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肾 第81页

肾 第81页

  • 骨质疏松症“肾虚腰痛”双侧肾俞穴埋线

    骨质疏松症“肾虚腰痛”双侧肾俞穴埋线

      【穴性特点】   肾俞穴与肾脏相应,为肾气在腰背部输注、转输之处,主治肾脏疾患,故名肾俞。   该穴有益肾助阳,纳气利水的功效,位于命门穴旁1.5寸处,是肾之精气出入腰背部的门户。   “肾者,藏精主水;肾俞者,藏精之关,引水之宅也。”但凡与肾脏有关的疾病,尤其是泌尿、生殖系统的疾患,如妇女经、带、胎、产诸病,男子遗精、阳痿及下焦湿热淋浊等病症,都可取肾俞治之,其它如因火不生土,脾虚及肾的泄泻、水肿,肾不纳气之痰饮、咳喘以及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所致的各种病症,均为本...

  • 赵纪生治痛风性肾病经验方介绍

    赵纪生治痛风性肾病经验方介绍

    赵纪生,男,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肾病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现将赵老辨证论治痛风性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赵老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临床辨证要辨虚实,虚则是辨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实则是辨痰浊、湿热、瘀浊之不同。治疗上则根据脏腑虚实不同,确立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补虚者重在于补益脾肾,益气养阴;泻实则以清利湿热痰浊、活血化瘀为主。 一、脾肾气虚湿热型 表现:精神不振,乏力,腰酸,局部关节红肿疼痛,口干口苦,面色少华,食少,腹胀,大便溏薄,...

  • 中年男性,护肝重于补肾

    中年男性,护肝重于补肾

      男人一旦迈过30岁的门槛,健康往往滑坡,比如身体发福,体力、精力与性功能衰减等。此时,你该为健康做点什么呢?是补肾么?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应了一句俗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西瓜”是什么呢?护肝!诚然,“肾虚”常和男人的性功能联系在一起,加上形形色色补肾药物广告的诱惑,补肾便成为一些想常保男人雄风的男性孜孜以求的目标。健康专家提醒你:在竞争激烈、节奏紧张的现代生活中,男人保肝比补肾重要的多。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上了年纪肾偏虚...

  • 肾结石自然疗法 简单中药解决

    肾结石自然疗法 简单中药解决

      海金沙+金钱草治结石   推荐人:马先生   我曾患尿道结石,经x光拍片确认只有绿豆大小,但发作起来肾区绞痛难捱。为我诊断的医生是我的朋友,他告诉我说:小结石(直径4毫米以下的)可以用中草药排除。   他让我去中药店买来海金沙和金钱草,每天各20克,煎水当茶喝。半个月后,果然从小便中排出一个像小麦粒大小的结石。后来我把此法告诉一个患肾结石的朋友,他服用之后也顺利地排除了结石。      金钱草+鸡内金治结石   推荐人:赵先生   我患结石多年,后得一老中医指点,得一简单配方,如今已成功排出7颗。方法是:到中药...

  • 防肾病综合征 喝食疗粥

    防肾病综合征 喝食疗粥

      粥,古时称糜、膻、酏等,古人写作鬻。一年四季,在膳食中有粥,不仅可以调剂胃口,增进食欲,而且可补充身体失去的水分。所以自古认为,喝粥可以治病并能使人延年益寿。为您介绍几道可以预防肾病综合征的食疗粥,供肾病患者选择。   茯苓赤小豆粥   原料:茯苓25克,赤小豆30克,大枣10枚,大米100克。   做法:先将赤小豆冷水浸泡半日后,同茯苓、大枣、大米煮为粥。早晚餐温服食。   茅根豆粥   原料:鲜茅根200克,大米200克,赤豆200克。   做法:鲜茅根加水适量,煎汁去渣,加入大米、赤豆,煮成粥。每日分3~...

  • 芪戟菟丝汤治肾病综合征

    芪戟菟丝汤治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及低蛋白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属中医学“水肿”范畴。其发病机理主要是肺失通调,脾不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笔者用自拟芪戟菟丝汤治疗60余例,效果较好。   基本方:生黄芪30克,巴戟天15克,菟丝子15克、土茯苓30克,山药30克,金樱子20克,萆解15克,丹参15克,茯苓30克,蝉蜕15克,益母草30克,女贞子20克,杏仁15克。临症加减:胸闷气短加党参、五味子、炙甘草;腰膝酸软明显加杜仲、川断、狗脊;水肿明显,加熟附片、车前子(...

  • 饮食调养慢性肾盂肾炎

    饮食调养慢性肾盂肾炎

      “三分治七分养”,对慢性病更合适。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多有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的病史,发作时可有尿路刺激症状,到后期可出现肾实质严重损害,出现高血压、贫血、多尿、夜尿、酸中毒,甚至发生尿毒症。患者一要配合医生接受正规治疗,二是自己要注意饮食调养。   饮食原则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大量饮水,每日摄入水量应在25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促进细菌、毒素及炎性分泌物迅速排出。   调节尿液酸碱度以增强药效。磺胺类、氨基甙类抗生素在碱性尿中抗菌作用增强,可多食用一些碱性食物或碳...

  • 肾虚腰痛自我调治

    肾虚腰痛自我调治

    经常见到一些患腰痛的中老年朋友,当我告诉他们说,如果把肾护好了,腰自然就不会有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其实,中医有句经典的话叫“腰为肾之府”,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腰是,肾脏的家,反过来就是说肾脏是腰的主人。所以老是腰疼的患者,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就该补补肾了,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古话说:“肾气一虚,腰必痛矣。”肾主骨生髓,如果肾精不足,骨的支撑力就会减弱,那么,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腰部。所以,护肾就要先护腰。 说到护肾先护腰,有两个穴位就不能不提,那就是气海和关元...

  • 岳美中医案集 肾炎的治疗

    岳美中医案集 肾炎的治疗

      岳美中认为,成年人之慢性肾炎多由急性转来。急性肾炎期,多取发汗或峻下的方法,如越婢加术汤和浚川散。刚从急性转为慢性之初,以利水为主,用胃苓汤加枳壳、党参;中期者,宜扶正利水,用苓桂术甘汤等;肾变性期,水肿显著,蛋白尿亦重,可用防己黄芪汤,此期“收效关键,仍在守方,守方之中须注意观察病之动向,以消息方药”。末期者,阳虚证用罗止园治肿胀方,阴虚证用加味知柏地黄汤。善后可投黄芪粥等,以消除蛋白尿。黄芪适用于慢性虚弱病症,必须久服多服才能收效。   慢性肾盂肾炎在中医学中多属&ldquo...

  • 从“风湿相搏”辨治慢性肾病

    从“风湿相搏”辨治慢性肾病

      风和湿是常见的两大病理因素,既可从外感受,亦可从内而生,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风能胜湿”,湿从风化,俱无定体,可随五气从化而合病,而“风湿相搏”为病者尤多,涉及多系统,多病证,其中肾病表现有风和湿的病理特征者,颇不乏例,故从风湿辨治慢性肾病,是值得探索的一条途径。   风为阳邪,湿属阴类,阴阳交错,复合为患,故病势常反复迁延,缠绵难愈。且易与五气兼夹为患,“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风湿合邪,上下交病,上则肺卫受感,风...

  • 肾虚五证的识别与治疗

    肾虚五证的识别与治疗

    中医.所言“肾虚”概念宽泛,细分主要有五证,五证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明白其表现,对治疗大有裨益。 一、肾阳虚证:主要表现为肾虚而兼有“寒”象,如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性欲减退,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等。治疗当温补肾阳,可用右归丸、全鹿丸、龟鹿二仙膏之类。 二、肾阴虚证:主要表现为肾虚而兼有“热”象,如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或耳聋,口干咽痛,两足痿弱,盗汗,男子阳事能举,但早泄或遗精,女子经少或崩漏...

  • 肾结石的中医治疗

    肾结石的中医治疗

    编辑同志: 我在一次体检中发现患有肾结石,请问如何服中药才能将结石排出? 贵州遵义 陆伟强陆伟强读者: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结石的一种,一般指发生于肾盏、肾盂以及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本病好发于我国南方。本病患者多为青壮年,男性发病比女性多数倍。本病中医属于“淋症”的范畴。服中药排石一般分以下五型辨证施治。 一、下焦湿热:患者小便短赤,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腹痛,口苦,呕恶或有腰痛,似刀割样,面色苍白,汗出淋漓,舌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篇蓄、海金砂各15克,...

  • 肾虚的症状 罗列如下九条

    肾虚的症状 罗列如下九条

    肾虚会导致我们身体各方面的虚衰。肾虚的症状确实不少,中华中医药学会专家王志今老师罗列了如下九条。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肾虚。 症状1 腰膝酸软 腰为肾之府,肾又主骨,我们的骨骼在膝盖这个部位的支撑力是最大的,但是接触的点又最小,再一个就是腰,腰发酸,膝发软发空,这肯定是肾虚的一个标志。 症状2 齿摇发脱 齿为骨余,骨骼的状态跟肾的健康,有密切关系。另外,肾其华在发,从一个人头发状态观察肾的状况,比如发色枯黄、易折,肯定是肾虚。 症状3 头晕健忘 血不养脑,上不达巅项,从西医的角...

  • 肾绞痛紧急止痛法

    肾绞痛紧急止痛法

    肾绞痛是因肾脏或输尿管结石引起的一种病症,常突然发生,主要疼痛区域在两侧上腰部,有时疼痛还沿输尿管方向一直向下放射到下腹部、阴囊(女性为大阴唇)及大腿内侧。疼痛如刀割状,痛苦万分,病人常在床上翻滚不止,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血压下降。绞痛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但也可能达数小时之久。检查腰区,有明显的叩击痛,发作时排出的尿液常为血性。 由于疼痛非常剧烈,单纯口服普通的解痛片是无济于事的,有时需要注射阿托品、杜冷丁等药力较强的解痉或止痛药方才有效。所以,在一般家庭里是无法自行处理的,应该赶紧护送医院就诊。在转...

  • 肾结石偏方验方

    肾结石偏方验方

    肾结石多形成于肾盂或肾盏,可排入输尿管和膀胱,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腹部剧烈疼痛或绞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严重者会出现血尿、脓尿。本人经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验方肾结石偏方,对治疗肾结石有较好疗效。 ●化瘀排石汤 药物三棱、莪术、赤芍、车前子各15克,穿山甲、皂角刺、桃仁、川牛膝、青皮、白芷、枳壳各9克,厚朴、乳香、没药、生薏苡仁各6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成200毫升,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散结、利尿排石。 ●补肾消石汤 药物金钱草100克,石韦、王不留行、鸡内金、芒硝、琥珀各3...

  • 肾结石 排石汤方三则

    肾结石 排石汤方三则

    1.化瘀排石汤:三棱、莪术、赤芍各15克.穿山甲、皂角刺、川牛膝、青皮各9克.厚朴、乳香、没药各6克.金钱草30 克。加水500毫升煎至 200毫升.每日 1剂.分2次饭后服用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散结、利尿排石之功。适用于腰腹部胀痛的肾结石患者。 2.补肾消石汤:金钱草30克,石苇、王不留行、鸡内金各10克.川断、杜仲、滑石、牛膝各15克.琥珀3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20日为1疗程。有清热利尿、行气活血之功效。适用于有腰部酸痛、周身乏力、排尿不畅、血尿等症状的肾结石患者。 3.温阳利水汤:肉桂、吴茱萸各3...

  • 莫把中医“肾亏”当肾病

    莫把中医“肾亏”当肾病

    在中医门诊,经常可以听到医生说某患者“肾亏”。不少人对中医这个病名不太清楚,以为“肾亏”就是肾脏有病,以致忧心忡忡,四处求医。可是,在去多家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后,并未发现肾脏异常,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中医讲的“肾亏”与西医讲的肾脏病是两回事。中医说的肾脏与西医说的肾脏虽然名称相同,但二者在生理、病理上的含义都不同。在中医学中,肾脏不单纯是解剖学的概念。它包括西医的生殖、泌尿、神经、运动、呼吸等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而...

  • 慢性肾炎偏方 中药6验方

    慢性肾炎偏方 中药6验方

      慢性肾炎属中医“水肿”和“虚劳”范畴。由于肾病日久,正气渐虚,水肿迁延不退;或因劳倦、感冒、饮食等原因诱至水肿反复发作,脾肾调节水液功能失常,而致寒湿伤阳,脾肾受损。须酌情用温阳化湿利水之法或温补脾肾、滋养肝肾之法,以下提供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验方:   1.玉米须60克,煎汤代茶饮,连服3~6个月。   2.每日取鲜山羊奶500~800克,分两次服完。一个月为一疗程。   3.络石藤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4.鱼腥草100~150克,以开水1000毫升浸泡...

  • 肾炎蛋白尿中药治方

    肾炎蛋白尿中药治方

    中医认为,蛋白尿的出现,是人体精微物质外泄的一种表现。人体的精微物质,主要依赖脾进行生化与统摄,并通过肾来封藏与固摄。劳累、伤食、服药、妊娠等因素,都可引起脾肾两虚。如果再有湿热内蕴,水湿不化的情况,就容易产生蛋白尿,其治疗也颇为棘手。采用补肾固精、益气摄血之法治疗肾炎蛋白尿,有较好的疗效。 方药:生黄芪6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10克,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叶10克,旱莲草10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10克,蝉蜕6克,丹皮10克,甘草3克。 加味:若尿中蛋白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须2...

  • 老人肾虚 按摩腰腹

    老人肾虚 按摩腰腹

    说起肾虚,很多人都会想到食补。实际上,腰腹部的锻炼也能起到健肾和补肾的作用。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都有哪些方法可以锻炼呢? 双手搓腰温肾阳。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 (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处,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 部位(长强穴)。每次做 50~100遍,每天早晚 各做一次。 按摩小腹健膀胱。...

  • 慢性肾炎中医分型药膳治疗

    慢性肾炎中医分型药膳治疗

    许多慢性肾炎患者生活在这样的忧虑之中:“用不了几年,自己就是尿毒症患者。无奈啊!这个世界为什么对自己那么残酷呢?” 其实,这是患者的心理误区。有关专家介绍,从慢性肾炎发展成尿毒症,都有一个过程。如果能够配合治疗、自我控制好,90%的慢性肾炎患者不会发展为尿毒症。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慢性肾炎是肾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果能够正确及时的治疗,并且能够坚持治疗,一般的慢性肾炎都能缓解,可以有效地延缓尿毒症的发生,在中西医结合治...

  • 肾绞痛发作的自我止痛

    肾绞痛发作的自我止痛

    肾绞痛是肾脏或输尿管结 石引起的常见病症。常起于脊肋 角或及脐周附近,后沿输尿管向 下腹部与会阴区放射,腰部剧烈。 疼痛,有时伴大汗淋漓;脉博细 速及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肾绞痛发作突然,有时准以 立即送到医院,在家里自己有些 简单的方法能临时止痛,这里不 妨列举一下: 1. 肾绞痛一侧腰部热敷,用 热水毛巾或热水袋均可,水温略 烫些,但以不烫伤皮肤为度,热 敷有助于解除肾盂与输尿管的 阵阵痉挛性收缩,以减轻肾绞痛 的程度。 2.针刺止痛,通常强刺患侧 肾俞与三阴交两穴5分汐左右, 效果不佳时可加志室与太溪穴。伏卧...

  • 柠檬水防治肾结石

    柠檬水防治肾结石

    常喝柠檬水能防治肾结石,这是因为柠檬中富含的柠檬酸有利于在尿液中产生柠檬酸盐,该化学物质能预防尿中的矿物质在肾内形成结晶体,也就是肾结石。 此外,当人体内结石达到一定程度,结石通过窄小的尿道时就会发生疼痛,喝柠檬水还能缓解排尿时的疼痛。由于新鲜的柠檬特别酸,并且价格也比较贵,所以我们可以选用物美价廉的干柠檬片。 每次取两三片,温水冲泡,当茶饮用,可续水,至味淡即可,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何霞)...

  • 慢性肾炎食疗方

    慢性肾炎食疗方

    处方与用法:生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10克,金橘饼2枚,糯米100克。先加水煮黄芪,去渣,加入薏苡仁、赤小豆,煮1小时,再加入鸡内金、糯米,煮成粥,为1日量,分次服。食后嚼金橘饼。如无金橘饼,可用陈皮5克代替。连服30日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胃,利水湿.治慢性肾炎,尿蛋白长期不消,轻度水肿者。...

  • 隐匿性肾炎治疗便方

    隐匿性肾炎治疗便方

    导致隐匿性肾炎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链球菌和其他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病理改变可显示广泛不同的病理类型,包括微小病变型、系膜增殖性肾炎(包括IGA肾病)、局灶节段性增殖性肾炎,有时类似消散期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少数病例可呈较严重的肾小球病变。此外,遗传性肾炎也可以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起病,因此需做肾活体组织检查才能明确病因。 便方:绿豆30克,制附子30克,水煎煮熟后吃豆,次日仍可再加绿豆30克煮熟食豆,第3天则另用制附子与绿豆同煮如前。连服20天为1个疗程。 ·慢性肾炎(秘方数:9) &mi...

  • 肾结石中药治疗单方

    肾结石中药治疗单方

    处方:威灵仙、怀牛膝各50克。水煎服,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通利水道,补肾排石,治肾结石,久治不愈,腰膝软弱,阳瘘不举,舌淡脉弱者。 (王飞石) 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味有微辛,故亦谓祛风,然惟风寒湿三气之留凝隧络,关节不利诸病,尚为合宜,而性颇锐利,命名之义,可想而知,乃唐人著《威灵仙传》竟谓治中风不语,手足不遂,口眼歪斜云云,则人有误会矣。怀牛膝药效高,李时珍说它:滋补之功,如牛之力。牛膝气味苦酸平,主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久服轻身耐老。...

  • 中医狙击肾移植术后并发症

    中医狙击肾移植术后并发症

      目前肾移植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已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肾移植而恢复了健康。但肾移植术后仍可出现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低下、肾功能延迟恢复、肺部感染、红细胞增多症、疱疹病毒感染等并发症,临床若处理不好可严重影响移植肾肾功能恢复。近年来我们在肾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治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配合中医治疗可明显改善肾移植患者的全身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缓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进展。   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低下   环孢素是肾移植术后最重要的抗排斥药物,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环孢素口服吸收个体差异很大,环孢素血浓...

  • 治慢性肾病蛋白尿方

    治慢性肾病蛋白尿方

    方药:党参、黄芪各15克,炙甘草、升 麻各4克,柴胡、羌活、黄柏、炒白术、怀 牛膝、苍术各6克,石韦、白茅根、白花蛇 舌草各2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 主治:慢性肾病蛋白尿。 疗效:治疗30例, 治愈8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3 例。 蓝志峰...

  • 女性肾虚

    女性肾虚

    男性肾虚的表现相信大家都比较明了,但是女性肾虚会有什么外在的表现呢?下面看看4种女性肾虚的表现。 气色差 中医认为肾主水,肾虚则水液代谢不利,导致水肿,而眼睑是最容易被发现的部位。所以,肾虚者脸色较差,脸色泛黄,有黑眼圈、]眼袋,眼睛充血、水肿等情况。 畏寒 中医理论认为肾阳不足即生寒。在日常饮食中注意选择羊肉、狗肉、牛肉、韭菜、辣椒、葱、姜、龙眼等温补肾阳的食物,这些东西都是处于阳虚状态的肾的最爱。 精神衰弱 肾阴虚则虚火内扰,让人烦躁,晚上阴气无法内收则导致失眠、多梦。日常生活要合理安排,性生活要有...

  • 慢性肾病伴发发热 中医辨证方药

    慢性肾病伴发发热 中医辨证方药

      慢性肾病,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患者,如果伴发发热,治疗较为棘手,而根据中医辨证理念,同病异治,处以不同的方药,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案1朱某,男,20岁。主因“间断双下肢浮肿10天,加重伴发热4天”于2010年7月13日入院。患者入院后查尿蛋白(3+),血浆白蛋白13.9g/L,肌酐88.3mmol/L,尿酸414.3umol/L,谷丙转氨酶175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4U/L,乳酸脱氢酶265U/L,尿素氮8.6mmol/L,血钙1.65mmol/L,诊断为:&l...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