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 第1887页

治 第1887页

  • 麻黄桂枝各半汤治疗“若形似疟”

    麻黄桂枝各半汤治疗“若形似疟”

      林某,男,32岁,于1997年8月就诊。患者恶寒发热已5日,每至下午约3~4时许,始恶寒而后发热,体温多在37.5℃左右,入夜可至38.5℃。伴见头疼身困,腰痛,食欲尚可,偶有咳嗽。曾服用抗生素和抗感冒药物,汗出后有所好转,但下午的寒热症状并未减轻。刻诊:精神疲惫,面有赤色,症状如前所述。体温36.8℃(上午),舌苔白滑,脉浮细。分析脉证,为风寒郁表,不得宣泄所致。治以辛温解表轻剂,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方药:桂枝10g,炒白芍10g,麻黄5g,炒杏仁5g,炙甘草5g,生姜5g,大枣3枚。嘱上午煎服一次,下...

  • 滋阴汤治疗萎缩性鼻炎

    滋阴汤治疗萎缩性鼻炎

    【方名】滋阴汤。 【辨证】肺肾阴虚,邪毒侵犯,耗伤阴津。 【治法】养阴润燥,活血化瘀。 【组成】玄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知母10克,木蝴蝶10克,黄芩10克,杷叶10克,石斛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经方治疗畏寒多涎则

    经方治疗畏寒多涎则

    王某,女,46岁。2008年9 月4日初诊。2周前曾患感冒,自服速效感冒冲剂、感康而愈, 8天前感畏寒,胸满闷,恶心多涎,曾去某医院住院治疗3天 f用药不详),但病无好转,遂来就诊。诊见畏寒,频频吐涎,色白多沫,头晕,纳呆,舌淡胖苔白润,边有齿痕,脉滑。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15克,桂枝 12克,白术15克,紫苏梗15 克,陈皮15克,半夏15克,甘草1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 1剂。5剂后吐痰涎明显减少,略感腹胀,嗳气,纳差,上方加木香10克,枳壳10克。10剂后诸症皆除。 按:《金匮要略》云:“...

  • 治疗肾虚《箧中方》阳萎遗精 精神不振

    治疗肾虚《箧中方》阳萎遗精 精神不振

      【出处】《箧中方》   【组成】杜仲20克,五味子9克。   【功用】补肝益肾,滋肾涩精,强健筋骨。   【主治】   ①肾虚腰痛,头昏脑胀,如早期高血压。   ②头昏失眠,腰腿乏力,阳萎、遗精,精神不振,如神经衰弱。   【制法】   上药研为粗末,纳入热水瓶中,用沸水适量冲入浸泡,盖闷15--20分钟。频频饮用,于1日内饮完。   【宜忌】因湿热蕴结下焦所致之遗精、腰痛患者不宜饮用。   【按语】了解更多中药信息请进--药品中心   中医认为,腰为肾府,腰痛腿酸、阳萎早泄、遗精是肾虚、精失固摄的表现,故治用...

  • 验方治慢性牙周炎

    验方治慢性牙周炎

    【方名】固齿散。    【辨证】胃与大肠伏热,循径上蒸。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    【组成】滑石粉18克,甘草粉6克,朱砂面3克,雄黄1.5克,冰片1.5克。    【用法】共研为细面,早晚刷牙后撒患处;或以25克药面兑60克生蜜调和早晚涂患处。...

  • 老年性痴呆的治疗 验4方

    老年性痴呆的治疗 验4方

    老年性痴呆系指老年期(男65岁以上,女55岁以上)发生的慢性进行性智能缺损,并有脑组织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精神疾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老年肾阳不足,脾失温煦,湿从内生有关,治宜温肾健脾。瘀血既可留着一处,亦可随血脉循行,一旦蒙蔽神明,则脑 力心思为之扰乱,逐致老年性痴呆。治宜搜风逐瘀,开窍醒脑。   1.花生米45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同入砂锅内,加水煮至米烂汤稠为度。每晨空腹温热食之。花生米中的卵磷脂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 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   2.羊脑1个,蒸熟后调味食用。有益肾健脑的功效。  ...

  • 治过敏性紫癜银翘散

    治过敏性紫癜银翘散

      王某,女,8岁。2011年4月26日初诊。患儿因反复双下肢瘀点瘀斑20余天就诊;院外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当地医院用消炎、止血等药治疗,无明显效果。症见双下肢瘀点瘀斑,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无腹痛,无关节痛,病后饮食减少,小便黄;察其患儿神清,双下肢皮肤瘀点密集,色紫红相间,斑疹高于皮肤,压之不褪色,唇红,咽红,舌质红,苔薄黄;发病前有感冒病史。实验室检验:血常规示正常,尿常规提示红细胞0~1。此为外感风热邪毒浸淫腠理,燔灼营血,形成风热伤络型紫癜。法当祛风清热,凉血安络,方拟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0克,牛蒡子1...

  • 治腰痛少腹痛会阴部疼痛屡用甘姜苓术汤

    治腰痛少腹痛会阴部疼痛屡用甘姜苓术汤

      单从药物组成来看,甘草干姜汤加白术、茯苓即为甘姜苓术汤。或者,理中汤去人参,加茯苓,即为甘姜苓术汤。   甘姜苓术汤即治疗“肾着”病之肾着汤。《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第16条:“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 急性牙槽感染治疗古方

    急性牙槽感染治疗古方

    【方名】育阴煎加味。 【辨证】肾衰精乏,胃热蕴蒸。 【治法】滋肾阴清胃火。 【组成】生地15克,玄参9克,寸冬9克,石膏45克,知母9克,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30克,黄芩9克,白芷9克,怀牛膝9克,大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治白细胞减少症经验

    治白细胞减少症经验

    经验方:生晒参、炙甘草各10克,黄芪30克,肉桂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110例,显效 58例,有效32例,无效20例。...

  • 长期低烧中医治方

    长期低烧中医治方

      有次坐门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无精打采地来到我的面前,后面跟着他的父亲。   我问他:“你怎么不舒服?”   他有气无力地说:“我总是发低烧,一天到晚昏昏沉沉的,老想睡觉,吃饭也没有味道。”   我一边摸脉,一边打量这个小伙子。只见他面色萎黄,面颊消瘦,一双大眼睛没有一点年轻人的朝气,目光呆滞。他的脉象沉细无力略有滑象,舌胖,舌苔淡白,边有齿痕。   我又问他:“你平常什么时间发烧?”   他父亲抢着说:“上午最容易发烧...

  • “寒温统一”治热病危急症

    “寒温统一”治热病危急症

      寒温分离有误区   待到温病学术大发展,在热病临床大放异彩,后之学者,又只知有温病,不知有伤寒,再一次走进了偏见的胡同,并越走越远。把温病独立成门派,造成割裂寒温,形同冰炭的局面。诚如吴鞠通所说:“大匠晦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是书(指《温病条辨》)有鉴于唐宋以来,人自为规,而不合乎大中至正之规,以致后学宗张者非刘,宗朱者非李,未识医道之全体。”   尤其是近几十年以来,西医学“炎症”概念深入人心,医者患者,靡不如此。凡发热就辨为温病,一律辛凉或...

  • 甲亢 雷昌林治验

    甲亢 雷昌林治验

      王某,女,41岁,1994年8月10日初诊。   患者主诉患甲亢四月余。患者初感食欲亢进,消瘦,心慌,烦躁,自汗,手颤,还不再意,症状逐步加重才感到害怕,赶紧到某陆军医院化验检查,确诊为甲亢症,随坚持服甲亢片及谷维素一个半月,但症状仍不感轻,故寻余治疗。   患者面红,烦躁失眠,头晕无力,四个多月来,每天食1.5斤以上,但却消瘦十几公斤,动则心慌气短著,两手颤抖,月经量已显著减少,苔薄黄,脉浮滑数。   此为肝阳上亢,气阴两虚;治以平肝潜阳,益气滋阴。   处方:钩藤12克,夏枯草15克,草...

  • 六味地黄汤治溃疡性口腔炎

    六味地黄汤治溃疡性口腔炎

    【方名】六味地黄汤加减。 【辨证】肾水衰惫,虚火上炎。 【治法】滋肾养阴,佐以清虚火。 【组成】生地12克,萸肉6克,山药6克,丹皮6克,泽泻6克,茯苓9克,竹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裴正学主治紫癜 参芪三黄汤

    裴正学主治紫癜 参芪三黄汤

      裴正学,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首批名老中医,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文史馆馆员。   他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肿瘤、肝病、血液病、自身免疫病等疑难杂症;提出“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已成为当前...

  • 肾着汤加减辨治腰痛

    肾着汤加减辨治腰痛

      “腰痛”是由于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或腰府失养所引起的以腰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中医学的一个常见病、多发病。   “肾着汤”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

  • 湿病证辨治方药十二法

    湿病证辨治方药十二法

      对湿之论述,始于《内经》、《难经》,湿病之名可追溯到《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湿证最早见于《景岳全书·湿证》,专论有薛雪著述《湿热病篇》,路志正教授发煌古旨,博学诸家,主张不独南方有之,北方亦多湿邪,辨病多从内外分证、三焦辨治,笔者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所级课题《路志正教授从湿论治疾病经验研究》,整理路老内科常用辨治方药十二法如下:   湿蕴胃腑   症状:胃脘痞闷不适,食后胀满,恶心欲吐,纳呆食少,呃逆时作,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滑或濡。   治则:芳香化浊,和胃降逆   处方:姜半夏...

  • 治甲亢效方

    治甲亢效方

    处方与用法:夏枯草50克,生地50克.玄参巧克,丹皮15 克,龙骨25克(先煎),白芍20克,浙贝10克 (先煎),麦冬15克,沙参50克,郁金20克。水煎服,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肝解郁,滋阴化痰,主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精神紧张,易于激动,食欲亢进,体重减轻,易出汗和疲劳,化验检查基础代谢率增高。   甲亢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按病因分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突眼性甲状腺肿或巴色杜病、Basedow病)和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瘤;临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甲亢最为常见,是一种自体...

    秘方方剂 2024-03-07 10 0 甲亢
  • 发热16天时有寒颤 治以小柴胡汤合清营汤加减

    发热16天时有寒颤 治以小柴胡汤合清营汤加减

    程某,女,28岁,1975年4月初诊。 患者发热16天,时有寒颤,口苦口渴,头昏身痛,心烦不安。问其病史知起病时恶寒发热,达39.2℃,头身痛,心烦乏力。前医曾给服柴葛解肌汤3剂,诸证不解,且热型驰张,口渴欲饮,妄言乱语。患者发病时正值月经来潮,近两日因高热经水已断。六脉弦数,舌红苔心黄。四诊合参,诊为热入血室。治以小柴胡汤合清营汤加减。 组方:柴胡9克,黄芩9克,党参12克,秦艽9克,鳖甲10克,知母6克,地骨皮10克,丹皮9克,玉竹12克,甘草5克。3剂,水煎服。 服药3剂后,午后稍有低热,体温38℃以下。已无...

  •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头痛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头痛

    功效:祛风止痛,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头痛。可随症加减。 处方与用法:川芎、天麻、炒僵蚕、羌活各10克,细辛3克,陈皮6克,全蝎4只(微炒去毒),生姜3片,黄酒1杯.水煎服,3天为1个疗程。...

  • 雷昌林治葡萄疫验案

    雷昌林治葡萄疫验案

      孙某,女,18岁,1971年4月20日初诊。   主诉:过敏性紫癜13日。患者于3月29日以急性肾炎住院治疗,4月7日发现双下肢出现鲜红色皮下出血疹,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考虑过敏原为链霉素所致,遂停用该药,给予扑尔敏,钙片等治疗,无效。   4月16日双上肢又出现较多鲜红色皮下出血疹,于是增加强的松,1日3次,每次10mg,并注射安络血。   4月20日四肢出血疹又大量增加,从腋至前臂,从腹股沟至小腿,均出现密集鲜红色皮下出血疹,触之不碍手,压之不退色。请中医会诊:症状同上,苔白,舌质红,脉弦。...

  • 中药验方治偏瘫(中风后遗症)

    中药验方治偏瘫(中风后遗症)

    中药验方治偏瘫方:全当归9克,黄芪12克,千年健3克,秦艽9克,桑寄生9克,地龙3克,丹参6克,海风藤5克,鸡血藤6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30天为一疗程,连服2~3疗程。 加味:如头痛剧烈属肝阳上扰者,加龙齿9克,石决明12克,磁石6克,抱茯神12克。 注:本方重在益气活血,祛风通络,用于中风后遗症。也可用于风寒湿痹(即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 国医大师张琪治愈甲感方

    国医大师张琪治愈甲感方

    甲感肆虐以来,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用9月15日研制的两种中药煎煮剂——清瘟解毒煎剂Ⅰ号、Ⅱ号,已经治愈了155例甲感患者,治愈率达100%。Ⅰ号适用于发热或高热、咳嗽咯黄痰、咽痒等症,具退热抗病毒、化痰止咳、利咽消肿等功效;Ⅱ号适用于发热或不发热、干咳少痰、咽痛痒者,止咳化痰、利咽止痒、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通过临床证实,这两种方剂不但对甲感疗效显著,还可治普通感冒、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症。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以国医大师张琪教授为首的专家组,针对黑龙江省甲型H1N1流感临床发病特点精心迅...

  • 保和丸是治疗食积证的代表方

    保和丸是治疗食积证的代表方

      保和丸是治疗食积证的代表方。   食积证的临床表现,方书中多谓脘腹痞胀,甚则疼痛,纳呆厌食,吞酸嗳腐,呕吐酸馊,大便腐臭,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但同一病症,见证有“微”与“著”之别。医者需见微知著,方可投方即效,缩短病程。如必待见到典型症状始知某证,当用某方,则良方多无用武之地。   临床上,如长期嗜食肥甘厚味,或发病前有过食,见有腑气失降一证,如再见舌苔腻(可厚,也可不厚),即可断为伤食,可考虑选用(或合用)保和丸加减。   至于脉象,如...

  • 吴鞠通应用紫雪丹救治急重症经验探析

    吴鞠通应用紫雪丹救治急重症经验探析

    紫雪丹、安宫牛黄丸、至宝丹并称 “温病三 宝” ,又称中医 “急救三宝” ,其中以紫雪丹历史 最久。晋·葛洪 《肘后备急方》已载 “紫雪”之 名,但未见其方; 唐·孙思邈 《千金翼方》载紫 雪丹组成及主治,却少滑石一味; 唐·王焘 《外台 秘要》记载最为完整 [ 1 ] 。吴鞠通 《温病条辨》 [ 2 ] 中 紫雪丹主要用于治疗神志不清,而在 《吴鞠通医 案》 [ 3 ] 中紫雪丹的使用率最高。吴鞠通评...

  • 经常低烧晚上高烧加重 治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瘀

    经常低烧晚上高烧加重 治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瘀

    张贵龙,男、67岁,山西省灵丘县东河南镇东河南村人,25年前主因脊柱外伤,下肢活动受限,痉挛性收缩,大小便失禁,住院治疗,确诊为脊柱腰椎1-3腰椎粉碎性骨折、脊髓损伤、大小便失禁。7年前因高烧不退在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尿路感染并发结石。经治疗病情好转,但此后经常低烧,且每年高烧3~4次,每次持续5~7天,发作期间经用西药抗感染或中药清热解毒类药物,留置导尿得以缓解。今年7月13日,突发高烧,体温39.6C~40.C之间,神志昏迷,白天尚可,晚上高烧加重,彻夜烦躁不眠谵语,经用一系列抗感染治疗无效。...

  • 刘启廷教授在临床中善用鸡鸣散治疗下肢浮肿症

    刘启廷教授在临床中善用鸡鸣散治疗下肢浮肿症

    鸡鸣散具有行气降浊,宣化寒湿之功效,主治脚气病。症见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用索悬吊,叫声不绝,筋脉肿大。所谓“鸡鸣”,是指服药时间。五更鸡鸣乃阳升之时,取阳升阴降之意。方药组成:槟榔7枚,陈皮、木瓜各1两,吴茱萸2钱,桔梗半两,生姜(和皮)半两,紫苏茎叶3钱。原方用法:上为粗末,分作八服。隔宿用水三大碗,慢火煎,留一碗半,去滓;用水二碗,煎滓取一小碗,两次以煎相和,安顿床头,次日五更分二三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温亦得,服了用饼饵压下。如服不尽,留次日渐渐吃亦可。服此药至天明,大便当下...

  • 完带汤治腹痛尿浊

    完带汤治腹痛尿浊

    完带汤临床新用 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由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组成,主治女子肝郁脾虚、湿浊下注之带下病。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完带汤治疗多种病证均获良效,现举2例医案介绍如下。 1 腹痛 患者,男,62岁,2018年3月4日初诊。患者腹痛反复发作近5个月,曾在多家医院以“慢性胃炎”治疗,服药期间症状好转,但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近半个月服药欠效,遂来就诊。刻下症:腹痛阵发,每日2~3次,每次约30 min。痛时喜按,且情绪激...

  • 胸部压榨不适 血府逐瘀汤治验

    胸部压榨不适 血府逐瘀汤治验

    患者杨某,女,38岁。 2014年8月22日以“胸部压榨不适十余天”就诊。 刻下症见:胸部自觉有物压榨致憋闷不适,月经周期正常,经期、经量适中,经色黯有血块,带下无异常。舌质黯,舌苔薄白,脉涩。中医辨证为瘀血阻滞于胸中之胸痹,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药用: 桃仁、红花、川芎、柴胡、枳实、桔梗各10克,赤芍15克,生山楂12克,甘草6克,6剂,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 9月5日患者因它病就诊,诉前症药后即愈。 《医林改错》(清·王清任)列血府逐瘀...

  • 从《伤寒论》方剂变化探讨虚性寒饮的治疗

    从《伤寒论》方剂变化探讨虚性寒饮的治疗

    水饮是指人体内水液运行输布障碍所导致的病理产物。张仲景《伤寒论》中治水饮之法或以健脾,或以宣肺,或以燥湿,或以利水,或以温阳等,邪同而治异,然其中之不同则因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处疾病阶段不同故治疗不尽相同。本文就水饮的产生及《伤寒论》中治疗水饮之方五苓散、茯苓甘草汤、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理中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四逆汤分析如何动态辨证论治水饮。 水饮产生的机理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