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 第65页

一 第65页

  • 中医治疗不孕症一例

    中医治疗不孕症一例

    “天癸”一词,最早出自《黄帝内经》中的《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天癸”是人的精气神 天癸就是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繁衍的法则,是人性成熟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七情六欲,是五脏的精气神。天癸就是性和情的冲动,就是天癸的表现力。 天癸...

  • 名老中医谭礼初《望诊切脉实录》中胎漏一案

    名老中医谭礼初《望诊切脉实录》中胎漏一案

    近日,读湖南名老中医谭礼初《望诊切脉实录》中胎漏一案,其辨证精准,用药仅四味,均弃梢用头,数剂竟保住了一胎儿命,令人拍案叫绝。 患者夏某,女,20岁,怀孕二月余。一天,外出活动后当晚出现阴道出血,色鲜红,量较多,下腹和会阴处坠胀不舒。医院以“先兆流产”收住入院,用黄体酮、维生素E等治疗近十日无效。医生准备行刮宫术弃婴保母,家属不同意。患者出院后请湖南中医学院(现湖南中医药大学)谭礼初治疗。 谭礼初临床精于望诊,他认为“望”的关键在于“辨...

  • 痛经偏方同一个方子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痛经偏方同一个方子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闺蜜A通过练瑜伽,治好了多年的痛经;姐妹B以前每次月经都得吃止痛药,吃了一段时间的当归红枣竟然缓解许多;同事C坚持做针灸,痛经不知不觉中也消失了……不少人治病首选他人用过且有效的方法。 不过,妇科专家提醒,很多痛经偏方确实有其合理的地方,但同一个方子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不同体质、不同证型的人合适的方子不一样,用错方法,有可能带来负面效果。因此,建议采用痛经偏方前,一定要先辨明体质,辨识病因与证型。 1 瑜伽缓解痛经 点评:有理。舒缓心情、气行血畅,有助缓解痛经。...

  • 推荐一个治疗乳房胀痛的方子

    推荐一个治疗乳房胀痛的方子

    女性有“经、孕、产、乳”等特殊生理期,乳房胀痛的经历不少人都经历过。 中医认为,乳房胀痛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胀痛多发生于青春期、月经前、怀孕期及产后。对于乳房胀痛,无论哪种原因引起,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都是疏肝养血、理气解郁。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治疗乳房胀痛的方子:当归、夏枯草、郁金、延胡各15克,白芍、柴胡、香附、枳壳、厚朴花各12克,青皮、甘草各8克,牡丹皮10克。水煎服用,每日.一剂。 方中,当归、白芍可养血柔肝,尤其当归可以活血、补血、行气,是治疗...

  • 乳胀之病机为一气二湿三瘀四虚

    乳胀之病机为一气二湿三瘀四虚

    笔者从事临床40余载,遇妇人患乳胀之症,常从肝调治,每获显效。乳胀因于肝者,常见肝气郁结,乳络不畅,肝郁脾虚,水湿阻络,肝郁血瘀,乳脉不畅,肝血不足,乳络失荣。故笔者认为乳胀之病机为一气二湿三瘀四虚,且均与肝有关。 肝气郁结 妇人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气滞乳络不畅,不通则痛。常见经前乳房胀痛,痛无定处,时痛时止,甚则痛连两肋,情绪易怒,常伴食纳不佳,胸脘胀闷,月经量少,伴经行腹痛,脉弦数,舌淡苔薄黄。治疗当以疏肝理气散郁,方用自拟乳胀散加减:当归、炒白芍、瓜蒌、醋香附、川郁金、醋柴胡、木香、青皮、...

  • 治疗闭经验案一则

    治疗闭经验案一则

    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3个月经周期者,称闭经。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中医对闭经的认识和治疗有一定的深度,特别是在辨证论治方面有独到见解。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恩树认为:闭经的病因病机按辨证求因的原则可分为虚、实两类。虚者精血不足,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实者邪气阻隔,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虚者多因肝肾亏损,气血虚弱,阴虚血燥而成经闭;实者多由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痰涎壅滞导致闭经。 桃红四物汤,源自《医宗金鉴&mid...

  • 林胜友辨治乳腺癌合并湿疹验案一则

    林胜友辨治乳腺癌合并湿疹验案一则

    笔者师从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林胜友,整理其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辨治乳腺癌合并湿疹验案一则如下: 患某,女,65岁,2021年12月8日初诊。主诉: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9年,湿疹50年余。刻下:头顶、耳朵、耳后多处湿疹,皮肤肥厚粗糙,触之较硬,色灰白,呈苔藓样变,或覆黄痂,反复发作,自觉瘙痒。时有头胀,口干多饮,咽喉干痛,鼻腔黄黏分泌物,心烦易怒,动则汗出,胃纳一般,进食生冷则胃脘不适,大便不成形,夜尿频数,夜寐安,舌红苔薄黄腻,脉弦。 辨证:肝郁化热,脾虚湿阻...

  • 介绍一些远离乳腺癌的吃法

    介绍一些远离乳腺癌的吃法

    乳腺癌是当今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其发病涉及多种因素,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上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美国和北欧为高发地区,东欧和南欧以及南美次之,东南亚国家的发病率较低,饮食因素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蔬菜、水果、膳食脂肪、豆类和乳类等食品的摄入情况以及与膳食相关的烟酒茶的消耗与乳腺癌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亦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能够防治疾病。...

  • 夏斌疏肝滋肾辨治闭经验案一则

    夏斌疏肝滋肾辨治闭经验案一则

    闭经病因病机复杂,病程长短不一,治愈难度较大,常常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主任医师夏斌运用定经汤合归肾丸随证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冲任不足导致的闭经,疗效甚好。兹介绍验案一则如下。 颜某,女,46岁,2023年5月18日初诊。主诉:心烦失眠半年、闭经5个月。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烦失眠,入睡困难,间断就医治疗,症状反复发作。5个月前兼见月经不潮,平素月经延后,色暗量少,未就医治疗。刻下:神倦肢软,心烦失眠,入睡困难,寐则多梦,容易苏醒,夜间盗汗,饮食尚可,大便成形,小便色黄。...

  • 痛风临床治验一则

    痛风临床治验一则

    痛风是一种嗓呤代谢紊乱所敛的疾病,临床上的典型表现有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伴反复急性发作,血液尿酸浓度增高;久病者有痛风石沉积,导致关节畸形,并有肾脏病变,常并发肾石症。传统中医也称为 “白虎历节”,属痹证范畴。 患者,男,48 岁,10月6日初诊。 主诉:右侧足部疼痛反复5天。5天前不明原因出现右足部内侧太白穴处刀割样疼痛,时断时续,痛时难忍,右脚不能接地,走路需人搀扶。医院诊断:痛风。予秋水仙碱和吲哚美辛等药物治疗后,疼痛消失,但几天后又复发如初,患者甚为苦恼,遂求治于中医。症见...

  • 应对腰椎疾病有一套

    应对腰椎疾病有一套

      不仅上了年纪的人容易腰酸腿痛,如今一些30岁刚出头的年轻人也开始遭遇“老腰老腿”的发难——起床时还好好的,等坐到电脑前开始一天的紧张忙碌时,腰和腿就像中了“紧箍咒”,酸胀、麻木、疼痛的症状相继出现。   腰腿酸麻、间歇性跛行的患者,千万不能讳疾忌医,不要总是以“劳损”、“功能性病变”等说辞来敷衍自己,而是应第一时间去医院骨科门诊就医,同时拍摄腰椎X光片,若有必要还可做CT检查。以医学影...

  • 手指肿胀 轻敷一下

    手指肿胀 轻敷一下

    前些日子,远房的亲戚突然带着孩子来到我家,孩子的手指关节处莫名其妙地肿了起来。据孩子说,手指肿胀,又麻又痒的,难受极了。一碰冷水就更厉害了,甚至不停地抖动。 乍一听起来,像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过在细细询问之后发现,并不是那样,而是僵直性关节炎。孩子写字握笔长期处于一个姿势,导致骨骼固定化,影响手指骨节的正常发育。 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方子,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人,最为方便。就是把谷物的秸秆烧成灰,然后装入小袋中,以保持温热为最佳,哪儿痛往哪儿贴,每晚贴一小时,一般贴3次即可治愈。此方又简单,效果又好,对关节肿痛有明...

  • 一位外科医生自疗腰痛的心得

    一位外科医生自疗腰痛的心得

    尽管我足一名外科医生,但是慢性腰痛却折磨了我多年。结合亲身经历和门诊经验,我为自己制订了综合的治疗方案,最终找到了战胜它的方法。 1.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腰部的保护。养成下蹲干活而不是弯腰干活的习惯,长时间站立时保持两腿分得很开,尽量将一条腿放在跟前的小凳子等物体上以使髋部微屈,这样可以减轻腰部受到的压力。另外,利用康复设备,每周三次连续六周练习腰部稳定肌。 2.坚持进行巩固性的练习。仰卧在床上,左腿屈曲,然后腰背发力,以左脚、双肩为支点,将右腿、臀部、背部抬起,右腿还可以在空中摇摆几下增加腰部控制的难度,做20~...

  • 中医外治“扳机指”一法

    中医外治“扳机指”一法

    扳机指又称弹响指,西医称之为屈指肌腱腱鞘炎。本病多与急慢性损伤、产后受凉有关,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手掌部疼痛、压痛和患指伸屈活动受限。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作者,好发于拇指、中指和食指,起病缓慢。患指屈伸功能障碍,清晨醒来时特别明显,活动后能减轻或消失。疼痛有时向腕部放射,掌指关节屈曲可有压痛,有时可触到增厚的腱鞘、状如豌豆大小的结节。当弯曲患指时,突然停留在半弯曲位,手指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样,酸痛难忍。 中医认为本病属“伤筋”范畴。”中...

  • 治寒痹一朝除仅仅两剂药

    治寒痹一朝除仅仅两剂药

    患者高某,男,17岁,学生。患尾椎骨左侧痹痛2年余,夏天轻微,冬天加重。初时疼轻未加在意,后渐加重,近来疼痛加剧,夜不能寐,走路跛行。X线片显示骨骼无损,排除坐骨神经和肌肉痛。诊其脉,右手弦缓,左手小紧,紧为有寒之象,且夏天疼轻冬天加重,乃属寒凝经络无疑,故诊断为痹证,属寒痹。处方:当归10克,川芎6克,白芍12克,生地12克,威灵仙15克,独活10克,杜仲10克,川牛膝10克,木瓜10克,红花3克,乳香3克,没药3克,甘草5克。2剂,水煎服。 因学习紧张,患者只能周六在家呆一天,故在一天之内将2剂药煎好分6次...

  • 被腊月的寒风撞了一下腰

    被腊月的寒风撞了一下腰

    采访专家 西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综合病区 贺莉 副主任医师 1月12号开始进入农历的腊月,过了小寒,大寒也将接踵而至,此时,谁会被腊月的寒风撞了一下腰呢? 天一冷 腰就痛 “一到冬天,我腰疼的老毛病就犯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和天气寒冷有关?”在骨科门诊就诊的王先生向医生说着心中的疑惑。 西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综合病区副主任医师贺莉表示,冬季确实是颈肩腰腿痛病的高发期,尤其是一些长期顽固性的颈腰痛患者都有遇冷病情加重的现象。“最近,到骨科就诊的腰疼患者数量有所上升,其中...

  • 手第一掌骨骨折

    手第一掌骨骨折

    手第一掌骨骨折很常见,骨折多发生于基底部。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跌倒时拇指受到纵向暴力冲击或握拳时纵向打击第一掌骨头易致此类损伤。骨折的特点是骨折线呈斜形,掌骨基底内侧形成一个三角形小骨块,小骨块保持原位,但掌骨基底其余部分向背侧及外侧移位。伤后表现为局部肿胀、高起,压按时可复平,松手后又高起,拇指活动受限。拍X线片可明确骨折。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脱位常存在复位容易但易再脱位。由于该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复位要求高,只有正骨复位后采取正确的固定方式,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复位不难。复位时给予局部麻...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一般分两个证型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一般分两个证型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具有关节炎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有游走性的关节肿痛和运动障碍,晚期则关节僵硬,出现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患病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本病属中医学的“痹证”范畴,其症状与历节、痛风、骨痹等相似。中医认为其多由于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致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于经络、肌肉、关节,致气血运行不畅,凝滞日久而成痹。本病临床一般分两个证型治疗。   风湿热痹临床表现为关节肿大,灼痛胀痛,或局部发红,灼热,舌质较红,苔黄燥,脉细滑数。治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佐以益气...

  • 颈椎像鹅一样从上至下地前后画圈

    颈椎像鹅一样从上至下地前后画圈

    当颈椎出现毛病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个老中医,他教我做一套“鹅颈操”。鹅的脖子具有韧性,并会前后伸缩,因此,让人的颈椎像鹅一样从上至下地前后画圈,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的作用。 这种操做起来很简单,首先要放松全身,让脖子一直往前伸,就像平时我们见到的鹅那样,然后,再慢慢地往回伸,在此过程中让头画圈。就这样重复练习,久而久之,便会对颈椎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如今,每天在电脑前工作1个小时,我便会停下来让脖子如同鹅那样来回伸缩画圈。同时,我还坚持通过理疗对颈椎进行保健,颈椎...

  • 一旦“闪腰”酌情选用几种方法

    一旦“闪腰”酌情选用几种方法

    “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为一种常见病,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一旦发生“闪腰”,可酌情选用以下几种方法: 按摩法 闪腰者取俯卧姿势,家人用双手掌在脊柱两旁,从上往下边揉边压,至臀部向下按摩到大腿下面、小腿后面的肌群,按摩几次后,再在最痛的部位用大拇指按摩推揉几次。 背运法 让闪腰者与家人靠背站立,双方将肘弯曲相互套住,然后家人低头弯腰,把患者背起并轻轻左右摇晃,同时让患者双足向上踢,约3-5分钟放下,休息几分...

  • 一组简单的颈椎自我保健操

    一组简单的颈椎自我保健操

    很多人都出现过颈椎不适,但由于工作等原因,不能到医院进行治疗。在此,介绍一组简单的颈椎自我保健操 ——仙鹤点水法。 具体方法:全身放松,双目平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收下巴;沿胸向上拔颈椎,头后仰,下巴上翘,自然呼吸片刻;再用下巴带动头颈向下做点头动作,动作应缓慢。起初颈椎可能会发出“咔咔“的响声,不用担心,可继续坚持练习。每日两次,每次5 分钟。 动作要点:颈部放松;下巴作垂直方向的划圆圈,从而带动颈部运动。 保健功效:通过顺着脊椎方向做...

  • 自制一种防褥疮爽身粉

    自制一种防褥疮爽身粉

    长期卧床养病的患者有发生褥疮的危险,而减轻皮肤机械性刺激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褥疮的关键之一。在护理卧床病人时,可以自制一种防褥疮爽身粉。 在100克普通的爽身粉(最好是儿童爽身粉)中加入2~3克薄荷脑及 20克白芷的细粉调匀即成。 给患者用温水擦浴后,擦干皮肤表面水分,将爽身粉涂抹在背部、臀部、大腿内侧及腹股沟等部位。涂抹的同时用手轻轻将爽身粉擦匀,注意量不可太多,使之不散落在床单为宜。 每天涂抹5~6 次,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身,局部按摩,即可大大减少褥疮发生。白芷气芳香.具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

  • 治急性腰扭伤 症见腰痛局限于一侧

    治急性腰扭伤 症见腰痛局限于一侧

    方法:取大黄50克,土鳖虫、红花各lO克,桃仁5克,细辛4克。视受伤情况,按比例取上药适量,共研细粉,用75%酒精(或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绷带固定,每日1换。 主治:急性腰扭伤,中医辨证为瘀血型,症见腰痛局限于一侧,或在腰椎棘突周围,动作困难,压痛明显,痛处可见青紫肿胀,检查无骨折等病变。 李伟...

  • 一套关节保健操

    一套关节保健操

    由于高龄老人的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活动范围也逐渐缩小,经常活动关节非常有必要。老年人活动关节,能减少关节疾病的发生,还可以疏通经络、增强内脏功能,同时,也有利于增加老人的大脑血流量,预防老年性痴呆。 对于高龄老人而言,不可能再通过强烈的运动来锻炼关节,只能通过一些局部的活动达到锻炼关节的目的。活动原则:先指关节,然后腕、肘、肩、颈椎、胸椎、腰椎。锻炼时可站、可坐,也可手扶物件。一定要注意的是,动作要缓慢,每个关节的活动次数可先从3~5次开始,再酣情适量增加。另外,任何加重关节损伤或症状的运动都应避免,包括登山、快速...

  • 中医“痿症”重症肌无力治验一则

    中医“痿症”重症肌无力治验一则

    戈某,两年前不幸患重症肌无力,经多方检查治疗,效果不佳。症状表现为:眼睑下垂,脱发,双臂平举小于35秒,平卧不能自行起床,行走困难,刷牙吃力,舌质偏红、薄白、脉弦细。经云南某医院诊断为:痿症、不寐、油风。症属肝脾失养,气阴两虚,治宜养血补肝、益气养阴。方用:生地20克,沙参20 克,黄芪15克,当归15 克,酸枣仁15克,柏子仁 15克,麦冬12克,党参12 克,白芍12克,玄参12 克,川芎9克,升麻6克,柴胡6克,甘草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 30剂。 复诊:乏力,不寐减轻,眼睑下垂改善,复视基本消...

  • 肩周炎治方一则

    肩周炎治方一则

    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初期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法不当,将会影响日常生活,如肩臂肌肉会萎缩,肩关节活动受阻不能上举。临床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生姜10克,大枣10克,威灵仙、白芥子、川芎各lO克,姜黄12克,桑枝15克,当归15 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黄芪2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30日为1个疗程。 随症加减:风湿痹阻者,加羌活、防风各 10克;寒湿凝滞者,加制川乌6克,制草乌6‘ 克,细辛3克;气血...

  • 右胁下疼痛 方以一贯煎加减

    右胁下疼痛 方以一贯煎加减

    金某,男,47岁,2014年5月12日初诊。 主诉:右胁下痛3个月。患者右胁下疼痛,时有头晕,两目干涩,口干咽燥,晨时口苦,每因劳累或情志不遂而疼痛加重。曾先后去过多家医院就诊,经查各项理化检查均正常,西医诊断为“肋间神经痛”,服西药治疗其效不显。后来服用疏肝理气中药20余剂,初服疼痛缓解,继服疼痛如初。 刻诊:右胁下隐隐作痛,其痛绵绵不休。头晕,两目干涩,口干咽燥,晨时口苦,心中烦热,胃胀,大便干,数日一行。苔薄黄中剥,脉弦细数。 辨证:肝阴不足,血虚不能濡养肝络而致胁痛,再进...

  • 骨质增生夜间剧痛治验一则

    骨质增生夜间剧痛治验一则

    患者,李某某,女性,51 岁,农民。颈腰骨节疼痛2年,多次到医院就诊,诊断为“颈腰骨质增生”,先后服用多种西药、中成药、药汤,效果均不理想,用止痛药只能缓解症状。近1个月来,每到夜间准时疼痛,剧烈难忍。查体:痛苦面容,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四肢厥冷,畏寒怕风,身体骨节疼痛,背恶寒,大便稀烂,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象沉细。辨证为阳气内虚,寒邪外束的病相。拟以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 处方:附子60克(先煎),细辛6克,炙麻黄、炒白芍、炒白术、干姜、人参、桂枝、茯苓各10克,炙甘草8克。每...

  • 骨质增生治验一则

    骨质增生治验一则

    患者李某某,女,51岁,农民。颈腰椎体疼痛2年,加重1月余。曾多次到医院就诊,诊为“骨质增生症”,先后服用多种西药、中成药、药汤、效果均不理想,用止痛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每到夜间准时疼痛,剧烈难忍。症见:痛苦面容,面色咣白,语声低怯,四肢厥冷,畏寒怕风,颈腰部椎体关节疼痛,背恶寒,时有便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象沉细。诊断为骨质增生,中医为寒痹,辨证为阳气内虚,寒邪外束经脉所致。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 处方:制附子60克(先煎),细辛6克,炙麻黄、炒白芍、炒白术、...

  • 周身筋肉跳动不已 田雨青一医案说明

    周身筋肉跳动不已 田雨青一医案说明

    筋惕肉瞤,是指身体不由自主地抽掣跳动,又名身瞤动,见于《伤寒论》。是因大汗亡阳损阴,筋脉失于温养,见于《伤寒论》第38条“大青龙汤证”;或阳不治水,泛溢肌肤,外伤筋脉,加之阳虚而筋脉失于温养所致,见于《伤寒论》第82条“真武汤证”。筋惕肉瞤之病症在临床中屡见不鲜,但典型的大青龙误汗亡阳损阴和真武汤的阳虚水泛之筋惕肉瞤不多见。这就需要经方活用,古方今用。以导师田雨青一医案说明之。 井某,女,50岁,2014年10月10日初诊。 患者主诉周身筋肉跳动不已...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