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 第12页
-
中医治病是一个系统工程
副医嘱就是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医嘱之外的必要提醒,让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有一个积极的配合作用,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过失,尽可能地使其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样的医嘱,我们称之为副医嘱。常见的副医嘱有:心理提示、服药反应、忌口等。 中医治病是一个系统工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疗效,有的甚至会出现副反应。再好的医生和处方,如果患者煎药、服药落实不到位,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中药煎剂讲究更多。中药煎剂是将医生开好的中药饮片进行煎煮,有条件的医院或药房指定专人用煎药机按照相关规定煎药,患者取药后只需按医嘱...
-
心中所思便是治病良药
清代文人李渔著有《闲情偶记》一书,内容多含养生之道。其中有《笠翁本草》一节,提出以情治病7个妙方,读来令人颇获启迪。他还说病中得所思之物,也是治病良药。 他现身说法举了一个例子:某次李渔有病,想吃杨梅,医生对他妻子说杨梅性热,一二枚即可使他丧命。于是妻子哄他说街市上没有卖杨梅的。李渔心里不乐,病情更重。适时街上传来叫卖杨梅声,李渔大喜,精神为之一振,急让妻子去买杨梅。待几枚杨梅吃下,气定神怡,不觉病竟退去。于是他得出结论:能在患病时得到所思之物,也是治病良药。一个文人以其切身体会也许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医理...
-
配制一方适合自己的膏方 治病养生
随着寒露的过去,秋意渐浓,冬日也离我们不远了。俗语有言:“冬季进补,来年打虎”。根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寒冷干燥,正是滋阴养血的好时候。膏方是中药的一种剂型,既是保健的良方,又是治疗和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每年立冬到翌年的立春,是配制膏方调养治病的最佳时期。45岁以上亚健康的中年人、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及患有慢性疾病者、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不妨配制一方适合自己的膏方,定期服用,治病养生,会有很好的效果。 ■ 综 述 膏方据说源于华佗曹操 相传三国时期,一代枭雄...
-
白菜的做法_白菜治病方法
白菜是人们常食的一种大众化蔬菜。中医认为,白菜性味甘平,具有疏风解表、润肺止咳、清热去烦、调理胃肠、通利小便、解毒消肿等多种功效。下面介绍几则白菜入药治病的验方,供患者选用。 1、白菜根100克,葱白、生姜各50克。水煎服,每日3次。可治伤风感冒。 2、白菜、白萝卜各100克,甜杏仁30克(去皮尖)。煮熟后吃菜喝汤,每日两次。可治一般咳嗽。 3、白菜60克,麻仁15克(另包),煮熟后去麻仁,吃菜喝汤,每日1~2次。可治习惯性便秘。 4、白菜250克,薏苡仁30克,煮熟后吃菜(连薏苡仁)喝汤,每日...
-
中医方药进行迂回治病
医者治病,在多数情 况下,是有是病,即用是 方。如风热咳嗽,用桑菊饮 疏风散热、肃降肺气;肝气 郁结,用柴胡疏肝散畅达 肝气;胃寒痛,用良附丸温 中止痛……等,即是其例。 但是,有些病证,特别是一 些内伤杂病,久病一则按 有是病,即用是方治之,其 效不著,二则按上法治之, 反而弊多利少。如阴血亏 损之病,不受滋补,补则反 见腹胀腹泻等。在此情况 下,摆脱有是病,即用是方 之束缚,并采用方药给予 迂回冶疗,就能化弊为利, 也能收到治彼愈此的效 果。这种治法,在医书里, 是屡见不鲜的。中医所...
-
民间有以石榴入药治病的习俗
千余年来,山东省枣庄峄州及周边地区民间即有以石榴入药治病的习俗,至今仍被广泛沿用。 石榴(punicagranatum)又名榭榴、安石榴、海石榴、钟石榴、安息榴等,原产于伊朗和阿富汗等中亚地区,汉代传入我国。全国不少地区均有栽培,尤以新疆、四川、陕西临潼、山东特别是峄州所产石榴最负盛名,且品种繁多,从颜色分大红袍、小红袍、大青皮、小青皮、钢皮、铁皮、白皮石榴等;从榴籽的不同分大马牙、小马牙、冰糖籽、谢花甜、软仁石榴等。其果实千房同膜、万粒如一,红如玛瑙,白如水晶,晶莹剔透,形如珠宝。其味或酸或甘或涩...
-
曹雪芹:为民治病独爱『芹』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三个号:雪芹、芹圃、芹溪,都有“芹”字。这绝不是因为他江郎才尽,想不出更好的名字,而是缘于他对一种叫做“水芹”的植物情有独钟,并用它治好了不少疑难病症。 相传曹雪芹被抄家后,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穷苦生活。酒馆里有个年过半百的老伙计叫马青,见曹雪芹满腹学问,便不时地接济他。俩人成了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有一回曹雪芹一连三天未见马青露面,一打听,才知马青病得不轻,便跑到他家,却见马青躺在炕上呻吟。曹雪芹走近炕前,为马青号...
-
壮医通过药线点灸的刺激治病
从开始学习壮医,这是我第一次用壮医药的方法帮人治病的经历。 有一位好友患鹅掌风多年,以前我曾用中草药帮其治疗过,疗效不佳,他自己也四处求治,经多种治疗,时好时坏,反复发作达5年之久,起先在一侧手背部指关节发病,以后再传染到对侧手背部指关节,而且左右对称,并漫延到双手的虎口及指间都出现皲裂,夏季也发生皲裂疼痛,到冬季则裂口更深,疼痛难忍。 何谓鹅掌风,因手掌粗糙开裂如鹅掌而得名,多由外感湿热之毒瘀积皮肤,或由相互接触毒邪相染,病久湿热化燥伤血,则气血运行不畅,皮肤失去营养而成。现代医学认为,鹅掌风亦可由自身脚湿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