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阳虚 第7页

阳虚 第7页

  • 哮喘核心病机是阳虚为本 痰瘀互结

    哮喘核心病机是阳虚为本 痰瘀互结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气道变应性炎症所导致的气道反应性增高阻塞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甚至呼吸困难等为主症。根据临床表现,现代医学将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临床缓解期。有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与其免疫状态低下、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西医治疗首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虽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观察发现,仍无法阻止哮喘患者的死亡率和肺功能的下降,所以越来越多患者青睐中医治疗。 中医学对其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金元时代医家朱丹溪首创“...

  • 阳虚感冒 芪附解表散寒汤

    阳虚感冒 芪附解表散寒汤

    组成及用法:熟附子6克,党参12克,黄芪12克,白术9克,桂枝9克,防风9克,羌活10克, 炙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阳虚感冒。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王锡章的经验方。身体素弱,易罹感冒者,若感冒持续日久不愈,身热轻而恶寒稍重,清涕多而痰色白稀,头身疼痛自汗出,神倦乏力,语声低微,舌淡脉沉无力者,用寻常感冒方药无效,用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类少效,用清热解毒方反重者,当属营卫不固,阳虚外感,宜用本方助阳解表。若兼少许郁热,咽喉微红不适,可加银花升清阳而解毒,勿用苦寒类。...

  • 阳虚外感治验

    阳虚外感治验

    外感虽为小疾,却系百病之源,若诊治不当,必致加重。阳虚外感乃外感之表虚证,临床每每而见。余多年来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调治,实为得心应手,如桴应鼓。其病多为体质素虚,或因饮食劳倦伤其脾胃,或因久病正气不足,卫阳不固,不任风寒,或误服辛散之品耗伤正气所致。 曾治一男,其人年近五旬,旧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于10日前,因教务劳累,衣薄感寒,随觉发烧,恶风畏寒,头晕头痛,周身及肢节酸痛,时有汗出却寒热不减,咳轻无痰,倦怠乏力,饮食无味,脘腹不舒,口干,尿频,大便不爽,逐日加重。曾服银翘丸等解表药均无疗效。诊见:形...

  • 咳喘治肺不远温 痰瘀伏肺为哮病的夙根 肺阳虚弱为咳喘发病的内因

    咳喘治肺不远温 痰瘀伏肺为哮病的夙根 肺阳虚弱为咳喘发病的内因

    国医大师洪广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致力于肺系疾病的临床研究。其学术观点渊源于中医经典著作,并善于撷取诸家精华,有继承、有发展,尤有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临床风格。 痰瘀伏肺为哮病的夙根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特征。洪广祥认为,哮喘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气痹阻,宣降失常,必然会影响肺的布津行血,而使津停成痰,血滞为瘀,痰阻血瘀,相互为患。就痰与瘀的关系来说,痰瘀同源,痰是瘀的基础,痰可酿瘀,瘀亦能变生痰水,故痰夹瘀血,结成窠臼,伏于肺窍,遂成哮病反复发...

  • 陈宝贵治阳虚水肿 用五苓散加减

    陈宝贵治阳虚水肿 用五苓散加减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为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其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本方由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现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之各种阳虚水肿等证。陈宝贵教授治阳虚水肿,也常用五苓散加减,收到不错的疗效。   基本方:猪苓10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炒车前子15克,附子6克。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三次饭后温服,每日1剂。   方解:方中用茯苓、猪苓、泽泻利水祛湿,更加炒车前子以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走,湿去...

  • 阳虚高热案治验

    阳虚高热案治验

    中医对发热疾病辨治传统分为外感、内伤。外感由于外邪侵袭,内伤多因于久病体虚、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及外伤出血等。二者多从病程长久、热势高低等方面鉴别。一般认为内伤发热多为低热,或自感发热,见高热者极少。病机大体因虚、实两端。在虚者,因于气、血、阴、阳亏虚,因实者在气郁、湿阻、瘀血等。治疗总以调补虚实,平衡阴阳为大法。笔者从事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为主,所见发热患者甚众,外感居多,内伤亦不罕见,兹举一阳虚高热验案并浅析之。 杨某,男,25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 主诉:反复发热伴乏力半年。...

  • 皮持衡补中益气治阳虚发热案

    皮持衡补中益气治阳虚发热案

    补中益气汤首见于《脾胃论》。李东垣在《黄帝内经》中“劳者温之”和《金匮要略》小建中汤治疗虚劳阳虚发热的启示下,首创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是“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阳虚发热。全国名中医皮持衡在治疗阳虚发热有着独到的经验,现将皮持衡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阳虚发热的典型病案介绍如下。 患者丛某,女,76岁,2015年11月9日初诊。患者3月前因不慎滑倒后,出现右下肢疼痛,不能行走,立即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右股骨...

  • 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初冬时节,正是一年中进补的好时机。尤其是对于阳虚体质的人来说,通过饮食来给自己的身体添把“火”,有助于安然过冬。 阳气犹如太阳,阳气不足,身体就处于“寒冷”状态,脏器就没有足够的能量正常工作。有个词叫做“完谷不化”,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就是脾胃阳气不足的表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即便有了米,没有火,加不了热也是不行的。食物的消化就如同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比是煮饭用的锅,而阳气就是煮饭用的火。阳虚的人“...

  • 阴阳虚实对证进补 膏方调养三大功效

    阴阳虚实对证进补 膏方调养三大功效

    采访专家 李学武 陕西省中医院脾胃科主任医师,中华中医学会脾胃病委员会常委,陕西中医学院兼职教授,陕西省脾胃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卫生厅保健局专家,陕西省体育局特聘医疗专家,陕西省中医药科技研究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 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糖或蜂蜜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 冬季是身体补充、收藏营养的最佳时节,服用膏方是冬令进补的重要方式。因为膏方组方比较全面,寓攻于补,补攻兼施,既能调养滋补,又能防病治病。 阴阳虚实对证进补 膏方进补可分为温...

  • 阳虚(寒性)体质怎么调养

    阳虚(寒性)体质怎么调养

      生活中,我们常说“体质”,究竟体质是什么?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武月萍博士谈到,体质是对个体身心特性的概括,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个性特征,体质特征取决于脏腑经络气血的强弱盛衰。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体质,以便在生活中做到有的放矢地改善以及养生保健的调养。中医把体质基本上分为九种,阴阳平和型体质是最好的,这种体质的人不易感受外邪,很少生病。   阳虚体质,也就是老百姓通常说的寒性体质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女性更多见一些,在症状方面更突出。武月萍简单概括了女性阳虚(寒性...

  • 怕冷而喜热大多属于阳虚体质

    怕冷而喜热大多属于阳虚体质

    怕冷而喜热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往往表现为肌肉不健壮,时常感觉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欢吹空调,喜欢安静,吃或喝凉的东西总会感到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静、内向。这种体质的人易患关节炎、反复感冒、腹泻、水肿、夜间多尿等病症。 阳虚体质的人应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物,如牛、羊、狗、鸡肉,大蒜、辣椒、生姜、圆葱、山药、桂圆等,以提高机体耐寒力。症状严重者,可服用金匮肾气丸等中药,以补肾温阳。 怕热而喜冷的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是阴虚体质,表现为形体偏瘦,经...

  • 辨证阴虚和阳虚体质数指甲

    辨证阴虚和阳虚体质数指甲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同体质的人,所用的保健方法也不同,比较常见的两种体质就是阴虚和阳虚。那么,普通人应该如何判断自己到底是阴虚体质还是阳虚体质呢?国际营养师张劲翀教了一个小方法——数数指甲上的“小太阳”(即指甲盖上白色的半圆)。   张劲翀介绍,中医所说的阴虚,是指精血津液亏损,体现为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阳虚则是指肌体功能减退,体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脉沉无力等。   作为普通人,很难根据上述定义确定自己到底属于阴虚还是阳虚。除了看...

  • 阳虚体质亚健康调理技术

    阳虚体质亚健康调理技术

    【原理】 阳虚体质多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年老阳衰等引起,后天的环境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吹空调、喝冷饮、喝酒、吃寒性食物、吃垃圾食品、穿短裤、短裙等等)形成的体质变化。发病倾向为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阳虚体质亚健康调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内外通调、五行相生相克、本草归经的方法,达到温煦经脉、散寒祛瘀、温肾升阳、升阳固阳的功效,改善阳虚引起的怕冷、手脚冰凉、精神不振、嗜睡等症状。运用清、调、补的中医理念,优化本草归经方案,通过脊柱督脉、膀胱经的全面疏通和调整,达到温肾滋阴、升阳除湿的功...

  • 改变自己的阳虚体质

    改变自己的阳虚体质

    如何让阳虚的人得到改善呢?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实际上阳虚体质的形成,先天因素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后天因素才是最关键的部分。 比如现在人们已经养成了吹空调、电扇的习惯,时间一长就会消耗身体的阳气。另外,经常吃一些清热寒凉性食物,尤其是夜宵、冰冷寒凉饮食,久而久之就会耗伤身体阳气,使体质逐渐变得虚弱起来。还有很多人有熬夜的习惯,除了夜班族之外,很多人经常半夜喝啤酒、K歌、上网、打游戏、打牌、打麻将,甚至通宵玩乐……这些习惯不仅大大耗伤身体的元阳之气,而且也影响和阻碍...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老年人多阳虚,活动量减少,代谢减慢,产热就少,因而冬天会更怕冷,加上抵抗疾病的能力减弱,防寒保暖显得特别重要,不仅要多穿衣,尤其要注意头和脚不要受凉。这不仅可预防感冒、呼吸道感染、胃痛、腹泻,减少老年人常有的腰背和肢体酸痛出现,更可稳定血压,减少心脏病发作,助老年人平安过冬。 老年人多有冬天戴帽的习惯,这是依据需要而形成的。人在安静状态下,有13%的血量进入脑循环系统,头部皮肤的毛细血管又特别丰富,因此头部散失的热量比例会更大,而头部对温度又特别敏感,因此在冬季尤其是外出时,头部保暖十分重要,以减慢体温的散...

  • 中医理论区别肾阳虚和肾阴虚

    中医理论区别肾阳虚和肾阴虚

    肾为先天之本,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肾气充盈,人就生机勃勃,肾气虚弱,人就多病易衰。中医学所说的“肾虚生百病”,就是这个道理。人们一提起肾虚,就会想到电视广告中所宣传的六味地黄丸或其他壮阳补肾药品。有些人不经就医诊断,盲目买来服用,轻者起不到补肾效果,重者对身体有害,又浪费了钱和药,这是存在于人们当中普遍的误区。 根据中医理论,肾虚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两种类型,但也有肾阳虚兼有肾阴虚的,在治疗上就要看以哪个为主,先治哪个或者阴阳兼补。有人说了,我不是医生,弄不清楚什...

  • 阳虚怕冷 阴虚火旺 慎用服中药

    阳虚怕冷 阴虚火旺 慎用服中药

    阳虚怕冷慎用黄精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黄精“补 诸虚,填精髓”,称黄精为“服食要药”。黄精 按形状不同,又称为老虎姜、鸡头参。中医 认为,它能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因 黄精药效平和,身体虚弱者也可以用来改 善腰膝酸软、体倦乏力、盗汗、口干、心烦等 症状。现代研究表明,黄精含有多种氨基 酸,因此自古就被作为著名的滋补性中药 应用。此外,黄精可提高男性的生育能力, 提升精子质量,改善精液液化不良等;也可 用于因阴精亏虚引起的性功能障碍如阳 痿、早泄的调理。...

  • 从生活方式入手改善阳虚体质

    从生活方式入手改善阳虚体质

    如何让阳虚的人体质得到改善呢?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实际上阳虚体质的形成,先天因素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后天因素才是最关键的部分。 比如现在人们已经养成了吹空调、电扇的习惯,时间一长就会消耗身体的阳气;另外,经常吃一些清热寒凉性食物,尤其是夜宵、冰冷寒凉饮食,久而久之就会耗伤身体阳气,使体质逐渐变得虚弱起来;还有很多人有熬夜的习惯,除了夜班族之外,很多人经常半夜喝啤酒、K歌、上网、打游戏、打牌、打麻将,甚至通宵玩乐……这些习惯不仅大大耗伤身体的元阳之气,而且也影响和...

  • 阳虚者冬季温阳莫忘养阴

    阳虚者冬季温阳莫忘养阴

    随着年龄增加,一些老年人开始气血虚衰,阳气不足,常常会出现怕冷的情况。整天手脚冰凉,全身怕冷,即使是在室内十几度的温度,也要穿着棉袄。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赵长普提醒说:阳虚体质的人,冬季养生既要温阳祛寒,也要养阴补虚,这样才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阴阳消长可补阳 民间谚语有“早上吃姜胜参汤,晚上吃姜赛砒霜”的说法,这是很有道理的。事实上,合理的膳食养生就要遵循“早吃热、晚吃凉”的规律,并根据季节不同有所侧重,这样的膳食安排是符合人体阴...

  • 改善阳虚体质

    改善阳虚体质

      改变吹空调、吃冷饮、熬夜、过服抗生素等耗伤阳气的不良生活习惯,就会改善阳虚的体质。   如何让阳虚的人得到改善呢?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实际上阳虚体质的形成,先天因素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后天因素才是最关键的部分。   比如现在人们已经养成了吹空调、电扇的习惯,时间一长就会消耗身体的阳气;另外,经常吃一些清热寒凉性食物,尤其是夜宵、冰冷寒凉饮食,久而久之就会耗伤身体阳气,使体质逐渐变得虚弱起来;还有很多人有熬夜的习惯,除了夜班族之外,很多人经常半夜喝啤酒、K歌、上网、打游戏、打牌...

  • 温阳通便  食疗治阳虚

    温阳通便 食疗治阳虚

      阳虚临床表现为: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青白,四肢不温,喜热畏寒,腹中冷痛,或腰脊冷重。舌淡,苔白润,脉沉迟。以下食疗方可温阳润肠。      杏仁当归炖猪肺   配方:杏仁15克,当归15克,猪肺250克。   制法:将猪肺洗净切片,在沸水中氽后捞起,与杏仁、当归同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煮汤,煮熟后调味即可。   功效:温通开秘。   用法:每日1次,吃猪肺饮汤。可连续食用数日。      锁蓉羊肉面   配方:锁阳5克,肉苁蓉5克,羊肉50克,面粉200克。   制法:水煎锁阳、肉苁蓉,去渣留汁,...

  • 肾阳虚证与肾虚水泛证鉴别

    肾阳虚证与肾虚水泛证鉴别

      定义   肾阳虚证由年高肾衰,久病伤阳,房劳伤肾等原因,损伤肾中阳气而出现的肾脏阳气亏损所表现的证候。   肾虚水泛证由肾阳不足发展而来的肾阳虚衰,气化无权,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射肺凌心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肾阳虚证先天禀赋不足,阳气亏虚,或年高肾阳逐渐衰退,或久病、他脏之病影响及肾,因各脏腑之阳气均由肾阳为之温养,故病久不愈,延及肾脏,损伤肾中之阳气而导致肾阳不足,此即所谓“久病及肾”,若房室不节,损伤肾精,精损及阳,致肾阳亦不足,命门火衰,肾阳虚惫。...

  • 心肾阳虚证与脾肾阳虚证鉴别

    心肾阳虚证与脾肾阳虚证鉴别

      定义   心肾阳虚证因心肾两脏阳气不足,血运无力,瘀血阻滞;阴寒内盛,功能减退;气化失职,水气停聚所致的证候。   脾肾阳虚证因脾肾两脏阳气亏虚,运化失职,水谷不运;阴寒内盛,功能减退;气化失司,水气内停所致的证候。   病因   心肾阳虚证先天不足,或年高脏气虚衰,均可导致阳气不足,久病、重病,劳损太过及寒湿之邪内犯,均可损伤阳气;若心气不足,常可进一步累及心阳,出现心阳虚,或水寒之邪,上凌于心,导致心阳不振;若房室不节,肾中精气亏耗,亦可累及肾阳,而出现肾阳虚证。心阳虚证与肾阳虚证,若因...

  • 怕冷不一定是阳虚

    怕冷不一定是阳虚

    梁小姐是一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白领,她说:“我是一个特别怕冷的人,经常手脚冰凉,我听别人说这是‘阳虚’的表现,我是不是需要补一补?” 中医师表示,这正是眼下都市女性中一个相当常见的养生误区——认为“怕冷”就是阳虚。其实,5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怕冷,的确可能是因为阳虚,但30岁以下的女性四肢不温,九成以上不是因为虚,而是因为“郁滞”,即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原因导致女性气机阻滞、脉络不通,往...

  • 女性怕冷 缘于阳虚和阴盛

    女性怕冷 缘于阳虚和阴盛

    “冷美人”要留心肝肾,多吃羊肉、鸡肉、桂圆、当归等温补食品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 林国华教授 广州虽不比北方的天寒地冻,但到了天冷的时候会有不少女性经常手脚冰凉,睡觉双脚暖不起来,成了名副其实的“冷美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林国华表示,怕冷的女人常因肝肾功能失调,所以较一般正常女性容易衰老,故有“怕冷的女人老得更加快”之说。 女性怕冷,缘于阳虚和阴盛 林国华教...

  • 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鉴别

    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鉴别

      定义   脾气虚证:脾气亏虚,运化功能低下,气血化生乏源所表现的腹胀,便溏,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症状。   脾阳虚证:中焦阳气虚衰,阴寒内生,运化功能障碍所表现的腹部疼痛,喜温喜按,泻下清稀,四肢不温和脾气虚的症状。   病因   脾气虚证:“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不节,饥饱不调,或思虑劳倦,则易损伤脾气,诚如《内外伤辨惑论》所云:“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或年老体弱,脏气虚衰,或慢性疾患,...

  • 水气凌心证与心阳虚证鉴别

    水气凌心证与心阳虚证鉴别

      定义   水气凌心证:凡因脾肺气虚,饮停不化,阻遏心阳,或脾肾阳虚,水停下焦,而致水气上逆凌心所引起的心悸,咳喘,神疲乏力,全身或局部水肿等症状,称为水气凌心证。   心阳虚证:心脏阳气不足,鼓动血脉、温养心神的功能减退所引起的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畏寒肢冷,心痛等症状,称为心阳虚证。   病因   水气凌心证,常见有饮阻于心和水湿上泛两类证候。   饮阻于心型:若咳喘日久,损伤肺金,宣发肃降失职,致饮停上焦;或劳倦伤脾,水湿不化,或体胖痰多,或饮食肥甘,滋生痰涎,使痰饮停留中焦,上干于心...

  • 阳虚体质最适合三九灸

    阳虚体质最适合三九灸

      中医认为,冬至后的三个九天,是全年天气最冷、体内阴气最盛的时段。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中医针灸科副主任医师李黄彤建议说,这个时间段不妨试试用艾灸“强筋健体”,对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反复感冒、膝关性关节炎、老寒腿和妇女产后腰痛等疾病均有疗效。   三九贴增强人体抵抗力   冬至后天气寒冷,人体阳气内敛,气血运行缓慢,而“三九”是大自然处于阴阳交替阶段,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阳气弱就会抵挡不住外寒湿邪,人就容易患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   此时根据中医“虚...

  • 吵架后腹胀脾胃阳虚所致

    吵架后腹胀脾胃阳虚所致

    今年45岁的夏女士,正处于更年期。近几个月来,她常常不想吃东西,吃一点东西就觉得腹胀,尤其是一吵架,就会腹胀得更加厉害。中医师在对夏女士进行诊断后,发现夏女士的脉象很虚弱,是典型的脾胃阳虚引发的消化不良,在医生的指导下吃了几付调理脾胃的中药后,夏女士惊奇地发现,症状较前减轻了很多。 医师解释说,现在很多人消化不良,除了暴饮暴食,吃过多寒凉、冰冻食物等原因外,还有由于工作、家庭等原因,给自己太大压力,都可能导致脾胃阳虚而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如果这些患者吃“吗叮咛”之类的胃动力药,只会&ldqu...

  • “阳虚”体质慎“秋冻”

    “阳虚”体质慎“秋冻”

    胡小姐患有颈椎病,经常颈背酸痛,还怕冷。最近,胡小姐听朋友说,秋天坚持“秋冻”锻炼,能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防止冬天的一些疾病复发。可最近一位中医给她“望闻问切”后又说胡小姐是阳虚体质,不适应“秋冻”。胡小姐不明白,何谓“阳虚体质”?为什么阳虚体质的人不适应“秋冻”? 胡小姐的困惑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知道,“秋冻”既是顺应自然收敛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秋季气...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