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溃疡 第22页

溃疡 第22页

  • 偏方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偏方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鸡蛋壳三十个,炒脆后磨成粉末,一次十克,早晚饭前用白糖水冲服, 一般1剂可愈,病重者需要2剂。 忌酸辣。...

  • 大枣海蜇治胃溃疡

    大枣海蜇治胃溃疡

    海蜇、大枣各500克,红糖250克,将它们熬成膏状即可,每日2次,每次1匙。...

  • 胃溃疡属中医胃脘痛 简效方瓦楞子

    胃溃疡属中医胃脘痛 简效方瓦楞子

    胃溃疡属中医胃脘痛、吞酸领域。其体现是以上腹部不适(或隐痛)、嗳气、泛酸、厌恶、吐逆等为主症。本病成因复杂,如饮食不节、吸烟饮酒、乱用药物、精力要素等,都是本病的诱发要素,现多认为本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下面介绍一个医治胃溃疡(或吞酸)简效方。 办法:瓦楞子、甘草各150g,将瓦楞子煅后研细末,甘草焙干后研细末,两药混合均匀,每次服6g,每日2~3次,1周为1个阶段,宜饭前服,如胃痛有节律性,可选在痛苦发生前20分钟服,效果更佳。可连服3~5个阶段。主治胃溃疡,胃酸排泄过多。 瓦楞子为海产软体...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反复口腔溃疡化浊解毒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反复口腔溃疡化浊解毒方

    李某,男,56岁,就诊时刻:2009年4月18日。主诉:胃脘肿痛5年,加剧10天。患者缓慢萎缩性胃炎病史5年,胃镜诊断为缓慢萎缩性胃炎,病理示黏膜中度炎症。就诊时症状:胃脘胀满、痛苦,嗳气,口干苦,口舌重复溃疡,经年不断,舌痛,大便干结,2~4日1次,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属浊毒内蕴,熏蒸口舌。治则:化浊解毒,生肌敛疮。给予自拟化浊解毒方加减: 藿香12g,佩兰9g,生薏仁15g,茵陈15g,白花蛇舌草15g,黄连15g,公英12g,云苓15g,白术9g,冬凌草12g,儿茶9g,元参15g,青黛3g。日1...

  • 消化性溃疡中医防治 刘启泉节点理论的内涵

    消化性溃疡中医防治 刘启泉节点理论的内涵

    刘启泉基于“节点理论”防治消化性溃疡 刘启泉,首届全国名中医,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节气对发病的影响,临证遣方用药亦基于此。文章将以消化性溃疡为例,介绍刘启泉教授基于“节点理论”防治该病的一些思考与体会。 节点理论的内涵 节,节气;点,关键位置。节点,其内涵有二,一指“以节气为关键点”,另一指“节气中的关键位置”。前...

  • 消化性溃疡 胃酸胃痛中医药医案

    消化性溃疡 胃酸胃痛中医药医案

    编者按:国医大师周仲瑛在其多年的临证过程中,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辨治各类消化性溃疡患者,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缩短了治疗时间。本文通过对周仲瑛治疗消化性溃疡案例的介绍,探讨其治疗本病的组方特点及临证思路,从中体会周仲瑛审证求机、知常达变的辨治思想,丰富并完善其以“病机辨证”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和辨治脾胃系病症的学术思想。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人群中检出率约为10%,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技术的普及,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有下降趋势,但复发率仍较高。西医根据其发病...

  • 胃溃疡从虚论治 从郁论治 从湿论治

    胃溃疡从虚论治 从郁论治 从湿论治

    全国名中医张小萍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五十余载,学验俱丰,尤擅脾胃病的中医药防治、调护。张小萍认为胃溃疡是一种身心疾病,临证多从“虚、郁、湿、瘀”辨治,疗效显著。现将张小萍治疗胃溃疡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从虚论治 虚是胃溃疡的发病基础。张小萍认为从虚论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①胃溃疡的病位在脾胃,治当健脾益胃,临床多用自拟的张氏益胃汤加减化裁,保护胃黏膜、修复溃疡损伤。②健脾先开胃,胃纳正常则脾化有...

  • 胃炎胃溃疡,胃病中医方法

    胃炎胃溃疡,胃病中医方法

    胃病患者会呈现胃反酸等胃部不适的症状,常常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暴饮暴食,吃太热或太凉的食物,都会对胃黏膜形成刺激,影响到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也会导致胃胀的现象。 胃胀:炒谷芽,金桔(或桔饼);将金桔洗净,压扁;将炒谷芽浸泡顷刻,煎煮10分钟后;再放入金桔煮5分钟,将药汁滗出,参加少数糖,当茶饮。这种食疗法任何人可用。炒谷芽有健脾理气的作用,金桔有理气和胃的作用。 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不适:丁香茶(非香料丁香),取适量冲泡饮用,可代茶饮。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肿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

  • 消化性溃疡主治方 益气清热护膜方

    消化性溃疡主治方 益气清热护膜方

    单兆伟,1940年出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和国医大师徐景藩,长期从事脾胃病疑难病的证治研究,主要论著有《中医临证与方药运用心得》《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医胃肠病学》《孟河医派传人单兆伟医疗经验集》等。 组成:炙黄芪10g,炒白术10g,炒薏苡仁15g,黄芩10g,仙鹤草15g,蒲公英15g,煅乌贼骨15g,浙贝母6g,莱菔子15g,白及10g,三七粉3g(冲)。 功能:益气健脾,清热护...

  • 胃溃疡偏方

    胃溃疡偏方

    我的侄子由于工作繁忙,食无定时,胃部经常隐隐作痛。医生说他是胃溃疡,需要多吃点护胃的食物。后来,亲戚介绍了一个护胃偏方,侄子服用一段时间后,胃痛的情况开始有所减少。 胃溃疡偏方:蚤休20克,鲜猪肚1个。先将猪肚洗净,然后塞入已用水浸透的蚤休,扎紧猪肚两端,再加水及盐,用文火慢煲,最后倒出药渣,喝汤食肉。每隔4天用1次,连食一个月左右。 专家点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佘世锋表示,蚤休又名重楼、七叶一枝花,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有小毒。蚤休主治痈肿疔疮、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

  • 中药可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中药可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谈起医学领域对于胃肠黏膜常见损伤疾病的认识,一定要提到人们对于消化性溃疡认识的三次飞跃。 第1次飞跃:1910年Schwarz教授提出,无酸无溃疡(No acid,no ulcer)概念后,使我们对溃疡的认识大大提高了一步。直到现在,我们都采用抑制胃酸或中和胃酸的药物治疗溃疡,很多患者的溃疡得以愈合,生活质量也大大改善。但仅仅采用抑酸治疗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第2次飞跃: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的Warren教授和Marshall教授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p),并提出无Hp无溃...

  • 治疗老年胃肠病举案 胃溃疡慢性腹泻

    治疗老年胃肠病举案 胃溃疡慢性腹泻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多年来用自拟安中汤(药物组成为黄芪、党参、桂皮、白术、生姜、大枣、怀山药、田七、木香、砂仁、黄连)治疗老年胃肠病,有显著疗效,举案于下。   胃溃疡   许某,男,71岁。2016年5月16日诊,患者近一个月来上腹部常饱胀疼痛,今日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现面色白光白,胃部胀痛,有明显压痛感,呃逆、泛酸,食欲不振,大便溏,日2次,头晕,全身乏力,四肢不温,麻痹,舌淡,舌边有瘀斑,苔白,脉细缓。给药黄芪30克,党参15克,桂皮10克,白术12克,生姜20克,大枣...

  • 反复腹部隐痛3年 慢性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处方

    反复腹部隐痛3年 慢性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处方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 【基本资料】 罗某某,女性,45岁。 01 【发病过程】 患者诉三年前开始出现腹部隐痛,与进食无明显时间相关性,曾多次在外院就诊治疗,效果无明显缓解,本月初因进食较硬的米饭后再次出现腹痛,行电子胃镜检查示慢性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正行四联根治HP疗法。近日来患者自觉腹痛发作较前频繁,遂来就诊。 02 【首诊证候】...

  •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诱发的胃脘部疼痛 胃痛中药剂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诱发的胃脘部疼痛 胃痛中药剂

    孔祝三,(1920—2021),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行医80余载,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病。1986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著有《医案医话》《常见病中医治病验方》等。 组成:党参9克,五灵脂6克,炙香附12克,延胡索9克,广木香4.5克,丹参9克,乌药9克,炙甘草3克。 功效:健脾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诱发的胃脘部疼痛。 用法:上药共入砂锅,倒入凉水(以没过药为度),急火煮沸改为文火煎煮...

  • 消化性溃疡,胃脘痛,胸脘痞闷,中药用健脾愈痞方

    消化性溃疡,胃脘痛,胸脘痞闷,中药用健脾愈痞方

    石某,男,61岁,广东江门。 2008年12月3日初诊,患者主诉胸脘痞闷两月余。脘部饱胀、疼痛、纳呆、自觉乏力、餐后呕吐、嗳气、大便常,舌红苔薄白,脉细。外院胃镜示:胃溃疡。西医诊断:胃溃疡,中医辨证:胃痛(脾虚湿困)。治法以行气祛湿,健脾和胃为主,中药用自拟方健脾愈痞方加减,药物有:白蔻仁 10g,薏苡仁 15g,茯苓 10g,法夏 10g,陈皮 10g,砂仁 10g,党参 15g,白术 10g,内金 10g,谷芽 30g。用药过程中根据症状变化加减,每日1剂,复渣再煎分2次,早晚服用。嘱患者门诊中药治疗,1月...

  • 主治各类消化性溃疡 名医愈溃汤

    主治各类消化性溃疡 名医愈溃汤

    周信有,男,汉族,1921年生,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10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2015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从事中医医、教、研事业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 组成:党参20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当归9克,炒白芍20克,丹参20克,元胡20克,三七粉4克(分冲),白及1...

  • 张恩树在临床用角药治疗咳嗽肺癌 胃溃疡

    张恩树在临床用角药治疗咳嗽肺癌 胃溃疡

    角药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以中药气味、性能、七情为配伍原则,三种中药联合使用、系统配伍。角药介于中药与方剂之间,在方剂中起主要或辅助作用,或独立成方,在临床应用中可起到减毒增效之作用。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张恩树为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任氏“然”字门中医内科第十二代传人。其师从全国名中医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自创时方,擅长治疗内妇科杂病。张恩树在临床常运用角药治疗内科杂病,现整理举例如下。 咳嗽—&m...

  • 口腔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 溃疡性结肠炎 便秘秘方

    口腔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 溃疡性结肠炎 便秘秘方

    口腔溃疡 陈某某,女,35岁。2012年10月16日初诊。反复发生口腔溃疡1年余,倦怠乏力伴口干及咽干、口干不欲饮,痰多,纳差口淡无味、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苔白脉细。诊断:脾虚湿盛型口腔溃疡。 方药:生晒参100g,茯苓60g,炒白术30g,白扁豆30g,陈皮30g,山药30g,莲子30g,砂仁30g,薏苡仁30g,桔梗30g,芡实100g,白及100g,焦山楂30g,厚朴30g,健曲30g,黄芪100g,当归30g,蜜甘草30g。打粉,每次15g,鲜开水冲服,每日3次。3个月后复诊,口腔溃疡发生...

  • 经方治疗1型糖尿病伴反复角膜溃疡1例

    经方治疗1型糖尿病伴反复角膜溃疡1例

    芦少敏主任,全国名老中医师承教育指导老师,甘肃省名中医,师从全国名老中医王自立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及科研30余年。芦少敏主任崇尚经典,善用经方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期芦少敏主任临床应用经方治疗1型糖尿病伴反复角膜溃疡疗效显著,现将其报道如下。 1 医案报道 患者,男,29岁,2019年2月21日初诊。反复角膜溃疡发作1年余,外用眼膏及口服中药(具体不详)未见明显缓解。患者既往有1型糖尿病病史10年,以“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25U晚15U&rdqu...

  • 口腔溃疡“口疮”确立温肾壮阳法 温潜降火法

    口腔溃疡“口疮”确立温肾壮阳法 温潜降火法

    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学“口疮”范畴,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晰,其中医病因病机变化虽相对固定,但仍不能完全指导临床辨治,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医大师李士懋认为口腔溃疡的中医病因虽然以火、热为患最常见,但因寒致病者也不在少数。现将李士懋平脉辨证应用温肾壮阳法治疗口腔溃疡的经验总结如下。 肾阳虚损可致口腔溃疡 肾藏精,精化气生血。肾气(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其他各脏腑精气的根本。“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阳气激发推动生理机能,阴血...

  • 中医治疗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有较成熟的治疗方药

    中医治疗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有较成熟的治疗方药

    口腔溃疡简称“口疮”。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口腔溃疡因为常年反复发作苦不堪言。西医一般认为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包括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营养不良、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西医治疗会补充维生素B族和微量元素,严重者会使用激素,如市面上很常见的“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

  • 口腔溃疡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复发性口疮方拟黄芪建中汤

    口腔溃疡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复发性口疮方拟黄芪建中汤

    复发性口疮,中医称“口疳”。因患者大多有口舌灼热疼痛、舌红等热症,故病因以火立论。《丹溪心法》说:“舌上生疮,皆上焦热壅所致。”《圣济总录》也说:“口疮者,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口疮。”所以一般认为口舌溃疡不是“心脾有热”,便是“阴虚火旺”,治疗亦大多以甘寒、苦寒为主。如导赤散、泻黄散、凉膈散、知柏地黄丸之类。 然笔者在临诊中发现,实证固可用寒凉,虚证则非仅阴虚,有些时发时愈...

  • 石恩骏治口腔溃疡 滋肾解毒汤

    石恩骏治口腔溃疡 滋肾解毒汤

    石恩骏,1953年出生,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贵州省名中医,贵州省文史馆馆员。曾先后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参与《医林拔萃》《贵州中医耆宿录》等书编写,主编《贵州名医名方选析》《石家百年医案精选》《石恩骏<神农本草经>发微》等书。从医近50载,对内、妇、儿科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组成:山萸肉9克,山药15克,熟地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

  • 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胆囊炎 反流性食管炎治验举隅

    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胆囊炎 反流性食管炎治验举隅

    十二指肠溃疡 案一 郭某,男,33岁,农民,河南鹿邑人。2017年8月14日初诊。主诉:胃痛伴烧心2年。现病史:空腹胃痛或有烧心已2年。去年曾在某县医院做电子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刻诊:晨起上腹痛,得食痛减,喜温喜按,偶有烧心,但不泛酸,二便正常,舌质正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胃痛(十二指肠溃疡)。 处方:炙黄芪40g,桂枝12g,白芍20g,藿香10g,清半夏18g,生姜9g,大枣20g,炙甘草18g。24剂,中药颗粒剂,每日1剂,水冲两次服。 2017年9月...

  • 周信有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

    周信有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

    国医大师周信有是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学崇《黄帝内经》,济世活人。在临床实践中不仅深谙《黄帝内经》旨趣,而且兼通诸家之学,以“复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为遣方用药原则,对各种内科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深感周信有不仅辨证入微,而且立法用药确有特色,受益匪浅。兹将周信有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证经验作一浅述。 临证经验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周信有认为本病病机表现错综复杂,其总的病机为脾胃虚弱,且以虚寒为主,兼夹气滞血瘀,因此治疗上应虚实兼顾,通补兼施...

  • 甘草泻心汤临床治口腔溃疡和口腔黏膜白斑

    甘草泻心汤临床治口腔溃疡和口腔黏膜白斑

    甘草泻心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本方配伍精当,效专力宏,是辛开苦降、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调和脾胃的代表方剂。李发枝教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河南最美医生”、“河南省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笔者通过跟诊学习,总结出李发枝应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内科常见病的10多种方法和经验方药,这些方法疗效确凿,可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指导和借鉴。 临床应用 口腔溃疡和口腔黏膜白斑 适应证: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所致,反复出现口腔溃...

  • 口腔溃疡 治则滋阴温阳益气养血验方

    口腔溃疡 治则滋阴温阳益气养血验方

    王某,女,76岁。2011年3月2日初诊。自述患口腔溃疡六七年,口内布满溃疡点,辛辣不敢食用,连咸味都感觉刺激舌头,西药中药治疗多年,基本没有效果。伴见手足发凉、畏寒、失眠、耳鸣等。 脉诊:脉虚弱无力,轻取浮缓而显迟象,重按时有小数杂其中。看舌象光剥无苔如猪腰,红色,舌面又水滑甚。脉虚弱是气血不足,浮缓而迟乃是外寒,中有小数乃是阴虚。舌象光剥乃是阴虚,而水滑苔又是外寒之证。病人手足发凉,印证了阳虚外寒,而失眠、耳鸣又印证了阴虚。综合起来看,病人阴虚阳虚齐备,气血均为不足。治疗需要阴阳双补,气血同治。...

  • 黄土汤加减治胃溃疡出血

    黄土汤加减治胃溃疡出血

    胃溃疡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腹胀、腹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恶心等症,若并发消化道出血,则可能出现黑便、贫血、失血性休克,甚则危及生命。现整理一则运用经方治愈胃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的验案,先辨六经,继辨方证,准确选方,精准用药,疗效甚佳,现与同道共享。 张某,女,42岁,2022年9月8日初诊。主诉:胃痛8年,加重伴黑便5日。患者胃痛8年,曾间断口服护胃药(具体不详),疗效一般,胃痛症状间断性发作。2022年9月1日无明显诱因胃痛加重,前往医院就诊,查胃镜见胃体黏膜光滑,充血水肿,...

  • 复发性口疮 标本兼顾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疮 标本兼顾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疮又名复发性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发病率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患病率高达20%左右。本病主要的临床特点是周期性复发且其有自限性,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好发于唇、颊、舌黏膜,牙龈和硬腭少见。因此能够标本兼顾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一直是国内外医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全国名中医戴永生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戴永生长期从事中医五行临床研究,且擅长于应用中医五行生克理论,辨证论治临床所遇之疑难病。现对其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 四君子汤用药变通 辨病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

    四君子汤用药变通 辨病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

    人体生长皆因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金匮要略》曰:“四季脾旺不受邪。”故治病首先要固本,固本首先要健脾。四君子汤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药配合,可以健脾益气。 全国名中医李乾构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长期致力于临床对脾胃病的治疗研究,李乾构处方用药都是先以四君子汤为主方加减应用的。 四君子汤用药变通 李乾构认为,因疾病的不同和个体体质的差异,应用四君子汤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化裁。四君子汤中的人参,可改用作用相同的党参10~20g...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