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 第2页
-
补脾胃生津液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味
李某,女,88岁,2017年3月20日诊。患者形体消瘦,行动疲惫无力,动则心慌,无食欲感,不欲进食,面色萎黄,皮肤松软无弾性,脉沉而无力,舌体痩,舌两边有齿痕,舌质暗红,干燥无津,舌面有小裂纹而疼。患者素来形体较瘦弱,正气不足,腹泻日久,伤津耗液,脾胃阴津大伤,不能敷布津液,口舌干燥无津,致舌面光剥无苔和小裂纹而疼。 治则:补脾胃生津液。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味:太子参20g,白术15g,茯苓20g,炒扁豆30g,莲子20g,怀山药20g,黄芪30g,制附子15g,干姜12g,砂仁12g,山萸...
-
体虚当补 予方药如下
现今,社会上“补品”广告横飞,人们受其宣传影响,稍有乏力、腰酸就认为自己体虚当补,实际上,非虚误补反受其害。倪某,42岁,某公司部门负责人。由于工作辛劳,渐感体力不支,寻医诊之,谓“肾虚”所致,嘱服六味地黄丸,患者信之,越加注意“保养”,天未寒即渐加衣被,虽汗多,也认为体虚所致,不敢稍有怠慢。两三月后病情未见好转,医者又嘱改服左归丸、金匮肾气丸(补肾温阳剂),汗出愈甚,病家更以为“身体越来越虚”,故虽已开春,仍不敢稍减衣被,甚至夜寐不脱厚袜。如此,汗越多越怕冷,药越服汗越多,渐见四肢困倦,胃纳不振,口干苦而苔厚腻,...
-
戒烟方药小汇
戒烟汤药:炙紫菀、炙冬花各15克.补骨脂、清半夏、批杷叶、前胡、茯苓、橘红、桔梗各 12克.川贝、射干、罂粟壳各10克.干姜9克.肉桂6克.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6~ 9剂可见效。 戒烟药茶:绿茶、薄荷、藿香、甘草各等份,水煮取汁.加入砂糖少许调和.当茶饮,每日8~12 次.连用2~3天。 戒烟药酒:鱼腥草根 60克.远志、甘草各20 克.地龙、广藿香、薄荷各 15克.共捣碎与60度高粱酒1000毫升共浸泡 7~15天即可服用。戒烟时.每天服8~12次,每次服10~15毫升。 戒烟药糖:藿香60 克.鱼腥...
-
中医方剂中的四物汤是中医补血 养血的经典方药
孙中山先生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位医学家。曾在澳门行医,受聘镜湖医院任外科医师,由于医术高明,甚得群众信仰。他不仅擅长西医,而且对中医学及饮食营养等方面都有研究。孙中山先生的“四物汤”,就是他对饮食营养研究的成果。 中医方剂中的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方药,方用当归、川芎、芍药、熟地四味药组成。而孙中山的“四物汤”并不是由上述四味药组成,而是集四种素食之精而成,即用黄花菜、木耳、豆腐、豆芽这四种食物。 此“四物汤”中的黄花菜又名金针,它的花有健胃、通乳、补血的功效;根有利尿、消...
-
芳香化浊方药治脾胃湿火口臭
笔者有幸跟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石恩骏,获益匪浅。现将其用芳香化浊方药治脾胃湿火口臭验案一则整理分析如下。 杨某某,男,46岁,1989年5月13日初诊。患者胃中痞塞不舒,咽干口腻,口中浊臭气味甚重已经3年有余,其家人及周围同事皆已厌烦,本人也为此常常苦恼,情绪烦躁抑郁。患者并无饮酒及吸烟嗜好,唯极嗜茶,一年四季寒温不论,每日大把茶叶熬水饮之,又家中经济不甚宽裕,所购茶叶均品类之最劣者。近半月来又兼见前额、眉棱骨、鼻两侧胀痛昏闷,眼睛发胀。 ...
-
腹型肥胖症方药:苍附导痰汤加减
袁某某,男,66岁。2016年12月14日初诊。腹部胀满,爬楼梯就心累气喘,到医院检查仅见脂肪肝、总胆固醇轻微超标,心功、肺功、肝功都未见异常,血压正常,腹围120cm,自测体重90kg。舌苔白略厚,脉实而滑。 诊断:(痰湿积聚型)腹型肥胖症。 治法:除湿化痰,行气消积。 方药:苍附导痰汤加减。组成有苍术15g,香附15g,茵陈30g,茯苓45g,陈皮10g,法半夏15g,枳实15g,炒白芥子10g,山楂40g,草决子20g,绞股蓝30g,泽泻20g,红曲15g,荷叶15g,海藻...
-
赵炳南治疗皮肤病 中医理法方药
●赵炳南先生治疗皮肤病的大致思路有两套:其一是气血辨证体系,这一思路来自外科;而另一体系就是津液辨证,这是皮肤科的特点。 ●确实有很多人在学习赵炳南先生方剂使用经验的时候就是原方照抄,一丝不变,把它当成经验方,这样使用也确实经常取得良好疗效,但也时常疗效不佳。 对中医理法方药,有不同的关注层次,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关注点。已故中医皮肤专家赵炳南先生用药方面遵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外科证治全生集》,对于药物在皮肤科的应用有非常丰富的具有开拓性的经验,对于方剂,赵炳南先生遵循传...
-
红斑狼疮6年 金实辨证治法方药
金实,男,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历任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首席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江苏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金实从医五十余载,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尤擅长内科疑难杂症的研究,其对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及肝胆、脾胃疾病颇具建树,以临床实践为验,以严谨的实验研究为证,制成多种新药,在临床应用中屡获良效。他重视从络论治,善用经典使之有章可循,遵古不泥必须有所创新审因别证,用药或轻灵...
-
皮肤病中药洗浴方药
银屑病 是一种皮损状如松皮、形如疹疥、抓搔起白皮的慢性复发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此病多因“内有血热,外受风邪”所致。外洗方用:土大黄、透骨草各50克,王不留行、白蒺藜、黄柏各30克。皮损灼热加冰片6克,薄荷20克;瘙痒厉害者加地肤子、苦参各30克。根据皮损面积大小、全身分布情况,煎煮足够药液进行洗浴。每天1次,每次20 分钟。 慢性湿疹 属多发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易反复发作。临床特点:患处皮损增厚、浸润,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瘙痒明显。中医认为.湿疹病因复杂,多与 “湿热、血热”有关。外洗方用:地肤...
-
丹毒(湿热下注)方药:三仁汤加味
任某,男,32岁。2018年5月9日初诊,诉半年来右小腿反复红肿疼痛,用消炎药虽可缓解,不久又犯。本次发作小腿红肿半月,发热疼痛,活动受限,经抗生素治疗一周,不见好转。右小腿中下约三分之一面积焮红肿胀,舌苔灰白厚腻。 诊断:丹毒(湿热下注)。 治则: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四妙汤加味:苍术12g,黄柏15g,川牛膝15g,生薏仁20g,金银花20g,苦参12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5g,半夏10g,厚朴10g,土茯苓15g,党参18g,炒白术15g,黄芪30g,生甘草8g...
-
《金匮要略》中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方药举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 以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和多器官、 多系统累及为 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皮肤损害 是其最主要的临床病变之一, 80%以上的患者有皮 肤损害, 仅次于关节病变, 此外, 约有25%的患者以 皮肤病变为首发症状 [1] 。 皮损表现多种多样, 具体可 表现为面部蝶形红斑、 雷诺现象、 脱发、 血管炎性皮 损、 网状青斑、 紫癜、 狼疮性冻疮等, 可分别归属历 代文献 “阴阳毒” “蝶注流疮” “血痹” 等篇章中。 其 发病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 易感六淫之邪, 邪...
-
风湿免疫相关性皮损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风湿免疫相关性皮损复杂多样,临床中以各型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的皮肤损害多见。皮损不仅是疾病的临床表现,也是疾病轻重程度的反映。中医辨证多从邪正盛衰、气滞血瘀、经络阻塞、脏腑失和等方面论治。现代医学则多从变态反应、免疫攻击等方面阐述其发病机理。 病因病机 国医大师卢芳教授认为免疫相关性皮肤损害病位在肌肤腠理,基本病机为荣卫不和,皮肉枯腐。《素问·生气通天论》言:“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卫气实则为阳热,阳热则郁火腐肉、生疮起痈、又易耗气伤津,在外则表现为皮损的红肿热痛;卫气虚则腠...
-
过敏性紫癜,瘀点式荨麻疹样皮疹,中医方药
吴孩,10岁,2006年11月7日初诊。1个月前开端呈现皮肤及黏膜紫癜,并有发热头痛、不适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偶尔有腹疼痛或关节痛体现。皮肤体现为小而涣散的瘀点式荨麻疹样皮疹,四肢伸侧及臀部,呈对称性。面色白,神疲乏力,舌质淡白,苔嫩滑,脉纤细。一月前曾在县医院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经西药配用激素医治,作用欠安,时没时现,经人介绍来求治中医。 确诊:肌衄(气失和煦,血渗络脉型)。 治则:益气和营,化瘀止血。 方药:党参8g,黄芪12g,桂枝6g,白芍8g,升麻5g...
-
带状疱疹腰部疼痛伴大面积大水泡 中医方药
带状疱疹 刘某,女,64岁,于2016年8月29日初诊。主诉:右腰部疼痛伴大面积大水泡10天。患者10天前不明原因腰疼,渐出现红点、小水泡,在家治疗,症状渐加重,水泡由小水泡融合成大水泡,疼痛加重,到卫生室输液4天无效而来诊。 刻下:患者从腰部至少腹大面积皮肤红斑,大、小水泡有的融合,疼痛剧烈,伴寒热往来,疼痛如刺,昼轻夜重,舌红苔薄黄,脉弦。证属热毒郁于少阳而发。给以黄连茯苓汤加味治之。 方药:黄连9克,黄芩10克,茯苓30克,炒车前子10克,通草6克,清半夏9克,麦冬10克,远志6克,柴胡...
-
风团性皮损,荨麻疹,隐疹,凉血燥湿方药
马某,女,34岁,2009年6月26日初诊。 全身反复性红斑、风团伴剧烈瘙痒多年,加重1周。患者每年夏季出现风团性皮损,在西医院诊断为“荨麻疹”,每服西药皮损即消,停药即发,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四肢散在性红斑、风团,遂来就诊。查:颜面(以额部为主)、四肢深红色风团样皮损,部分皮损互相融合成斑块。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纳可,夜寐欠安,便秘,舌红苔黄,脉细。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中医诊断:隐疹(血热夹湿)。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凉血燥湿。药用:地肤子15,连翘15,生地15,苦参1...
-
中医陈彤云于痤疮的研究 辨证方药
全国名中医陈彤云多年来致力于痤疮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陈彤云早期专注于临床治疗慢性湿疹、银屑病(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等,疗效显著;近期又潜心研究攻克寻常痤疮、黄褐斑、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酒渣鼻)、激素皮炎、扁平疣等皮肤顽疾。 传承创新 1966年陈彤云到北京中医医院工作,在皮外科跟随我国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老大夫学到了大量中医皮外科的治疗方法。 陈彤云在诊治疾病时重视人与自然、气候、环境、季节的协调统一,重视皮肤与脏腑、经络、气血的联系,强...
-
阴囊湿疹中医称肾囊风 治之方药及用法
阴囊湿疹中医称之为“肾囊风”,本病多与肝经郁热或湿热过盛有关,其表现为阴囊瘙痒,奇痒难忍,甚者搔破浸淫流水,痛如火燎,坐卧不安。治疗急性阴囊湿疹当以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为主。下面推荐一个治阴囊湿疹外洗方。 方药及用法:马齿苋100g(鲜品200g)。上药加水1000ml,水煎,取药液,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熏蒸患处,然后用纱布蘸取药液洗浴阴囊处,每次20分钟。分早晚2次先熏后洗,一般连续洗浴3~4天即可治愈,重者7日可愈。 马齿苋味酸性寒,归肝、大肠经,主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
-
中年人痤疮案 治则方药:清营汤合银翘散加减化裁
李某,男,56岁。面部起红色丘疹半年余。患者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额头、两面颊及下颌部位起红色丘疹,开始呈点状,进而向四周扩展成片状,伴见瘙痒,抓破后流黄水,用力挤压可见白色如“油”粉物溢出。先后求寻多位医生行中药间断治疗,未见好转,后因工作忙碌,未予以继续服药。2021年3月16日前来我处求治。刻诊:额头、两面颊及下颌部位起红色丘疹,呈片状融合,按之不褪色。伴见口干苦,面部阵发性发热、动则汗出,小便时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患者形体偏胖,有吸烟饮酒爱好。 诊断:(营血热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