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 第22页
-
产后误补反受其害 即投以柔润清泄之剂
陈某,女,32岁,2012年6月初诊。患者产后一月余,食欲不振,头晕恶心,四肢倦怠乏力,脘腹不适,经服药治疗未果。时有亲戚送来红参,其自认为产后体虚,服而补之,以求康复,以红参30克分两次炖服。 服后出现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胁肋胀痛。观其唇红口干,双目充血,舌红苔黄,脉细弦数。此症实乃滥服人参之故。误补反受其害,故嘱其停药,即投以柔润清泄之剂。 药用:生地20克,沙参9克,麦冬10克,枸杞子12克,川楝子6克,茵陈12克,神曲10克,菊花9克,丹皮9克,栀子9克,甘草3克。患者服药3剂,诸症...
-
治产后尿潴留 乳腺小叶增生经验方
治产后尿潴留经验 方法:让产妇蹲坐在便器上,操作者用左手扶在产妇的腰部,右手以拇指按压产妇脐下3寸处(即关元穴),向后向下的按压,指力由轻到重,同时嘱产妇将下腹部放松,屏气,用力解小便,直至小便解完后方放松按压。一次未成功者,可再次施术。 主治:产后尿潴留,表现为分娩后6~8小时后不能自主排尿,检查时可触及胀大的膀胱,压之有胀痛。 朱小宇 治乳腺小叶增生经验 方法:取制乳香、制没药、附子、天南星、半夏、磁石、白芷、白僵蚕、三棱、莪术、橘叶、香附、川芎、当归各7克,制穿山甲4克,麝香l克。诸药除麝香外共研...
-
主治缺乳方 症见产后乳汁少乳房胀痛
治缺乳经验三则 一法:取蒲公英、夏枯草各 15克,白酒1杯。前两味研粉,用 酒炒热,敷乳房上,外盖纱布,胶 布固定,每日1换。 二法:取葱白10根。洗净,捣 烂,加少许食盐,煎成饼,贴敷乳 房,每日1换,连贴敷3 H。 三法:取三棱15克。水煎2 次,混合,洗乳房,每FI洗2~3次, 以乳汁出为度。 主治:缺乳,中医辨证为肝郁 气滞型,症见产后乳汁少,乳房胀 痛,胸胁胀闷不舒,情志抑郁,苔 薄黄,脉弦细或数。 李芳明 治产后缺乳方 处方:党参20克,当归12克, 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各6克, 通草...
-
产后乳肿胀 包心菜外治
妇女产后2—3天,常出现乳房周围皮肤毛细血管充盈,两乳膨胀、疼痛。由于乳腺导管乳汁积聚,触诊乳房可有触痛明显的硬块,乳汁分泌少,同时伴有体温上升;因静脉及淋巴管淤积,甚者可出现两腋下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压痛;个别产妇有副乳腺同时增大、胀痛,体温上升至39度以上。产妇常因畏痛而拒绝实施热敷、按摩、挤奶等措施,故易并发乳腺炎。 方法是:取磨盘型包心菜一棵,将每片菜叶完整剥下,沿着腋下胸大肌、整个乳房,将菜叶全部覆盖,另用胸罩略加压,使菜叶与皮肤充分接触,持续24小时即取下。 点评:包心莱为十字花科植物甘蓝的茎叶...
-
产后血虚阴虚发热 滋阴降火方
吴某,女,24岁。产后四肢发热麻木1月余。患者产后出血多,恶露50余天才完。从产后20余日开始肘膝关节以下就感发热麻木,早轻夜重,活动加重;发热著时温水洗则轻,不敢用凉水,伴全身无力,纳差,睡眠差梦多;苔白,脉浮细弦。 治则:产后血虚阴虚发热;治当养血活血,滋阴降火。 处方:当归15克,生地30克,炒白芍15克,鸡血藤15克,白薇10克,丹皮12克,知母12克,合欢皮15克,乌药12克,珍珠母30克,牡蛎30克(后二味另包先煎)。3剂,日1剂。 方解:产后血虚濡养不足,则肘膝以下经络...
-
妇女产后盗汗 江淑安验方
处方: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6克,泽泻6克,五味子15克,茯苓20克,知母10克,玄参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麻黄根10克,浮小麦60克,甘草6克,大枣6枚。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多次服,连服10剂为1疗程。 说明:妇女产后盗汗是指生产后出现入睡全身或局部出汗,醒后出汗自止的为盗汗。盗汗是因产后气血阴亏所致,一般服用1~2个疗程即可。如产妇动则出汗或醒时出汗不止者则为阳虚所致之自汗,则治宜温阳益气固表止汗,可去方中的丹皮、泽泻、知母,加入防风10克,人参10克,黄芪30克...
-
孕产妇注意保健方法
24岁的小芳怀孕1月余,近期出现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差,小芳以为是妊娠反应所致,未引起重视。这几天,她又出现胸闷、气促及持续发热等不适,到医院检查后得知患了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可侵犯身体各脏器,主要侵犯肺,临床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妊娠合并结核在发达国家已少见,但在发展中国家并非罕见,大约占妊娠妇女的2%-7%。 为什么孕产妇易患结核病呢?这是因为孕产期妇女体内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力降低;卵巢激素增加,肺部呈充血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率增加等,从而易引起...
-
缓解孕吐偏方 防先兆流产
年前结婚的年轻人很多,但这一段时间却不是怀孕的最佳时机。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说,要想生一个可爱的宝宝,早期妊娠(3个月内)应避免在冬天和早春,以及蜜月期。 首先,冬季大气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浓度最高,出生缺陷率也较其他季节为高,尤其在空气污染较重的工业城市更应注意。同时,冬季取暖、家庭生活用燃料的相对增多,对出生缺陷也有影响。 其次,早春怀孕的胎儿发生畸形的主要因素是孕妇病毒感染。春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逐渐升高,有利于各类病毒的复制和生长,病毒性疾病在人群中广泛迅速的流行增加了孕妇的感染机会。如早孕期内患风...
-
产后左下肢疼痛 辨证治法处方
黄某,26岁,会计,1993年2月20 日初诊。 产后左下肢疼痛,阴道流血未净1 月余。自诉于J993 年1月4日因滞产而行剖宫产分娩,手术经过顺利,产后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疼痛,甚时痛连髋部,以掣痛为主,活动、翻身受限,曾用青霉素治疗、中药外洗不效。左下肢疼痛不能行走,触地尤甚,右腕关节疼痛,自汗,恶露时有时无,量少,色暗红,迄今未净,纳少,夜寐欠佳,二便正常。望其面色苍白,痛苦面容,形胖,由夫扶来就诊。左下肢被动体位,皮色如常,无明显触痛,外形与右下肢无异,脉虚细,舌淡红,苔薄白。 诊断:①恶露不绝;⑦...
-
产后身痛散寒除湿为治 粥疗可止
中医认为,产后百节空虚,卫表不固,腠理不密,起居不慎,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客于经络、关窍,故见产后身痛。当以养血祛风,散寒除湿为治,介绍几则粥疗方,供选用。 雪莲乌蛇肉粥雪莲花5克,乌蛇肉、大米各lOO克,调味品适量。将乌蛇肉去皮骨,洗净,切碎,放人碗中,用淀粉、酱酒、料酒、川椒粉等淹制备用;取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后调人雪莲花、乌蛇肉等,煮至粥熟,人食盐、味精等调味,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适用于产后身痛,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等。 防风二活粥防风、独活、羌活各10克,大米100...
-
中医外治方对产后诸病颇有效验
女子产后,气血骤虚,易出现诸多病症,危害母子健康。中医外治方对产后诸病颇有效验,以下数方供选用。 产后发热老茅草叶、石菖蒲、陈艾各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足浴,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 产后恶露不净益母草、红花、桃仁各等量,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末适量,用黄酒调糊,外敷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5-7天。 产后遗尿桑螵蛸5克,研为细末,清水适量调匀,外敷于肚脐处,外用纱布胶带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
-
双补气血而固胎元治习惯性流产
方某,女,36岁。2008年2月16日就诊。自述以前曾两次怀孕,每次都在2~4个月时出现胚胎萎缩不长,虽然经过保胎治疗,但均流产。此次又怀孕2个多月,表现为脉象细弱,舌胖淡苔少,面色无华,乏力,饮食一般。治以补益气血,固肾安胎。处方:熟地15克,红参、当归、炙黄芪、白术(炒)、白芍(炒)、续断、黄芩各9克,炙甘草、砂仁各2克,糯米50克。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药液,分2次服用。 服药10剂后,再每月分服3~5剂,临产前一个月停服。后足月顺产一婴儿。 本方经八珍汤化裁而来。加黄芪补气、砂仁理气...
-
治习惯性流产 调先天补后天
近年来习惯性流产多发,给女性带来很大的身心伤害。习惯性流产原因复杂,中医对此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习惯性流产强调未孕先调,以固肾为本,故治疗应本着调先天补后天的原则,健脾、补肾、养血、固冲是关键。 习惯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者,且每次流产的时间往往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现代医学认为,引起习惯性流产的原因较为复杂,有免疫性因素、遗传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内分泌性因素、解剖因素等等,常见的如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子宫发育异常、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此外,习惯性流产还和思想压力...
-
中医怎样预防习惯性流产
中医中药秘方网: 我妻子已怀孕过三次,每次都是在孕后3、4个月时出现流产,请问该如何服用中药治疗? 江苏南京 秦贵 秦贵网友: 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中医称为“滑胎”。 本病的治疗重在未孕前的调理,夫妻双方检查流产原因,排除器质性原因和男方因素后,宜采用补肾、健脾、养血、清湿等法,或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中医一般分以下三型辨证施治。 1.气虚肾亏型:患者体质虚弱,腰膝酸软,精神不足,夜尿频数,舌质淡嫩,苔白,脉沉细。 治法:益气补肾安胎。 处方:红参3克,炙黄...
-
过期妊娠 薏仁引产
月经周期正常的妇女,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尚未分娩则称为过期妊娠,其发生率为3%~15%。近年用中药薏苡仁口服引产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引产的过期妊娠者 40例,其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 24例,年龄22~41岁,B超提示胎儿胎盘成熟,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无引产禁忌证。 引产方法:用薏苡仁150克煮糖水,熟透后水与渣一次服完,每日1次,连服3天,煮服第1天或第2天引起规则腹痛者不需继续服用。 疗效标准:72小时内临产者为成功,大于72小时未临产为无效。 治疗效果:服用薏苡仁后,引产成功29例,无效...
-
治产后诸疾 多虚未必尽虚 方用
产后多虚,未必尽虚。正常 分娩,瓜落蒂熟,适当调养,自 无它恙。若因产程较长,或失血 过多,或将息失宜,气虚血亏, 必然恒多虚证;至于恶露未尽, 忧思郁怒,致气滞血瘀,或饮食 不节,使食滞内停,又为虚实错 杂。故治产后诸疾,要在详察细 审,切不可拘泥于一个“虚”字。 曾诊治初产妇武某,产后2 天即出现泄泻,已3天,每日10 余次水样便。医生诊断为脾虚, 予参苓白术散罔效。急邀余诊 治,问知大便色黄味臭,便前腹 痛,肠鸣辘辘,得食则干呕,时 时嗳腐,口气臭秽,恶露色紫有 块;诊其脉舌,舌质暗...
-
治产后腹泻 桂枝汤健运脾胃
李某,女,31岁,2011年7月初诊。 患者产后18日,腹痛肠鸣腹泻,大便稀溏。周身困倦,四肢清冷,肌肤凉润,食纳不佳。刻诊:面色萎黄,脉缓而软,舌淡红,苔白润。 笔者诊后认为,此患者产后气血双亏,脾胃不足,加之病起于盛夏之时,饮食不节,故致腹泻。此当为时行腹泻,医者习惯用藿香正气散治疗。然病起于产后,恐用正气散表散太过,故用桂枝汤,其发中有收,健运脾胃,振奋中焦,调和营卫。 组方:桂枝5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5克,木香10克,神曲10克,砂仁6克,生姜3片,红枣3枚。日1剂,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