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第20页
-
解除大肠不全肠梗阻举案两例
笔者在临床过程中,发现白花蛇舌草和当归两药,在不全肠梗阻的防治中有重大作用。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清利肠道湿热,而大剂量的当归即能润肠通便又可温润肠道,增强肠道的蠕动功能从而解除大肠不全肠梗阻,举案两例以证之。 例一:患者李某,女,55岁,于2011年6月8日上午就诊。主诉:腹痛腹胀大便闭涩不畅20天。腹痛腹胀,以右下腹为主,大便秘涩不畅,有时用开塞露可排少量稀糊状便,便意差,每日下午与夜晚右下腹胀满灼热疼痛不适.在某医院已服用中药5剂(药名、药物剂量不详)和点滴用药5天无效,故来就诊。体检:右下腹及...
-
全国名老中医治慢性心衰经验
黄春林,主任医师,教授,博士 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 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3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 中医”,1997及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 第二批及第四批带徒名老中医专家。 黄老从医40余载,对冠心病、心律失 常、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 病、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等内科杂症 的中西医诊治颇有造诣。现将黄老治 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介绍如下。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 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晚期,导致心肌收 缩功能和(...
-
全身按摩降压效佳
按揉头部:用两手大小鱼际按住头部两侧揉动,由太阳穴揉到后颈部,然后改用两手拇指揉风池穴(颈后两大筋外凹陷,与耳垂平齐处),以感到酸胀为度。 按揉腹部:将掌心放在肚脐上,另一手掌重叠按压,先按顺时针方向缓慢平稳地按揉腹部3分钟,也可适当延长时间,以腹部暖热微鸣为佳。 按揉下肢:双于握住左侧大腿根部,一边按大腿两侧肌肉,一边向小腿推按,按从上向下方向重复操作5次;然后用同样的操作方法,按揉右腿5次。 按点足心:晚上睡前,端坐,用两手拇指分别按摩两足底中心的涌泉穴(收起足趾,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处即是),或者用左足跟搓右足...
-
全国名老中医治小儿哮喘经验
俞景茂,全国名老中医、教授、浙 江省名老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 40余载, 医术精湛,精研医理,学验 俱丰。临证师古创新,注重实践,善于 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在治疗儿童哮 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等疾病 方面有独特的经验。现将俞老防治小儿 哮喘复发方面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哮喘复发的病因病机。俞老认 为,哮喘的复发有内外二因,内因与 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有密切关系, 外因与感邪、饮食不当、劳累密不可 分。肺为水之上源,若肺气虚衰,治节 无权,失于输布,则凝液为痰;脾胃乃 水谷之海,脾气虚弱,运化失司...
-
中医综全疗法治中风偏瘫
患中风后,大部分患者都遗留偏瘫,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痛苦和负担。目前中医以综合疗法为主,包括中医辨证施治、针刺疗法、推拿与按摩等几个方面。 1.中医辨证治疗 气虚血瘀型:症见偏枯不用,或肢体麻木,兼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面色无华,气短无力,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虚弱。治宜益气活血,逐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可用黄芪、当归、川芎、桃仁、赤芍、地龙、川牛膝、鸡血藤、木瓜、丝瓜络等。 阴虚风阳上扰型:症见头晕目眩,耳鸣,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艰涩,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育阴潜阳,活血通络。方用天麻钩...
-
全国名老中医治支气管炎经验
印会河,全国名老中医,教授,精通中医基础理论,勤于临床实践,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期介绍其运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源于《医门法律》,印氏加减)治疗支气管炎经验。 方药组成:冬桑叶、黑芝麻(打)、杏仁、阿胶珠、枇杷叶、石斛各10克,桑白皮、沙参各15克,麦冬12克,生石膏30克(先煎)。 功用:清热润肺。 适应证:急、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部肿瘤行放射治疗后等中医辨证属燥热伤肺型的患者。症见咳喘无痰,或咳吐白色泡沫,质轻而粘,甚难咳出,咽干口燥,颊热面赤,口渴思饮,舌质红,舌苔少...
-
急性阑尾炎中医疗法大全
急性阑尾炎是指阑尾的急性炎性病变,常波及阑尾周围组织,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本病中医诊断为“肠痈”,多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食油腻,生冷等物,损伤肠胃,湿热内生;或饱食后急剧奔走,使肠道运化失常,导致气滞血瘀,湿热内蕴肠腑所而导致的内脏痈病类疾病。 辨证分型 蕴热型: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伴有脘腹胀闷、恶心、嗳气;纳呆、大便秘结、小便清或黄。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紧或细涩。 [治法方药]通里攻下,清热化湿。大黄牡丹汤,或锦红汤、红藤煎剂加减,主要药物:大...
-
全身调理久咳 初春防慢阻肺
老年人久咳不要就盯住呼吸科看。有一年我回家探亲,正好赶上父亲生病,咳嗽已经3个月了,一直反反复复。我一打听,原来父亲在3个月前患感冒,发烧38.8℃,经过治疗好转后,出现了咳嗽,一直没有痰,身体有明显的乏力和气短,经过抗炎化痰止咳的正规诊治,已经好转。但是受凉和劳累后,咳嗽会再次加重。 父亲的高血压病史有两年多,经合理诊治,规律服药,血压非常平稳。我给父亲听诊,在肺部没有发现异常,而心脏的听诊,在一分钟之内,出现了没有规律的两个早搏。少于4次,不是频发的早搏,不能形成临床诊断,不需要特别的治疗。 我...
-
民间菜根药用大全
白菜根治百日咳:鲜白菜根2个,冰糖30 克,水煎内服,每日3 次。 白菜根治风寒感 冒:干白菜根1个,红糖 50克,水煎内服,每日3 次。 白菜根治腮腺炎:鲜白菜根2 个,1个水煎内服,1个捣烂外敷,每日1次。 韭菜根治支气管炎:鲜韭菜根50克,大枣100克,水煎,食枣饮汤,每日2次。 芹菜根治气管炎:芹菜根100 克,橘皮10克,炒至微焦,饴糖30 克,放锅内化开,加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数日。 蕹菜根治白带过多:鲜蕹菜根500克,白木槿花250克,洗净切碎,炖鸡、炖肉,吃肉饮汤,每日1次。 菠菜根治...
-
菟丝子治病方大全
阳痿:菟丝子、巴戟天各15克,蜈蚣3克,研末混均,制成水丸,每次6克,每日两次,黄酒送服。 遗精:菟丝子15克,枸杞、杜仲各12克,莲须、韭子、五味子各6克,补骨脂9克。制成丸剂,每次9克,每日3次。 斑秃:菟丝子30克,枸杞15克,制首乌20克,熟地黄20克,五味子15克,山茱萸15克,鹿角胶10克。研碎混均,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一剂,连用21天。 习惯性流产:菟丝子12克,桑寄生15克,阿胶15克(烊化),川续断9克,当归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视力减退:菟丝子12克,熟地黄12克,...
-
姜汁泡脚治疗手脚冰凉:百科全说 张境原
张境原 2010-10-13 上 湖南卫视 百科全说 指导女性正确调理身体 姜汁泡脚配方: 老姜榨汁100毫升,米酒2400毫升,盐100克 注意(一定要是老姜,可以用二十度白酒代替米酒) 第一天 将材料不加热一起放入桶中 泡脚二十分钟 再倒入2400毫升 温开水泡脚二十分钟 第二天 将第一天的水留重复第一天的动作,放材料放水 第三天 后换水,三天泡三次 姜汁泡脚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去除失眠,痛经,痛风,偏头痛,解决手脚冰凉的问题。 姜汁泡脚一般不超过七天,尤其手脚冰凉的绝对有效,隔天就可以流汗了...
-
中风偏瘫 中医康复全方位治疗
偏瘫患者经常在病后1~3个月内发生偏身肢体水肿、疼痛,尤其以肩部疼痛、手浮肿和疼痛为多见,临床称为肩手综合征,其发生率约占偏瘫患者的12.5%,其主要是中风后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所致。 治疗方:枳树皮(屑)1000 毫升、酒1000~3000 毫升。将枳树皮以酒渍一宿,每服100~200 毫升。酒尽更作。主治 卒中急风,身直不得屈伸反复者。 食疗方:冬麻子、薄荷叶、荆芥穗各50克,小米150克。将冬麻子炒熟去皮研细;砂 锅内放水先煮薄荷叶、荆芥穗,而后去渣取汁,再将麻子仁、小米同放汁内,加水煮成粥即 可。每日1次,空...
-
回阳利水为治 慢性心功能不全
中医认为,慢性心功能不全多为气阴两虚,心脉瘀阻,阳虚水泛所为,当以养心益气,温阳化瘀,回阳利水为治,介绍几则粥疗方,供选用。 黄芪柏仁粥:黄芪30克,柏子仁10克,大米100克,蜂蜜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蜂蜜,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补气安神。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脉结代。 生脉粥:党参、麦冬、五味子各10克,大米50克,冰...
-
全身麻木2年 主方黄芪虫藤饮
曾某,男,72岁,门诊病例,2009年9月25日初诊。 主诉:全身麻木2年。患者2年来全身麻木,疲乏,步行不稳,头昏沉,伴颈胀,时作呕逆,咳嗽;查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辨证:气虚兼风客络阻。 治法:益气搜风,舒筋活络。 主方:黄芪虫藤饮。 组方:黄芪30克,全蝎5克,地龙10克,僵蚕15克,蜈蚣1条,鸡血藤15克,海风藤15克,钩藤15克,天麻20克,葛根30克,法半夏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 15剂,水煎服,日1剂。 10月11日二诊:全身麻木、头昏、颈胀减轻,仍疲乏,行步不稳...
-
脉管炎最佳治疗方法 脉管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大全
脉管炎 【脉管炎的症状及治疗】 脉管炎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简称,该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动静脉同时受累的血管疾病。主要侵犯四肢血管,尤以下肢多见。多与寒冷、潮湿、吸烟、外伤等外因刺激有关。内因可与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及免疫因素有关。致使肢体中小动脉痉挛,血栓形成,动脉闭塞,局部缺血缺氧,以致肢端坏死,指(趾)节脱落。本病属于中医学“脱疽”范畴,多由于脾运不健,肝肾不足,寒湿侵袭,凝滞脉胳所致。 脉管炎有哪些症状? 主要表现为肢体缺血以及因缺血所致的游走性静脉炎、缺血性神经性病变和继发感染。病...
-
早搏治疗 早搏中医膏方偏方治疗大全
过早搏动 【病因与症状】 过早搏动又称期前收缩,简称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所引起的心脏搏动。过早搏动是最普通而又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异位起搏点部位的不同,过早搏动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三种,其中以室性最为常见。早搏可以是偶发或散在的,也可频繁地出现。 过早搏动的病因众多,临床上有时不易确定下来。一些健康人也偶可发生,过量饮酒、吸烟、情绪波动等常可诱发早搏。当然,早搏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瓣膜病等。另外,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可引起早搏,如肾上腺素、奎尼丁等等。本症属于...
-
全国名老中医治郁证经验
任琢珊,全国名老中医,系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教授,全国第二、三批名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中医所说的“郁证”,西医称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是临床常见病,多为情志致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可见于任何年龄,以女性发病率为高,现代医学检查常无客观发现,多是对症治疗,且疗效欠佳,尤其年龄偏大或处在围绝经期的患者,常常顽固难愈。任老认为,顽固性郁证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并与肝、肾、心、脾有关。任老师对病情顽固者常从肾论治,每获效验。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有情志致病因素,一般辨证当...
-
全国名老中医治暑病、失眠经验
陈瑞春,全国名老中医,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病。本期介绍其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暑病夹湿及失眠经验。 治暑病夹湿——小柴胡汤加苍术厚朴。 病案:李某某,男,49岁,司机。6月23日就诊。病者一星期前上庐山,当晚睡在空调房间,因而受凉。下山当晚即发热39.5度,无汗口不渴,头痛紧束,诸身酸楚,骨节疼痛,当即用西药(不详)发汗,汗出热退。第二天来诊,自述:头痛前额胀痛紧束,诸身关节疼痛,肌肉酸胀实在难忍,微恶风,不发热,四肢疲软,不欲食,脉缓而软,舌白润。拟小柴胡汤加味:柴胡、党参、防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