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有幸跟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石恩骏,获益匪浅。现将其用芳香化浊方药治脾胃湿火口臭验案一则整理分析如下。
杨某某,男,46岁,1989年5月13日初诊。患者胃中痞塞不舒,咽干口腻,口中浊臭气味甚重已经3年有余,其家人及周围同事皆已厌烦,本人也为此常常苦恼,情绪烦躁抑郁。患者并无饮酒及吸烟嗜好,唯极嗜茶,一年四季寒温不论,每日大把茶叶熬水饮之,又家中经济不甚宽裕,所购茶叶均品类之最劣者。近半月来又兼见前额、眉棱骨、鼻两侧胀痛昏闷,眼睛发胀。
见其病历知曾服用黄连上清丸无效而腹泻,用泻黄汤亦无效果。其精神不振,常感疲乏身困,大便常稀溏黏滞。舌质淡暗,苔厚腻、灰色兼黄,脉细滑微涩,当用芳香化湿方药。嘱其不可再恣饮浓茶,尤其不能冷饮。
处方:藿香、佩兰各20g,石菖蒲、苍术各15g,川芎9g,白芷9g,连翘20g。每日1剂,水煎服,日分3服。
患者前后服用本方20余剂,历时月余,口中秽浊臭气已逐渐清除,前额、眉棱骨、鼻两侧胀痛在服药至10天左右已基本痊愈,且精神大为振作,情绪明显好转,并无身困乏力。
按品类不良茶叶,虽然无毒但味苦性冷,长期不论寒温恣意饮用,必然消伐脾胃阳气,伤精耗血,最能郁遏寒湿火气,以致毒湿蕴伏,循脾胃经络上攻而满口秽臭。前额、眉棱骨、鼻两侧胀痛也属同一病机,或热毒稍重者,并有口鼻、睑弦黏膜赤烂生疮诸证。
本案又与口燥唇干、烦热易饥、脾热弄舌等脾胃伏火不同,湿气也重,泻黄汤(散)虽然也属火郁发之治则,清泻与升发并用,但性偏寒凉;黄连上清丸等苦寒药更伤脾胃阳气而助湿,于该患者尤为不宜。
石恩骏老师认为,藿香、佩兰气味芳香而淡泊平和,辛而微温不偏于燥热,可祛风水肿毒、恶浊邪气,于本类病证较为适宜,用量可至35g。又川芎行气解郁、祛风燥湿,白芷为之使,本案头目昏重疼痛用之甚妙,若无头痛仅用白芷即可。(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相关文章
- 2024-03-09治疗脚气民间老偏方大全
- 2024-03-09三个民间老偏方治疗女性贫血效果好
- 2024-03-09甲鱼白鸽汤治疗女性偏头痛效果好
- 2024-03-09斑蝥槟榔治疗脚气偏方
- 2024-03-09治疗宝宝消化不良十二个有效偏方
- 2024-03-09两个民间偏方防治胰腺炎效果好
- 2024-03-09食疗偏方中常用的水产类食品
- 2024-03-09四天就能治愈小儿疝气的偏方
- 2024-03-09老中医推荐两个治疗牙周炎偏方有奇效
- 2024-03-09民间巧用莴笋治疗老年便秘偏方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