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 第14页

常 第14页

  •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10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10

    桃花、冬瓜仁各等份。 制用法:共研细面,与蜂蜜调匀涂面,日1次。 疗效:7--10天消退。...

  •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7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7

    桃花、冬瓜仁各等分,蜂蜜适量。将桃花阴干,研成细粉,冬瓜子去壳,研末,加入蜂蜜调匀,夜晚以此蜜敷面,每晨起洗净,每天1次。 本方理气活血,润养祛斑,对雀斑有效。...

  • 带状疱疹常见医治误区 临证以祛邪为主

    带状疱疹常见医治误区 临证以祛邪为主

    中医称带状疱疹为“缠腰火丹”“缠腰龙”“蛇丹”“蜘蛛疮”“蛇串疮”等,其病位在表,病因在里,病变在皮,症结在脏腑。 病因病机与症状 历代医家均以为带状疱疹由炽热所形成的。《医宗金鉴》将其归结为风、湿、热病,与肝、心、脾、肺相关。临床最常见是以肝胆郁热者为主,或为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或为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致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或为起居反常,劳倦过度,正气缺乏,邪客肌表;或为肺失...

  •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5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5

    旋复花若干。将族复花检去杂物,去除梗叶,筛净泥土,研成细粉备用,用时洗脸。 本方适用于雀斑,亦可使皮肤润泽、驻颜。...

  • 脱发 秋天容易掉头发 日常防护

    脱发 秋天容易掉头发 日常防护

    不少人一到秋天很容易掉头发,其实,这是一种季节性脱发。秋季气候干燥,导致头发皮脂腺分泌减少,头发更容易出现干枯或者脱落现象。干燥的气候还会加快头发水分的蒸发使毛鳞片受损,头发易产生静电、打结、干枯分叉等问题。   除此之外,秋冬季节气温较低,头发生长速度缓慢。据统计,正常人约有10万根头发,每天掉落的头发在100根以内均属生理性掉发,不必太过于紧张。因为头发生长是一个循环反复、周期性的过程,每根头发生长一段时间后都会进入退行期,继而毛根萎缩,进入休止期,引起掉发。   日常做好以下几点可在一定程...

  •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1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1

    水牛角60克,升麻、羌活、防风各30克,白附子、白芷各15克,生地30克,芎、红花、黄芩各15克,生甘草6克。 将各药研成细末,蒸熟,作成小丸,每晚服10克,温开水送服。 本方祛风清热,凉血散血,对治疗雀斑有效。...

  • 治寻常疣生殖器疱疹经验

    治寻常疣生殖器疱疹经验

    治寻常疣经验 方法:取新鲜蒲公英伞草,先用蒲公英根部的浆液外擦疣处1分钟,再用全叶揉成团,在患处擦拭3分钟,每日 1次,共擦6次。停药3天后,疣的尖部出现硬壳,l周后硬壳脱落即愈。 主治:皮肤寻常疣。 高婷婷 治生殖器疱疹经验 方法:取生地12克,麦冬、玄参、甘草、丹皮、薄荷、白芍各6克,黄芩10 克,西洋参5克,连翘、金银花各15克,板蓝根20克,水煎分3次饭前温服,每日l剂,连服2周。服后约渣加水重新煮沸15分钟待凉后,每晚清洗外阴1 次。 主治:生殖器疱疹。此法简单易行,对于临床...

  •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9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9

    鲜芹菜根60克。切碎,用水浸泡24小时,过滤后取汁洗脸,每日早、晚各洗1次。 本方对雀斑有效。...

  •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8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8

    茵陈20克,生地榆、老紫草各15克,赤芍10克,地肤子、土茯苓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凉血,消斑美容,适用于雀斑。...

  •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11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11

    生地、赤芍、桔梗、香附、川牛膝、红花、丹皮各9克,川芎6克,当归12克,甘草3克。 制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疗效:7--8剂痊愈。...

  •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4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4

    黑牵牛米适量,鸡蛋清适量。将2者调匀,备用,在临睡前将调好的黑牵牛粉,涂抹在脸上,晨起洗去。 本方既可除雀斑,又能保护皮肤。...

  • 芝麻花治寻常疣方

    芝麻花治寻常疣方

    经验方:芝麻花适量。 用法:采新鲜芝麻花适量,擦揉患处,每日3次,连用15日。 疗效:本方治疗皮肤寻常疣患者250例,痊愈228例,好转22例,经1年随访217例,复发者仅6例。...

  •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验方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验方

    雀斑 雀斑因形似麻雀卵上的斑点而得名。其好发于颜面,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如针尖或米粒大小,呈棕褐色或黑色斑点,不高出皮肤表面。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火郁于细小脉络的血分中,复受风邪侵袭,风火之邪相而引起,亦可因禀赋不足,肾水不能荣华于面,浮火结滞而形成。而西医则认为,雀斑与遗传有关。常呈家族性;另一方面则可能与日光有关,因本病的特点是冬轻夏重,这与紫外线的强弱有关,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雀斑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水牛角60克,升麻、羌活、防风各30克,白附子、白芷各15克,生地30克,川芎、红花、黄芩各15克...

  • 疣目,扁平疣,寻常疣,丝状疣,平疣汤

    疣目,扁平疣,寻常疣,丝状疣,平疣汤

    孙浩,男,1928年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国医名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臣”字门中医儿科术第五代继承人。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60年,临证擅治儿科内科杂症,出版著作《孙谨臣儿科集验录》《医学存心录》,发表论文160余篇。 组成:薏苡仁100克,地肤子50克,地骨皮30克,牡丹皮30克,生地黄30克,紫草15克,赤芍30克,土茯苓50克,板蓝根...

  • 预防止冻疮发生 经常按摩坚持药浴

    预防止冻疮发生 经常按摩坚持药浴

    冻疮是冬季常见皮肤病,多发生于身体的末梢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尖、耳廓和面颊等处。每到冬令,老疮处易于再发。其发生主要与气温低有关,此外,还与潮湿、局部保温不好致血液循环障碍,以及营养不良、外伤出血、年老体弱、心血管疾患等,使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降低等有关。 冻疮虽系小疾小患,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要积极预防,防止冻疮发生。 保暖防寒 冬日加强保暖,了解必要的防冻、防湿、防风知识,避免冻疮发生。衣服、鞋袜要穿暖和,大小合适,并保持干燥,避免潮湿、过紧;改善生活、工作环境,不要...

  • 银屑病常用经典名方

    银屑病常用经典名方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以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属中医“白疕”“蛇虱”“白壳疮”“银钱疯”“疕风”“干癣”等范畴。 岐黄学者白彦萍系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外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银屑病、黄褐斑、红斑狼疮、白癜风等疾病。笔者有幸侍诊于侧,现将白彦萍运用经方治疗银屑病经验做一总结。 病因病机 对银屑病病因、...

  • 基于湿热潜证的清热利湿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基于湿热潜证的清热利湿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性皮肤病, 以红斑、 鳞屑为主要表现。 其病情缠绵、 高发病率、 高复发率,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目前银屑病 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银屑病的有 效治疗仍是一大棘手问题。 杜锡贤教授根据银屑病 发病及湿热致病的基本特点, 指出湿热潜证贯穿于 寻常型银屑病发病的始终, 从而提出了寻常型银屑病 “湿热潜证” 的诊疗思路, 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和 实验研究 [1-2] , 发现应用清热利湿法治疗寻常型银屑 病疗效显著。 中医学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普遍认...

  • 敷脐法治小儿常见病

    敷脐法治小儿常见病

    1.治小儿腹泻:鲜石榴皮适量捣烂如泥状,敷于肚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3次可愈。 2.治小儿腹胀:厚朴、芒硝、莱菔子、枳实各10克,大黄15克,穿山甲5克。共研细末,用2—3个鸡蛋清调成糊状,然后做成直径约4~6厘米的圆形药饼外敷脐部,布裹固定,一般4—6小时可换1次药饼,此方对小儿内科疾病升起的腹胀效果均佳,但脐部皮肤有破损、溃烂、发炎者不宜使用。 3.治小儿厌食:乳香、山楂、生大黄、鸡内金、桃仁各10克。共研细末。加清水适量调匀敷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晚贴...

  • 银屑病核心病机与常见证候的关系

    银屑病核心病机与常见证候的关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医药发挥疗效的根本。然而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不同的证之间存在什么实质差别?是否有其内在物质基础?是否能实现客观辨证?辨证与论治逻辑关系成立的依据是什么?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组成的中药复方是如何发挥治疗疾病作用的?其活性成分和靶点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系?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银屑病为研究示范,从病机出发,提出银屑病“病—证—方—效—靶”环环相扣的研究策略,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理论有机结合...

  • 治小儿常见病验方

    治小儿常见病验方

    1.小儿咳喘穴位贴敷 处方:百部、桔梗各75 克,氨茶碱10克,扑尔敏 0.4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成极细粉末,装入瓶中备用。用时取鲜姜15克捣烂,加上药粉末a4克,拌匀后摊在胶布粘性一面的正中处,范围如铜钱大小.然后贴在肺俞穴上,12小时后除下。隔1日.再按照原法贴敷,连用7—10次。 2.小儿支气管哮喘外敷法 处方:生明矾、米粉各等量,米醋适量。 制用法:用米醋将生明矾、米粉调成药饼,包在小儿两足心上.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5—7天。 3.流行性腮腺炎外涂 处方:蚯蚓2-3条,白...

  • 小儿常见病外治数则

    小儿常见病外治数则

    小儿年幼,年质清纯,易受外邪侵扰,且小儿自制力差,不易说明沟通,患病后不能自己吞服药,中医内病外治在这里可以发挥很大效果。 1.小儿风痰闭塞症见昏沉不醒,药不能人,甚至文火炙之亦不知痛者。取生菖蒲、生艾叶、生姜、生葱各一把,共捣烂如泥。以麻油、醋各适量,同人锅内炒热,用布包裹,分成两包。从头顶到胸背至四肢,乘热往下熨之,交替使用,必醒。 此方对于凡属闭症,无论男女老幼皆效。 2.小儿突然手足厥冷此系表邪闭其经络或风邪阻其营卫,以致四肢厥冷者。用生姜适量煨熟,榨汁,人麻油少许调匀,以姜油从上至下涂搽小儿四肢,以通经...

  • 寻常痤疮口服中成药的辨治思路

    寻常痤疮口服中成药的辨治思路

    痤疮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 腺疾病, 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和女性, 男性略多于女 性, 但女性发病年龄早于男性。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80%-90%的青少年患过痤疮。 青春期过后往往能自 然减轻或痊愈, 个别患者可迁延至30岁以上 [1] 。 本病 相当于中医的 “肺风粉刺” “酒刺” “面疱” 等。 依据 中医历代文献及近现代医家观点, 将痤疮归纳为4个 基础证型, 包括热盛型、 湿热型、 冲任型及痰瘀型 [2] 。 现通过抓主症、...

  • 从态论治寻常型银屑病

    从态论治寻常型银屑病

    案: 患者, 男, 23 岁, 2014 年1 月24 日初诊: 主 诉周身出现成片红色小丘疹伴瘙痒、 脱屑 2 周。2 周前发热 38 ~ 39℃, 无明显诱因, 静脉用药头孢类 抗菌素 2 d, 发热退后周身成片出现红色小丘疹, 疹 色鲜红, 瘙痒异常, 脱屑明显, 四肢分布明显, 前胸、 后背也可见散在分布。伴见情绪急躁、 心慌心悸、 口 苦、 食欲可、 无恶心、 大便黏腻不爽、 小便黄赤, 舌红、 苔黄腻、 脉弦数。既往体健有饮酒习惯, 每周白酒 1 次 100 ~150 ml, 此次发热退后 2 ~ 3...

  • 张冰运用“一毒三法”辨治寻常型银屑病经验撷萃

    张冰运用“一毒三法”辨治寻常型银屑病经验撷萃

    张冰教授跟随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学习20余年, 是颜正华学术经验传承人, 优秀名医工作室负责人。张冰教授潜心于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 书无不窥, 尤邃本草, 不固守古法, 不断学习新知, 临证常有探新, 在皮肤病等多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现仅就张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做初步探讨。 银屑病病因病机认识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斑块, 表面覆盖有程度不等的白色鳞屑。除皮损外, 患者尚可有脏腑功能阴阳失调以及外在指甲的变化, 严重影响患者的...

  • 中药敷脐治小儿常见病

    中药敷脐治小儿常见病

      新生儿脐炎:取云南白药适量,先用生理盐水将患儿脐部的分泌物清洗干净,然后将云南白药敷在患儿肚脐部,盖上纱布,再用绷带包扎好,隔日换药一次。   小儿遗尿:取鲜葱白10段(两寸长)与硫黄12克,捣烂成饼状,在小儿睡前将药饼敷于肚脐中,纱布覆盖固定。两日换药一次,可连用两周左右。   小儿盗汗:取五倍子适量,研细成末备用。每晚临睡前取适量药末,用温水调成面糊状,敷于患儿肚脐,盖上一块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于翌日清晨将药饼除掉。每日换药一次,一般3~5天可见效。   小儿便秘:取生大黄适量,烘干后研成细末备用。每次取...

  • 痤疮临证鉴别异病论治 常用对药

    痤疮临证鉴别异病论治 常用对药

    张志礼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创建者和奠基者,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常见或疑难重症皮肤病。张志礼认为“湿盛热重,久则血瘀气滞”为寻常痤疮的病机主线,分为肺胃湿热、脾虚湿盛、痰瘀互结、冲任不调四个证型;临床常应用清热类药物,占比59.49%;中药使用频次前15位的依次为黄芩、野菊花、地骨皮、生栀子、桑白皮、牡丹皮、金银花、生地黄、赤芍、全瓜蒌、香附、益母草、熟大黄、羚羊角粉、连翘;常用对药10对,主要为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健脾利湿类药物。 寻常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好...

  • 冻疮常反复发作 孙丽蕴解释冻疮

    冻疮常反复发作 孙丽蕴解释冻疮

      一到冬天,就会看到有人手背又红又肿又痒,苦不堪言。这就是冻疮。冻疮常见,且不易治,常反复发作。北京中医医院皮科副主任医师孙丽蕴给大家说一说冻疮那些事。   孙丽蕴解释:冻疮不像冻伤是冻结性反映,它是皮肤长期暴露在寒冷情况下引起的。一般比较局限,不会大面积爆发,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鼻子、耳朵、面颊还有四肢的末端,以及手足气血运行不太好的地方,是一种炎症性的皮肤损伤,冬季比较常见。到了春季、夏季就会慢慢缓解。   青少年、女性易长冻疮   孙丽蕴说,临床以少年儿童长冻疮居多。因少年儿童受寒冷刺激,皮下...

  • 儿科常见病的中医外治方

    儿科常见病的中医外治方

    1 呼吸道易感儿 藿香15克,细辛15克,辛夷20克,防风60克,菊花50克,薄荷50克,苍术150克,山柰10克,白芷100克,冰片10克。 上药共为细末,用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布袋装好,并置枕头上,每天睡在其上,每月换药1次,连用3个月。 2 幼儿急性颌下淋巴结炎 将蝎尾、冰片按3:1比例混合,共为细末,医用凡士林做成膏,装瓶密封。 使用时,将药膏直接、均匀地涂于肿大的淋巴结处,胶布覆盖固定,3天换药1次。局部破溃者禁用。 3 腮腺炎...

  • 晚上睡觉经常出现盗汗怎么办?

    晚上睡觉经常出现盗汗怎么办?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夜间盗汗情况,如不重视后果严重。 李先生50多岁,晚上睡觉经常出现盗汗的情况,已有二十年了,早期是全身出汗,近几年半身出汗,也到过各大医院开过药方,吃了一些药物,但是仍然不见效果。 中国保健协会理事孙本新作了详细解答:夜间睡后自觉汗出醒后汗止称为盗汗,而盗汗则多属于阴虚内热,患者出现夜寐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口干、舌红少苔等。 中医认为: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夜间盗汗是肾虚的表现,而且“汗为心之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

  • 盗汗 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 复溜穴治之

    盗汗 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 复溜穴治之

    【穴性特点】 复溜穴出自《灵枢·本输》篇,是足少阴肾经之经金穴。究其字义,复是重返与轮回之意;溜,本通流,水流貌。复溜即以肾经循行至太溪绕踝回转之后,复直流向上而得名。 复溜,位于太溪穴上2寸。肾多虚证,“虚则补其母”,而复溜为肾经之母穴,故取本穴多行补法,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 《千金方》载:“复溜、丰隆,主风逆四肢肿”,《杂病穴法歌》载:“水肿,水分与复溜”。 现代临床常用来治疗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