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 第1954页
-
穴位针灸治情感性精神障碍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风后情感障碍以中风后抑郁为主。在一项调查中发现,约30%得中风患者有明显的抑郁症状。 针灸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已近20年,北京医科大学罗和春首次应用电针治疗本病。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对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与药物相比,使用电针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易被患者接受。本疗法采用电针健脑安神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取穴为百会、神庭、印堂、四神聪、太冲、神门、内关。 本疗法具有中医药传统的优势简、便、验、廉,...
-
仡佬族独特外治法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在仡佬族民间有一些既经济又简便、疗效突出的诊疗方法。现对仡佬族独特外治法择要简述如下。 扎瓦针:术者选取玻璃碎片打磨成针,再将竹筷的一头劈开叉口,然后把玻璃针嵌入叉口,将针与竹筷紧紧缚扎,即成瓦针。术者用瓦针刺患者应刺部位,点刺出血。多用于口腔、咽喉部炎性血肿,以及疮疡肿痛、跌打瘀肿等症。 剔鱼鳅症:令患者裸露胸背,术者用右手弯曲中指的背部骨节在患者胸背部进行剔刮,其皮肤上随即有一条状物隆起,术者便用拇指甲掐头部。如此反复剔、掐,最后让患者喝一杯搅拌后澄清的石灰水即可。多适...
-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以唾液腺、泪腺、腮腺为主)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干,唾液减少,甚至不能吃干食,多发龋齿;眼干,泪液减少,甚至无泪,有异物感;腮腺肿大;关节疼痛肿胀;多系统损害,包括肺间质病变、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肾小管酸中毒、血液系统损害、淋巴瘤等等。 干燥综合征属于中医“燥证”范畴。本虚标实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肺、脾、肝、肾阴虚为本,火热燥气亢盛为标。治疗上多以滋养肝肾、益气养阴、养血润燥加减出入,辨证化裁。常用的方药有: 1.桑杏汤合沙参...
-
大黄外治痈肿经验
一、清热解毒疗痈肿疔疮。 痈肿疔疮、无名肿毒:大黄末15克,以鸡蛋清调匀,涂敷患处,或米醋调敷,每日换药1次。成脓者加皂荚刺末10克。 丹毒、腮腺炎:取大黄末15克,鲜紫花地丁30克,鲜侧柏叶20克,共捣烂如泥,敷患处。 乳腺炎:取大黄末30克,白芷、紫花地丁各15克,乳香、没药各10克,共研细末,以酒醋各半调和为软膏状,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辅治阑尾炎:大黄、芒硝各30克,大蒜20克,鲜败酱草50克,鲜紫花地丁40克,共捣烂如泥,外敷麦氏点(位于右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每日换药1次。...
-
腹针疗法——脑中风康复治疗中的奇葩
如今,腹针疗法以其疗效好,无副作用、无痛感等优势赢得了广大患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腹针疗法来治疗脑中风疾病。但是很多人对腹针疗法还不甚了解,为了让广大读者认识和了解腹针,记者特地到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神经科康复病区进行了采访。 什么是腹针: 该科主任陈晓锋介绍,简单来说,腹针就是只在腹部穴位进行针刺的方法,这一点它不同于传统针灸;腹针疗法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无痛(或是微痛)。由于腹针疗法的穴位只处于腹壁浅层,针灸疗法刺进内脏的危险性便完全不存在;不像传统针灸需要产生酸麻胀痛的针感来发挥疗效,腹针是无痛或者只...
-
泡足法治老年疾病
1.治老年人足寒:制附子20克,干姜30克,干红辣椒5个,放入半盆水中煎煮。一定要注意先将水烧开,然后放入药物,煎煮30-40分钟,将煮好的药液放温,到温度适宜时,将双足泡入药液中,水凉后再加温,每次泡浴时间以30分钟为宜。注意:手足皮肤有破损时.不可用此法。 2.治老年足跟痛:五加皮10克,芒硝20克,川椒10克,老葱3根。水煎先熏后泡浴双足,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一般浸泡10-15天,足跟痛即可逐渐减轻。 3.治老年性皮肤瘙痒:苦参、白鲜皮、蛇床子、蝉蜕、红紫草、防风各10克,水煎取汁,放入盆中,待温时足...
-
蒙医尼如哈治疗便秘
尼如哈是向下排出之意,是将选取的药液注入直肠内,通过灌肠治疗,促进肠道排毒,治疗疾病。在蒙医学著作《甘露四部》中,记载了此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将药物溶于开水,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倒入动物膀胱或者胃中,在其开口处插入一根细长的竹管,尖部涂油。患者侧卧或者取肘膝卧位,将管子由肛门插入3—4 横指的深度,然后将药液注入。完毕后让患者仰卧,尽量保留药液,然后排泄即可。排完之后可以饮用温开水以帮助残渣排出。 尼如哈可治疗便秘、尿闭、中毒、热病等,蒙医理论认为,大肠具有转化食物糟粕,形成粪便排出的功能。同时还能吸收药...
-
壮医治病用简方
壮医治病的原则主要是调气、解毒、补虚。在防治疾病时,注意从调整人体功能失调人手,用药比较简便,贵在精专,组方一般不超过五味。 如针对瘴毒,选用青蒿、槟棉、薏苡仁等。痧病选用救必应、金银花、板蓝根、黄皮果等。瘀病选用田七、桃仁、赤芍、苏木等。疮肿选用大青叶、蒲公英、地丁、两面针等。咽痛者用毛冬青、鱼腥草、穿心莲、玉叶金花之类。咳嗽用瓜蒌根、十大功劳、百部、穿破石之类。胃病用一枝箭、过江龙、金不换等。痨病用不出林、铁包金、石油茶、穿破石、黑吹风等。红白痢用凤尾草、地桃花、金银花藤。骨折用小叶榕、七叶莲、泽兰、接骨草、铁...
-
化脓灸是中医既古老又独特的治病方法
编者按:化脓灸是既古老又独特的治病方法,它以中医辨证理论和经络学说为依据,用艾炷直接或间接放在穴位及适灸部位上施灸,人为造成局部组织烫伤,并出现无菌化脓、灸疮结痂,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方法。为传承和发扬光大化脓灸的独特技术,本版将分期刊登安徽省阜阳东方针灸医院医师王廷峰的文章,他总结长期用化脓灸施灸治疗十余万人次的各种疑难杂症屡见奇效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化脓灸疗法的基本理论、操作技术要领及典型病例。 作者简介 王廷峰,1962年生,男,安徽省阜阳东方针灸医院医师,安徽省师带徒指导老师,安徽省灸...
-
良药侗族烟油 羌族外敷治结肠炎
烟油,又称烟屎,是烟客用于抽吸叶子烟、烤烟或烟丝的烟斗、烟袋中积存的烟油汁,其味辛,性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杀虫止痛等功效。侗族民间常用烟油疗疾.比如治疗腹泻时。 用马齿苋50克、石榴皮30 克,煎水吞服烟油丸 (民间用烟油制作成丸),每次2~3丸,连用 2~3天。 冶疗疗疮、无名肿俑时,取烟油直接涂于疔疮、肿痛处,每天可涂数次,烟油汁干后再涂,可达到解毒、消肿、止痛的目的。 (陈力) 羌族外敷治结肠炎 羌族医药的内病外治法是古老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利用羌药外敷治疗慢性结肠炎具有民族特色,是经过多年实践的...
-
记发展中的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藏医院
藏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藏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藏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积累,并且博采中医、古印度医、古阿拉伯医等传统医学之长,逐步形成的具有完整科学体系的民族医药学。它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浩繁的经典著作、得天独厚的药物资源和确切显著的疗效,不仅在历史上为本民族和周边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是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 随着世界兴起崇尚传统、“回归自然&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