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病 第12页

治病 第12页

  • 中医治病辨证用药量字

    中医治病辨证用药量字

      近日有人撰文提出“药量是中医疗效的生命”(《健康报》2013年3月13日),中医治病辨证用药应该在理、法、方、药后加上一量字。认为“疗效平平责之‘量’”,将中药在方剂中的用量与疗效的关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确,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而中药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举足轻重,至关重要。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用量往往是比较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确定中药用量的因素太多,在确定使用中药在处方中的剂量时,既要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如季节的春夏秋冬,...

  • 鱼鳞片食疗治病

    鱼鳞片食疗治病

      鱼鳞是种营养物质,亦食亦药。鱼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其中钙、磷含量最高。鱼鳞中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具有增强记忆力、延缓脑细胞退化、养容抗衰老等作用。鱼鳞中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从而防止动脉硬化,预防高血压和心脏病。鱼鳞中的甲壳素,其免疫强化作用有助于减少肿瘤细胞的伤害及促进肝脏受损细胞新生与正常化,具有无毒性抗癌效果。鱼鳞中含有大量胶原蛋白,能使皮肤结实富有弹性,胶原蛋白的使用,已成为现代美容热点话题。   鱼鳞片用于食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

  • 中医持方治病可分三类

    中医持方治病可分三类

    中医持方治病约可分为三大类。一曰辨证论治,立法处方,如古今诸名方麻黄汤、归脾汤等。二曰对病专方,如鳖甲煎丸治疟母、阳和汤治阴疽等。三曰单方治病,如青蒿1握绞汁治疟疾(《肘后方》),蛤粉、青黛治咳嗽(《差苍小乘》)等。 今世盛行专科专方治病,追求一方统治某科某病,于医者固然省事,于病者未必尽痊。更有一知半解者,执专药以牟利,鲜有不误人者矣。...

  • 中医治病是一个系统工程

    中医治病是一个系统工程

      副医嘱就是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医嘱之外的必要提醒,让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有一个积极的配合作用,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过失,尽可能地使其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样的医嘱,我们称之为副医嘱。常见的副医嘱有:心理提示、服药反应、忌口等。   中医治病是一个系统工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疗效,有的甚至会出现副反应。再好的医生和处方,如果患者煎药、服药落实不到位,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中药煎剂讲究更多。中药煎剂是将医生开好的中药饮片进行煎煮,有条件的医院或药房指定专人用煎药机按照相关规定煎药,患者取药后只需按医嘱...

  • 食疗治病生姜功效

    食疗治病生姜功效

    1.治呕吐不止:生姜汁一汤匙,蜂蜜2汤匙,加开水3汤匙调匀,煮沸后一次服下。 2.治风寒骨疼、关节疼:生姜、葱白各适量,捣烂炒热,用布包好熨敷患处,一日数次。 3.治胃病发作:生姜、桂皮各12克,加水适量煎汤服下,一日2次。 4.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生姜25克切碎,放在一个猪肚中,加水用文火炖烂,分数次食用。 (本版偏方验方,仅供参考,不可代替医生诊疗。 )...

  • 中医找病的根源 对症治病

    中医找病的根源 对症治病

    “标”和“本”怎么个解释,凡汉语字典里都有注释,我之所以在此要啰嗦几句,实在是有些人,甚至所谓的名人,都不一定完全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前段时间方舟子就抛出了一个新的悖论,认为“坐月子是种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陋习”。此言一出,即受到了中医学界的严厉批评。方舟子之所以如此结论,即是对“标”和“本”不完全理解所致。“标”即是表面、表象(表面现象),是事物的外部特征。以一枚鸡蛋的外壳...

  • 中医治病的“下法”

    中医治病的“下法”

      当人们出现消化不良、便秘、血液循环不畅等症状时,往往会觉得憋得难受。这时就可以采用通大便的方式将宿食、宿便、瘀血等病理物质排出去。这样的方法便是中医治病的“下法”,此法与汗法、吐法一起并称为“祛邪三法”。      五种病可用下法   当外界邪气侵入人体脏腑,干扰脏腑功能,从而导致痰、湿、脓以及燥屎等有形的病理物质时;当体内蓄积或人体自身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畅,导致肠中糟粕停留或产生瘀血、水湿、痰浊等有形的病理物质时,就会形成积滞,出现&ldq...

  • 石头为引治病妻

    石头为引治病妻

    傅青主,原名傅山,是清代名医。一日,附近一对恩爱夫妻因为一点小事发生口角,妻子十分伤心,从此一病不起。尽管丈夫懊悔不已,再三赔不是,妻子仍不肯原谅他,病情也不见起色。 傅山得知情况后,对丈夫说:“你妻子这个病,不是没有治,而是需要一种特殊的药引,在你们家后院的一条石沟里,有一块鸡蛋大的黑石头,你把石头拣回去,擦洗干净后,用旺火煎熬,注意要不断加水,不能把水熬干了,直到石头煮软了,再来我这里取药。” 丈夫满怀希望,按傅山的嘱咐,找到了那颗黑色石头,把它捡回家中,放在锅里加水煮起来,...

  • “神医”扁鹊在治病救人“六不治”

    “神医”扁鹊在治病救人“六不治”

      据史书记载,有“神医”之称的扁鹊在治病救人时提出“六不治”,哪“六不治”呢?   一是“骄恣不论于理”者,意思是骄横放纵不讲道理的人;二是“轻身重财”者,就是指那些太看重钱财而不重视自己身体的人;三是“衣食不能适”者,意思是穿衣吃饭不听医生调适安排的人;四是“阴阳并,脏气不定”者,是指那些气血逆乱,五脏六腑功能出现严重失常者;五是&ldq...

  • 透穴治病:长针穿过身体不伤身

    透穴治病:长针穿过身体不伤身

      古书记载,古代名医扁鹊为了治疗患者偏头痛,运用针灸之术,把一根银针从太阳穴穿头而过,并把患者的头痛治好了。不少人现在还当这是个传说,可现实生活中,还真有碰到过一些神奇针灸的市民。   市民经历   我体验了银针穿身而过   “我亲身体会过针灸穿身而过的神奇。”在一次采访中,市民黄先生讲述了他经历过的神奇针灸。   黄先生曾经因为一些原因从小就右边的手脚就行动不方便,各种治疗效果都不怎么好。在1991年,他慕名前往广州找到了一位老中医求治,就这一次诊治,让他印象深刻。“当时老中...

  • 心中所思便是治病良药

    心中所思便是治病良药

    清代文人李渔著有《闲情偶记》一书,内容多含养生之道。其中有《笠翁本草》一节,提出以情治病7个妙方,读来令人颇获启迪。他还说病中得所思之物,也是治病良药。 他现身说法举了一个例子:某次李渔有病,想吃杨梅,医生对他妻子说杨梅性热,一二枚即可使他丧命。于是妻子哄他说街市上没有卖杨梅的。李渔心里不乐,病情更重。适时街上传来叫卖杨梅声,李渔大喜,精神为之一振,急让妻子去买杨梅。待几枚杨梅吃下,气定神怡,不觉病竟退去。于是他得出结论:能在患病时得到所思之物,也是治病良药。一个文人以其切身体会也许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医理...

  • 脚底治病强身养生法

    脚底治病强身养生法

    泡脚加点小“作料” 腰酸加红花:取5克红花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烧开,然后加一勺盐,先熏脚后泡脚,可治腰酸痛、腿静脉曲张和女性痛经。 咳嗽加艾叶:取艾叶10克用纱布包好放到锅里用水烧开,先熏脚,等水温40到50摄氏度时再把双脚放入水中泡脚,对风寒引起的咳嗽有好处。 脚臭加花椒:抓一把花椒用纱布包好放到锅里用水烧开后,先熏双脚,等水温能下脚的时候就开始泡脚。   敲击脚底:每天晚上临睡前用拳头敲击脚底,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内脏功能得以增强。正确的敲击法是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地向四周放射进行,以...

  • 拔火罐 拔除脓血的“利器”防病治病强壮身体

    拔火罐 拔除脓血的“利器”防病治病强壮身体

    拔罐属于中医传统疗法之一,俗称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拔除脓血的“利器” 拔罐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被称为“角法”,“角”指兽角。这个称谓最早记载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其中记载:“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

  • 配制一方适合自己的膏方 治病养生

    配制一方适合自己的膏方 治病养生

    随着寒露的过去,秋意渐浓,冬日也离我们不远了。俗语有言:“冬季进补,来年打虎”。根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寒冷干燥,正是滋阴养血的好时候。膏方是中药的一种剂型,既是保健的良方,又是治疗和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每年立冬到翌年的立春,是配制膏方调养治病的最佳时期。45岁以上亚健康的中年人、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及患有慢性疾病者、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不妨配制一方适合自己的膏方,定期服用,治病养生,会有很好的效果。 ■ 综 述 膏方据说源于华佗曹操 相传三国时期,一代枭雄...

  • 中医治病温阳发散的药物 熬点姜汤

    中医治病温阳发散的药物 熬点姜汤

    秋天了,有些人受寒了,觉得应该让自己的身体暖一下,就想晚上熬点姜汤。然而,一些懂点中医的朋友开始劝说:“晚吃姜,赛砒霜。”“中医认为,秋天是不能吃姜的!” “晚吃姜,赛砒霜”不是绝对的 这种说法的根源,是认为人体的气机,在一天里面,是有所变化的,早晨阳气上升,晚上阳气收敛潜藏,吃的东西要有所对应,比如,早晨吃一点温阳的食物,晚上尽量使得气机收敛,所以不适合吃一些温热发散的食物。这种说法是对的,我们大体上可以根据这个原则来指导...

  • 羊杂也治病

    羊杂也治病

    羊心:味甘,性温,具有温补心阳的功效。患有由心阳虚引起的心胸不舒、惊悸、失眠等症状的人可以多吃羊心。 羊肝:味苦,性凉,具有养肝明目的作用。羊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因此可以补肝、明目,常吃则可以防治雀盲(夜盲症) 肝阳上亢所致的目赤疼痛等。 羊肚:味甘,性温,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可以促进胃的消化吸收,特别适合慢性胃病患者食用。 羊肺:味甘,性温,具有补肺气、止咳嗽、祛风邪、调水道的功效。咳嗽、哮喘的人可多食,也可用于小便频数者食疗。 羊肾:味甘,性温,具有补肾益气、壮阳益胄、填补精髓的功效,可防治虚...

  • 白菜治病验方

    白菜治病验方

    白菜是人们常食的一种大众化蔬菜。中医认为,白菜性味甘平,具有疏风解表、润肺止咳、清热去烦、调理胃肠、通利小便、解毒消肿等多种功效。下面介绍几则白菜人药治病的验方,供患者选用。 1.白菜根100克,葱白、生姜各50克。水煎服,每日3次。可治伤风感冒。 2.白菜、白萝卜各100克,甜杏仁30克(去皮尖)。煮熟后吃菜喝汤,每日2次。可治一般咳嗽。 3.白菜60克,麻仁15克(另包),煮熟后去麻仁,吃菜喝汤,每日1—2次。可冶习惯性便秘。 4.白菜250克,薏苡仁30克,煮熟后吃菜(连薏苡仁)喝汤,每日2次。可...

  • 保健养生治病防病 药膳

    保健养生治病防病 药膳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的前身为“杭州市广兴联合中医院”,当年,创办该院的几位名老中医喜爱应用“药食同源”的思想理念为患者治病,建议患者在家烹制简易药膳就餐,达到保健养生的功效。“广兴药膳”已被列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杭州市中医院创立的“广兴堂国医馆”,落址于距今200余年的清代古建筑,占地2500平方米,它还原了传统中医药的诊疗和养生药膳调理等特色服务。该馆负责人、杭州市中医院副院长詹强对记者说...

  • 白菜的做法_白菜治病方法

    白菜的做法_白菜治病方法

      白菜是人们常食的一种大众化蔬菜。中医认为,白菜性味甘平,具有疏风解表、润肺止咳、清热去烦、调理胃肠、通利小便、解毒消肿等多种功效。下面介绍几则白菜入药治病的验方,供患者选用。   1、白菜根100克,葱白、生姜各50克。水煎服,每日3次。可治伤风感冒。   2、白菜、白萝卜各100克,甜杏仁30克(去皮尖)。煮熟后吃菜喝汤,每日两次。可治一般咳嗽。   3、白菜60克,麻仁15克(另包),煮熟后去麻仁,吃菜喝汤,每日1~2次。可治习惯性便秘。   4、白菜250克,薏苡仁30克,煮熟后吃菜(连薏苡仁)喝汤,每日...

  • 百合红枣汤 治病后余热未清、脚气浮肿

    百合红枣汤 治病后余热未清、脚气浮肿

    百合、赤小豆各100克,红枣50克,一起水煎煮酥烂,后加白糖调味,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有补气补血、健脾除湿、养胃强身之效力。对病后余热未清、脚气浮肿等症有辅助疗效。...

  • 中医方药进行迂回治病

    中医方药进行迂回治病

    医者治病,在多数情 况下,是有是病,即用是 方。如风热咳嗽,用桑菊饮 疏风散热、肃降肺气;肝气 郁结,用柴胡疏肝散畅达 肝气;胃寒痛,用良附丸温 中止痛……等,即是其例。 但是,有些病证,特别是一 些内伤杂病,久病一则按 有是病,即用是方治之,其 效不著,二则按上法治之, 反而弊多利少。如阴血亏 损之病,不受滋补,补则反 见腹胀腹泻等。在此情况 下,摆脱有是病,即用是方 之束缚,并采用方药给予 迂回冶疗,就能化弊为利, 也能收到治彼愈此的效 果。这种治法,在医书里, 是屡见不鲜的。中医所...

  • 使用动物脏器治病

    使用动物脏器治病

    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使用动物脏器治病的实例,但是,如果过于迷信以脏补脏就会出现问题。 首先,中医的治疗方法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补法只是其中一种,不能见某一脏器有病就用相应的动物器官来补。其实,古人将动物脏器入药也未必都是用来补的,更多的时候是靠它的亲和力起到类似“引子”的作用。其次,中医治病更注重脏器的功能而不是物质。比如肝阴不足,要用地黄、白芍来涵养阳气;如果肝阳不足,就用桂枝、干姜帮助气机的升达。在这两种情况下,用羊肝、猪肝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最后,补脏有深浅之分,真...

  • 中医谈治病策略

    中医谈治病策略

    •邪欲出,顺病势而为之,四两拨千斤;病膏肓,挽狂澜于既倒,重剂起沉疴。 •留白,是艺术,也是智慧,方寸之地彰显天地之阔。在治疗上,留白法,就是启动程序,点到为止,给“体内大药”的发挥,留以充分的空间。 总 括 大道至简,道法自然。参透病机,把握机关。一帖病动,四两拨千。一症一药,一病一单,一证一方,药必精专。共性为基,个性体现。急病大治,退兵不难,慢病小治,层层剥茧。未病早调,发于机先。毒剧烈药,撼动即减。君臣佐使,章法井然。小方单刀,大方军...

  • 积极使用中医药治病防病

    积极使用中医药治病防病

      如何利用两年时间,把一个劳动纪律涣散、医患纠纷高发、几度濒临瘫痪的医院建设发展成为“三峡库区最好”的二甲中医医院?重庆市开县中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谭邦华说:“将中医药特色发挥好,走‘小综合、多专科、强特色’之路,用医疗技术和优质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   积极使用中医药治病防病   医院积极协调县医保部门落实了中医药(含配方颗粒)及其诊疗服务项目提高10%报销比例政策,保障患者报账最大化,鼓励患者就诊中医药,积极发挥中医药简、便...

  • 民间有以石榴入药治病的习俗

    民间有以石榴入药治病的习俗

      千余年来,山东省枣庄峄州及周边地区民间即有以石榴入药治病的习俗,至今仍被广泛沿用。   石榴(punicagranatum)又名榭榴、安石榴、海石榴、钟石榴、安息榴等,原产于伊朗和阿富汗等中亚地区,汉代传入我国。全国不少地区均有栽培,尤以新疆、四川、陕西临潼、山东特别是峄州所产石榴最负盛名,且品种繁多,从颜色分大红袍、小红袍、大青皮、小青皮、钢皮、铁皮、白皮石榴等;从榴籽的不同分大马牙、小马牙、冰糖籽、谢花甜、软仁石榴等。其果实千房同膜、万粒如一,红如玛瑙,白如水晶,晶莹剔透,形如珠宝。其味或酸或甘或涩...

  • 从发生学论人之三本及治病二统

    从发生学论人之三本及治病二统

      我们从发生学角度研究胎儿和出生后的婴儿成人人体生理差异,发现了人体真正的生理三本,先天之本不是肾而是心,后天之本非脾一个,还有一个肺。   胎儿期只有血液单循环,没有心肺小循环,不与外界接触。胎儿依靠母亲的血液供给生命的营养物质,从脐静脉进入心脏,然后输送到全身。   婴儿出生断脐后,从首次自主呼吸(或啼哭)开始,即由胎儿的血液单循环变为婴儿的双循环,开始接触外界,从外界吸收营养,启动了肺功能和脾胃肠膀胱三焦土类功能。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

  • 曹雪芹:为民治病独爱『芹』

    曹雪芹:为民治病独爱『芹』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三个号:雪芹、芹圃、芹溪,都有“芹”字。这绝不是因为他江郎才尽,想不出更好的名字,而是缘于他对一种叫做“水芹”的植物情有独钟,并用它治好了不少疑难病症。 相传曹雪芹被抄家后,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穷苦生活。酒馆里有个年过半百的老伙计叫马青,见曹雪芹满腹学问,便不时地接济他。俩人成了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有一回曹雪芹一连三天未见马青露面,一打听,才知马青病得不轻,便跑到他家,却见马青躺在炕上呻吟。曹雪芹走近炕前,为马青号...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治病
  • 壮医通过药线点灸的刺激治病

    壮医通过药线点灸的刺激治病

    从开始学习壮医,这是我第一次用壮医药的方法帮人治病的经历。 有一位好友患鹅掌风多年,以前我曾用中草药帮其治疗过,疗效不佳,他自己也四处求治,经多种治疗,时好时坏,反复发作达5年之久,起先在一侧手背部指关节发病,以后再传染到对侧手背部指关节,而且左右对称,并漫延到双手的虎口及指间都出现皲裂,夏季也发生皲裂疼痛,到冬季则裂口更深,疼痛难忍。 何谓鹅掌风,因手掌粗糙开裂如鹅掌而得名,多由外感湿热之毒瘀积皮肤,或由相互接触毒邪相染,病久湿热化燥伤血,则气血运行不畅,皮肤失去营养而成。现代医学认为,鹅掌风亦可由自身脚湿气...

  • 养生重在养心 治病莫忘调神

    养生重在养心 治病莫忘调神

    任何民族的医学都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形成、发展都与其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医学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关于人类生老病死这一课题的思考、实践与总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中华元典文化是源,中医药文化是流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祖先最早探寻和认识客观 世界是从“观天象”开始。观天象就是观宇宙,哲学上称之为观世界,结合人类生老病死来观察,就是观人生。若将“观宇宙”、“观世界”、“观...

  • 饿两顿治病方

    饿两顿治病方

    冯老此文举重若轻,针砭时弊。“医生我应该吃点什么补补身体呀?”“医生我现在能吃山药、枸杞、大枣煮粥吗?”有没有想到《红楼梦》里刘姥姥跟凤姐儿说的“清清静静地饿两顿就好了”?冯老的两则医案更是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读“损谷则愈”有感 《伤寒论》第398条,是该书的最后一条,无关具体证治,一看而过。近治疗2例患者,再读这一条,似有所新悟。 患者为外地来京求医的6岁男孩,经常反复发烧,当地看不好...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