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 第18页

清 第18页

  • 皮肤病的应用 中医八法的清法

    皮肤病的应用 中医八法的清法

    清热凉血法是以寒凉性质的方药清除血分热毒 的一种疗法。常用于温热病中热入血分的病症,属于 中医八法的清法。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清 热凉血法在皮肤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突出。将本 法辨证地与其他法则结合运用,则更可扩大其治疗范 围、提高疗效,发挥中医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优势。 湿疹 案1 患者某,英籍华人,男,20岁。2008年6月11 日初诊。主诉:面部皮疹瘙痒反复发作3年。患者婴 儿时期曾患有婴儿湿疹,经过治疗症状消失。3年前 进食羊肉后出现面部皮疹瘙痒,曾在家庭医生处治 疗,诊为湿疹。现患者面部皮肤发红,干...

  • 清热除湿 周潇治疗眼脸带状疱疹

    清热除湿 周潇治疗眼脸带状疱疹

    名医治眼睑带状疱疹(脾经风热)方 处方:陈皮、连翘、防风、知母、玄明粉、黄芩、玄参、黄连、荆芥、怙梗各6克,大黄3克,生地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清脾热,散风邪。用于治疗眼睑带状疱疹,中医辨证属脾经风热型。症见胞睑皮肤红赤刺痒,灼热疼痛,水疱簇生,有粘液渗出,伴发热,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专家点评:眼睑带状疱疹典型的病变多在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各分支(额神经、泪腺神经及鼻睫状神经)或第三主支各分支(比较少见)的皮肤分布区域,发生群集性水疱样皮疹。但不跨越睑及鼻部的中央界...

  • 小满节气 药浴可清热止痒

    小满节气 药浴可清热止痒

      这段时期的节气为小满节气,气候炎热,湿气比较重,所以,市民更应该在身体的调理,养生方面则应该注重除湿清热。广西友和古城大药房古城路总店药师宋俭生说,多吃点茯苓和薏仁米,对除湿清热有良好的作用,女性朋友要注重补血补气,可服用阿胶补血颗粒等。   而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天气也越来越炎热潮湿,在医院的皮肤科里记者了解到,在这个时候不少孩子都开始长痱子、皮疹等各类夏季多发的皮肤病。为了预防身子长痱子、生痤疮,同时可驱邪迎个好兆头,很多市民有用中草药沐浴或者烟熏家室的习俗,那么,选择哪一些中草药用来沐浴或烟熏较好? 宋俭生...

  • 蛋清青黛膏治带状疱疹

    蛋清青黛膏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以成簇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行且痛剧难忍为主要特征。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以成人多见,可发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尤以腰胁部位常见,故又名“缠腰火丹”。笔者采用蛋清青黛膏外涂治疗“蛇串疮”多例,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价格低廉。   方药组成:青黛50克,鸡蛋3枚(取蛋清)。将青黛用蛋清调匀涂抹患处,每日3次,一般3天左右即可明显见效。   典型病例:龚某,女,38岁,右侧面颊部蔟生水疱,剧烈疼痛,即用青黛膏涂抹而痛止。但患者觉青黛膏涂抹面部有碍观瞻,即用清水清洗之。是夜疼痛加剧,疱疹向颈项部扩展,次...

  • 清热除湿外治脂溢性皮炎

    清热除湿外治脂溢性皮炎

      大黄20克,苦参30克,黄柏20克,蛇床子20克,生薏苡仁30克,丹参20克,丹皮20克,生甘草12克,地肤子20克,防风10克。上药置于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脸盆加水至盆的三分之二,煎30分钟,待药液不烫手时,取出纱布袋,将头部浸泡药液中,并用手揉擦头皮30分钟,洗毕用毛巾裹头,每晚1次,第二天早晨冲洗干净。   脂溢性皮炎治疗以清热除湿为主,祛风养血为辅,方中大黄清热泻火,苦参、黄柏清热燥湿,薏苡仁利水渗湿,蛇床子祛风燥湿,丹参、丹皮养血活血,地肤子、防风祛风止痒,全方共奏清热除湿,养血祛风之功。...

  • 汗疱疹:渗湿清热止痒洗方

    汗疱疹:渗湿清热止痒洗方

    汗疱疹是春秋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双手掌或手指侧面,初起为米粒至粟粒大小的水疱,呈半球形,疱壁较厚,稍高出皮肤表面,有分散或密集出现,肤色发红,手部多汗,自觉有灼热微痒不适感,辨属湿热内蕴,交阻于皮肤所发。 临床用渗湿清热止痒洗方治疗可获良效。药取:土茯苓50克,萆薢30克,薏苡仁30克,苦参30克,黄柏30克,白鲜皮30克,枯矾3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水煎约1500~2000毫升,浸泡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两次,两日用1剂药。其中土茯苓、萆薢、薏苡仁、黄柏、枯矾渗湿清热;苦参、白鲜皮、蛇床子、地肤...

  • 清暑益气汤治荨麻疹数月

    清暑益气汤治荨麻疹数月

    笔者师从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重视五运六气是龙砂医学流派的一大特色。作为顾植山老师的弟子,我每月随师侍诊。今年夏天,见顾植山老师临证多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治疗各种病症,多有效验。顾植山认为:今年甲午年,土运太过,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清暑热即清少阴火,健脾除湿而制太过的土运,方中又有人参、麦冬、五味子酸甘生津制燥金之品,与今年运气契合,因而有较多应用机会。 清暑益气汤组成:黄芪 、苍术、升麻、人参、 泽泻、神曲、橘皮、 白术、 麦门冬、当归、 炙甘草、 青皮、 黄柏、葛根、...

  • 清热解毒 主治尖锐湿疣

    清热解毒 主治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中医书籍对本病曾有记载,《灵枢·经脉》篇有“疣目”、“千日疮”、“枯筋箭”之称。 处方:木贼50克,桃仁、白矾各30克,川椒10 克,苦参、蛇床于、百部、板蓝根、土茯苓各50克。水煎2次,浓缩取汁1000 克。先熏后洗患处,每次 30分钟,日2次,7日为1 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主治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治愈标准为疣体消失,预后好,治愈率高,但易复发,治愈厚反复复发的尖锐湿疣,应及时取活组织检查排除恶变。...

  • 治以滋阴清虛热止痒 治皮肤瘙痒症

    治以滋阴清虛热止痒 治皮肤瘙痒症

      刘某,男,45岁,全身皮肤瘙痒,搔抓后皮肤触之有灼热感,每于午后及睌间痒剧,自觉发热,但测体温基本正常,已3个月余。其间经用葡萄糖、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苯海拉明等注射,服息斯敏、盐酸西替利嗪、赛庚定疗效不著。查见患者周身有不规则条状抓痕,点状血痂及色素沉着。述其手足心热,囗干咽噪,骨蒸潮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诊为痒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皮肤瘙痒症。证属阴津不足,虚热内生,蒸灼肌肤致痒。治以滋阴清虛热止痒。   以清骨散加减:银柴胡10克,胡黄连10克,秦艽9克,鱉...

  • 痒风治以清骨散加味 皮肤瘙痒症

    痒风治以清骨散加味 皮肤瘙痒症

      丰某,男,45岁,2012年11月8日初诊。   患者全身皮肤瘙痒,呈阵发性,搔抓后皮肤触之有灼热感,每于午后及睌间痒剧,自觉发热,但测体温基本正常,至就诊时已4月余。其间经用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苯海拉明等注射,服息斯敏、盐酸西替利嗪、赛庚定等只能当时止痒,过后仍痒难忍。   查见患者周身有不规则条状抓痕,点状血痂,细薄鳞屑及色素沉着。述其近几个月来觉手足心热,时常口干咽噪,骨蒸潮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西医诊断:皮肤瘙痒症。   中医诊断:痒风。证属阴津不足...

  • 荨麻疹伴全身瘙痒 轻清宣散治方

    荨麻疹伴全身瘙痒 轻清宣散治方

    陈某,女,24岁,1990年生, 2014年5月24日初诊。就诊时令:小满。 患者主诉荨麻疹伴全身瘙痒9个月。患者9个月前因工作压力较大,情绪低落,开始出现荨麻疹,全身皮肤呈风团、红斑伴有瘙痒,遇热发作,并与情绪有关;心情急躁时发作尤甚,温度下降,情绪平稳后约半小时自行消退,有轻度头晕,饮食、睡眠可,大便日1次,黏滞不爽。小便调,月经延期,每次延后约半个月,经量、经色、经质正常,末次月经行于2014年4月17日。望其形体中,舌质淡红、舌尖偏红、苔根部白腻,脉象沉小弦无力。 辨证:肝郁...

  • 泻肝清胃法治荨麻疹

    泻肝清胃法治荨麻疹

      王某,女,48岁。周身皮肤瘙痒,抓后起大小不一红色条状团块,时起时消,无定时发作月余。其间服息斯敏、氯雷他定、特非那丁、赛庚定、维生素C,外用炉甘石洗剂、皮炎平、肤乐乳膏、肤轻松软膏等,当时皮疹有时消退,但过后仍如前状,痒感不减。患者述其近些天来时常急躁易怒,头痛头胀,口苦口渴,耳鸣目赤,小便色黄,血压正常。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   诊断:荨麻疹。辨证:肝胃热盛,蕴于肌肤,兼感风侵所发。治则:清泻肝胃之热,佐以疏风止痒。处方: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9克,夏枯草9克,生地黄30克,牡丹皮1...

  • 治风疹清热解毒汤

    治风疹清热解毒汤

      清热解毒汤银花15克,连翘10克,菊花10克,板蓝根10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方中药量可根据患儿年龄不同酌情增减。   银牛连防汤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防风10克,僵蚕10克,荆芥10克,桑叶10克,生地10克,黄芩6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各服1次。   清热消疹方苍耳子10克,荆芥6克,桔梗6克,菊花6克,薄荷6克,皂刺5克,连翘5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本方有疏风清热之功。   燥...

  • 妙用蛋清治疗青春痘方法

    妙用蛋清治疗青春痘方法

    妙用蛋清治疗青春痘方法: 1,把蛋清打在罐中,保存在冰箱里(不要放太久了,一般存几天时间) 2,脸部洁净以后,用蛋清抹在脸上,用指腹慢慢轻轻地按摩两到三分钟。 3,用清水冲洗干净 青春痘不是青春期在长的,其实长青春痘是因为你的肠子的消化系统不好。肠子胀气,会让你的青春痘冒出来...

  • 夏季火热炽盛容易长“火疙瘩”药茶清火方

    夏季火热炽盛容易长“火疙瘩”药茶清火方

    夏季天气炎热,外界火热较盛,人体也容易上火。中医认为,火性上炎。火热炽盛容易上攻头面部,使得很多人面部长 “火疙瘩”,这样很是影响美观,十分恼人。 中医认为,火热之邪侵入人体后,首先伤害人体的心、胃、肺、肾、肝等脏腑,而火热毒邪具有焚烧熏灼、升腾向上的特性.所以“火疙瘩”容易集中表现于头面部。虽然不同脏腑的火都能引发“火疙瘩”,但是不同脏腑的“火疙瘩”所在部位是不同的,其外在表现也各有差异,另外还伴有其他的一些表现。根...

  • 山楂蛋清外敷有助消除老年斑

    山楂蛋清外敷有助消除老年斑

    中医认为,老年斑是由于中老年人气虚血瘀,不能上荣营养面部所形成。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若经常以山楂蛋清敷面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方法:先用温水洗脸,擦干。将生山楂去核后捣碎,每次取10克,以鸡蛋清调成糊状,薄薄地敷于面部,保留1小时后洗净,每天早晚各敷1次。敷上药糊后,可轻轻按摩面部,以助药力渗透。1个月为1个疗程。 山楂味酸甘,入脾胃经和肝经,其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清除局部瘀滞。蛋清中富含多种氨基酸,有滋润皮肤的作用,有助于消除皮肤色素斑。山楂与蛋清调和后敷面,既可调畅面部气血,又能润肤消斑,故对老年斑有较好...

  • 长痘痘不能一味地清热降火

    长痘痘不能一味地清热降火

      进入夏季,不少“痘痘族”喜欢喝凉茶来“战痘”,一来清凉解渴,二来可以降火祛痘。但这真的靠谱吗?   “进入夏季后,如果是因为吃了刺激性食物,引发油脂分泌过多而导致的痤疮,适当喝凉茶确实有一定好处。”专家表示,中医所说的“上火”范围很广,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等,都可以引起“上火”,具体症状为长痘、口干、小便黄等。但在西医看来,“上火”指的是病毒感染,而痤疮则...

  • 中药面膜 清热消痤疮

    中药面膜 清热消痤疮

      大二学生晓晓又一次来到了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刘爱民主任的诊室,要求购买中药面膜——清热消痤散。晓晓已用过一段时间,现在脸上的痘痘少了很多,皮肤也变得白皙细滑了许多,想继续使用巩固疗效。   据刘爱民介绍,该科目前除了采用内服、外用药物疗法治疗痤疮、黄褐斑及一些常见的皮肤病外,中药面膜疗法也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中药面膜贴敷是中医外治方法之一,是把专门配制的中药粉碎过筛、灭菌后分装,治疗时取适量药粉和牛奶、绿茶水、黄瓜汁、蜂蜜等调成糊状并贴敷于患处,具有滋润肌肤、解毒散结、活血消斑等作用。...

  • 清肺消疮散治疗寻常性痤疮

    清肺消疮散治疗寻常性痤疮

      陈某,女,18岁,学生。2009年7月16日初诊。   主诉患面部粉刺已两个月,热痛发痒。患者平素喜食辛辣香燥之物,观其面部呈现粟粒样红色丘疹,顶部有白色粉汁,尤以前额、口唇为著,胸背有散在丘疹。伴有口干而苦,眠差多梦,大便秘结,月经提前,脉象沉细而数,舌质红苔薄黄。诊断为粉刺(寻常性痤疮),证属肺胃湿热,治宜清热活血,解毒消疮。处方:桑白皮、地骨皮、枇杷叶、野菊花、金银花、地肤子各15克,山栀、黄芩、丹皮、当归、浮萍、木贼、蝉蜕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注意服药期间勿用香皂、化妆品,清水洗面...

  • 刘启廷治痤疮“粉刺”以清肺排毒汤为基础方

    刘启廷治痤疮“粉刺”以清肺排毒汤为基础方

      痤疮,又称“粉刺”,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因多发生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年男女,故俗称“青春痘”。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中就已有关于“痤疮”的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中医认为,痤疮虽生长在皮肤表面,但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中,尤与肺胃郁热关系最为密切。如《医宗金鉴&middo...

  • 清胃泻肺 治痤疮 丘疹脓疱方

    清胃泻肺 治痤疮 丘疹脓疱方

    治痤疮方 处方:桑白皮、山楂、白花蛇舌草、生地、益母草各15克,枇杷叶12克,黄芩、丹皮各lO克,升麻、羌活各8克,黄连5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胃泻肺。 主治:痤疮,中医辨证为肺胃蕴热型,症见颜面皮肤潮红光亮,丘疹、脓疱、粉刺较多,口干渴,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孙永富...

  • 山楂蛋清外敷消除老年班

    山楂蛋清外敷消除老年班

    中医认为,老年斑是由于中老年人气虚血淤,不能上荣营养面部所形成。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化淤。若经常以山楂蛋清敷面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方法:先用温水洗脸,擦干。将生山楂去核后捣碎,每次取10克,以鸡蛋清调成糊状,薄薄地敷于面部,保留1小时后洗净,每天早晚各敷1次。敷上药糊后,可轻轻按摩面部,以助药力渗透。1个月为1个疗程。 山楂味酸甘,入脾胃经和肝经,其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清除局部淤滞。蛋清中富含多种氨基酸,有滋润皮肤的作用,有助于消除皮肤色素斑。山楂与蛋清调和后敷面,既可调畅面部气血,又能润肤消斑,故对老年斑有较好...

  • 治婴儿奶癣 宜清热祛风

    治婴儿奶癣 宜清热祛风

      六个月大的强强,生得白白胖胖,人见人爱。但最近脸上长出了一些小红点,起初家长还不太在意,谁知这红点逐渐蔓延,两天后两边脸颊全部成了两大块红斑。不仅如此,原本挺乖的强强变得烦躁不安,老是睡不着或睡着后突然醒来哇哇大哭,喂奶也不大肯吃,这让年轻的父母急得不知所措。经医生诊查,说是强强患上了奶癣症。   奶癣在中医上又名胎癣。通常在出生两个月后发生。中医认为多因婴儿风湿热毒蕴留肌肤而发,好发于婴幼儿之头面部,或可延展于其他部位。其初起者形似粟米,或散发,或密集群聚,疹色红赤,搔之即起白屑,其形若癣样。不起泡,...

  • 清热祛湿 对湿疹的防治

    清热祛湿 对湿疹的防治

      由于最近天气湿热,一向受不了热的陈伯衣服穿一会儿就大汗淋漓。于是,他一天下来洗好几次澡。孰知,随着洗澡次数的增多,小腿、手部的皮肤竟然出现了皮疹,还十分瘙痒。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刘俊峰表示,近日来暴雨天气,又湿又热的夏天如约而至,这非常容易引发以湿热为主的各种皮肤病,尤其是湿疹。对于湿疹的防治,不能只是清热祛湿,注意皮肤的保湿也同样重要。   指导专家 刘俊峰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洗澡多也会诱发湿疹   湿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夏天,“...

  • 滋阴除湿法 滋阴清解法

    滋阴除湿法 滋阴清解法

      朱仁康(1908-2000),字行健,江苏无锡人。早年从其兄长及江南名医章治康先生学医,后在苏州、上海开业行医。1956年调到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任中医外科主任。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顾问。编著有《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等著作。   笔者近日拜读《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很有收获。该书录有54个病种,114个病例,其中出疹性皮肤病(包括急慢性荨麻疹、湿疹、药疹、带状疱疹、结节性痒疹、玫瑰糠疹、湿疹样皮炎、自家敏感性皮炎、癣菌疹等)共有42例,针对诸病种的不同病理机...

  • 双指趾端皮肤开裂 养阴清肺丸

    双指趾端皮肤开裂 养阴清肺丸

    双指趾端皮肤开裂 孙某,女,6岁。2016年9月28日初诊。因双手十指,双足十趾皮肤全层开裂三个月求治。患儿近三个月来,双手十指和双足十趾端皮肤开裂,逐渐加深,直至露出皮下脂肪,疼痛、不敢触碰,双手心有发热感。刻诊:患儿发育尚可,皮肤干燥,十指、趾端皮肤全层开裂,自用油膏涂抹,口干欲饮,舌略红,舌光无苔,脉细略数。 诊断:双指趾端皮肤开裂(阴虚内热,皮肤燥裂)。 治则:养阴润燥,清虚热。 方药:养阴清肺丸。 服法:每次半丸,1日2次,共计10丸。 2016...

  • 肛周瘙痒伴湿疹多年 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肛周瘙痒伴湿疹多年 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朱某,女性, 51岁,2014年6月1日首诊。 患者肛周瘙痒伴湿疹多年,入夏以来手部湿疹加重,腰膝酸痛无力,夜眠多梦,乏力明显,晨起为重,皮肤色斑增多,近发现头部斑秃一处,硬币大小,并有扩大之势,二便尚调。舌淡暗苔厚腻,脉沉细。清暑健脾除湿为法,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处方:野葛根20克(碎,先煎去沫),潞党参10克,上绵芪30克,炒苍术10克,炒白术10克,小青皮5克,广陈皮5克,西升麻5克,炒当归10克,剖麦冬15克,北五味10克,炒黄柏10克,建神曲15克(包),建泽泻15克,...

  • 清热利湿止痒 辨证治湿热疮疹

    清热利湿止痒 辨证治湿热疮疹

    张某某,女,51岁,2010年4月15日初诊:足、腿、手掌、上肢等全身多处疱样疮疹,时觉痒甚,抓破渗水,多方治疗不愈。患处以双足底至足踝为甚,多处皮色暗红,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辨证:湿热疮疹。 治法:清热利湿止痒。 主方:萆薢渗湿汤加味。萆薢20克,土茯苓30克,泽泻10克,滑石15克,木通6克,苡米20克,丹皮10克,黄柏10克,苦参10克,白藓皮10克,刺蒺藜30克,紫草10克,红花5克,生甘草10克。30剂,水煎服。 二诊(2010年4月30日...

  • 湿疹治以清热利湿 民间偏方大全

    湿疹治以清热利湿 民间偏方大全

    湿疹 【病因与症状】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炎症的反应性皮肤病,分急性、 亚急性、慢性三种。不分男女,任何年龄,任何部位均可能患病。发病原因 复杂,与体质、神经精神状态、内分泌、血液循环、消化系统、代谢营养、 内脏功能改变以及各种内外致敏病原有关。皮损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多 在小腿、肘窝、胸窝、阴囊、女阴、脐窝、乳头周围、头面部等处。常因外 界各种激发因素(海鲜、药物、慢性病、花粉)发病或加剧。中医认为本病 是风湿热侵入肌肤而成。急性、亚急性以湿热为主,慢性乃因久病耗血所致。 湿疹有哪些症状?...

  • 湿疹乃湿热之毒:凉血祛风清热利湿

    湿疹乃湿热之毒:凉血祛风清热利湿

    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类似西医学的急性湿疹、耳周湿疹、阴囊湿疹、异位性皮炎及婴儿湿疹等 近年来,湿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均有关系。 湿疹乃湿热之毒,深入血分,化燥生风所致。本方故以丹皮、赤芍、紫草、生地凉血解毒为君药;银花藤、地肤子、白鲜皮清利湿热为卧药;全蝎、蝉...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