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体会 第2页

体会 第2页

  • 减轻膝盖疼痛 病案举隅心得体会

    减轻膝盖疼痛 病案举隅心得体会

    经常有人会问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恢复或者减轻疼痛,从而可以完成一些腿部练习,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首先膝盖疼你要确定是哪种疼,有的是韧带,有的是骨头,还有的是关节。 1.韧带 韧带疼基本上是很严重的损伤,常见的就是十字韧带的伤病。 十字韧带也称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重要稳定结构。十字韧带损伤高发于足球、橄榄球、篮球、滑雪等需要急转急停来回调整运动方向的运动项目。一般来说健身房器械锻炼不会造成十字韧带损伤。 十字韧带撕裂被认为是对运动员打击最大的伤害,轻则休息6个月左右,重则要休息1年以上。有人曾经因为足球赛...

  • 颈椎病的临床误诊 治疗体会

    颈椎病的临床误诊 治疗体会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也是难治的疾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如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由于颈椎病常反复发作,且颈椎的特殊解剖与承担复杂的功能,所以临床易误诊为其它疾病,进而导...

  • 溃疡性结肠炎瘀血既是果亦是因 治疗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瘀血既是果亦是因 治疗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结肠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或里急后重,病程长、病情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难愈,属于中医学之“痢疾”、“泄泻”、“肠澼”等范畴。余从“阳虚血瘀”论治UC获益匪浅,现论述如下。 从“阳虚血瘀”论治UC的理论基础 大多数医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多为肝郁脾虚、寒湿内蕴、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脾...

  • 关幼波治肝硬化思路与体会

    关幼波治肝硬化思路与体会

      我作为关幼波先生的弟子,多年跟师临床学习,体会到关幼波突出气血,倡导“十纲辨证”,重视痰瘀学说、络病学说的学术思想,以及遣方用药的习惯方法、治疗肝病和疑难杂病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关幼波认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在血分,基本病机为正虚邪恋,气虚血滞。正虚以脾气亏虚贯穿于整个病程始终,扶正着重强调补益脾气,以恢复气血生化之源;邪恋为湿热未净,痰瘀互结,祛邪要活血化痰解毒。我们总结关幼波学术思想经验,结合临床实践体会,确立以益气活血解毒化痰为基本立法,以生黄芪30克,黄精10克,白芍1...

  • 结肠炎案 临证体会

    结肠炎案 临证体会

    结肠炎案 蔡某, 男, 64 岁, 2013 年 3 月 26 日初诊: 脐周疼 痛, 大便不调, 或水样便, 或夹黏液一月余, 患者平素口 苦烦躁, 眠差, 舌淡红, 苔薄白, 脉细滑。 药用: 柴胡 10 g, 川连3 g, 党参10 g, 姜半夏10 g, 炙甘草6 g, 生姜15 g, 红枣 15 g, 茯苓 15 g, 炒白术 15 g, 干姜 6 g, 陈皮 10 g, 桂枝10 g, 炒白芍10 g, 14 剂水煎服, 日1 剂。 二诊: 服上方效果佳, 诸症皆失, 停药外出饮食不当, 症状反...

  • 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肝硬化的实践体会

    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肝硬化的实践体会

    李佃贵教授在长年的临床实践中,首次提出了“浊毒理论”,并治以化浊解毒为要,临床疗效显著,颇具特色。现将自己对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的认识及临证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肝硬化的实践体会撷要如下。 明析浊毒,自拟主方 肝硬化是指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导致广泛的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正常结构紊乱,质地变硬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主要表现为脾肿大、腹水、浮肿、黄疸、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肝性昏迷等。在历代中医文献中并无“肝...

  • 中西医结合治慢性肝病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慢性肝病体会

    慢性乙型肝炎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类型之一,抗病毒治疗是其关键, 长期抑制病毒的复制可以帮助减轻炎症,改善肝脏纤维化,进而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在抗病毒的过程中,中医中药也是大有可为。 在西医辨病,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运用中医学理论分析认识现代疾病的中医证候特征和转化规律,实现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治疗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如此可提高中医辨证的确定性和针对性,以提高对慢性肝病特别是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 祛邪着眼湿热毒瘀,扶正当固脾胃肝肾。第一,感受湿热疫毒之邪是其常见病因。湿邪重浊黏滞,易阻...

  • 治痛风经验病案举例 用药体会

    治痛风经验病案举例 用药体会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是全国著名中 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 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现将 其治痛风经验介绍如下。 一、病案举例 病案一:患者,男,70岁,退休。 患者左足踝关节、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 痛4天,活动受限,服痛风舒、苯溴马 隆、季德胜蛇药不效。有高血压病、高 尿酸血症史,近半年痛风反复发作,平 时服用苯溴马隆以促进尿酸排泄。刻 下:血压160/80毫米汞柱,左足第一 趾跖关节、踝关节红肿压痛明显,活动 受限。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此乃湿 热蕴结,浊瘀痹阻。治宜清热泄浊、蠲 痹通络。处方:...

  • 尿浊,膜性肾病,中药处方体会

    尿浊,膜性肾病,中药处方体会

    李某 男性 51岁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 主诉:发现尿检异常1年。 现病史:2012年4月体检发现尿蛋白,未系统诊治,2013.2.19在中山二院肾穿示2期膜性肾病,Scr:93,红细胞4/ul,尿蛋白+++,24HUpro:3.621,ALB:29,予以pred28mg+MMF500mg+拉米夫定+ACEI。病情未见明显改善。故于2013年03月21日来就诊。 症见:疲倦,夜尿4-5,腰痛,腹胀,大便硬,睡眠差。舌质暗红,舌苔黄微腻,脉沉。...

  • 运用水血并治法治疗狼疮性肾炎体会

    运用水血并治法治疗狼疮性肾炎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 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清除障碍并 导致组织损伤为特征。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 疮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影响其远期预后 和死亡的主要因素。患者最初可出现少量蛋白尿, 随着病情发展,出现大量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等,最终可发展为尿毒症 [1 ] 。目前本病的临床治 疗手段有限,主要依靠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 虽具有一定疗效,但病情控制不平稳,副反应较 多,患者生存质量较差。本病属于中医学 “阴阳 毒 ”“水肿&rdquo...

  • 中医治痛风性关节炎经验体会

    中医治痛风性关节炎经验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 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生改变,日常 饮食过程中摄入的蛋白质增多,容 易导致机体内的嘌呤代谢紊乱,进 一步引发痛风,而痛风患者往往会 由痛风发展为痛风性关节炎。痛风 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异 常、尿酸排泄不畅,导致尿酸钠盐结 晶,进而引发的关节炎症反应,其发 作急骤,多发生于大脚趾关节,伴随 有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对患 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临床 上多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对痛风 性关节炎进行治疗,而近年来,中医 药临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不 错,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 针刺治疗颈椎病多向辨证诊疗体会

    针刺治疗颈椎病多向辨证诊疗体会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 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所致邻近组织 ( 神经根、脊 髓、椎动脉、交感神经) 受累而引起的相应症状 和体征 [1 -2 ] 。颈椎病多由颈部软组织劳损或损伤、 颈椎力学失衡所致,症状以颈肩部肌肉拘急疼痛、 活动受限为主 [3 ] 。经筋主 “束骨利机关” ,病理状 态下会出现 “筋急”的表现,颈椎病肌肉僵痛、 关节活动不利的表现属于 “经筋病”范畴。针刺 疗法能疏通经络、松解筋肉、改善小关节的运动状 态,恢复...

  • 火针刺骨法治疗骨关节疾病临床体会

    火针刺骨法治疗骨关节疾病临床体会

    笔者依据《内经》 “短刺” 、 “输刺” 和“燔针” 等理 论, 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 将毫针的“短刺” “输刺” 称 为刺骨法, 将火针的“焠刺” “燔针劫刺” 相结合称为火 针刺骨法,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疾病。笔者临床 操作时以痛为腧, 取阿是穴, 将火针针尖部加热至通红 发白, 然后快速进行点刺, 针尖直达骨面, 快速出针, 针 刺完毕后马...

  • 四神煎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体会

    四神煎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体会

    四神煎主要治疗鹤膝风, 全方组成为:生黄芪半斤, 远志、牛膝各三两, 石斛四两, 金银花一两。目前医家多认为其出自清末·鲍相璈所著的《验方新编》, 实则不然。在此之前, 清·李文炳在其所著的《经验广集》[1]中已收录该方, 此书为海内外孤本, 成书年代无从查考, 有明确记录者始于清乾隆四十三年, 早于《验方新编》。笔者在临床应用中遵原著之旨治疗急性膝关节滑膜炎10余例, 获效颇佳。现选取治验2则及使用体会介绍如下, 以供同道临证参考。 1 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 女, 5...

  • 记载家父治疗头痛案例体会

    记载家父治疗头痛案例体会

      家父一生临证治病,博采众长。同时,中医学的特点也决定用药要推陈出新,以适应病变所需。余记载1978年家父治疗头痛案例一则,体会颇深。   黄某,女,38岁,终年偏头痛,苦不堪言,久治不效。初诊时由家属挾腋而入。观其面色灰黄,神萎项强,口渴欲饮,头痛难抬举,体弱声微。诊寸脉带弦,两尺虚小,舌质红绛,苔干白。   家父认为,病属肾阴亏涸,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而发头痛。同时有兼肾阳不振,水气蒸腾乏力,津液难以化生,故有口渴。此病实乃肾中阴阳两虚所致。治当以调和阴阳,随症用药。   立方:生地18克,金...

  • 从肝论治胃病体会

    从肝论治胃病体会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凡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因七情失和,情志不畅所致者居多。病机多为肝气郁结,肝胃不和。病情反复发作,日久可导致脾胃虚弱,脾虚不能化湿,湿邪凝聚成痰,导致痰气交阻于咽喉或食管,形成胃食管反流病和“梅核气”。治疗这类疾病时,宜从肝而治,采用疏肝理气或清肝利胆为治疗大法,注意健脾和胃,化痰祛湿,调畅气机。   曾治一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并胃食管反流病人,治疗过程中从肝而治,主要抓住“气”、“痰”、&ldqu...

  • 胃痛辨证施治体会

    胃痛辨证施治体会

    胃的功能以下行为顺, “胃宜降则和”。胃痛的所有病机都与胃失和降,即胃的气机失调有关。胃气不降则滞,滞则不通,不通则痛。胃气不降则逆,气逆可致嗳气,恶心、呕吐、呃逆、反酸等。由于胃司受纳,故胃气上逆还可致食欲不振、食后胀饱、消化不良、食少纳呆等。因此,在治疗胃痛中应注意对症应用调理气机的中草药。临床时如果能辨证分型应用调理气机的中草药,就能收到较好疗效。 寒邪袭胃症见胄痛急性发作,脘部痛而拘急,艮寒喜暖,局部热敷可痛减,脉沉迟而紧。治宜温肝散寒,理气止痛。方用良姜、苏梗、香附、生姜、半夏、...

  • 应用天麻治疗眩晕的体会

    应用天麻治疗眩晕的体会

    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多由肝阴不足,或肝肾阴虚,不能制约肝阳,致使肝阳上亢,上扰清窍而发眩晕。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耳鸣颧红、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口苦口干、血压偏高、舌红、脉弦细数。治宜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方用杞菊地黄汤和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9克(研粉冲服),枸杞、菊花、茯苓、山药、山萸肉、生地各15克,钩藤、牛膝、黄芩、栀子、益母草、杜仲、茯神、夜交藤、桑寄生各 10克,代赭石、生牡蛎、生龙骨、石决明(上4味药需先煎 1小时)各30克,水煎分3 次服,每目1剂。如肝火盛,伴耳鸣如潮或耳聋,或咳血、吐...

  • 活血化瘀法在肺系病中运用体会

    活血化瘀法在肺系病中运用体会

      宗《内经》“肺朝百脉”之理论,结合临床,提出肺病以血瘀为病立论。认为无论是咳嗽日久,还是喘、哮、肺胀等,均使肺肾阴亏,或肺脾气虚,或脾肾阳衰,摄纳失常,导致气机紊乱,气滞血瘀,瘀阻肺络,形成肺瘀,故治肺需适度活血。用此理论指导临床,选方佐以活血化瘀药,治疗肺系病症,疗效显著。   《内经》提出:“肺朝百脉。”肺主气,司呼吸,调节全身气机。指出肺既是血液会聚之所,又是进行气体交换的脏器。肺系疾病如咳嗽、喘证、哮证、肺胀等久延不愈,不仅气机失调,而且血行瘀滞,形成肺病...

  • 治疗外感咳嗽方法 典型病例体会

    治疗外感咳嗽方法 典型病例体会

    运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276例,其中男90例,女 18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5天,平均17.5 天。全部病例均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或感冒史, 临床表现:咽痒即咳,或咳必咽痒,甚者呛咳连续不断,致面红耳赤,努力咳出少许泡沫痰后方稍止,偶遇冷热、异味刺激或大声说话即咽痒,咳嗽又作。经胸部x线拍片和血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二、治疗方法 处方:紫苑、百部、杏仁各12克,荆芥、白前、桔梗、法半夏各10克,陈皮、甘草各5克。 加减:风寒...

  • 中医脑病的理论方药体会

    中医脑病的理论方药体会

    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关于疾病诊治预防的四大要素。疾病无论大小轻重和缓急,这四大要素缺一不可,脑病概莫能外。在从医过程中,经常记起孙思邈名言:“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其实,方就在心中,只是不知怎么应用而已。为什么会如此,是由于理论的缺失或混乱,不能指导方药的正确使用。所以,首先要把理论这个基础打好,否则临床技术很难提高。中医脑病病位在脑,但和脏腑阴阳、气血津液等关系密切;脑为髓海,属奇恒之府,有其特殊的病因病机,要考虑到年龄、饮食、情绪、性别、地域等的关...

  • 通过调理脾胃治愈失眠的体会

    通过调理脾胃治愈失眠的体会

    “胃不和则卧不安”出于《黄帝 内经》,原文原意并非指胃不和会导 致失眠,后世医家依此逐步引申其 意,并有发挥,认为胃不和会导致卧 不安,卧不安即是失眠,这样就给治 疗失眠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认为, “胃不和则卧不安”其意义非浅,几 十年来一直遵此观点,治胃中不和 所致失眠,以治胃为主而取效。 胃中不和,也就是脾胃功能失 常,可包括胃中虚寒、胃中实热、胃 中宿食、脾胃气虚、脾胃阳虚、胃中 阴虚、脾胃湿热、脾胃痰火等,甚则 还包括肝、胆在内的和脾胃相兼的 病证,如肝胃不...

  • 黄连阿胶汤治失眠体会

    黄连阿胶汤治失眠体会

      不寐是临床常见病症,或短或长,甚者常年难寐,病因有许多,总与阴阳不相交有关,正如《类证治裁·不寐》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   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少阴病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由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组成。仲景设本方为治少阴肾水不足、心火偏亢的心肾不交之证,即少阴热化证而设,有育阴清热,交通心肾之功用。方中黄连、黄芩清心火,除烦热,有黄连解毒汤之意,直...

  • 腹痛案当归芍药散应用体会

    腹痛案当归芍药散应用体会

    腹痛案 袁某某,女,36岁,工人,2010年1月19日初诊。 患者右侧少腹疼痛半年,经市内各大医院B超、化验多次检查,未能确诊,并以“盆腔炎”“附件炎”迭经治疗,疼痛依旧,毫无疗效。经介绍来本院寻余治疗。刻诊:右侧少腹拘挛疼痛,牵引全腹,发则痛甚,不能俯仰,时缓时急,伴有头晕,神疲纳差,时呕恶,腰困痛,小腹坠胀,白带量多,质如腐乳,时有黄色,经涂片检查未发现有滴虫,霉菌等。月经延后,舌质淡,苔白润,脉微弦。考虑肝脾不和,血瘀湿阻,投以当归芍药散加味...

  • 体会治胃溃疡病案举例

    体会治胃溃疡病案举例

    病案举例:赵某,女,52岁, 患有慢性胃溃疡病史5年余,常空 腹嘈杂痞满,腹痛便溏,食后嗳气 多,吐黏白痰,胃脘痛喝开水缓解, 按之痛减,舌苔薄白,脉沉细。胃 镜检查示:慢性胃溃疡,H P (+),伴多发性糜烂,胃下垂。证 属脾胃气虚证;治宜健脾益胃,补 中益气。处方:茯苓20克,炙黄 芪、沉香各15克,党参12克,苍 术、诃子、炒白芍、白及、元胡各 7克,炙甘草、甘松各5克,吴茱 萸4克,乳香3克。水煎分3次服, 每日1剂。服用2个月,复查胃镜 示:慢性胃炎、多发性糜烂消失。 继用3个月,随访告知无复发。 体会...

  • 治疗脾胃虚弱性脘腹胀满体会

    治疗脾胃虚弱性脘腹胀满体会

    我在门诊经常遇到一些患者,自觉脘腹胀满,嗳气则舒,进食则满,不思饮食,乏力,便溏,喜热,喜按,时轻时重,触之无形,按之柔软,无压痛,脉沉细弱,舌淡、舌苔薄白,胃透、B 超等检查,无实质性病变,缠绵难愈。 方药:党参30克,白术15 克,云苓12克,升麻9克,柴胡 10克,陈皮10克,当归12克,炒枳壳10克,白扁豆12克,甘草3克。 如脾阳不振、手足不温,大便溏,加补骨脂10克,干姜9 克,神曲l 2克,苍术10克。若胀满较重,气虚失运,加广木香 12克,厚朴12克,以助脾阳,上方水煎,早、晚温服,每天一剂。...

  • 胃胀 胃痛的用方体会 兹整理如下

    胃胀 胃痛的用方体会 兹整理如下

    胃胀、胃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中医治疗该病症有显著疗效。日前,河南省名老中医张磊在一次学术交流谈了他对胃胀、胃痛的用方体会,兹整理如下。 五香丸 沉香、丁香、木香、檀香、制乳香各9克,大黄、郁金、五灵脂、雄黄各15克。上药共为细面,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10丸,空心热汤送下,气虚之人及孕妇忌服。 主治胃突发疼痛且剧烈,或数日发作一次,或经年发作一次。 该方是张磊家乡一位老中医传授给他的,后来他在河南中医学院工作时读《串雅内编》时发现书中“五香串”与...

  • 胃痛中医辨治经验与体会

    胃痛中医辨治经验与体会

    深受唐祖宣教授温阳法学术思想的启发,又根据我多年的临床观察:胃痛无论是食积、湿热,无论肝郁脾虚、肝气犯胃,抑或脾胃虚弱,根本原因均为脾胃运化腐熟水谷功能失职,运化无权,进而导致胃气壅滞、传输无力、通降失司,出现不通则痛。 寒则凝,温则行。我们可以据此判断,除了胃热炽盛、湿热中阻等实热证胃痛以外,其他证型的胃痛,其病机多为中焦脾胃(阳)气弱运化无力、气滞食阻、邪壅胃腑,从而导致胃气升降失调,凝滞不通而痛。脾胃之气是什么?脾胃之“阳气”是也。所以我又总结了四句话:寒则腐熟无能,寒则食滞...

  •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中医治疗体会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中医治疗体会

    排痰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学会以下排痰法,以减轻临床症状。 1.蒸汽吸入法。在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间,可用直径为10~15厘米的深桶杯盛半杯开水,将口鼻入杯口,用力吸蒸汽。待水稍冷再换开水,反复2~3次,便可将痰顺利咳出。 2.走动转体法。较长时间卧床的病人,其咳喘症状都较为严重,行动也感吃力。在气候较为温和的中午,应设法让稍能走动的患者在室外漫步,有利于血液循环和体液循环,更利于痰液排出。 3.紧急抠痰法。用餐匙柄压舌,将裹有纱布的手指伸向其喉,将阻塞的痰块抠出,便可达到急救的日的。 侧重治本 要抓住主要矛盾,...

  • 中医治阴虚肺热咳嗽体会

    中医治阴虚肺热咳嗽体会

    临床使用生萸芩银汤治疗阴虚肺热咳嗽260例,取得较好疗效。 一般资料:26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2岁。慢性支气管炎86例,肺心病42例,外感后咳嗽52例,慢性咽炎48例,其他32例。 诊断标准:主症:咳嗽痰少,咽干口燥,口渴痰稠,痰黄(或白),有汗(或盗汗),大便干,尿黄少,脉数。次症:夜咳难眠,腰酸乏力,痰中带血,心慌心烦,咳嗽阵发,夜不能卧等。 方用生萸芩银汤,药物组成:生地、玄参、银花、菊花、麦冬各20克,山茱萸、甘草各8克,黄芩、桑白皮各10克,枳壳6克。上药加水600毫升浸泡30分钟,...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