1 ] 。根据其 临床症状,多数医家将其归于中医学 “狐惑病” 范畴 [2 ] 。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沙利度胺、秋水仙碱、 激素、免疫抑制剂内服和局部外用药等控制病情, 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大,且停药后易复 发。周彩云教授在多年临床中擅用四妙勇安汤加 味治疗...
-
眩晕病的治疗《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
《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中共有16则医案,按照其主要治疗法则可分为化痰定眩法6则、平肝熄风法5则、滋水涵木法3则、养血息风法1则、温肾凉肝法1则。然每则医案患者多有兼症,故或有化痰定眩兼以息风,或平肝息风兼以生津,或滋水肝木兼以潜阳等等。案后其弟子华岫云按语:“此症之原,本之肝风,当与中风、肝风、头风门合而参之。”今且以眩晕16则医案为本,兼以论之,以期为目前眩晕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之见。 化痰定眩 在叶天士眩晕医案中,痰浊为病的共有6则。痰浊的产生主要与脾胃相关,如《素问&midd...
-
中医外治慢性失眠疗效好
慢性失眠是一种常见病,它的 治疗难度较大。失眠时间长会导致 心理压力大,临床主要表现为入睡 困难及维持睡眠困难,日间疲倦感, 夜晚越想尽快入睡则越难以人睡, 加重心理冲突,产生紧张焦虑、情绪 不稳、过度担心,自觉痛苦更导致失 眠,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得不到及时 有效的治疗,久而久之不但影响患 者的生活和工作,而且会诱发其他 疾病。中医外治失眠疗效显著、方 便、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现介绍 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38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 女性24例;年龄42~83岁。 二、治疗方法 1.王不留行籽贴耳穴...
-
自拟方治疗老年梗塞性痴呆
人过花甲之年.身体各部份功 能逐渐衰退。但如果发现智力和记 忆力障碍、食而不知其味、行而不知 其所、言而不知其语、遇而不知其 亲、生活不能自理,这就很可能得了 老年性痴呆症。据统计。脑血管梗 塞性痴呆的发病率.约占全部痴呆 患者的60%。这是因为,老年人多患 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j高 血脂、高血黏症等疾病,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上的胆固醇、纤维蛋白及 血小板脱落.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小 分支.使脑的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 的动脉梗塞。导致脑组织处于相对 缺氧的状态.影响了脑组织合成各 种酶的数量和神经元传递信息的 速度...
-
郑启仲治疗儿童慢性发声性抽动障碍验案举隅
儿童抽动障碍是以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 为主要表现, 伴随心理行为症状为特征的一种儿童常 见神经精神疾病 [1 ] 。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 势。发声抽动是由于疾病引起呼吸肌、 咽肌、 喉肌、 口 腔肌和鼻肌的肌肉抽动, 阻碍气流而发出的声音。膈 肌抽动表现为叹气声、 呃逆声; 喉部肌肉抽动表现为干 咳、 清喉、 哼哼声等; 咽部肌肉抽动可表现倒吸气声; 鼻 部肌肉抽动多表现为吸鼻声。严重的患儿可以出现秽 语 [2 ] 。临床中发声性抽动常因呼吸道感染、 情绪等诱 因反复发作、 加重, 较运动性抽动治疗更加...
-
真武汤治疗心悸探析
心悸首见于《素问·本病论》,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理论基础上对心悸做出了系统阐释。现代医学认为,心悸既可以是症状,也可以是疾病,常见原因有心律失常和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增加,心身双重受压,临床中与心身相关的疾病逐渐增加[2]。王小荣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学术委员会副会长,系名老中医张士卿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其临床擅长运用经方治疗疾病,对阳气虚损性心系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从中医角度阐释心与肾的关系,简述王小荣副教...
-
心悸治疗原则 治法益气养阴安神定志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等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及心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的表现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源远流长。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云:“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r...
-
韩碧英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后遗运动障碍经验
格 林 巴 利 综 合 征 ( Guillain- Barré syndrome, GBS) 是免疫介导的急性炎症性周围神经病,临床 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的弛 缓性瘫,也有累及呼吸肌,或颅神经运动纤维受 累的面肌瘫痪、咽喉肌瘫痪 [1] 。韩碧英教授临 床工作 50 余载,长期致力于针药并用治疗各种 痿证,讲究调理中焦为法,选择特定穴及经筋 循行进行针刺,能迅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 存质量。 1 病因病机 韩碧英教授认为本病属痿证,其基本病机为 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痹; 阳明虚...
-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据数据统计,脑卒中是引起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占84%[2]。随着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与进步,脑梗死急性期的死亡率有所下降[3],尽管如此,脑梗死仍是导致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4]。痉挛性瘫痪成为脑梗死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且影响着患者后续肢体康复及生活质量[5,6]。在现有针对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中,针灸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而在针灸技术中,腹针疗法治疗肢体筋脉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总结了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以飨其道。 1 痉挛性瘫痪的...
-
邹忆怀治疗偏头痛经验
邹忆怀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师 从王永炎院士, 勤于临证, 精于科研, 在脑病尤其是在 脑血管病、 偏头痛、 睡眠障碍、 重症肌无力等疾病诊治 方面, 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在临床跟师学习, 获益良 多, 兹不揣浅陋, 总结老师治疗偏头痛的临证经验, 供 大家参考。 1 西医对偏头痛的认识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神经 - 血管功能障碍 引起的头痛, 具有病程长、 间歇性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 的特点。偏头痛的发作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质量, WHO 已将其与四肢瘫痪、 精神障碍、 痴呆列为...
-
基于象思维的半夏 夏枯草治疗失眠的研究
古人由于认识的局限性, 对自然界存在原始的崇 拜, 从自然界的基本构成物质中抽象出无极、 太极、 阴 阳、 五行、 八卦等符号、 图式, 用以解释、 分析宇宙万物的 存在形式、 结构状态、 运动变化规律, 由此形成了具有中 华文化特色的象思维。而万物之间相通相应、 相类互动 的特性赋予了象思维整体性、 动态性与较强的普适性、 包容性的特色, 使象思维成为古人认识万事万物时所采 取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通过 “ 观物取象” , 进行认识上 的抽象, 并根据 “ 象以尽意”...
-
徐志伟治疗心身疾病经验撷菁
在国内外疾病分类中, 心身疾病归为心理生理障 碍, 不同于精神病及神经症, 是一组与社会心理因素密 切相关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躯体疾病。近年来, 心身疾病的范围不断扩大, 几乎所有躯体疾病均包括在内, 如肥胖症、 糖尿病, 甚至癌症等 [1 ] 。心身疾病越 来越受到重视, 如我国著名心血管疾病专家胡大一教 授于 1995 年正式提出“双心医学” 概念, 即对躯体疾 病进行治疗的同时, 注重对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干 预 [2 ] 。祖国医学早在《内经》 就有关于心身疾病的讨 论, 如 《...
-
心悸失眠人士 用食疗来养心安神
方女士 大多数都市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失眠症状,失眠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生活都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尤其是伴随心悸症状的失眠人士,要时常利用食疗来养心安神,才能睡个好觉。 安神方:莲子15粒,红参片6克,冰糖30克。将莲子洗净,用清水泡发后放入碗中,加入红参片和冰糖,加适量清水,蒸1小时,随后趁热饮用。此方可补气壮阳、温中散寒、益肺养心,适用于年老体衰、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的患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谭汉添表示,中医认为,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脾、肾经,能补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