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 第16页
-
大黄可治卒中后溃疡
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如高温、寒冷、感染、中毒、创伤、大手术、缺氧等),可引起一系列与刺激因素性质无关的非特异性生物防御反应。如果刺激强烈且作用持久,还会引起机体的非特异性损伤,甚至导致应激性疾病,最为常见的就是应激性溃疡。在急性应激情况下,胃内血管强烈收缩、痉挛,导致胃黏膜缺血、缺氧、充血水肿,形成糜烂及溃疡,甚至导致坏死出血。临床上急性脑血管意外(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脑血管意外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药大黄具有通腑泻热、消热解毒、凉血活血、祛瘀生新,引胃气下行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
-
情志疗法治胃溃疡
现代医学认为,心理因素对胃溃疡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溃疡形成后,如果不良情绪刺激仍未解除,则使病情进一步加重。祖国医学同样提出胃溃疡的发病主要由于情志所伤,因此,应针对胃溃疡患者的情绪反应,进行心理和情志疗法的治疗。 情志相胜法:是依据五行相胜的制约关系,用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所胜的情志,有效地治疗这种情志所产生的疾病。这就是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怒的情志相胜心理疗法。 抑情顺理法:就是通过提高患者的认识能力,明白过激情志致病的道理,以治疗或预防情志疾病。 移精变气法:指采用各种中医治疗方法以转移患者...
-
空腹喝花生油治胃溃疡
中老年朋友胃肠虚弱,容易诱发胃溃疡,空腹服用花生油对防治胃溃疡大有帮助。花生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41.2%,亚油酸 32.6%。研究证明,空腹服用花生油时不饱和脂肪酸在消化过程中,能够激发机体释放胰高血糖素、促胰激素、胆囊收缩素等。其中,胰高血糖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促胰激素及胆囊收缩素可刺激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分泌黏液,并增强黏膜抗损伤能力,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而平时用花生油炒菜时,由于与食物混合,相互发生反应,达不到治胃溃疡的效果。 空腹喝花生油治胃溃疡的方法是,每日清晨冲服花生油2叫匙,半小时...
-
疏肝和胃 王均治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名医治消化不良(脾胃虚寒)方 处方:党参、炒白术、茯苓、山楂各15克,于姜、 法半夏各12克,枳壳、代赭石(打碎先煎)各18克, 砂仁、木香、吴茱萸各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温中,和胃理气。用于治疗非溃 疡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中焦气滞型。 症见脘腹胀满,时有脘腹疼痛,暖气,食欲不振,面色 少华,神疲,畏寒,喜热食,便溏,舌淡,苔薄白或白 腻,脉沉缓。 创方者:王均 名医治消化不良(胃阴亏损)方 处方:沙参、麦冬、玉竹、石斛、自芍、谷芽、枳壳 各12...
-
祛幽门螺杆菌疗胃炎胃溃疡
(记者子菲)我国 50岁以上人群体检时,约有 70%被查出体内有幽门螺杆菌。特别是胃溃疡、胃炎患者, 90%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由于幽门螺杆菌较顽固难以杀灭,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类致癌物。冬季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高发期,专家提醒,中老年朋友必须高度警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三项措施防治幽门螺杆菌。 记者日前采访云南昆明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医师肖琼怡时了解到,—旦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服用抗生素治疗也很难彻底消除,多数人会终身带菌。幽门螺杆菌主要存在于口腔和胃肠道内,不少人并不知道自己被感染。若经常感到胃...
-
理气化瘀方治胃溃疡疗效好
临床资料:治疗胃溃疡气滞血瘀型患者20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男12例,女8例;年龄28~53岁,平均36.5岁;病程2个月~14年,平均3.8年;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5例,浅表性胃炎6例,出血者l例。 治疗方法:理气化瘀方药,基本方:柴胡9克,川楝子、元胡、乌贼骨、白芍、炙甘草各10克,三七粉3克(冲服),白及12克,藕节15克,吴茱萸1.5克,枳壳、黄连、黄芩各6克。加减:泛酸多者,加煅瓦楞子10克;胁肋胀痛明显者,加制香附10克,佛手6克;胃痛较甚,夜间较重者,加刺猬皮6克,五灵脂10克;咽干舌燥,胃阴不足者,加...
-
主治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百合丹参饮
赵进喜,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吕仁和教授学术继承人。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重点研究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委,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糖尿病天地》杂志副主编,...
-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医法
消化性溃疡,又称溃疡病、胃十二指肠溃疡,但也包括手术后的残胃溃疡。胃液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条件,胃黏膜屏障和黏液屏障损害以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在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远较胃溃疡多见,前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其典型症状为上腹部节律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疼痛,并伴有泛酸、嗳气、烧心、恶心、呕吐等症。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可确定溃疡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以及判定良恶程度。溃疡多数位于十二指肠球部、胃角,也可位于幽门前区、胃窦及高位...
-
治疗胃溃疡的民族偏方
维吾尔族偏方:小羊羔肠子适量。用法:将小羊羔肠浸泡,洗净、翻开,用玉米粉外撒。翻转羊肠,放适量油盐煮食。每天3次,连食1个月。此方系新疆吐鲁番地区牧民所独用,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所用羊肠系取自6个月左右的绵羊或山羊的十二指肠。 土家族偏方:蚤休20克,鲜猪肚1只。用法:在猪肚内塞入已用水浸透的蚤休,扎紧猪肚两端。再加水及盐.用文火慢煲,最后倒出药渣,喝汤食肉。每隔4天用1剂,连用一个月左右。此方有消肿散瘀、清热愈疡之功效,可加速溃疡面愈合,在土家族民间应用较广。 彝族偏方:韭菜白300克,鲜蜂蜜250克,鲜...
-
燥湿运脾平胃散 健胃助消化抗溃疡
平胃散出自宋代宋周应的《简要济众方》,且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是治疗湿滞脾胃证的基础方剂,主治由于湿困脾胃,气机运行受阻所引起的脘腹胀满,食少无味,呕恶吞酸,肢体困重,昏昏欲睡,大便稀溏等症,其人舌苔白腻而厚,脉缓或滑。 《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中枢,主运化水谷津液。其中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性喜燥而恶湿。胃属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湿邪滞留于中焦,则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湿邪下注于肠道,则常多自利,治之当燥湿以运脾,行气以和胃。 方中...
-
体会治胃溃疡病案举例
病案举例:赵某,女,52岁, 患有慢性胃溃疡病史5年余,常空 腹嘈杂痞满,腹痛便溏,食后嗳气 多,吐黏白痰,胃脘痛喝开水缓解, 按之痛减,舌苔薄白,脉沉细。胃 镜检查示:慢性胃溃疡,H P (+),伴多发性糜烂,胃下垂。证 属脾胃气虚证;治宜健脾益胃,补 中益气。处方:茯苓20克,炙黄 芪、沉香各15克,党参12克,苍 术、诃子、炒白芍、白及、元胡各 7克,炙甘草、甘松各5克,吴茱 萸4克,乳香3克。水煎分3次服, 每日1剂。服用2个月,复查胃镜 示:慢性胃炎、多发性糜烂消失。 继用3个月,随访告知无复发。 体会...
-
胃溃疡症状与治疗经方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高建忠,对中医有着独到的见解,对治疗疑难杂症也十分擅长,善用经方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药简而效彰。 笔者在跟随高老师学习过程中收获颇多,深刻体会到了经方的价值,所开处方每剂仅仅几元钱,甚者不足1元。药虽便宜但效果良好,自感经方治病安全、有效、廉价,突出中医简、便、廉、验特色,今将高建忠一则医案整理如下。 夏某某,女,55岁,2009年10月18日初诊,胃胀痛2年,复发一周。 初诊:患者于2年前胃胀痛,被诊断为胃溃疡,曾服用西药后缓解,此后反复发作,后又服用附子理中...
-
消化溃疡服地龙粉
消化性溃疡表现为胃脘疼痛,灼热,食少,眠差,嗳腐吞酸,口干喜热饮,舌红,苔薄黄,脉数者,中医辨证为胃热型。治宜清胃热,止胃痛。中医认为,地龙味咸性寒,人胃、脾、肝、肺经,具有平肝止喘利尿、解经通络之功效。用地龙粉内服治疗胃热型消化性溃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法:取地龙(干品,药店有售) 适量,研成粉,每次服2克,每日3 次,饭后1小时服,夜间疼痛加重者睡前加服1次。据报道,本方治疗消化性溃疡72例,治愈61例,显效ll例,治愈率达84.72%,平均治疗时间为35 天。服药期间多数病人反映睡眠较好,食欲增加。...
-
胃肠溃疡云南白药治
消化性溃疡一股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发病时主要是慢性上腹痛,且伴有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症状。胃溃疡多在饭后疼痛,而十二指肠溃疡则于空腹时痛。中医认为,云南白药具有止血化瘀、生肌愈疮之功用。新近的药理研究发现,它还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生成,从而加速血管生长及上皮组织修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受伤面愈合加速。该药还可治疗消化性溃疡。 治法:云南白药(粉剂)0.5克,每日3次,于饭前半小时温开水送服。在治疗期间,消化性溃疡患者应忌食蚕豆、鱼类及酸冷食物。注意劳逸结合,节制烟酒,避免焦虑;还要起居规...
-
主治急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方解
梁开发,男,1952年生,四川绵竹人,主任中医师,四川省名中医,成都医学院兼职教授,德阳市首批中医药学术传承指导老师,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年,擅治中医内科、妇科、男科等疾病,对脾胃疾病尤有心得,先后发表医学论文89篇。 组成:党参10~18克,乌药10~18克,蒲公英15~30克,白术10克,枳实(体虚非气滞重症者改用枳壳或香橼)10~15克,木香6~10克,槟榔6~10克。 功能:益气健脾,和胃通络,行气止痛。 主治: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出血、胃...
-
溃疡病患者的食疗方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通常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表现为上腹部节律性、周期性的疼痛,同时伴有上腹饱胀;打嗝、泛酸、恶心等症状。溃疡病的发病、发展及康复都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营养和膳食可以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 溃疡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在溃疡活动期宜吃些清淡、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软米饭、面条、牛奶、鸡蛋、藕粉、瘦肉、新鲜蔬菜等,病情稳定后可与正常人饮食一样。 营养平衡注意能量充足、营养平衡,适当控制脂肪摄入。动物脂肪如肥肉等应少食,在烹饪时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菜油...
-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内服方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局限在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疾病。这与结肠克隆病的肠壁内炎症性变化有鲜明区别,后者在肉芽肿样炎性过程中肠壁各层均受累。但溃疡性结肠炎时所见的病理变化是非特异性的,也可在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淋菌性结肠炎中见到。 灌肠治方:①蚤休10g,公丁香5g。煎水100~150ml,加冰硼散1g,锡类散0 3g。②败酱草30g,炒五倍子5g,枯矾3g,煅瓦楞15g,煅龙骨30g,生牡蛎30g。③0 5%~1%普鲁卡因150ml加生肌散1g,云南白药0 5~1g,青黛5g。 内服治方:①取香橼60克,八角茴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