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 第26页

产 第26页

  • 产后满闷:镇冲培本

    产后满闷:镇冲培本

    产后满闷——镇冲培本 患者,女,26岁,天津一区,怀孕4个月,自觉胃口满闷,请人以手为之下推,因用力下推至脐,遂至流产,流产之后,忽觉气血上涌充塞胃口,胃脘满闷,3日之间分毫不能进食。动则作喘,头目眩晕,心中怔忡,脉象微弱,两尺无根, 方用:党参12 g,生代赭石轧细30 g,生山药30 g,熟地黄30 g,玄参24 g,山茱萸24 g,紫苏子9 g(炒捣),生麦芽9 g。 共煎汤1大盅,分2次温服下,服用1剂,胃中豁然顿开,能进饮食,又连服2剂,喘与...

  • 马大正治疗产后病经验撷菁

    马大正治疗产后病经验撷菁

    马大正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四十载, 出版妇科著作10余部, 囊括医学史、经方、时病研究、中药学研究, 对于治疗妇科常见病、疑难病有独到经验。 产后病病机 产后病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所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1]。因其独特的生理阶段和病因病机, 形成了不拘一格的治疗格局。新产妇人亡血伤津, 元气虚损, 又因瘀血内阻, 呈现多虚多瘀的特征。产后用药, 需辨证论治, 谨守“三禁”, 即禁大汗, 以防亡阳;禁峻下, 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 以防亡津液。慎防“三冲&rdq...

  • 产后痹辨证经验 辨阴阳偏盛 辨寒热偏盛

    产后痹辨证经验 辨阴阳偏盛 辨寒热偏盛

    •妇人分娩或流产后百日内,因调护不慎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酸楚、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怕风、怕凉为主要表现的痹病,称为“产后痹”。 •路志正强调了解产后痹的起因、变化、转归,结合舌脉,寻找主症、兼症,分辨本虚标实的部位及因果关系,遵循疾病的规律来治疗。 妇人分娩或流产后百日内,因调护不慎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酸楚、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怕风、怕凉为主要表现的痹病,称为“产后痹”。国医大师路...

  • 产后不适药膳调理

    产后不适药膳调理

    中医认为,产妇产后常有“多虚 多瘀”的生理特点,容易造成各种身 体不适。食疗可很好地调理产妇身 体,缓解不适症状,本文详细介绍。 一、产后腹痛产后表现为小 腹疼痛,恶露淋漓不爽,颜色紫黑有 块,脉弦涩有力。治宜活血化瘀。 三七山楂炖鸡三七10克(研 粉),山楂20克,鸡肉0.5公斤,葱、 姜、盐、料酒各适量。先将鸡肉切块, 加入适量清水和盐,炖至肉熟,然后 加入三七粉、山楂、葱、姜、盐、料酒, 炖至肉烂,去山楂,食肉饮汤。 二、产后大便难产妇大便干 燥数日不解,解时艰涩难下,脉虚 细。...

  • 古代中医巧助产

    古代中医巧助产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永加   近日媒体报道,深圳一个35岁的孕妇竟被腹中胎儿“踢破”了子宫,胎儿的大腿根正卡在子宫壁上。此时,孕妇有失血性休克和感染的危险,其病情随时危及胎儿生命。医生立即把孕妇转送到手术室。不到10分钟的时间,胎儿顺利剖出,术后母子平安。这熊孩子真是调皮至极,在娘胎里就不老实,这一脚踹的,母子差点出了危险,既滑稽又令人同情,好在现在的医疗技术先进,顿解难题。那么,在古代遇到这样调皮胎儿该怎么办?要知道那时的医术,尤其是医疗设备可不是多么趁手呀。你别说,古代还...

  •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又被称为“滑胎”,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2次或2次以上妊娠20周前的自然流产,育龄期女性的发病率为2%~5%[1]。该病严重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及患者的身心健康。现代医学发现,该病除与遗传、内分泌、生殖道畸形与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外,免疫因素亦是近年来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2,3]。而免疫因素导致的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现代医学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中医扶正祛邪法对该病的治疗进行探讨。 1 病因...

  • 流产“小产”药膳调理方法

    流产“小产”药膳调理方法

    女性妊娠12~18周内胎儿已形成而流产,中医称为“小产”。十月怀胎后的自然生产有如瓜熟蒂落,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小产有如生采青果,容易破坏皮肉,对母体的伤害更甚于自然生产。若在此时不好好地调养,小则伤身,还可能终身不能受孕或是造成习惯性流产,严重者会伤命。现将一些小产的调理方法介绍给大家。 小产如果过了危险期,可以用中药辅助膳食调养,可以将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傅青主的黄芪补气汤制成药膳:黄芪60克、当归30克、肉桂3克,鳝鱼500克,料酒、葱、姜、蒜、食盐、味精适量。将以上中药浸泡在80...

  • 女人真的会“孕傻”中医如何看待“产傻”

    女人真的会“孕傻”中医如何看待“产傻”

    最近与一位孩子妈妈聊天,她说之前她曾经学过音乐,乐谱什么的过目不忘,可是生了孩子之后,却发现自己很难记住什么乐谱了,她问我,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一孕傻三年”? 女人真的会“孕傻”? 民间流传着“一孕傻三年”的说法。有很多女性也有这样的感觉,生完孩子后,发现自己记忆力变差、反应迟钝。其实,在询问了一些女性后,我们会发现,与其说是“孕傻”,倒不如说是“产傻”,因为怀孕期间,对这种情...

  • 治疗产后脚后跟痛偏方

    治疗产后脚后跟痛偏方

    产后脚后跟痛 足跟部有较充实坚韧的脂肪垫,对体重的压力、行走活动时的震动能起到缓冲的作用。但产妇在“坐月子”期间,由于活动减少,甚至很少下床行走,致使足跟部的脂肪垫发生废用性退化而变得薄弱。当产妇满月后下床活动时,足跟部薄弱的脂肪对体重的支持和运动时震动的缓冲作用大为减弱,脂肪垫也会因此而产生充血、水肿等非特异性炎症,以致造成足跟部的疼痛。 治产后脚后跟痛方:炒白芥12克,威灵仙、制乳香、制没药、地肤子各 25克,冰片10克,血竭5克。共研细末,用食醋调为软膏状,摊于风湿止痛膏上贴患处.2日...

  • 产后足跟痛  简易中医疗法

    产后足跟痛 简易中医疗法

    产后足跟痛足产;后常见的—种病症,多闲产后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关节筋腱,阻滞气血运行所政,主要表现为足跟处酸痛、麻木,并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现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简易疗法,患者不妨一试。 按摩法:按揉足跟部20-30次,活动踝关节20-30次,接着用拇指按揉足跟痛点和手腕部的痛点各1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以用食指、大拇指反复按压痛处或太溪、三阴交、阴陵泉等穴,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 疏通法:患者平坐于地,直膝,双脚及脚趾慢慢用力,向脚背钩弯,至最大限度并保持3...

  • 产后足跟痛的简易疗法

    产后足跟痛的简易疗法

      产后足跟痛是产后常见的一种病症,多因产后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关节筋腱,阻滞气血运行所致,主要表现为足跟处酸痛、麻木,并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笔者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简易疗法,患者不妨一试。   按摩法:按揉足跟部20~30次,活动踝关节20~30次,接着用拇指按揉足跟痛点和手腕部的痛点各一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也可以用食指、大拇指反复按压痛处或太溪、三阴交、阴陵泉等穴,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   疏通法:患者平坐于地,直膝,双脚及脚趾慢慢用力,向脚背钩弯,至最大限度并保持30秒钟,然后慢慢...

  • 产后便秘处置法

    产后便秘处置法

    引起产后大便困难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由于妊娠晚期子宫长大,腹直肌和盆底肌被膨胀的子宫胀松,甚至部分肌纤维断裂,产后腹肌和盆底肌肉松驰,收缩无力,腹压减弱,加之产妇体质虚弱,不能依靠腹压来协助排便,解大便自然发生困难。 2.产妇在产后几天内多因卧床休息,活动减少,影响肠子蠕动,不易排便。 3.产妇在产后几天内的饮食单调,往往缺乏纤维素食物,尤其缺少粗纤维的含量,这就减少了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也使肠蠕动减弱,影响排便。 产妇在分娩后,一是应适当地活动,不能长时间卧床。产后头两天应勤翻身,吃饭时应坐起来。...

  • 产后便秘 中医有方

    产后便秘 中医有方

    产后饮食如常,大便数日不解,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者,称为产后便秘。中医认为分娩后营血骤虚,津液亏耗,不能濡润肠道,以致肠燥便难,或阴虚火盛,内灼津液,津少液亏,肠道失于滋润,传导不利,则大便燥结。当以养血生津,润肠通便为治,可按下列中医辨证治疗。 1.血虚肠燥型;主要表现为产后大便干燥,数日不解,或解时艰涩难下,但腹无胀痛,饮食如常,面色萎黄,皮肤不润,舌淡苔薄,脉虚而涩。当以养血润燥为治,可选用四物汤加减,药取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胡麻仁、火麻厂、龙眼肉、桑仁、柏子十二、枣仁、天麦冬、木香各10 克,水...

  • 产后便秘 中医疗法大全

    产后便秘 中医疗法大全

      产后饮食如常,大便数日不解或大便时干燥疼痛者,称产后便秘。为产后常见症状,中医学称“产后大便不通”、“产后大便秘涩”。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产妇素体阴血不足,加之分娩失血,营血骤虚,津液亏损,肠道失于濡润,以致肠燥便难;或素体气虚,产时产后失血耗气,大肠无力推动糟粕,便结肠中,壅滞不下。   辨证论治   1.血虚津亏   [证候]产后大便干燥,或数日不解,或解时艰涩难下,但腹部无胀痛,饮食正常;面色萎黄,皮肤不润,头晕心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

  • 产后痔疮治疗详解

    产后痔疮治疗详解

      虽然孕妇很容易长痔疮,但有些幸运的妈妈在孕期并没有长,在生完宝宝后却反而有了痔疮,那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新妈妈在月子里往往很少活动,而摄取的精细食物却又比平时多得多,而分娩时留下的侧切伤口,更让妈妈们在排便时不敢用力,越怕就越不敢上厕所,这么一来很容易发生便秘,痔疮也就悄悄地形成了。   偏方治痔疮   取柿饼、香油、生蜂蜜各250克。将柿饼去核切片,入锅中用香油炸至八成熟(呈焦黄色,不可炸成焦黑色),出锅凉干,研成细末。把柿饼末、生姜及锅中剩余香油和合后分成三等份备用。晚上睡前取药一份,半杯开水冲...

  • 产妇痔疮外治有方

    产妇痔疮外治有方

    妇女要经过妊娠分娩,可使腹内压增高,痔静脉回流阻力增大形成痔,在产褥期,产妇因卧床时间较长活动少,肠管蠕动减弱,会出现大便干燥的现象,直肠回血较慢,易发痔疮。 黄连、大黄、板蓝根各9克,金银花、黄柏、白芷各10克,蛇床子15克,鱼腥草、百部、川椒、当归各3克,地肤子、黄芩、白鲜皮、防风、滑石各6克。 使用方法:武火煎20分钟,去渣,先熏浴后坐浴,每天1次。每剂可用3-5天,5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1.饭前饭后不宜熏洗,以防引起低血糖休克或影响消化功能。2.掌握熏洗液的温度,以免烫伤皮肤。3.高血压和心脏病疾病患...

  •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通便消胀治疗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通便消胀治疗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 1. 精神因素 2. 产前或产程中应用大剂量的解痉镇静药 3. 尿道黏膜损伤 4. 充盈感减弱无尿意 5. 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阴道手术助产 、妊娠末期孕妇的膀胱、尿道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李某,女,27岁,2010年4月5日初诊。患者新产3日,少腹憋胀,小便不通,留置导尿,食欲不振,曾服中药济生肾气丸等未果,观其面白体虚,汗出量多,触之少腹饱满,舌红苔黄,脉滑数,追问病史,言其临产前曾食过多肉制品,产后3日,大便未解,疑其肠腑不通,下焦壅塞,膀胱气化不利,治以通便消胀为先,处方:当归18克,...

  •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与治疗方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与治疗方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与治疗方(气虚) 处方:黄芪30克,麦冬、桔梗各10克,茯苓15克,通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生津,宣肺行水。用于产后尿潴留,中医辨证属气虚型。症见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满疼痛,精神萎靡,气短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弱。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与治疗方(肾虚) 处方:制附子8克,茯苓、泽泻、山萸肉、车前子(包煎)、牡丹皮、川牛膝、熟地各10克,炒山药20克,肉桂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肾温阳,化气行水。用于产后尿潴留,中医辨证属肾...

  • 治产后小便不通 产后尿潴留方

    治产后小便不通 产后尿潴留方

    产后小便不通,是指产后以排尿困难、少腹胀痛,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容易招致不良后果,因水道闭塞,水气上侵脾胃,为胀为呕,或上逆犯肺,发生喘急,或流溢肌肤,而为浮肿,若数日不通,甚或胀闷闭厥而危殆。因此,必须积极进行治疗。作者应用自制方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的效果。 治方:党参25克,莲子10克,白果10克 (捣碎),甘草3克,车前于10克(包煎),肉桂1克,王不留行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 1—2剂可愈。 注:产后或剖妇产后容易发生小便闭塞不通。如重症紧...

  • 升陷汤治产后小便不通

    升陷汤治产后小便不通

      毛某,女,30岁,2007年5月11日诊。患者足月分娩,产程偏长,产后三天,自觉排尿乏力,渐至小便涓滴而下,甚则不通,需用导尿,虽局部热敷、针灸,亦未奏效。诊时见患者小腹膨隆,内急不安,排尿困难,汗出面白,神疲乏力,胃纳欠佳,舌红苔白,脉虚无力。证属生产用力,耗气伤正,气化不力,无以行水。治以补气升阳,化气行水。投升陷汤加味:黄芪30克,升麻15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香附10克,白术15克,乌药10克,肉桂5克,甘草8克,红枣10枚。5剂,水煎服。药后感气力增加,尿已成线,但感不畅。继用原方又进5剂,排尿...

  • 指压法治疗产后尿潴留

    指压法治疗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并发症,采用指压法治疗效果较好。   治疗方法:让产妇蹲坐于便器上,操作者用左手扶在产妇的腰部,右手用拇指按压产妇关元穴(脐下3寸处),向后向下按压,由轻到重,同时嘱产妇将下腹部放松,屏气,用力解小便,直至小便解完后放松按压。   本法操作简便,家属即可完成,无需打针或导尿,容易被产妇接受。...

  • 治妇女产后尿潴留经验

    治妇女产后尿潴留经验

    经验方:黄芪30克,茯苓、炒白芍、桂枝、当归、桔梗、通草各10克,炙甘草5克,生姜6克。 加减:气虚加党参20克;阳虚有寒者桂枝用至15克,加高良姜10克;低热、恶露腥臭者加黄柏、车前子各10克;大便秘结不通加大黄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妇女产后尿潴留患者30 例,服药1-3剂,治愈27例,无效3例。...

  • 产后大便难 产后便秘 介绍几则中成药

    产后大便难 产后便秘 介绍几则中成药

    产后饮食如常,大便数日不解,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者,称为产后大便难,又称产后便秘。中成药有明显疗效,介绍几则,供选用。 血虚肠燥型 伴面色萎黄、皮肤不润、舌淡苔薄、脉虚而涩。当以养血润燥为治,可用四物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合首乌片(每次4片,每日2次)口服;或当归养血膏(每次10毫升,每日2次)合首乌片(每次4片,每日2次)口服;或润肠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阴虚火旺型 伴口干欲饮、腹满胀痛、手足心热、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当以滋阴清热、润肠通便为治,可选知柏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2...

  • 产后肛裂治当以补血之虚 润肠之燥

    产后肛裂治当以补血之虚 润肠之燥

      郑某,女,27岁,2012年10月初诊。   患者产后月余,大便干结难出,每遇大便,则自感肛门裂痛,痛如刀割,鲜血淋漓,苦不堪言。历时良久,身体日渐虚弱,纳差乏力,贫血貌。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肛门裂。虽经治疗,效果甚微。来诊时,观其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脉细数。   笔者认为此病起源于新产之时,阴血大伤,血虚则肠燥,大便难以濡润。治当以补血之虚,润肠之燥。   组方:当归30克,元参18克,制首乌12克,麦冬12克,火麻仁10克,郁李仁9克,桃仁10克,黑芝麻12克,肉苁蓉10克,生地24克,甘草...

  • 产后便秘 山楂配当归

    产后便秘 山楂配当归

      中医称产后便秘为产后大便难,或难解出,或多日不解,或解便不适,多因分娩伤血,血虚致津液不足或阴虚内生热,灼伤津液而致。现介绍笔者用山楂配当归治产后便秘的体会。   病案   蔡某某,女,33岁,2007年9月15日初诊。患者因“产后10天,大便5日未解”就诊。经产妇,自然分娩,孕3产3,孩子发育良好,产后前3天在医院住院输液,大便1次,出院回到家次日大便1次后至今未解,家属前来要求上门诊治。   诊见:体质偏瘦,便秘,5天未解大便,下腹胀不适,面色无华,头晕目眩,舌淡红苔...

  • 产妇小便不利 以通利小便治癃闭

    产妇小便不利 以通利小便治癃闭

    一产妇患癃闭,小便不利,发热,其情危急,邀余出诊。产妇产后20余日,一周前感暑热,始有发热,体温达38°C左右。经服药热已退,外感症已解。但昨日起,出现小便不利,初是滴沥而下,继则点滴俱无。小腹膨胀,呼吸短促,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滑数。余观此症,溲闭为标,肺热为本。但急则治其标,以通利小便为要。 立方:元参12克,生地15克,泽泻10克,车前子12克,黄柏10克,麦冬10克,栀子10克,竹叶6克,通草6克,木通3克,甘草3克。水煎服,1剂,急煎汤服下。药后,小便滴沥而下,艰涩不畅...

  • 产后尿潴留 中医谓之癃闭 治以通阳利尿

    产后尿潴留 中医谓之癃闭 治以通阳利尿

    刘某,女,29岁,2008年10月3日初诊。患者产后3月,小便不通,淋漓难尽,甚则点滴不出。曾导尿两次,后小便又不通。经住院治疗,留置导尿4天,小便仍不能自行排出。中医以热敷、针灸,症未减。患者面色苍白,头眼微肿,声音低弱,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迟。 处方:桂枝16克,云苓块12克,桃仁10克,赤芍9克,丹皮10克,益母草15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药2剂后,可自行排尿100毫升左右。继服中药3剂后可排尿600毫升。即于方中加生黄芪30克,车前子12克,益气利小便,服2剂后,...

  • 产后患尿潴留11日处方治之

    产后患尿潴留11日处方治之

    宋某,女,25岁,2003年6月初诊。患者产后患尿潴留11日,分娩后即尿闭,曾导尿两次,仍不能自行排尿,西医曾用抗炎症治疗、局部热敷未果,求中医治疗。 患者有低热波动,查体温37.2°C,面红有热感,动则汗出,纳食不佳,精神萎顿,小腹拘急胀满,口燥,恶漏未净,乳汁不足,舌质淡白,苔薄白,脉虚而缓。 处方:生黄芪24克,麦冬12克,肉桂3克,当归15克,车前子15克,泽泻9克,竹叶5克,通草5克。水煎服,3剂,每日1剂。 二诊:服上药后,小便已通,腹胀消失,虚汗减...

  • 产后尿潴留中医内治外治法

    产后尿潴留中医内治外治法

    产后尿潴留 (Postpartum?urinary?retention, PUR) 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并发症。PUR 定义为, 分娩后排尿 障碍或完全不能排尿, 根据定义可分为显性 PUR、 隐 性 PUR 及持续性 PUR。显性 PUR 指经阴道分娩后 6h 或剖宫产术后拔除导尿管 6h 后不能自主排尿, 需 要导尿者; 隐性 PUR 指无尿潴留的症状, 自主排尿后 经超声或导尿测量膀胱残余尿量大于等于 150ml; 持 续性 PUR 指产后第三天仍不能自主排尿或排尿不畅, 需要导尿者 [1][2] 。导尿可以暂时...

  • 产后尿潴留 温灸气海穴

    产后尿潴留 温灸气海穴

    一般来说,产妇在顺产后4~6小时内就可以自己小便了,但如果在分娩6~8小时后,或者剖宫产手术拔掉导尿管后,仍然不能正常地将尿液排出,甚至在月子中仍不能正常排尿,并且膀胱还有饱胀的感觉,就是患上尿潴留了。据妇产科数据统计,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高达15%~25%,手术使产妇尿潴留发生率明显更高。产后尿潴留可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种,前者是指自己完全不能排尿,后者是指仅能解出部分尿液。 西医认为,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是分娩过程中子宫压迫膀胱及盆腔神经丛,使膀胱肌麻痹,运动迟缓无力;产后盆腔内压力突然下降,引起盆腔内...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