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小 第11页

治小 第11页

  • 中医治小儿哮喘 反复喘鸣发作

    中医治小儿哮喘 反复喘鸣发作

      儿童哮喘临床上以反复喘鸣发作、呼气延长、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胸闷或咳嗽为主要表现,可恢复的气流受阻是其特征。该病的发生有个体因素,如遗传、气道高反应、过敏、情志劳倦等;也有外部因素,如大气污染损伤气道、被动吸烟等。现代医学认识到哮喘是不可治愈的疾病,所以控制哮喘发作就成为临床干预的目标。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是GINA方案推荐缓解气道慢性炎症,控制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   中医学对小儿哮喘的认识深刻,论述较多,如《症因脉治》:“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

  • “轻开救”治小儿肺炎喘嗽

    “轻开救”治小儿肺炎喘嗽

      马新云(1919-2000),男,汉族,教授,主任医师。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中医儿科学专家。曾任天津中医学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院务委员会委员,河北中医学院老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   马新云出生于儒医世家,誉满津门,素有“马家儿科”盛名,至今四世业医已有100余年历史。其学术思想主要源自北宋名医钱乙,最推崇的理论是《小儿药证直诀》的五脏辨证法。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颇有临床指导意义。   治病求本必护胃气...

  • 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阴阳平和)方

    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阴阳平和)方

    处方:茯苓、陈皮、黄芪各8克,桂枝3克,太子参、白术、防风各6克,牡蛎9克,龙骨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4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固表。用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属脾胃阴阳平和型。症见咳嗽发热时作,面色黄白有光泽,无盗汗自汗,大便成形不干燥,食欲适度,舌色淡红、舌苔薄白或白。 创方者:高 真...

  • 祛风法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祛风法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既与一般的肺卫不固、气逆作咳不同,也与哮喘的宿痰内伏于肺有别。其多为肺脾气虚导致痰浊内恋,复因外感风邪,化热内传,邪热郁结于肺,致使风痰痹阻、肺热内壅、肺失宣畅、其气上逆而发为本病。风痰痹阻、肺热气逆为本病的关键病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被视为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约30%的CVA患儿可能发展为临床典型的支气管哮喘。中医药对此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可谓百家争鸣、各有千秋。笔者以小儿脏腑生理病理特点为依...

  • 名老中医温振英治小儿哮喘经验

    名老中医温振英治小儿哮喘经验

    温振英,女,原北京中医医院内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级中医师承教学导师,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内儿科专家。行医 50年,在小儿疾病的中医药防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对多种小儿疾病有独到见解。现将温老对小儿哮喘的论治观点介绍如下。 温老认为,内外风邪是哮喘的主要病因病机。首先,哮喘患儿若无合并感染,症状皆以呛咳或哮鸣为主,夜间发作较白昼为多,或表现为昼轻夜重,并且哮喘的患儿平素多有盗汗。以上规律提示哮喘患儿的特异性体质属肺脾阴虚型体质,成为肝风内动的潜因。 其次,哮喘患儿不论是在寒、暑、湿、热的...

  • 治小儿支气管炎中药二方

    治小儿支气管炎中药二方

    方剂1   组成:川贝末9克猴枣0.3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研匀,每包1克重。1日总量:1岁1包,3岁2包,6岁3包。分2至3次服。   主治:清热化痰。亚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的迁延状态,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出现肺热证的痰涎壅盛。 方剂2   组成:麻黄(炙)6克,细辛4克,冬花(炙)10克,五味子8克,枇杷叶(炙)30克,射干12克,川贝5克,石膏20克。   制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2次,每次浓缩成100毫升,每次服100毫升,每隔4小时服1次。   主治: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 防治小儿哮喘食谱示例

    防治小儿哮喘食谱示例

    小儿哮喘冬季易高发,防治本病应特别注意饮食。首先应择取补肺、健脾、培肾的食物,如杏仁、核桃仁、罗汉果、豆腐、枸杞子、茯苓、动物肺、脾、胰等。此外,饮食要清淡,可选择猪瘦肉、鸡蛋、豆类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新鲜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西红柿、山药、莲子、橘子、蛋黄、奶油等,以修复因哮喘而受到损害的肺泡,并提高小儿的抗病力。要禁食海腥发物,如海虾、蟹、鱼等,也不要吃过甜、辛辣食物和冷饮。下列防治本病食谱示例,以供参考。 蜂蜜生姜汁取生姜30克,蜂蜜50克。将生姜捣烂取汁,与蜂蜜混匀,分...

  • 治小儿久咳自汗方

    治小儿久咳自汗方

    治小儿久咳方 处方:大蒜6瓣,冰糖10克。用法:大蒜去皮,用刀拍碎,放人碗中加入冰糖和水 50毫升,放在锅内蒸熟,让孩子每晚睡前服下,连用3天。主治小儿久咳。陈海涛 治久咳自汗方 处方:板栗壳125克,乌梅25克,米醋适量。用法:将板栗壳去蒂膜,用醋炒。炒好后与乌梅焙干研成细粉。每次服10克,临睡前时开水送服。功效:收敛生津。主治久咳自汗。 廖小强...

  • 推拿疗法辅治小儿咳嗽

    推拿疗法辅治小儿咳嗽

    咳嗽是小儿疾病常见的一个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秋冬季节多发。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别,小儿以外感咳嗽多见。若采用中医的按摩手法来进行辅助治疗,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外感咳嗽】症见咳嗽有痰、鼻塞、流涕、恶寒、头痛。若为风寒者,兼见痰、涕清晰色白,恶寒重而无汗;若为风热者兼见痰、涕黄稠,汗出,口渴,咽痛,发热。治疗应以健脾宣肺、止咳化痰为主,推拿手法主要有: 揉肺俞肺俞穴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操作时,于两侧的肺俞穴上按揉50次左右。此法具有益气补肺、止咳化痰之功效,能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嗽...

  • 治小儿咳嗽方 治疗120例

    治小儿咳嗽方 治疗120例

    方药:苏叶、桔梗、枳壳、陈皮各 6克,半夏、茯苓、前胡、杏仁各8克, 甘草3克,生姜2片,大枣5枚。 加减: 风寒咳嗽型加荆芥、防风各6克,外寒 重者加炙麻黄3克; 脾虚痰湿咳嗽型加 党参、白术各8克,苏子、炒莱菔子各6 克。以上均为3~5岁患儿剂量,可随年 龄大小酌情增减。 水煎服,每日1剂,分 4次服,3天为1疗程。 主治:小儿咳嗽。 疗效:治疗120例,2个疗程后统 计疗效,痊愈54例(症状和体征全部 消失);显效46例(主要症状消失,体征 部分存在);好转10例(主要症状、体 征好转);无效10例(...

  • 治小儿百日咳经验

    治小儿百日咳经验

    经验方:百部、紫菀、枳实、陈皮各6克,黄精、天冬、麦冬、茯苓各10克,半夏、甘草各4克,细辛1克(后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百日咳患儿221例,患儿就诊时均在痉咳期(2—6周),服药7剂后,痊愈103例,显效61例,好转5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6.8%。...

  • 丁香外敷足底治小儿结核

    丁香外敷足底治小儿结核

    临床中用祖辈沿用的丁香等中药外敷治疗小儿结核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患儿男4例,女2例;年龄6月—10岁,平均4岁;病程最长2 年,最短5个月,平均11个月。临床见低热、淋巴结肿、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X线片有结核显影。 方药:丁香、木香、胡椒、桃仁、栀子各等份,研成粉末,用生姜熬水调成糊状备用。 敷药部位:手掌拇指桡侧至食指尺侧之间及足底大趾内侧至二趾外侧之间。男性敷左手及左脚,女性敷右手及右脚。 方法:用生理盐水洗净待敷部位,将调好的药物适量敷上(一般为10 克)。外...

  • 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方

    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方

    方药:防风、大枣各15克,乌梅、甘草各9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能:祛风清热,补血敛阴。 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疗效:以皮疹消退关节症状消失各种出血停止为治愈;症状显著减轻,尿检明显好转为好转。经治20例,治愈17例,好转3例。20例中关节型11例,平均关节症状消失天数为2-9天;腹型5例,平均消化道停止出血为时3天;出血性皮疹消退时间平均为8-6天。...

  • 治小儿疳积方

    治小儿疳积方

    猪小肚1个,鸡矢藤根15克。将猪小肚与鸡矢藤根洗净切片,加适量清水炖煮至猪小肚熟透,弃药渣,喝汤食肉。每天1次。适用于小儿疳积。...

  • 民间方巧治小伤病

    民间方巧治小伤病

    外痔患者,每晚用韭菜煎水洗患处,可使患部逐渐收敛,乃至痊愈。 将100克韭菜捣成糊状放人盆中,倒进半盆开水,盖严,待水稍凉后,泡脚半个小时,每日早晚各1次,可治脚气。 用白萝卜煮水洗脚,早晚各1次,连续4~5天,可治汗脚,去除脚臭。 鲜丝瓜叶捣烂涂患处,可治疥疮、痱子、痄腮、癣等。 将黄瓜皮捣碎用纱布包好,轻轻搽拭皮肤,常用可使皮肤细腻白嫩。 鲜南瓜叶涂搽患处,可治牛皮癣。 被蚊虫口丁咬后,用柠檬汁涂搽,有消肿、止痒功效。 烫伤后,切几片生梨,贴于烫伤处,有止痛作用。...

  • 瑶医治小儿腮腺炎

    瑶医治小儿腮腺炎

    小儿腮腺炎的治疗以外治为主。瑶医治疗本病,多内外结合,收效更捷。腮腺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感染唾液腺,造成腮腺疼痛肿大,因为脸两侧发炎肿得像猪头一样,所以台语俗称为「猪头皮」。 1.蒲公英、绿豆、金银花各50克,水煎服。 2.金银花、蒲公英、玄参各3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 3.忍冬藤、夏枯草各30 克,蒲公荚25克,玄参10 克,水煎服。 (兰天宫)...

  • 嗳气俗称“打饱嗝”小偏方来治小病痛

    嗳气俗称“打饱嗝”小偏方来治小病痛

      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都有一些口苦、嗳气之类的小毛病,然而当我出现类似的症状时,都不喜欢去医院,而是喜欢选用一些小偏方来治疗这些小病痛,例如荸荠鸡金饮。   它的材料包括:荸荠250克、鸡内金15克。先将鸡内金焙干,然后研磨成细粉;再将荸荠去皮、榨汁。荸荠汁煮温后,送服鸡内金粉,可帮助消化,对嗳气、口苦、食欲欠佳等有一定疗效。(长沙何先生)   专家点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孙寒静表示,嗳气俗称“打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 治小儿泄泻脾虚方

    治小儿泄泻脾虚方

      泄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脾虚泄泻在小儿泄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往往病程长,易反复,迁延难愈,导致患儿体质渐差,易引起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免疫力低下及生长发育障碍等,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   中医学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幼幼集成》曰:“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皆可导致脾胃虚弱。脾虚则健运失司,胃弱则不能熟腐水谷,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阳不升...

  • 山药糯米粥治小儿秋泻

    山药糯米粥治小儿秋泻

    具体做法:将干山药磨成细粉,可单独用山药粉煮粥也可与米粉按1:2的比例混合煮粥,最好调成咸味,可预防因腹泻而发生的脱水,一般1天食用1—2次,1周为1个疗程。...

  • 巧治小儿咳嗽 小儿流涎症方

    巧治小儿咳嗽 小儿流涎症方

    小儿咳嗽蜂蜜巧治 小儿脏腑娇嫩,禀赋不足,不知热冷交替,易患感冒咳嗽,伴消瘦,神疲倦怠,厌食呕吐,面色红,脉细缓。常规服用抗生素及止咳药治疗,恐有损小儿脏腑。蜂蜜味甘性平,补中缓急,润燥解毒,能治肺虚燥咳、干咳等;芝麻油具有化痰止咳功效,两者兼有调养脾胃作用,无任何毒副作用,且简便价廉、小儿易于服用,疗效肯定。 方法:取蜂蜜15毫升,加芝麻油适量,搅拌调匀成糊状,再加沸水至 50~60毫升,冲成乳白色汤剂,给患儿服用。根据病情,每晚1次,或每日2 次服用,3日为1个疗程,咳嗽严重者可加服抗生素。 邹丽玉 治...

  • 内外并用中西合治小儿咳嗽(咳喘)

    内外并用中西合治小儿咳嗽(咳喘)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肺居高位,又为娇脏,加之小儿之体,更易受邪,故外邪一来,肺先受之,致使肺气郁闭,宣降失常,发为咳嗽、咳喘等。又,小儿体禀纯阳,外邪入后,转化为热证、实证者多,救治不及,易化火生风,变生危症。 小儿咳嗽(咳喘)之因,有风寒引起者,有风热引起者,有痰湿动肺者,有痰热扰肺者,有阴虚肺热者,有食积生痰者。陈宝贵教授治疗此证,风寒者,以祛风散寒、止咳化痰为主,用杏苏散加减;风热者,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用桑菊饮加减;痰湿者,以燥湿健脾、化痰...

  • 刘保和治小儿咳痰病案

    刘保和治小儿咳痰病案

    刘保和为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师从名医印会河。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至今已40余载,临床善于问诊、抓主症,屡起沉疴,治疗疑难病症常出奇制胜。作者随诊于刘保和教授.现将其诊治儿科的经验总结如下。 刘保和临床治病非常重视对人体气机的调理,对小儿病的治疗亦是如此。其核心的治疗原则就是通降肺胃之气,恢复阴阳升降之机。为什么强调通降肺胃?这主要是由于现在患儿多有内热所决定的。现代社会,物质丰富,多以膏粱厚味,辛辣炙煿;将养过度,多温少寒,在这样环境中的父母和其养育的孩子,内热者比比皆是。肺胃之气一通,金秋之气即降,...

  • 糖蒜水治小儿久咳

    糖蒜水治小儿久咳

    婴幼儿感冒后往往遗留久咳,吃药打针多有不便,笔者常用糖蒜水治疗该病,一是取材方便,二是疗效好,多在3天内收效或治愈。方法:取6瓣蒜去皮,用刀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冰糖10克,50克水,放在锅内蒸熟,每晚睡前服下,连用3天。 ...

  • 鸡胆汁拌白糖治小儿百日咳

    鸡胆汁拌白糖治小儿百日咳

    民间用鸡胆汁治小儿百日咳由来已久,而且收效甚佳。 方法:新鲜鸡苦肛刺破后取胆汁拌适量白糖,搅匀成糊,蒸熟分服。胆汁性味苦寒,苦能生热,寒则泻火,佐以适量白糖和中苦味,便于小儿服用。 其用量为:5个月以内的小儿每两日服完1个;1至3 岁的小儿每日服完1 个;3至5 岁的小儿每日服完2 个;5至7岁的小儿每日服完4个。一般4至 5天为1个疗程。 (马宝山)...

  • 益气固表辨治小儿易感咳喘方

    益气固表辨治小儿易感咳喘方

    小儿易感咳喘方 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肺常不足,固表御邪功能弱,加之冷暖不知自调,故易为外邪所犯导致感冒、咳嗽等肺系疾病,表现为咳嗽、喘促、甚者喉间痰鸣、气短懒言等。治宜益气固表,宣肺平喘。方用小儿易感咳喘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炙麻黄2克,杏仁3克,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4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宣肺平喘。 调护:小儿咳喘若误治失治,可变化迅速,轻者累及饮食睡眠,重者耗气伤津,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对小儿生长发育极为不利,而西医治疗颇为棘手,往往出现越...

  • 清肺肃胃法治小儿咳喘

    清肺肃胃法治小儿咳喘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肺居高位,又为娇脏,加之小儿之体,更易受邪,故外邪一来,肺先受之,致使肺气郁闭,宣降失常,发为咳嗽、咳喘等。小儿体禀纯阳,外邪入后,转化为热证、实证者多,救治不及,易化火生风,变生危症。 小儿咳嗽(咳喘)之因,有风寒引起者,有风热引起者,有痰湿动肺者,有痰热扰肺者,有阴虚肺热者,有食积生痰者。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陈宝贵教授治疗此证,风寒者,以祛风散寒、止咳化痰为主,用杏苏散加减;风热者,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用桑菊饮加减;...

  • 内外同治小儿咳喘 推拿按摩辨证施治

    内外同治小儿咳喘 推拿按摩辨证施治

    小儿咳喘是儿科常见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易反复的特点,西医多采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易使患儿抵抗力低下,反复发作而形成慢性咳喘;而中医采取中药内服、灌肠,以及推拿按摩等综合手段,全面调理患儿体质,疗效肯定、无痛苦、方便价廉。 辨证施治中医将哮喘分成三期,即发作期、缓解期和稳定期,每个阶段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发作期采用疏风通络、止咳平喘法;缓解期予以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法;稳定期予以益气固表、补肾纳气法。 内外同治中药内服多选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二陈汤、健脾益肾理肺汤加减;外治法则包括中药直肠灌注...

  • 祛风化痰止咳 治小儿慢性咳嗽

    祛风化痰止咳 治小儿慢性咳嗽

    处方:茯苓10克,苏梗、杏仁各 8克,前胡7克,桔梗、白僵蚕各6 克,川贝母5克,橘红、甘草各3克。 加减:兼有外感风寒,恶寒无汗 者,加枳壳8克,炙麻黄3克,以疏风 温肺,宣肺化痰;久咳痰多者,加枇杷 叶、款冬花各10克,以润肺化痰,收 涩止咳。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祛风化痰止咳。 主治:小儿慢性咳嗽,中医辨证为 风痰咳嗽,症见患儿咳嗽反复发作,迁 延不愈,咳痰色白质稀,舌淡润,苔 白,脉细。 连俊生...

  • 桂枝豆腐治小儿哮喘

    桂枝豆腐治小儿哮喘

      准备中草药干桂枝50克、水豆腐500克,将桂枝插在豆腐上加水适量煮熟后,吃豆腐喝汤。   此为一天的剂量,分早、中、晚3次服完。   坚持服用7至10天,可有效缓解症状。...

  • 药膳治小儿风寒感冒

    药膳治小儿风寒感冒

    姜糖茶 功效:发汗解表,祛风散寒。适用于小 儿感冒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口不渴。 材料:生姜10克,红糖15克。用法:将老生姜洗净、切丝,放人大茶杯内,冲人滚开水,盖上杯盖泡10分钟以上,加入红糖调味。趁温热一次服完,服后卧床盖被取微汗。 葱白粥 功效: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束表而致的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无汗、体痛等症。 材料:粳米30~50克,葱白3寸长3 段。 用法:用粳米煮粥,临起锅时放入葱白,不拘时食,食后盖被得微汗则愈。 (何军林/荐)...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