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法 第3页

三法 第3页

  • 小苏打三法治牙痛

    小苏打三法治牙痛

    一、用棉球蘸清凉油少许放在病齿上,可缓解牙痛。 二、用棉球蘸十滴水少许放在牙痛处,可止痛。 三、取块状小苏打适量,放入病齿孔内,过1-2分钟即可止痛。四、用筷子沾上一点味精,放到疼痛的牙上,疼痛会很快消失。...

  • 治胃痛遣方用药四心法 肝胃同调三法

    治胃痛遣方用药四心法 肝胃同调三法

    全国名中医凌湘力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于内、外、妇、儿科及恶性肿瘤等疑难病症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凌湘力临床擅用和法,注重顾护脾胃,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造诣颇深。现将凌湘力从肝论治胃痛的经验总结探析如下。 肝胃同调三法 疏肝理气和胃法适用于木郁乘土、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之胃痛。其证候特点为胃脘胀痛,痛连两肋,遇忧思恼怒则加重,伴暖气,胸闷,喜叹息,舌苔多薄白,脉弦。凌湘力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药用柴胡、香附、郁金、白芍、川芎疏肝解郁,活血止痛;陈皮、枳壳、佛手、甘草理...

  • 中医预防感冒三法

    中医预防感冒三法

    春季是感冒的高发阶段,医生对病毒性感冒也做好了预防。针对病毒性感冒,自古到今,中医就有很多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为大家提供了三项防护措施,为流感的预防做了一份力量: 避疫香囊:我国自古就有佩戴香囊以祛邪除秽的风俗习惯。中医认为,病毒、细菌等都属于秽浊之气,虽不像现代医学进行微观剖析,但是从宏观上皆称之为邪气。当不同的邪气侵犯人体之后,就会出现相应的疾患。 组成:苍术、生艾叶、白芷等。 功效:芳香避秽、解毒防御、辛散通窍。 注...

  • “中医昆仑”孔伯华 温病三法论治

    “中医昆仑”孔伯华 温病三法论治

      孔伯华(1884年-1955年),原名繁棣,号伯华,别号不龟手庐主人,祖籍山东曲阜。他精通文史,尤善岐黄,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温病大家,是当年的“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他不但继承了温病学派的经验,还对温病的产生、传变、治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为我国中医温病学说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将之推广到治疗内科杂病等领域,皆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湿热合邪 详辨兼夹   虽然温病大都是由外感温热淫邪引起,但是孔伯华提出:“夫外感温热病者,必先赖于体内之郁热伏气...

  • 中医祛邪三法

    中医祛邪三法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正邪相争的结果。即如《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疾病发生及发展的过程,始终存在着“正”、“邪”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消长盛衰变化,并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故治疗当扶正祛邪,进而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疾病向轻或向愈。这是...

  • 中医夏季防过敏性疾病三法

    中医夏季防过敏性疾病三法

    夏季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高发 季节。中医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出现 过敏,多是由于先天禀赋异常,正气 不足,肺卫不固,以至于风、寒、燥、 火、湿等病邪入侵所致。以下是一些 中医改善过敏体质的具体方法,供参 考。 一、服玉屏风颗粒玉屏风颗粒 是由中医经典方玉屏风散转化而来, 由黄芪、防风、白术三味药配伍而成。 黄芪补气固表;白术健脾,脾胃之气 固,则卫表之气方有生化之源;防风 祛风散风,为风中之要药。三味药组 成的玉屏风颗粒具有益气、固表、止 汗之功效,对于抵抗外邪入侵,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 民间用泥鳅治病三法

    民间用泥鳅治病三法

    一、治病毒性肝炎:取老南瓜1个(约 0.5公斤),削皮、切开顶盖、去心,将活泥鳅0.25公斤放人,加生姜片、麻油适量,盖好瓜顶,蒸熟食之,分3次吃完。 二、治自汗:活泥鳅100克,糯稻根20 克。先将泥鳅宰杀洗净,用油煎至金黄;加入500毫升清水及糯稻根,煮至汤剩一半时出锅,加入少许食盐即可食用,每日1 次。 三、治皮肤瘙痒症:活泥鳅100克,红枣20克,食盐少许。将泥鳅宰杀洗净,红枣洗净同。置锅中,加适量清水以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20分钟,加入食盐即成,喝汤食泥鳅和红枣,每日1次。孙光雨...

  • 治老人手脚冰凉三法

    治老人手脚冰凉三法

    在寒冷的冬季,许:多老人手脚冰凉,即使在温暖的室内或者加衣物仍然不能缓解,尤其是巾老年女性更为多见。中医将这种情况称为“四末不温”。 在中医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素体虚寒,体内阳气:不足。人体阳气具有温煦的作用,血也靠阳气的推动,才可以运行全身,濡养四肢百骸。——旦体内阳气不足,则无力推动血液,不能温煦四肢,故而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这类人除了有手脚冰凉的症状外,同时还可伴见畏寒怕冷、面色萎黄或苍白、经常拉肚子、夜尿多等症状。 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应如何...

  • 三法看出衰老程度

    三法看出衰老程度

    鼻毛白化率 国外研究证实,双侧鼻孔内的鼻毛,较头发、眉毛预测衰老更为可靠。一般分为V度:鼻腔内有1~2根白毛为I度;1/3的鼻毛白化为Ⅱ度;1/2的鼻毛白化为Ⅲ度;2/3鼻毛白化为Ⅳ度;90%以上鼻毛白化为V度衰老。国外资料证实,人在30岁左右鼻毛开始变白。专家对国内老人观察数据分析:50~59岁为I度白化;60~69岁为I—Ⅱ度;70~79岁为Ⅱ~Ⅲ度;80岁以上Ⅳ—V度;女性较男性推后10年。 比握力 人的肌力在20-30岁时最大,以后随增龄而下降,进入老年期后,平均每年约下降5%。肌力...

  • 居室防潮三法

    居室防潮三法

    面对潮湿的天气,居室环境应该未雨绸缪做好防潮工作,以防疾病发生。 间歇通风:通风的最重要时段是早晨和晚上,这段时间的空气湿度较低,若关上门窗,水汽无法散出将严重渗透至居家的每个角落。阴雨天把朝南或东南方向的门窗关闭,以减少水汽进入室内。门窗紧闭令室内空气无法流通,在相对干燥的时候,可以多开门窗,调节室内空气。 石灰吸潮:阴雨天可用麻袋装生石灰后放置于室内各处,使室内空气保持干燥。 空调抽湿:空调不仅仅是用来调节室内气温(冬保暖夏致凉),更可以当“烘干机”,开启空调机,抽取空气中的水分,避免衣...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三法防潮
  • 指头弯曲 三法可治

    指头弯曲 三法可治

    7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没有其他病症,手指头弯曲多是年轻时做太多重体力活造成的。老年治疗手指弯曲可用以下小偏方。 温盐水做手浴:在一盆水中加入30 克粗盐,水温大约为60摄氏度,等盐溶化后将双手放进去开始揉搓,然后十指交叉.揉搓手指头,每天早晚1次效果更好。 模拟弹钢琴:将五指张开,并将手置于水平面上,每次抬起一根手指,慢慢加速。然后换另一只手,来回做练习,试着尽可能地做快做久。 揉搓纸团:用一只手把纸搓成一小团,把纸拉平后再重复。 韦金兰 老人口臭揉揉“后溪” 中医认为,老年人口...

  • 三法泡脚益处多

    三法泡脚益处多

    米醋泡脚 在半盆洗脚水中加入100克米醋(或3大匙的白醋),把脚放入泡大约半小时,长期坚持,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醋可以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提高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改善身体各部位因为疲劳而导致的缺氧状态,增强各系统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中二氧化碳等废气的排出,从而使人体得到放松,消除疲劳。每天用醋泡脚,可以协调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调节、疏理、松弛紧张的神经,调和经络气血,平衡阴阳,坚持日久,就可大大改善睡眠质量,治疗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睡眠障碍。此外,用醋泡脚还可以增强皮肤弹性,使皮肤变得光滑;还可以祛除...

  • 老人肢体瘫三法可缓解

    老人肢体瘫三法可缓解

    一般在家庭护理瘫痪老人时,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手法按摩。 1.抚摩:手法较轻,从肢体远端顺着一个方向向近端抚摩,可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2.揉擦:手法较重,以手指或手掌均可,方向不限,可来回反复揉擦。有助于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营养。3.揉捏:根据病情而确定手法轻重。硬瘫(瘫痪肢体的肌肉比较僵硬)手法宜轻,软瘫(瘫痪肢体的肌肉松软无力)手法要重一些。可以对肌肉起到一定的促进代谢,恢复功能作用。...

  • 老人口腔保健三法

    老人口腔保健三法

    1.搓唇。 将口唇闭合,用右手两指轻轻在口唇外擦搓,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这样能改善门腔及牙龈血液循环,增加口腔黏膜和牙龈的抵抗力。 2.鼓腮。 闭住口唇向外吹气,使腮部鼓起来,用手指轻轻按摩腮部,可防止腮部肌肉萎缩塌陷,有利于促进口腔黏膜血液循环,避免感染的发生。 3.吞咽。 经常做吞咽动作,使舌头、牙齿、两腮、咽喉得到活动,耳咽管保持畅通,中耳的压力与外界保持平衡。这不仅能增强老年人的吞咽功能和口腔的抗病能力,而且能防止老年性耳聋。...

  • 保护肾脏三法

    保护肾脏三法

    1.晚上临睡时,或早晨起床后,调匀呼吸,舌抵上腭,眼睛向上看,随吸气缓慢做收缩肛门动作,呼气时放松,连续做8—24次,待口中津液聚多时,可嗽津咽下。这种方法可护养肾气,增强膀胱制约能力;还可以防治尿频、尿失禁等症。 2.取端坐位,两手置于背后,上下推搓30—50次,上至背部,下至骶尾,以腰背部发热为佳,可在晚上就寝时和早晨起床时进行床上练习。此法有强腰健肾之功,有保护泌尿系统,增强其免疫功能的作用。 3.取仰卧位,调匀呼吸,将掌搓热,置于下腹部,先从上至下推摩下腹部两侧,再推下腹部中央,各作...

  • 藏医三法防治高血压病

    藏医三法防治高血压病

    高血压属藏医学理论中 “查龙堆仓病”范畴。“查”指血, “龙”指气,“查龙堆仓病”指血与气紊乱失调,使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或血液内在因素发生改变所致的一种疾病。可分为 “龙”偏盛型和“查”偏盛型两类。“龙”偏盛型是由于过多食用浓茶等苦味寒性物质,或长期饥饿、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再加上遭受风寒、思虑或悲伤过度、大量失血、过分恐惧等使得...

  • 老人肩部运动三法

    老人肩部运动三法

    缺乏运动是导致肩周软组织慢性劳损或病变的主要原因。生活中,人们最好别让自己的肩长时间“静” 下来,尤其到了老年,更是如此。以下介绍几种可以增加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血流量,增强新陈代谢的常用锻炼方法: 1.站立,患肩侧手握门框,逐渐下蹲,用自己的身体重量来牵拉肩关节,反复数次。动作的次数、强度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但在严重疼痛期应轻做,甚至少做。 2.取立正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把一条长毛巾搭在肩上,患肢放于背后,双手抓紧毛巾的两端,健肢在胸前用力向前下方拉,然后患肢再拉回,反复拉动如擦背...

  • 瑶族民间治病三法

    瑶族民间治病三法

    1.治耳聋、耳鸣、头晕目眩:响铃草(假花生)35克,生品加倍,猪耳朵1对,炖服,可酌加适量精盐调味,每日1次,7日为1疗程。 2.治蛇头疔:雄黄8克,独蒜头1只,共捣成糊,再取鸡蛋1只,先摇散蛋黄,在蛋上开一小洞(比患指稍大),将雄黄末、独蒜、蛋白拌匀装入空蛋壳内,然后将患指从小洞插入鸡蛋中。 3.治跌打肿痛:透骨消100克,生姜70克,与酒糟适量砂锅炒热,先烫后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 伏天除痹三法

    伏天除痹三法

    中医的痹证范围很广,包括西医的多种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等。此病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或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等。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此时皮肤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此时用一些扶正固本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体增强抗病能力,预防痹证在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不适症状。下面介绍几种痹证的夏治方法。 盐敷疗法:在三伏天内,于中午(此时阳气最盛)取粗盐200克,在锅中炒热,装入...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三法
  • 三法养阴生津解渴

    三法养阴生津解渴

    要从根本上治疗口干,光喝水是不够的,必须要养阴生津。 蜂蜜醋水 用1匙蜂蜜、2匙米醋冲一大杯温开水,每天早、晚各饮一次,连续饮用几个月后可缓解口干。 莲子蕊水 莲子蕊一个用开水冲泡后当茶饮或每日用其漱口数次。 嚼吃枸杞 每晚吃枸杞30克,嚼得越烂越好,要坚持不断。另外,对于因糖尿病或津液分泌功能减退而感到口干者,可将枸杞洗净备川,在夜间需要时,取一粒含在舌上,几秒钟后,就会从舌根生出津液,从而解除口干、口渴。 另外,饭食要干、稀结合,要尽量多喝一些汤水,饮食不宜过咸。吃饭要细嚼慢咽。食物经牙齿在口腔较长时间(约30...

  • 中医保健三法调理

    中医保健三法调理

    中医保健对身体的健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就介绍三则中医保健方法。 早上起床“开七窍”:早上起床的时候,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用手慢慢按摩鼻子、眼睛、嘴巴和耳朵三分钟左右,这叫“开七窍”,对缓解记忆力减退、心情烦躁有好处。 手捂小腹生阳延寿:每晚睡觉前,将双手搓热,把手掌中心的劳宫穴对准关元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四横指处),意守此处,慢慢入睡。 眨眼运动增视力:中老年人多做眨眼运动可增强视力。体位不论坐、卧、站均可。运动时需全身放松,然后用力闭眼,再睁开,反复进行,一闭一...

  • 拍打疗疾三法

    拍打疗疾三法

    1.拍打手背 方法:拍打整个手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对胃炎、胃溃疡、呃逆、鼻出血、牙痛、肩痛等,均有显效。 2.拍打手腕 方法:拍打手腕(内侧)横纹上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对心动过速、胁痛、腋肿、呕吐、中暑、足跟痛等,均有显效。 3.拍打足底 方法:拍打足底前1/3处,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对高血压、眩晕、失眠、心烦、善恐、足心热等,均有显效。...

    养生秘方 2024-03-06 11 0 三法
  • 床上自疗三法

    床上自疗三法

    织布疗法 坐在床 上,两腿伸直并拢,脚尖 朝前,双臂伸直,双手掌心 朝脚尖方向做推的动作, 同时,上身前俯,向外呼 气。双手应尽量向脚尖方 向推,推到不能再向前时, 保持姿势3秒钟,收回手 掌,并吸气。连续往返30 次,每天早晚各做1遍。这 套健身法有按摩内脏、调 理肠胃功能的作用,可预 防和治疗消化系统、心血 管系统的疾病。 抱枕疗法 用棉布缝制一个长约1米、直径约 35厘米的布口袋,用棉絮或海绵填充好,做成一个椭圆形的长枕。睡眠时应侧卧,双臂抱枕,长枕下段可垫在大腿下面,这样可使老年入睡眠好,还可以使肩关节拉...

  • 中风康复掌握“三法宝”

    中风康复掌握“三法宝”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很多会留有偏瘫及语言功能障碍等后遗症。该病易复发,中风患者除应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外,还应在恢复期从生活方式上加以调节,其中戒酒、控制体重、调节情绪堪称中风患者稳定病情乃至康复的“三大法宝”。 首先,饮酒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从而给脑部血管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旦引起脑血管破裂,就会中风。尤其是有过中风病史的人,更应戒酒,可以说戒酒是稳定病情并最终康复的必经之路。 第二,有医学调查证明,肥胖的人中风概率要远远高于普通人。因为人肥胖之后,大量的胆固醇会沉积在血管壁...

  • 老人呛食三法改善

    老人呛食三法改善

    老年人因咽喉黏膜萎缩变薄,喉的感觉功能减退,咽缩肌活动减弱,容易发生吞咽困难,使食物口水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以下措施可避免老人的误吸。 食物的选择 食物以半流质为宜,如粥、面糊等,要避免容易引起呛咳的汤水类食物及容易引起吞咽困难的干食,要避免进食黏性较大的食物,水应尽量混在半流质的食物中给予,以减少误吸的可能。 进食体位 老年患者进食时宜采用舒适的体位。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卧床的患者应抬高床头30度—40度,以利于吞咽动作,减少误吸机会。 要在安静的环境下进食 进食时不要说话,注意力集中,要咽下一口,...

  • 朱丹溪的师父——罗知悌及其“口授三法”

    朱丹溪的师父——罗知悌及其“口授三法”

    罗知悌的生平 罗知悌,宋末元初医学家,生于1238—1243年之间,卒于1327年,字子敬(一说字敬夫),号太无,世称太无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罗氏史书无传,其生平及轶事少量散于史料。如《古今医统》载:“罗知悌,字敬夫,世称太无先生,精于医术,得金刘完素之传,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书,有异见,惟好静僻,厌与人接。惟丹溪为得意弟子,遂尽教以所学。《杭州府志》载:“(罗知悌)以医侍穆陵,甚见宠厚。”“知悌能词章,善挥翰,贫病无告,予之药,无不愈...

  • 上拍百会 中揉腹 下跺脚 三法调五脏

    上拍百会 中揉腹 下跺脚 三法调五脏

    传统中医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是说,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这说明,运动着的事物总能保持长久生命力。这个比喻用到我们的身体也一样,人体的气机(脏腑经络等的功能活动)总是在“升、降、枢”循环往复,如果这个过程顺畅,五脏六腑就调和安康。其实,想做到这点并不难,学会下面三个动作。 升:上拍百会。百会穴位于头顶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的交点)。百会是人体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

  • 女性学会望、触、挤三法 自我检查乳房

    女性学会望、触、挤三法 自我检查乳房

      中国是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已成为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关注乳腺,关爱健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降低乳腺癌损害的最有效途径。乳下面介绍些乳腺肿块自查的望、触、挤三法。   乳腺肿块中,乳腺增生约占70%左右,易发于饮食不节、肝气郁滞的中青年女性。单纯性增生病变处略有增厚的感觉,摸不到明显的肿块。囊性乳腺增生肿物有颗粒样感,边界不很清晰。肿物在月经前增大疼痛,月经以后肿块缩小或消失。该种情况,一般无需治疗,只需定期监测就可以了。   其次是乳腺纤维...

  • 艾灸疗法“艾焙、敷贴、托法”三法

    艾灸疗法“艾焙、敷贴、托法”三法

    《水浒传》第六十五回写到,宋江身患背疾,久不能愈,说背部“热疼”,众人看见宋江背部“鏊子一般赤肿起来”,吴用断言,宋江所患的正是“痈疽”,让宋江先服下“绿豆粉”排毒,随后张顺不远千里请来了“神医”安道全为宋江医治。安道全给宋江诊了脉息,然后很肯定地说,不出十日宋江便能痊愈。 那“神医”安道全是如何治愈宋江的背疾呢?原著中关于安道全施治过程是这样描述的:&ldquo...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