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加 第3页
-
痤疮 方用瓜蒌牛蒡子汤加猫爪草、生山楂
痤疮 患者,云某,女,25岁,2010年4月20日初诊。 主诉:面部白头粉刺3年余。患者每年春季发作,时轻时重,曾用仙方活命饮、银翘散加减治疗,不规律外涂软膏。诊见面部白头粉刺,面颊较重,有结节囊肿(尤以颈部、背部为多),结节发暗且触痛,囊肿有波动感。胸闷烦躁,善太息,便秘,舌质暗,苔薄黄腻、脉弦滑。 辨证为肺胃积热,毒瘀痰聚,肌肤失养。方用瓜蒌牛蒡子汤加猫爪草、生山楂。 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黄芩30克,瓜蒌30克,生栀子10克,牛蒡子10克,猫爪草15克,天花粉...
-
肛周瘙痒伴湿疹多年 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朱某,女性, 51岁,2014年6月1日首诊。 患者肛周瘙痒伴湿疹多年,入夏以来手部湿疹加重,腰膝酸痛无力,夜眠多梦,乏力明显,晨起为重,皮肤色斑增多,近发现头部斑秃一处,硬币大小,并有扩大之势,二便尚调。舌淡暗苔厚腻,脉沉细。清暑健脾除湿为法,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处方:野葛根20克(碎,先煎去沫),潞党参10克,上绵芪30克,炒苍术10克,炒白术10克,小青皮5克,广陈皮5克,西升麻5克,炒当归10克,剖麦冬15克,北五味10克,炒黄柏10克,建神曲15克(包),建泽泻15克,...
-
日光性皮炎案给以黄连茯苓汤加味治之
日光性皮炎案 魏某,女,58岁,于2016年5月30日初诊。主诉:四肢皮肤灼热,红肿一周。患者一周前中午在地里干农活后,开始出现上肢皮肤发红,灼热,轻度瘙痒,双下肢较轻。在本地服药未见效而来诊。刻下:除上症外,扪之皮肤发热,怕热,心烦,坐立不安,舌红,苔薄黄,脉沉细数。证属火郁肌肤。给以黄连茯苓汤加味治之。 方药:黄连18克,茯苓30克,麦冬10克,黄芩10克,清半夏9克,炒车前子10克,远志6克,通草12克,甘草3克,薄荷6克,荆芥10克,蝉蜕6克。以上为配方颗粒,3剂,水冲服,日1剂,分2次,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验案1则
急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皮肤过敏性疾病,以风团、瘙痒、局限性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笔者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1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病案举隅 患者,女,38岁,2019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1d前无明显诱因(当地气温骤降,考虑感受寒邪)出现散在大片红白色风团,肘关节屈侧及腹股沟多见,后背及腹部散在出现,瘙痒,略感发热,自测体温36.5℃,影响睡眠。刻诊:手足冷凉,舌质淡暗,苔白润,大便每日一行,偶有便溏,脉沉细。西医诊断:急性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证属阳虚感寒。治宜疏风...
-
皮炎汤加味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52例
颜面再发性皮炎为在颜面部发生的一种轻度红斑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 多发于春秋季节, 中青年女性多见, 本病相当于中医“风湿疡”[1]。笔者临床用皮炎汤加味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52例, 多有良效,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临汾市尧都区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52例, 男5例, 女47例;年龄23~47岁;有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史、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者25例, 日晒后加重者21例, 洁面后自觉面部潮红刺痛...
-
系统性红斑狼疮 予青蒿鳖甲汤加减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以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和多器官、多系统受累为主要临床特征。皮肤损害是SLE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80%~90%的SLE患者伴有皮肤损害。SLE皮肤损害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红斑、丘疹、网状青斑、冻疮样皮损、血管炎、毛细血管扩张、瘀斑、光过敏、雷诺现象、紫癜、口腔溃疡及脱发等等,可一种或几种同时或先后发生,并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皮肤损害往往发生在系统损害之前,且皮肤损害的状况可以直接反映SLE的活动情况,为明确诊断及判断病情提供重要线索,例如光敏...
-
急性荨麻疹风寒束表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之
患者,男,52岁。因苦于患荨麻疹,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其效不显。随后在日本读研究生三年中,历用抗过敏中西药及激素等医治,其病时缓时发,未得根除。回国后在乌鲁木齐某医院以中药清热凉血祛风之剂合熏洗疗法,间断治疗数月,仍未能解除全身起风疹疙瘩之痛楚。2010年10月20日,因饮酒过多,复感风寒之邪,周身起红色大小不等风团伴发烧3天,邀袁今奇诊治。初诊:患者3日前因上述原因,突然四肢出现红色风团,胸背及臀部相继出现。昨日恶寒发热,体温在38℃左右,全身大片风团时起时落,瘙痒尤为明显。新发风疹露出肌肤,陈旧性皮疹留有红斑,...
-
日光性皮炎用祛风活血汤汤加减
吕某,男,68岁,06年11月29日初诊,患者因眼睛浮肿,面部脱皮、皮屑瘙痒反复发作3年,加重3个月来诊。 04年9月因为外出日晒后发病,先于眼肿伴有流泪,面颈和双上肢皮肤出现红斑,脱皮伴瘙痒,经过皮肤医院治疗后好转,当时诊断为“日光性皮炎”。间断西药对症治疗,病情反复发作。现在证见眼睛浮肿,口唇肿胀,面部和颈部大片状红斑、伴有瘙痒,色鲜红,融合成大片状,中央可见正常皮肤,糠状皮屑较多,大便硬,小便正常。舌红苔白厚,脉弦细,诊断为“多形性日光性皮炎”,中医辨证属内有...
-
面油风 荆芥连翘汤加减治脂溢性皮炎
覃某,女,39岁,2014年11月22日初诊。因面部反复出现红斑、黄色鳞屑2年,加重2个月就诊。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颊部大片淡红斑,在红斑基础上被覆油腻性鳞屑,伴瘙痒,于多个三甲医院行口服抗组胺药、增强免疫药及中药治疗,未见缓解,近两个月皮疹加重。刻下症见:鼻翼、鼻唇沟及面颊部见大片界限清楚的潮红斑,油腻性鳞屑、黄痂,炽热、瘙痒剧烈,口渴,心烦易怒,纳可,失眠,小便调,大便秘结、臭秽,三五日一行。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脂溢性皮炎。中医诊断:面油风。 中医辨证:三焦...
-
黄褐斑方用归脾汤加减 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黄褐斑 毛某,女,36岁,2009年初诊。患者诉近1年无明显透因而部起黄褐斑,尤以两侧面颊部为甚,伴面色少华,肢冷,纳呆,腹胀,夜寐不安,二便调。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辨证属心脾两虚。 方用归脾汤加减:党参15 g,黄芪30 g,甘草10 g,茯神10 g,酸枣仁5 g,龙眼肉10 g,大枣10 g,远志10 g,当归10 g,熟地10 g,白术10 g,木香10 g,益母草15 g,桃仁0 g,红花10 g。 服药7剂,斑色即明显变淡,但仍诉肢冷,上方加穿山甲5 g,佐当归、桃仁、红花活血通络...
-
肛门潮湿(寒湿下注)附子理中汤加味
柯某某,男,62岁。2017年3月21日初诊。诉头晕,伴肛门潮湿、有黏液且质稀量多、偶有坠痛感、神疲乏力、腹胀纳呆、食后嗳气、舌红、苔薄黄润、脉细滑等症。有头晕病史。 诊断:肛门潮湿(寒湿下注)。 治法:温补脾肾、芳香化湿。 处方:附子理中汤加味:苍术30克,麸炒白术15克,党参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熟附子(先煎)10克,大腹皮15克,山药20克,芡实20克,木瓜20克,木香(后下)10克,马齿苋30克。10服,每日1服,水煎服,分2次温服。注意休息,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忌...
-
油风,反复脱发,斑秃,予双乌生发汤加减
唐某,女,41岁,反复脱发7年,脱落处呈硬币样大小缺失,脱落处瘙痒,可自行再生,舌淡红,苔白,脉细。西医诊断:斑秃;中医诊断:油风(肾虚血少,血热携风)。以“养血补肾,凉血祛风,生发乌发”为大法,予双乌生发汤加减,方药:乌豆衣10g,何首乌10g,连翘15g,金银花10g,夏枯草15g,生地15g,赤芍15g,蝉蜕5g,陈皮10g。水煎服,日一剂,复煎,分2次早晚服。服药10剂后脱发处瘙痒减轻,脱发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续服上方40余剂而愈。随访1年余,未见再发。 【组方】乌豆衣1...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绣球风
绣球风是指以阴囊皮肤潮红、起疹、湿润或有渗液,瘙痒剧烈,痛如火燎为主要表现的湿疮类疾病,相当于西医病名阴囊湿疹。治疗及时容易痊愈,但是不少患者发病时间较长,治疗不当,缠绵难愈。中医治疗此病有较好疗效,举例如下: 患者齐某,男性,52岁,常年以清洗油烟机为工作,接触化学物质较多,阴囊及肛门周围皮肤瘙痒3年多,夜晚加重,外涂膏药、口服西药止痒疗效不佳,阴囊皮肤增厚。西医诊断为阴囊湿疹,中医诊断为绣球风。患者舌胖大,苔白厚腻,脉弦滑数。考虑阴囊部位为肝经所过之处,属肝胆湿热,故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
五味消毒饮合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痤疮,疖,口疮
五味消毒饮合青蒿鳖甲汤加减临床应用3则 秦镜, 副主任中医师,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4 0余年, 荣获“ 郑州市名中医” 称号, 其中医理论扎实, 具有深厚 的基本功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泌尿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的诊疗, 尤其治疗痤疮、 疖、 口疮效果明显。笔者曾有幸随师跟诊学习, 得其谆 谆教诲, 获益匪浅, 现将秦镜老师运用五味消毒饮合青 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痤疮、 疖、 口疮 3 则病例总结如下。 1 痤疮 患者, 女, 2 6岁, 2 0 1 6年4月2 0...
-
艾叶大枣汤加醋外洗治疗湿疹
艾叶10g, 大枣3枚, 加水1 000mL, 大火烧开, 温火煎10min, 晾凉后加入醋50mL。分两份, 早晚擦洗。7d为1个疗程。 艾叶性味苦、辛、温, 入脾、肝、肾, 具有抗菌、抗病毒、镇静及抗过敏作用等。大枣乙醇提取物能抑制特异反应性疾病中抗体的产生, 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另外, 大枣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及环磷酸腺苷, 可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 有抗过敏作用。醋味酸苦, 温, 入肝、胃经。主治散瘀, 止血, 解毒, 杀虫, 阴部瘙痒, 痈疽疮肿。《别录》载其“消痈肿, 散水气, 杀邪毒。...
-
治疗小儿泄泻经验方藿梅汤加减应用
小儿泄泻四季常有,以夏秋多见,由于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故而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外易为六淫侵袭,内易为饮食所伤,使脾胃受损而发泄泻。治疗应以健脾化湿,消食止泻为法。陈宝贵教授治疗小儿泄泻常用其师柳学洙先生的经验方藿梅汤加减应用,每多获效,今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藿香3~5克,乌梅3~5克,扁豆5~10克,通草2~5克,槟榔2~5克,甘草3克。水煎服,日一剂,每日2次。具体据患儿年龄及体质调整用药量。 方解:方中藿香芳香化浊,醒脾开胃为主药,扁豆健脾,乌梅...
-
盗汗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盗汗为临床常见病症,病因较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核病、糖尿病、垂体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可引起盗汗的发生,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审因论治。中医常见盗汗有阴虚盗汗、血虚盗汗、气虚盗汗等。临床中,阴虚盗汗最为多见,此类患者常伴有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咽干口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治疗选用滋阴降火的方药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如知柏地黄丸、当归六黄汤等。 此外,临床还有一类胆热脾寒兼有水湿内停的患者,亦会出现盗汗症状,治疗可选用医圣张仲景的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147条云:&ldqu...
-
盗汗,心阴亏虚,柏子仁丸与炙甘草汤加减
黄某,男,49岁,衡东县人。 患者自述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盗汗,一直未予系统治疗,现症见:盗汗,时轻时重夜寐多梦,心悸怔忡,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脉来弱小无力,偶有间歇。 中医诊断:盗汗 中医辨证:心阴亏虚 西医诊断:盗汗查因 治疗:滋阴养心 处方:柏子仁丸与炙甘草汤加减 人参10克、地黄15克、麦冬15克、麻仁10克、柏子仁10克、五味子8克、白术10克、牡蛎15克、灸甘草15克、阿胶15克、桂枝10克、大枣5枚、生姜5片。 连服10帖,脉转饱满,律齐,汗渐止,又服10帖,诸症平...
-
小儿疳积予理脾消疳汤加味
疳积以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证。多见于1~5岁儿童。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等引起。方中用灶心土炒鸡蛋壳及大米,加上焦白术,取其入脾、胃经,温中燥湿收敛,且能补脾阳,用党参,茯苓,陈皮补气行气以健脾,使脾阳得复,脾气得健,此外,用炒谷芽、五谷虫,鸡内金消食去滞,因小儿完谷不化,除脾胃虚寒外,饮食不节也是重要原因。由于饮食不节,积滞日渐,脾胃之气必定受损,故用消...
-
小儿抽动症 方药:龙齿汤加减
2019年9月,宝鸡市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新生接受了这样一名 患儿小星(化名),男,9岁,陕西眉县人。据其母亲讲,小星从7岁开始出现不由自主地频繁眨眼,随着病程的发展,小星常常会不由自主的喉中发出尖叫声,不能自制。很多时候小星都是在课堂上发生这样的行为的,这严重影响到了老师和其他同学。大家对小星的行为纷纷无法理解,很多同学因此和小星也慢慢疏远了。母亲无奈之下含泪多次向老师以及同学解释小星不是故意的,只是生病了,但随着小星病情的日益严重,身边的人越来越难以接受他。孩子心理越发的委屈,情绪也日渐消沉。在当地医院,以...
-
治遗尿 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
席某,男,11岁,学生,2012年11月10日初诊。 主诉:遗尿不止8年。患者每于夜里12点左右或凌晨5~6点遗尿,羞苦难言,上学住校多有不便。其母代述病情,怀胎时父母体弱,出生后未能以母乳喂养,先天不足,因此身材瘦小,发育不良,抵抗力差,经常感冒。面色青黑泛黄,身冷畏寒,冬日手脚发冷,小小年纪常呼腰腿酸困。其他孩子玩耍时,他则倚物而立,默默不快。稍动则冷汗出,时腹中痛,痛时欲便,恶心欲呕,于晨起感寒时甚,小便频,大便常稀。时不欲饮食,但时又暴食,食后腹胀难消,夜里心烦转侧难寐。 诊为太阴、...
-
盗汗自汗 方用丹栀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
案一 肝郁脾虚、郁而化热证 肖某,女,51岁。2021年7月4日初诊。诉盗汗、自汗2个月。近2个月意志消沉,盗汗、自汗,以上半身为主,动则加剧,浑身燥热,入睡困难,面部出疹、瘙痒,双目干涩,小便色黄,大便稀溏。舌红苔白,脉沉弦。 诊断:盗汗、自汗(肝郁脾虚、郁而化热型)。 治法:疏肝健脾,养血清热。 方用丹栀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牡丹皮10g,栀子10g,当归20g,赤芍20g,炒白芍10g,柴胡10g,薄荷8g,炒白术10g,茯苓10g,生姜10g,炙甘草8g,川芎10g,熟...
-
前列腺肥大 桂附地黄汤龙胆泻肝汤加减
李某,男,52岁,2013年3月16日初诊。患者于2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口干口渴,夜间尿频,尿急,尿痛。在某医院检查尿常规化验,尿潜血(++),尿蛋白(-)。门诊B超示前列腺肥大。前列腺液检查无异常。血压:140/90mmHg。服用左氧氟沙星、前列康胶囊症状好转,但停药后又出现上述症状,遂求助中医治疗。 患者现夜间尿频,点滴不尽,每晚5~6次不等,休息不好,精神疲惫,乏力懒言,怕冷自汗,腰膝酸软,腰痛。舌质暗淡红,舌根部苔腻,脉沉细无力。 诊断:老年性前列腺肥大,膀胱炎,高血压。...
-
精液异常不育方用自拟补肾益精汤加减
董某,男。25岁。婚后夫妻同居三年未孕.曾 在外科检查生殖器无异常,爱人无妇科疾患。一 年来,多方医治无效,特邀余诊冶。 刻诊:腰膝酸 软无力,眩晕,多梦,夜寐不安,时有耳鸣目涩, 近两年头发已脱光,伴心烦,精神不振,尿淡黄, 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精液检查:精子密度30x 106/ml,活动精子数占总数55%,活动力一般。证 因肾阴亏虚,则肾阳(命门之火)失制,相火亢 盛,以致阴虚内热,阴虚火旺,暗耗阴精。治宜补 肾益精。滋阴退热。 方用自拟补肾益精汤加减: 山芋肉30克,淫羊藿30克。女贞子.枸杞子各 20克...
-
黄连阿胶汤加减治血精
陆某,男,50岁。2002年4月初诊。自诉同房时精液呈鲜红色已四月余。曾在多个医院求治,经直肠指检,膀胱镜检、精道造影、精液检查,诊断为右侧精囊炎。用抗菌素多方治疗不效,故建议手术切除右侧精囊,因患者惧怕手术,故求治于中医。诊见精液为红色,腰部时常隐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兼有肝硬化之疾,时感两胁隐痛,口干,纳食尚可,二便正常,舌淡红有裂纹、苔薄,脉细弦。心肺听诊、腹部、外生殖器检查均无异常。肛肠指检:前列腺中等大小,无触痛,右侧精囊稍隆起。前列腺炎检查:红细胞++++,白细胞2~lO。诊断为精囊炎,证属少阴虚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