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 第18页
-
治口腔溃疡中医薰灸方法
薰灸方法:用艾绒或加入其他药物(如丁香、吴茱萸、附子、细辛等以加强作用)做成的艾条,点燃对准脐部进行熏烤(悬灸),直到病人感觉温热舒适,即将艾条燃端固定在一定的高度(一般距离2厘米左右),连续灸烤5~10分钟至局部发红为主,也可配合雀啄灸,每日1次,重者加灸1次。 治疗时注意防止烧伤,孕妇勿灸。 中医认为,本病与心脾肺胃等脏腑关系密切,由于口腔与咽喉肺胃相连,为诸经循行会聚之处,故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在口腔粘膜出现病变,外邪以风、火、燥为多见,体质异常、素体阴虚、精神紧张、睡眠不足,阴液耗伤,虚...
-
治疗多发性口腔溃疡74例 中药漱口方
应用中药治疗多发性口腔溃疡74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74例中男性13例,女性6l例;年龄1— 74岁;病程2天~数年;溃疡主要位于舌尖、 舌边、舌下、软腭、颊黏膜、齿龈等部位,多为 浅在性溃疡。 二、治疗方法 处方:乌梅、五倍子、黄连、黄菊花各10 克,甘草5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 升,用药液漱口,每日3次,漱时使液在口 腔内停留5分钟以上,漱口后在溃疡处涂水 飞珍珠粉。 三、治疗效果 74例患者药后均无不适感觉,1~3天后 69例患者明显好转,4...
-
口腔溃疡怎么办 乌梅丸治疗
杜某,男,30岁,2010年8月13号初诊。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散在口腔溃疡,缠绵难愈,夏秋季节最易复发,重则影响进食与睡眠,发病期间常服用三黄片、黄连上清片,以及中药汤剂等治疗,效果欠佳。诊见:两侧口腔黏膜溃疡3处,呈椭圆形,中央凹陷,边界清楚,溃面嫩红,中间发白,周围黏膜轻微充血,口干,大便干,饮食则痛,伴有咽部不适,似有异物,大便偏干,二日一行,时有心烦失眠,精神倦怠,舌红,苔黄腻,脉沉弦。中医诊断:口疮(肝热阳郁证),治宜养肝清热,通阳达郁。处以乌梅丸方加减:乌梅15克,附子3克,桂枝3克,干姜6克,细...
-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药生甘草治方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亦名蜜甘(《本经》)、蜜草(《名医别录》)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功效。临床上常用以补气,调和诸药,笔者取生甘草和中补虚,缓急解毒的功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多例,疗效满意。 患者,刘某,女,42岁,2009年12月15日就诊。以“反复舌尖及舌下溃疡疼痛2年余,再发3个月”为主诉。2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舌尖及舌下溃疡,予内服中药及外部涂药等治疗,时轻时重,缠绵不愈。3个月来溃疡渐增大,疼痛难忍,严重影响进食,经...
-
补中益气治口腔黏膜、舌面溃疡
王某某,男,12岁。2011年7月10日来诊。患儿因嗜食辛辣,致使口腔黏膜、舌面溃疡反复发作难愈1年有余,经西医口腔科以抗菌消炎,维生素C、维生素B2等药口服,复方碘甘油涂敷患处,多能收效,但不久即发。患儿本次复发已半月余,舌面左侧溃疡面0.8mm×0.7mm×0.3mm,边缘略红,底面清洁无附着物,饮食难进,疼痛难忍。诊见形寒不足,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脉沉缓。证属脾胃受损,中气不足,而心火独盛所致,正与补中益气汤宗旨相合,遂给以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克,白术8克,党参8克,当归6克...
-
口腔黏膜溃疡 吴茱萸粉调敷涌泉穴
口腔黏膜溃疡为临床常见 病、多发病,溃疡多分布在唇颊 部、舌体、腭、齿龈黏膜等处,分 复发性、疱疹性、创伤性及慢性 唇炎等。治疗以口服药物及患 处外敷药物多见。用中药外敷 涌泉穴治疗该病,疗效好,现介 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60例患者中,男19例,女 41例;年龄3~58岁;病程2 天~12年,复发性30例,疱疹 性12例,创伤性14例,慢性唇炎4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吴茱萸18克,胡黄连、粳米各12克, 大黄8克,天南星4克。 用法:共研细粉混合,分成4~5份。取涌泉 穴,用直推法推拿5一100...
-
滋阴降火 中医辨证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
治化疗后口腔溃疡(脾胃气虚)方 处方:炙黄芪、茯苓、炒党参各15克,炙甘草、陈皮、淡竹叶各6克,当归身10克,升麻、柴胡各3克,炒白术、山药各12克,大枣7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气。用于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型。症见口疮,基底淡红或不红,隐隐作痛,遇劳加重,面色萎黄,神疲气短,食欲差,腹胀便溏,舌质淡,脉细弱。 创方者:唐伟兰 金碧琳 治化疗后口腔溃疡(阴虚火旺)方 处方:知母9克,黄柏、五味子各6克,石斛30 克,麦冬、酸枣仁、太子参、熟地各15克,...
-
认识舌癌 注意与舌部溃疡鉴别
舌癌的恶性程度主要取决于它的类型、大小和位置。舌癌多数为鳞状细胞癌,腺癌较少见,但腺癌的恶性程度更高;其次,病变范围越大、部位越靠近舌根部,其恶性程度高,因为需要手术切除的部分较多,对舌功能影响大,还需要进行舌再造,若是波及了下颌骨、咽部,病情就更复杂了。 舌癌主要表现为溃疡、外生、浸润三种类型。溃疡型占大多数,质地偏硬,没有明显疼痛;外生型表现为肿瘤凸起,有时像菜花状;浸润型没有破溃,也没有凸起,质地偏硬。早期舌癌与口疮、结核性溃疡等疾病类似,但口疮一般一周左右会自愈,而结核性溃疡的质地偏软。...
-
治疗口腔溃疡的偏方 吃猪肝
口腔溃疡又称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呈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 口腔溃疡就像伤风感冒一样多见,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0%,以复发性口腔溃疡最多。几乎每个人一生中多多少少都会发生,中青年人最易中招,且男女比例约为2∶3。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好发于唇、颊、舌缘等。 成人每两周吃次猪肝,对口腔溃疡有预防作用,因为肝脏的维生素B、维生素A、铁、锌含量都非常丰富。吃前要先把猪肝切小块放水里泡20分钟,再换水泡一次。泡完后,直接放清水里煮,加葱姜蒜,...
-
口腔溃疡用萝卜缨
很多人因工作压力大,饮食又多不节制,口腔溃疡常易发作。我家惯用验方萝卜缨蜂蜜汁,效果很好。 方法:用白萝卜缨1斤,放进沙锅加水淹没,煮开。待温不烫时,加一匙蜂蜜调和,当茶水喝。 如果口腔溃疡初起马上就喝,溃疡会被控制住,不再蔓延扩大,一两天内便会痊愈。如果溃疡数日,创口大而深时,除了坚持口服萝卜缨蜂蜜汁之外,患者还可采用萝卜缨蜂蜜膏直接敷贴。 方法:把洗净的白萝卜缨捣成糊,加蜂蜜调和成膏状,直接涂敷在口腔溃疡处。这办法既能止痛,又可加快愈合。 口腔溃疡,多为阳明胃热内盛,或少阴心火独旺。治以清热去火和润燥...
-
芪甲消疡汤 主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张志发,男,1954年生,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山东中医学院),山东临沂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尤擅肾病、消化、风湿、肿瘤系统疾病及疑难杂症治疗,参编著作2部,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省市科研成果10余项。 组成:生黄芪30克,生白芍15克,炮山甲3克,当归12克,大黄6克,薏苡仁20克,白芷15克,白及10克,蒲公英18克,栀子10克,青黛10克,生甘草10克。 功用:补气生肌,清热活血通络。...
-
口腔溃疡外治法
笔者自拟溃疡散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百余例,屡用屡验,一般用药2~3天即可痊愈,患者不妨一试。 药物组成及用法:红枣10枚,青黛、黄连、黄柏、白矾、乳香各10克,冰片5克。先将红枣去核,再把白矾、乳香填入红枣内,把红枣置文火内烤焦后加入黄连、黄柏、青黛、冰片,共研极细末混均,置于容器内密封。使用时以棉签蘸药面均匀地涂于溃疡面,以覆盖溃疡面为宜,每日3~5次,3~5天即可治愈。 中医认为,因小儿过食肥甘厚味,致心脾蕴热,熏蒸口舌,或复感邪毒,瘀阻气血,腐蚀肌膜,易患本病。本散有清热降火、解毒消肿、生肌止痛、祛瘀...
-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
【穴性特点】 筑宾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腧穴,阴维的郄穴。筑,通祝,为庆祝之意。宾,宾客也。该穴名意指足三阴经气血由此交于肾经,而肾经得之庆也。 筑宾穴在足内踝上5寸,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端取之。功擅散热降温。历代文献记载,筑宾穴主治癫狂、呕吐涎沫、疝痛、小腿内侧痛。 现代临床常用之治疗癫狂、痫证、呕吐涎沫、疝痛、小儿脐疝、小腿内侧痛、腓肠肌痉挛、精神分裂症、睾丸炎、胃炎、肾炎等多种病症,近来有报道针刺筑宾穴对口腔溃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操作技法】 取穴后,垂直进针, 提插捻...
-
口腔溃疡 睾丸黏膜溃疡反复发作 路志正临证经验方
姚某,男,32岁, 2012年11月4日就诊。 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近10年。患者2003年开始伴睾丸黏膜溃疡,中医药诊治半年,症状有改善。 刻诊:口腔溃疡、睾丸黏膜溃疡反复发作,心烦易躁,急躁时尤甚,纳馨,寐安,痰多色黄、食无忌惮,嗜烟酒、食辛辣。食辛辣后则腹泻,饮水较多。望其舌胖,舌尖红,质暗红,苔薄白,察其脉弦滑。此为狐惑之脾虚湿热内蕴,法当运脾化湿,清热解毒。 方药:藿香12克,薄荷12克,桔梗12克,炒栀子6克,炒防风12克,炒杏仁9克,炒薏仁30克,通草15克,炒黄芩6克,砂仁6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