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 第25页
-
针刺“语泉穴”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急 性期发病率达 35% ~60% [1- 2 ] ,可导致患者心理障 碍、脱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严重者甚至 因窒息而危及生命。经研究发现,伴有吞咽障碍 的中风病死亡率是吞咽功能正常、中风病程度相 似组的 3 倍 [3 ] 。因此,吞咽障碍作为临床难题己 成为当今国内外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得到了全 世界的重视。导师侯书伟教授从医 40 余年,拟定 “语泉穴”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流涎、 失语等症状 [4 ] ,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
-
震颤麻痹伴睡眠障碍 疏肝理气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胡佑志 周某,女,今年68岁。患者自述夜间睡眠困难,平均睡眠时间2~4小时。四肢不自主抖动,步态不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言语不利,流涎,眠浅,多梦,夜间翻身困难,急躁,汗多,大便干,小便频繁,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查体:见咽反射减弱,双上肢静止性震颤,四肢肌力尚可,肌张力增高。 诊断:震颤麻痹伴睡眠障碍(肝气郁滞、阴虚阳亢)。 治法:疏肝理气、滋阴潜阳。 处方:柴胡、陈皮、当归、玄参、地龙各10克,白芍、龙齿、合欢花各15克,川芎、...
-
郑启仲治疗儿童慢性发声性抽动障碍验案举隅
儿童抽动障碍是以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 为主要表现, 伴随心理行为症状为特征的一种儿童常 见神经精神疾病 [1 ] 。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 势。发声抽动是由于疾病引起呼吸肌、 咽肌、 喉肌、 口 腔肌和鼻肌的肌肉抽动, 阻碍气流而发出的声音。膈 肌抽动表现为叹气声、 呃逆声; 喉部肌肉抽动表现为干 咳、 清喉、 哼哼声等; 咽部肌肉抽动可表现倒吸气声; 鼻 部肌肉抽动多表现为吸鼻声。严重的患儿可以出现秽 语 [2 ] 。临床中发声性抽动常因呼吸道感染、 情绪等诱 因反复发作、 加重, 较运动性抽动治疗更加...
-
韩碧英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后遗运动障碍经验
格 林 巴 利 综 合 征 ( Guillain- Barré syndrome, GBS) 是免疫介导的急性炎症性周围神经病,临床 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的弛 缓性瘫,也有累及呼吸肌,或颅神经运动纤维受 累的面肌瘫痪、咽喉肌瘫痪 [1] 。韩碧英教授临 床工作 50 余载,长期致力于针药并用治疗各种 痿证,讲究调理中焦为法,选择特定穴及经筋 循行进行针刺,能迅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 存质量。 1 病因病机 韩碧英教授认为本病属痿证,其基本病机为 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痹; 阳明虚...
-
睡眠障碍之嗜寐辨治
嗜寐病因较多.其基本病机 为阳气精血亏虚和湿热痰浊内 盛,以致神失所养、邪蒙神窍。神 失所养是虚证嗜寐的病机所在. 邪蒙神窍为实证嗜寐的病机所 在。前者多为内伤。后者多系感 受外邪或体内湿浊痰饮及外伤 瘀血内阻。大凡湿邪困脾、痰浊 痹阻、肝胆湿热、暑热伤气。瘀血 阻窍者,多属实证;脾气不足、心 气虚衰、脾肾阳衰、肾精亏虚者, 则多为虚证。二者虽有虚实之 别.但由于病程较久,症状复杂, 虚实可以相互转化.临床常见虚 实夹杂之证。嗜寐的辨证论治. 虚证者宜补其不足.如温补脾 肾、补气益心、填精提神;实证者 宜泻其有余,...
-
用“营卫精神模型”假说阐释抑郁障碍病机
据报道,我国已有各类精神疾病患者 1. 73 亿 人,其中重型精神疾病患者高达 430 万人 [1 ] 。同 时,心血管、神经、消化等各系统疾病与抑郁障 碍、焦虑障碍共病的报道日益增多 [2 -4 ] 。传统的情 志致病理论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复杂多变的精神 疾病。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全面系统地认识精神活 动、精神疾病及其与躯体疾病共病,至今未见报 道。我们通过对 《黄帝内经》营卫理论的研究发 现,营卫分布广泛、功能多样,与饮食、睡眠、二 便、精神、运动、感觉、免疫等诸多功能皆相 关 [5 -6 ] ,认为营卫不应囿于...
-
魂魄理论防治抑郁障碍 抑郁能不能治好
基于中医魂魄理论探讨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多种原 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 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表现在情感 方面主要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观念消极、兴趣 索然,躯体方面主要为疲劳乏力、睡眠障碍、食欲 减退、性欲下降、全身疼痛等。本文基于中医魂魄 理论,通过阐述魂魄与抑郁障碍的密切关系,强调 抑郁障碍的关键是魂魄问题,基本病机责之魂魄失 常,神机不和。现详述如下。 1 魂魄概说 魂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而中医学本 身是文化医学,同样蕴含魂魄概...
-
强迫障碍适宜志意辨证论治
强迫障碍是儿童时期以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并伴有焦虑情绪和适应困难的一种神经行为病证。发病高峰年龄15~20岁,患病率约为0.5%~1%,女性发病晚于男性。具有慢性持续性病程者占77.6%,残留问题的发生率占10%~15%。本病适宜志意辨证论治。 1 确定病证类属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及相关诊疗指南规定强迫障碍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而且必须在连续两周中的多数时间存在强迫症状或强迫动作,或两者并存,这些症状引起痛苦或妨碍活动,患者的生活、职业、社会...
-
治帕金森病睡眠障碍 方选中药验案
病案:患者,女,71岁。自诉 入睡困难,平均睡眠时间2~4小 时,眠浅,多梦,四肢不自主抖动, 行走不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言语不利,流涎,夜间翻身困难, 急躁,汗多,大便干,小便频,舌质 红,苔薄黄,脉弦细。查体见咽反 射减弱,双上肢静止性震颤,四肢 肌力可,肌张力增高。西医诊断为 帕金森病;中医辨病为不寐,辨证 为肝气郁滞,阴虚阳亢。治以疏肝 理气,滋阴潜阳,方选柴胡疏肝散 合镇肝熄风汤加减。 处方:柴胡、 陈皮、当归、玄参、地龙各10克, 白芍、龙齿、合欢花各15克,川 芎、薄荷、川牛膝、炒蒺藜各12...
-
于睿基于“心主神明”理论妙用对药治疗睡眠障碍经验集萃
于睿教授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 双 博士学位( 医学博士, 临床医学博士) , 博士研究生导 师, 主任医师。曾多次参加国家“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 划、 国家自然基金课题, 主持辽宁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课题等十项课题研究, 并获得两项医学专利。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 共 25 篇, 出版《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等 8 部著作。在 近二十年的临床工作中, 积极提倡“古方今用” , 学贯 古今, 汇通中西, 临床经验丰富。近年来,...
-
心脾两虚型孤独症谱系障碍 治则方药
赵某,男,3岁9月,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儿童。2021年01月26日初诊。诉发现叫名不应、目光交流差,伴言语简单1年余。2岁2月时发现叫名不应,目光不对视,不与同龄小朋友玩耍、语言简单、兴趣狭窄、行为刻板、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已学会的字词不再使用、出现原有的一定的交流能力减少、咿呀发声减少。2岁9月时确诊:孤独症谱系障碍。予以康复训练1年,患儿社交改善不明显,行为刻板固化。3岁9月时仍不与人交流,眼神游离、目光回避、叫名不应,对指令无反应、不能执行简单指令,兴趣狭窄(喜欢听儿歌)、独自玩玩具、玩法单一、行为刻板、动作...
-
广泛性焦虑障碍常见中医症状分布情况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湿、热证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以紧张、过分担忧、恐惧、坐立不安等异常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该病是一种常见精神障碍, 12个月患病率为1%~4%, 终身患病率接近6%, 2010年选取北京3 387名16岁及以上社区居民, 调查显示焦虑障碍患病率为3.08%, 心境障碍患病率的0.87%, 物质使用障碍患病率的0.37%[1]。目前对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型研究结果并不统一, 多为肝气郁结、心胆气虚、阴虚火旺、气郁血瘀、肾精亏虚等, 并未提出湿热证型或湿、热证素。而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性焦虑...
-
焦虑性障碍中医药研究述评
焦虑性障碍(Anxiety Disorders)又称焦虑症或 焦虑性疾病,是一组以病理性焦虑情绪为主要临 床表现的精神障碍。临床上表现分为精神性焦虑 和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是指一种担心吊胆、 恐惧和忧虑的内心体验,伴有紧张不安; 躯体性 焦虑是指在精神性焦虑基础上伴发的自主神经功 能亢进的系列症状,如心悸、胸闷、气短、出汗、 紧张性震颤、口干及颜面潮红、苍白等,同时伴 有警觉、运动性不安等症状。 焦虑性障碍患者患病率较高,女性患病率是 男性的 2 倍,一般人群焦虑性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 28. 8%(包括广泛性焦...
-
躯体形式障碍一例治验
躯体方式妨碍是一种以耐久地担心或信任各种躯体不适或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缓慢精神疾病,其主诉的躯体不适或症状,往往经各种医学查看证实无器质性损害或清晰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惯例的辨治方法,针对轻症或许有用,但面临重症,往往被患者复杂多变而又情绪化的表述带入纷乱错杂、辨无可辨的为难地步。面临这一类患者,笔者临证常于血府逐瘀汤(癫狂梦醒汤)、八味除烦汤、升降散、荡痰汤中酌量选用,往往能切中枢机。下面介绍一例此类病患者,供我们学习。 彭某,男,56岁。2018年6月16日初诊:患者周身痛苦2年,痛无定处,广泛全身...
-
更年期情绪障碍与失眠防治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更年期失眠症的病因肾虚肝郁。近年来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年龄有提早趋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更年期情绪障碍 更年期情绪障碍包括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焦虑状态主要表现为过度担忧,恐惧,头痛头晕,大汗,口干,坐立不安,呼吸急促等。抑郁状态主要表现为抑郁心情,睡眠障碍,无价值感,精力减退,罪恶感,自杀观念,易激惹,注意力障碍等。 辨证论治 肾虚肝郁表现为胁肋胀痛,情绪抑郁,神疲乏力,耳鸣,腰膝酸软,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方药:六味地黄丸合...
-
从肝浅探抽动障碍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病机及证
抽动障碍 (tic disorder, TD) 是一种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发病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疾病, 临床表现为突然的、简短的、反复的、不自主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等症状, 运动抽动初期主要以头面部的强迫动作为主, 如点头、挤眉弄眼、皱鼻、噘嘴、弄舌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渐至四肢及躯干, 可有耸肩、挥臂、手指蠕动、踢腿或吸腹等症状。发声抽动可有清嗓、口中怪声、秽语等症状。抽动的形式变化无穷, 运动抽动可转变成声音抽动, 也可增加原抽动的新动作。近年研究显示TD患儿有强迫性障碍、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学习困难、睡眠障碍等...
-
焦虑障碍 中医药诊断治疗预防等方法
焦虑障碍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 焦虑障碍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主要参照美国精 神病学会(APA)制定的 《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 册》(DSM- V) [1 ] 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疾 病的国际分类第 10 版(ICD- 10) [2 ] 推荐进行编制, 采纳的证据分级标准参照刘建平教授提出的关于 传统医学证据分级的建议,发布于中华中医药学 会 《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中,近年来关 于焦虑障碍的新的临床证据不断出现,需要依托 临床证据对指南进行更新和解读。针对焦虑障碍, 指南主要提供有关中医药诊断、治疗、预防...
-
肠胃舒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25例疗效观察
脓毒症是目前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危重症, 其 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脓毒症患者体内出现的 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易导致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 而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又预示着患者病情将进一步 的恶化。近年来, 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 中医药能够 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我们对 25 例脓 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 肠胃舒进行干预,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结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收集 2013 年 10 月至 2015 年 6 月期间河北省 中医院急诊 ICU...
-
基于络病学说从瘀论治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cerebral small vessel cognitive impairment,CSVCI)是由血黏度高、血压高、血脂异常等因素影响,造成解剖终末端动静脉、微小动静脉循环障碍,继而神经影像学表现异常,脑白质或灰质显现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结合临床证候最终被认定为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临床被诊断为脑小血管病的病患中,45%的人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即有近一半的患者可能存在痴呆风险[2]。目前,临床对于脑小血管病尚无系统的诊疗方案,存在认识不足、诊断滞后、治疗不规范、药物毒...
-
中医药治疗轻度认知障碍探析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指患有轻度的记忆或认知功能的损害,但未发生痴呆的临床状态,是处于正常脑老化与早期痴呆之间的一种重要的过度状态,属于痴呆症的前期症状。MCI病因较多,阿尔茨海默病、脑小血管病、路易体病、额颞叶变性等缓慢起病的痴呆类型在临床症状达到痴呆前,轻度的病理变化均可引起MCI。另外脑外伤、脑炎、营养缺乏等可导致持久的MCI。 早期发现和诊断MCI 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减少痴呆的发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FDA批准的治疗MCI认知症状的药物。同时国内外治疗MCI的指南中指出:...
-
基于治未病思想浅析轻度认知障碍从痰防治策
轻度认知障碍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是指有记忆障碍和 (或) 轻度的其他认知功能障碍, 但个体的社会职业或日常生活功能未受影响, 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1]。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为痴呆病症中最常见的类型, 研究显示, 健康老人中每年有1%~3%发展为AD, MCI患者每年有10%~20%发展为AD[2], MCI患者痴呆发病率约是健康老人的近10倍[3]。由于痴呆治疗效果欠佳, 痴呆对患者的健...
-
焦虑障碍 祖国医学的针灸治疗
“安神解虑”针刺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观察 广泛性焦虑障碍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 体内容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并有显著的植物 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 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1 ] 。目前临床抗焦 虑药物疗效肯定,但具有耐受性及较多不良反 应 [2 ] ,祖国医学的针灸治疗对该病症具有确切的 治疗作用 [3- 6 ] ,且较少出现不良反应,现将临床资 料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全部资料均来自2015 年10 月—2017...
-
针灸药并用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各种围术期因素导致术后胃肠功能不能恢复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临床常表现为术后腹胀、呕吐、排便延迟等,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普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目前西医缺乏有效、明确的治疗方案。本案在现代医学干预效果不佳前提下,从“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理论着手,采用先针后药的治疗方案,获得显效。现整理总结如下。 张某,男,81岁,于2021年3月19日入院。主诉:腹痛1月,加重1周。患者2020年11月18日因胆总管结石、梗塞性黄疸、胆囊结石住院,行腹腔镜下...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传统分型治疗
1.典型病例 何某某,男,14岁,学 生。1993年2月5日初诊。 主诉:间断鼻衄、发热 4个月。于4个月前无明显 诱因出现面色苍白,间断 鼻衄,发热,伴心悸、乏力, 反复感冒,经某医院骨穿 和末梢血化验检查,诊断 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住 院治疗,其中输血800毫 升及对症治疗,病情未见 好转。遂于1992年12月 14日前往某医学院附属医 院住院治疗,再行骨穿确 诊为再障,应用强的松、左 旋眯唑i丙酸睾丸酮、输血 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住 院33天,于1993年1月 15日出院。20天后求治于 笔者。症见:面...
-
裴正学运用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形成三系细胞减少,引起出血、发热、感染、贫血等症状的疾病。西医治疗主要采取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控制感染,输血纠正贫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措施。裴正学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也取得满意疗效,举例如下。 病案举例 邓某,男,8岁。2009年12月10日初诊。 主诉:乏力伴牙龈出血5个月。患者于5月前因发烧,双下肢出红色皮疹,齿龈出血,家属带领去甘肃省某医院血液科检查,化验血常规:血小板8×109/L,血红蛋白32g/L,红细胞1.36...
-
寒胀中满分消汤 治腹胀耳鸣耳聋目障不明
寒胀中满分消汤 病案1:中满腹胀 徐某,女,24岁。患大便溏泻已二年多,每日三四次。逐渐发展为中满腹胀,从心下至少腹胀闷不胜,特别以进食后为甚。饮食乏味,带下多,手心火热。西医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核”,按结核医治无效。其人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弱无力。此证属脾虚有寒,中气不运,清阳下陷,浊阴在上;又带下多而手心热,正是东垣所谓内伤之热。 黄芪10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黄连6克,吴茱萸6克,生姜6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