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病 第13页

治病 第13页

  • 立夏节气 坐功治病养生

    立夏节气 坐功治病养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节气时,适宜在每天早晨3点到7点时,取坐姿,一腿在身前弓起,一腿盘下(如图),交叉双手,手心向外,置于膝下,再闭目,吸气,同时身体慢慢后仰,渐渐吸气的同时两手交叉往外撑开,并使手指压住膝盖。 因为身体后仰,使手部有压在膝盖上并带动...

  • 不起眼的边角料是治病防病的“宝物”

    不起眼的边角料是治病防病的“宝物”

    白菜根、葱根、橘子皮、花生皮……这些不起眼的边角料,你是不是都随手扔掉了?但在中医看来,这些都是治病防病的“宝物”。 花生皮——补血 花生的功效是调和脾胃、补血止血、降压降脂,其中“补血止血”主要就靠花生仁外那层红衣,中医叫“花生衣”。 中医理论认为,“脾统血”,气虚的人就容易出血,花生红衣正是因为能够补脾胃之气,所以能达到养血止血的效果。...

  • 《孝经》也可治病

    《孝经》也可治病

    相传,南朝吴郡人顾欢,字玄平,为齐代著名的儒医,因喜好道学,隐居于会稽山阴白石村。一日,村中某富人家请顾欢上门诊病,顾欢询问富家仆童:“你说说你家主人是怎样得的病?”仆童说:“我家主人前些日子和年迈的母亲怄气,不料中了邪风,得了胸口闷痛之症。”顾欢隐居村中已有多年,素闻这家主人恃富欺人,狎妓酗酒,尤其不敬父母,是有名的不孝逆子,就对仆童说:“你主人家中可有藏书?”仆童说:“唯有《孝经》。”顾欢说:“你家主人的...

  • 药墨治病

    药墨治病

    “文房四宝”之一的墨,主要用于写字作画。然而在过去很多中医处方中会用到“陈墨、京墨和墨汁”,这些统称为“药墨”。药墨性味辛、平,入心、肝经,可止血行瘀,内服可治吐血、便血,外涂可止金疮出血。中医认为“墨能胜赤,赤见墨止”。 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出现过多种药墨,主要有:万应锭、集锦墨、凌烟阁古墨、仿古墨、八宝止血墨、奚廷圭墨、曹素功墨和胡开文药墨等等,外形有方、圆、长条形等,按形式不同又有锭、枚、螺、量、丸和块等不同...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治病
  • 用穴位养生治病

    用穴位养生治病

    利用穴位保健、治病,就像一个领导管理自己的企业,首先要做个会用人的好领导。(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王钧石) 利用穴位保健、治病,有点儿像一个领导管理自己的公司。公司开的很大,全球各地都有分支机构。某一天美国的产品出了质量问题,遭到了消费者投诉,问题反映到公司老总这儿,老总首先就要想这个问题该让谁去解决,是让美洲区的业务部门解决,还是让亚太区的业务部门解决?由于美国属于美洲区的业务范围,所以老总决定由美洲区负责处理。但让美洲区的人什么人具体负责呢?是让主管销售的经理负责,还是让主管产品质量的经理负责?或者...

  • 食苦瓜治病佳

    食苦瓜治病佳

    苦瓜不仅是夏季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蔬菜之一,而且也是一味苦口良药。 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性寒,人心、肝、脾、肺经,具有清热祛暑、明目解毒、利尿凉血、解乏清心、益气壮阳等多种功效。食疗主治中暑、暑热烦渴、暑疖、痱子多、目赤肿痛、痈肿丹毒、烧烫伤、少尿等病症。下面介绍用苦瓜治病的方法,供参考。 苦瓜拌芹菜: 苦瓜、芹菜各150克。先将苦瓜、芹菜洗净(苦瓜去籽),切成细丝,用开水烫后,再用凉水过一遍,然后在芹菜、苦瓜中加入芝麻酱、蒜泥、盐各适量调匀即可。具有清肝降压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患者食用。 苦瓜茶: 苦瓜1根,绿茶适量...

  • 乌梅治病验方

    乌梅治病验方

    乌梅性温,味酸,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效,临床人药可治疗多种疾病,略举数例如下。 1.治不寐:乌梅30克,枣仁18克,水煎服,日1剂。 2.治遗尿:乌梅18克,桑螵蛸9克,为6岁小儿剂量,可随年龄酌情增减,水煎服,日1剂。 3.治遗精:乌梅30克,芡实15克,丹皮9克,水煎服,日1剂。 4.治月经不调:乌梅30克,远志9克,五味子9克,党参30克,水煎服,日1剂。 5.治慢性腹泻:乌梅30克,苍白术9克,山楂15克,水煎服,日1剂。 6.治先兆流产:乌梅(炭)20克,菟丝子30克,白芍2...

  • 南瓜入药治病7方

    南瓜入药治病7方

    1.治久咳: 南瓜藤若干,剪去头,插瓶中,令其汁液流入,取适量汁液用开水冲服。 2.治习惯性流产: 老南瓜30克,加水煎服,连服数日即有安胎之效。 3.治绦虫病: 南瓜子120克,早晨空腹吃下,2小时后再服槟榔煎液,30分钟后服硫酸镁20克,即可排出绦虫。 4.治钩虫病: 南瓜子、槟榔各120克,共研为末,每日早晚各服12克。或用生南瓜子90克,饭前食下,每日3次,连服1周。 5.治慢性支气管炎: 鲜南瓜500克(去皮),红枣15—20枚,红糖适量,加水煮汤服食。此法有补中益气,敛肺气的功效。 6.治肺...

  • 甘蔗治病验方

    甘蔗治病验方

    1.治风热感冒:甘蔗100克,桑叶18克,枇杷叶10克,薄荷6克,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加入大米煮至粥稠;趁热服用。 2.治发热咽痛:甘蔗、萝卜各500克,金银花10克,竹叶5克,加水共煮,去渣取汁,可当茶饮,每天数次。 3.治肺燥咳嗽:甘蔗汁50毫升、梨汁50毫升,两汁混匀服,每日2次。 4.治大便秘结:甘蔗汁50毫升、蜂蜜30毫升,混合,早晚空腹服。 5.治慢性胃炎:甘蔗汁30毫升掺少许生姜汁调匀后服用,每天早晚各服1次。 6.治慢性咽炎:甘蔗汁、萝卜汁各半杯,百合100克,将百合煮烂后调入两汁备用,每天临睡前服...

  • 治病防疾 双冬茶 枸杞菊花茶

    治病防疾 双冬茶 枸杞菊花茶

    双冬茶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陈红涛主任医师提醒,要想缓解口唇干燥,首先要注意多喝水,保持环境中的湿度,适当使用润唇膏等。此外,可以泡上一杯“双冬茶”,日常饮用。取麦冬、天冬各10克,可加少许白砂糖,放入杯中,用300毫升左右的开水加盖冲泡10~15分钟左右即可。 麦冬的功效被总结成四句话:“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既能滋补肺脏津液,缓解咽干、咳嗽等不适,又可补充胃中的津液,还有助于清心除烦、润滑肠道,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良药。 天冬的作用...

  • 河蟹 治病常见方剂

    河蟹 治病常见方剂

    河蟹又名淡水蟹、螃蟹等,其甲壳方而近圆形,背面有硬坚的头胸甲,长约55厘米,宽60厘米。后半部略宽于前半部,背面突起。步足5对,第1对蟹足,后4对为横行的步足。眼1对,具柄,能转动。 河蟹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北运河,生活于河沟、水沟、水塘等多水草的地方。昼伏夜出,以动物尸体或谷物为食。河蟹全年出产,以夏秋为多。捕后洗净,用沸水烫死,晒干备用。 河蟹味咸,性寒,有小毒。具有通经络、散瘀血、续筋接骨、解漆疮、冶冻疮、积食、血积、血崩、腹痛等功效。常见方剂如下: 治铁打损伤、瘀血肿痛、骨折:活河蟹6—10...

  • 巧用西红柿治病

    巧用西红柿治病

    西红柿是一种很普通的食物,但在治疗疾病方面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列举几种治疗功效。 防中暑: 将1—2个西红柿切片,加盐或白糖少许,熬汤热饮。 治牙龈出血: 将西红柿洗净当水果吃,连吃半个月,即可治愈牙龈出血。 退高烧: 将西红柿汁和西瓜汁各半杯混合饮用,每小时饮1次,可退高烧。 治高血压: 每天早晨选1—2个鲜熟西红柿空腹蘸白糖吃,降血压效果明显。 治皮肤病: 将鲜熟的西红柿去皮和籽后捣烂敷在患处,每日2--3次,可治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治贫血: 取西红柿、苹果各1个,芝麻15克,一...

  • 蜂蜜果蔬汁治病有良效

    蜂蜜果蔬汁治病有良效

    蜂蜜芹菜汁:新鲜芹菜100克,洗净切成小段榨汁,加入20毫升蜂蜜。每天饮服2~3次,饭前饮服。对尿道结石、前列腺炎、皮炎等都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蜂蜜番茄汁:番茄适量,洗净榨汁,一杯番茄汁(大约300毫升)添加蜂蜜10毫升调匀。每天饮服2~3次,能增强食欲,助消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并可保持人体内酸碱平衡。 蜂蜜黄瓜汁:黄瓜适量,洗净后榨汁,—杯黄瓜汁(约300毫升)加入蜂蜜10毫升调匀。每天服2—3次,可润肠通便、健肾利尿。老年人久服可防止头发脱落及甲状腺功能亢进。 蜂蜜马铃薯汁:、马铃...

  • 防病治病 主食米饭

    防病治病 主食米饭

    米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食之一,若将米饭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也可发挥其防病治病的效果。 燕麦米饭降血脂燕麦性平。味甘,归肝、脾、胃经,有益脾胃、降血脂的功效。燕麦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这种纤维能吸收胆固醇,并将其排出体外,减少胆固醇被肠道吸收的机会,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大米50克,燕麦20克,加水适量,常法煮饭食用。 荞麦米饭降血糖荞麦味甘,性凉,可以健脾胃、除湿热。现代研究发现,荞麦中所含的铬能增强胰岛素的活性,加速糖代谢,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耐量,可以降低血糖,还能预防...

  • 常吃柚子可以治病

    常吃柚子可以治病

    柚子味甘酸、性寒,入肺、脾二经。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健脾消食、润肺化痰、芳香健胃、止咳平喘、清肠利便、行气解酒、止痛和补血等功效。不但能防治消化不良、食欲减少、心烦不眠、手足心热、肺虚咳嗽、胸闷气喘、胃肠气滞、脘腹胀满、呕逆少食、腹痛、暖气、水泻、多痰、口臭、咽干、咽痛、目赤、口舌生疮、乘车船昏眩呕吐和妊娠呕吐等症,还能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血管硬化、高胆固醇、败血症、肥胖症、冻疮及一些炎症等。 柚子除了药用价值外,其营养价值也很高,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及钙、磷、镁、钠等人体所必需的元素,...

  • 妙用树皮治病

    妙用树皮治病

    树皮,一般人认为没多大用处,其实不然,运用得当的话,某些树皮还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石榴树皮:取石榴树皮20克,洗净,加水500毫升,煎汁后频频含漱,可治疗口臭,减轻扁桃体发炎症状。 柿树皮:取柿树皮100克,洗净,晒干,焙研为末,用米汤送服,每日1次,连服14天,可治疗痔疮出血。或将柿树皮烧成灰,用食油调敷,可治开水烫伤或烧伤,表皮红肿热痛者。 桑树皮:取桑树皮20克,洗净,与甘草、竹叶各5克共煎汁,温服,每日1次,可治晨起后痰多、咽部不适。 松树皮:取松树皮适量,焙研为末,用芝麻油调搽患处,可用于治疗头...

  • 苦菜治病变着吃

    苦菜治病变着吃

    苦菜是野菜中常见的一种,既可以凉拌,也可以做汤,还可以做饺子馅等。中医认为,苦菜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作用。苦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钙、磷、铜、铁、锰、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蒲公英甾醇、胆碱等成分。其中蒲公英甾醇、胆碱等成分对多种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因此,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胆囊炎、慢性盆腔炎等均有一定疗效;苦菜有助于促进人体抗体的生成,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还有降低血压和防治癌症的作用。 凉拌止泻 将500 克苦菜浸泡15分钟,然后反复...

  • “治病必求于本”是中医学的著名论点

    “治病必求于本”是中医学的著名论点

    “人生全凭一口气”“天有一丸红日,人有一息真气”。维持人体生命者是元气,元气与人生死攸关。元气充足,运行正常,是人体健康的标志;元气不足,或升降出入失调,则疾病发生。临床中,尽管疾病千变万化,病情错综复杂,但其基本病理可归纳为元气的反常变化。《内经》首先提出“百病皆生于气”的理论,强调了气与人体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致病因素乃邪气。所谓邪气,是相对于正气而言,不正则为邪。医家张景岳早有明示:“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

  • 谈鳖治病

    谈鳖治病

    从为光绪皇帝治病谈鳖 传说,光绪皇帝从幼年起就患有肺结核,并且波及到其它器官,到青年时病情逐渐加重,在《起居注》中曾记载:“腰胯痛疼更重,昨日早晨脊骨中间作痛,稍一俯仰均不可。今晨早起时,腰胯左边疼痛甚重,稍一动转即牵制满腰,极痛难忍。夜寝愈多则筋脉愈滞甚,疾亦日甚一日。”宫中太医使尽浑身解数,光绪皇帝的病情也不见好转。光绪皇帝埋怨太医无能,他斥责太医们说:“屡服汤剂,寸效全无,名医伎俩,仅止如此,亦可叹矣!”于是,光绪皇帝传旨张榜招贤,广求天下名医为自己治病...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治病
  • 伏天喝汤浆治病

    伏天喝汤浆治病

    腹泻喝乌梅汤伏天人们过于贪图凉爽,过食冷饮冷食以及长时间吹空调、风扇,导致腹部受寒,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可以用乌梅汤来冶疗。乌梅5粒,花椒一小撮(大约9克),一起煎水,得药汁500毫升,去乌梅及花椒,温热饮用药汁,之后避风寒,一般喝一次后均可收到良效。乌梅性味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花椒性温,味辛,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两者合用,可以消除腹部的寒邪,起到止泻的作用。 呕吐喝生姜汤伏天湿热较盛,湿邪侵犯脾胃,会导致恶心呕吐;或者过于贪凉,中了阴暑,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

  • 治病如下棋 须走一看三

    治病如下棋 须走一看三

      治病如下棋,须走一步看三步或者更多,能看得越远的越是高手。对症施方者与临证老到的医生在某些阶段的治疗措施可能是大致一样的,其高下之分在前者只知如何让当下缓解症状,而后者能想到如何在当下缓解的前提下走好下一步,如何按部就班地展开战略部署,如何向目标推进,如何达到最终的目标,如何在某些突发的、不利的情况下战略防御甚至战略撤退。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全局观念,是否知道最终目的地在什么地方。前者更准确说只能叫医匠,算不得医生。   确定治疗策略需胸怀全局   门纯德老曾治疗一例56岁的冠心病患者,“心痛&rd...

  • 中药治病有“个性”

    中药治病有“个性”

    中药为什么能治病?其中一个很有趣的原因,就是在进入人体后,中药的药力都具有不同的“个性”。有的药性向上,有的药性向下;有的药性向外,有的药性向内。 中医认为,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方面,常常都会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腹泻、脱肛、胃下垂等),向外(如发热、自汗、盗汗等),向内 (如表邪未解、疹毒内攻等)的病势趋向。所以在治疗时,就需要选用具有不同“治疗方向”的药物,对疾病进行“围追堵截”。中医将每种中药的这一不同 &ldqu...

  • 柚子皮治病食疗验方

    柚子皮治病食疗验方

    柚子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水果,一般人在食用柚子时,将柚子皮扔掉,实在可惜,将柚子皮放置室内,可吸附居室污染,作为居室里的空气清新剂。柚子皮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柚子皮味苦、辛,性温,具有润肺祛痰、止咳平喘、疏肝利胆、健脾止呕的功效,现举几款柚子皮治病验方如下。 哮喘取柚子皮1个,鲜百合0.15公斤,水煎去渣,加入冰糖0.2公斤,每天服用3次,3天服完。 慢性支气管炎取柚子皮30克,洗净切碎,开水冲泡代茶饮,频服。 食欲不振柚子皮15克,鸡内金、山楂各lO克,砂仁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妊...

  •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

      中医药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模式。然而对于初学者,往往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困惑,尤其是对于一些有一定基础的中医师,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初诊开出的方子效果很好,到二诊或者三诊的时候,疗效就没有首诊的疗效好,或者疗效很差,破解中医治病密码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   医者“态度”   医生看病首诊“望、闻、问、切”往往比较仔细,辨证也比较准确,往往会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随着疾病向着好的方面转化,其疾病的病机往往也会发生变化。但是第二...

  • 羊肉进补 羊杂治病

    羊肉进补 羊杂治病

    羊肉是冬季进补常用的食物。中医认为,羊肉性味甘、温,有益肾补虚、活血助阳、利肺益气、养肝明目、温中暖胃、抗衰防老的功效。古代著名医家李东垣认为:“补可祛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人参补气,羊肉补形。”说明羊肉的滋补作用可与人参相媲美。现代研究证实,羊肉确实是营养丰富,其所含的蛋白质高于猪肉。脂肪则低于猪肉:钙、磷、铁明显高于猪、牛肉。因此.食用羊肉可以补充热量和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不仅使人长气力、御寒冷,而且还能有效地消除疲劳,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起到防病强身的作用。羊肉进补,与一些食物、药物配...

  • 治病为何必求于“本”

    治病为何必求于“本”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堪称中医思维的高度概括,那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治病必求于本”。但是具体而言,“本”谓何也?   本,此指阴阳。因为阴阳是“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阴阳的失调,所以,“治病必求于本”,意为阴阳为自然万物之本,人为万物之一,疾病亦本于阴阳,故当求阴阳之本而治。   人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一...

  • 中医治病核心 方证的基本概念

    中医治病核心 方证的基本概念

    “方证关系”是近年来用以研究和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及其临床用药规律的重要命题之一。有学者强调:“对‘方证相对’法则及其证治规律性研究的忽略,造成了当前中医临床辨证陷入了相当普遍西化——‘对号入座’式的思维怪圈,其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中医疗效的滑坡,还使许多中药新药和新制剂的开发走进了无需中医药理论指导的‘死胡同’。”随着现代多学科研究方法介入中医药研究领域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阐...

  • 圆通活法 既治病又不失人情

    圆通活法 既治病又不失人情

    在历史上,有许多名医遇到不懂事理、固执己见甚至刁钻的病人,都能既治得了病,又不失人情,圆通活法,达到医患双赢的效果。   大黄变身龙眼肉   清代光绪年间,苏北盐城有一盐商的太太高氏,年逾花甲,自以为身体亏虚,大进滋补,渐成胀满之证,求治于医。诸医知道她喜好滋补,不敢言攻,唯投其所好,屡进补益,愈补愈胀,以至形体日渐羸瘦,精神倦怠,病卧在榻。盐商心急如焚,闻听兴化名医赵海仙医术高超,善治沉疴重症。遂星夜赶赴兴化向赵海仙求医。海仙详询病史,察色按脉后心里寻思:此乃“大实有羸状&rdqu...

  • 中医治病必须辨证施治

    中医治病必须辨证施治

    中医治病必须辨证施治。《内经》中“审察病机”与“谨守病机”,就是强调辨证分析。辨证的前提是什么?辨证的前提就是抓住主病和主症,这是第一要素。比如一个病人如果患有关节痛,就要按照关节痛这个主症来辨证。腰痛、腹痛、泄泻、呕吐等疾病也都应该针对主症来辨证。比如头痛,分为外感、内伤头痛,外感头痛中有风寒、风热、风湿等证型,内伤头痛中有瘀血、痰浊、肝火、气虚、血虚、风阳上亢等证型。我们在临床上就要辨证分析疾病属于哪一证型,对每一个疾病都要辨证。   辨证的法则很多,有...

  • 中医治病“证”及“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证”及“辨证论治”

    现在说起中医治病, 必然离不开辨证论治, 辨 证论治与中医的整体观念并称为中医的两大基本特 点, 认为是指导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毫无疑问, 中医有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 如, 独 特的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营卫气血理论; 有自己独 特的病因病机学说和诊疗方法。 其特色特点是多方 面的, 像脉诊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疾病诊断 方法, 但对于中医现在 “证” 的概念以及中医历来是 不是 “辨证论治” 这一观点却值得探讨。 如果现在中 医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