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 第85页
-
肾结石 中医三金排石汤
肾结石属于中医“石淋”范畴,中医临床中,用清热利尿、通淋排石兼行气软坚、活血化瘀之方法,促使结石的排出。自拟三金排石汤,可增加排尿量,加快输尿管的蠕动频率,使结石排出。 处方和用法:鸡内金30克,金钱草 30克,海金沙(包煎)20克,篇蓄15克,瞿麦15克,滑石15克,车前子(包煎)15 克,丹参10克,王不留行10克,赤芍10 克,陈皮12克,枳壳10克,芒硝(冲服) 10克,牛膝15克,甘草6克。随证加减:血尿加小蓟、生地;剌痛加元胡、三七粉;发热加金银花、蒲公英、黄柏:肾虚加枸杞子、...
-
春夏之季 当防急性肾小球肾炎
患肾炎是很多市民担心的问题,其中急性肾炎更应引起大家注意,尤其在这容易引发急性肾炎的春夏之交 急性肾炎是什么? 什么是急性肾炎?急性肾炎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由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两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急性肾炎任何年龄都可能会发生,但是儿童最为多见,所以父母更应该注意,避免让孩子患上急性肾炎。 夏季防好皮肤感染也能防肾炎 急性肾炎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每个季节需要防范的重点均有不同。 在冬春季节,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且易流行,所以急性肾炎的发病率最高,占60~70%。在...
-
泌尿系感染伴急性尿潴留:用滋肾通关丸
案例78岁的陈大爷患有前列腺增生症多年,前不久,他因喝酒过量出现排尿不出、腹胀难忍等症状,来到一家诊所,医生诊断为前列腺增生伴急性尿潴留,因病情较急,且诊所无导尿器械,故先给陈大爷中成药滋肾通关丸口服,1小时后,陈大爷便出现尿意,排出小便了。 分析滋肾通关丸含知母、黄柏(盐水炒)、肉桂等成分,有清下焦湿热、助膀胱气化之功效,主治湿热蕴结膀胱引起的尿路闭塞(即急性尿潴留)、尿路涩痛等症。成人每次20克,每日2次;3-7岁每次5克;7-14岁每次10克;3岁以下儿童禁用。值得提醒的是,急性尿潴留有条件者,最好导...
-
黑龙江名医治慢性肾盂肾炎方
黑龙江名医治慢性肾盂肾炎(湿热蕴结)方 处方:金银花、瞿麦、篇蓄、车前草、紫花地丁各15克,滑石18克,黄柏、黄芩、连翘各10克,通草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寒热往来者,加柴胡;发热数日不退或午后热甚者,加青蒿、地骨皮;血尿者,加白茅根、小蓟、栀子。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道有灼热感,尿黄或混浊或血尿,口干喜凉饮,小腹拘急胀痛或腰痛。肾区有叩击痛,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 黑龙江名医治慢性肾...
-
老年癃淋症 益肾化瘀通淋法治疗
老年人由于阳气衰减而气化不及,最易导致水湿的停滞,水浊潴留和凝聚便可循三焦下注前阴,湿郁膀胱,而见少腹坠胀,小便频急、点滴而出或刺痛,轻者多成淋证,重者可致癃闭。中医认为此系本虚标实,多与肾气衰弱这一内因有关。笔者临床多采取益肾、化瘀、通淋法治疗。 案例:牟姓男子,68岁,患老年痴呆、前列腺肥大3年,曾因尿淋、癃闭住院导尿治疗缓解。半月前夜尿频,每晚近10次,白天亦尿频而不畅通,每次尿约3分钟左右,淋漓不尽,小腹胀痛,近两月尿频不畅而癃闭。查:舌胖大,苔白润,脉沉缓稍弦。证属下元亏虚,气化不利,湿郁血瘀所致...
-
三验方治疗肾结石好疗效
肾结石多形成于肾盂或肾盏,可排入输尿管和膀胱』缶床主要表现为腰腹部剧烈疼痛或绞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严重者会出现血尿、脓尿。下面为老年朋友介绍三则验方,对治疗肾结石有较好疗效。 化瘀排石汤 组成:三棱、莪术、赤芍各15 克,穿山甲、皂角刺、川牛膝、青皮各9克,厚朴、乳香、没药各6克,金钱草30克。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散结、利尿排石。适用于腰腹部胀痛的肾结石患者用法:加水 500毫升,煎药成200毫升,每日1 剂,分2次饭后服。 补肾消石汤 组成:金钱草30克,石韦、王不留行、鸡内金各10克,川...
-
治老年性紫癜性肾炎(中气不足)方
辽宁名医治老年性紫癜性肾炎(中气不足)方 处方:制附子12克,党参、山药、大腹皮各15克,黄芪30克,白术、茯苓、陈皮、当归、干姜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阳健脾,化气利水。用于治疗老年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辨证属中气不足型。症见皮肤紫斑色淡,面色苍白,神倦无力,周身浮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纳呆,尿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无力。 加减:尿蛋白过多加菟丝子、山茱萸、桑螵蛸、金樱子。 专家点评:该方中以附子、于姜温补脾肾以回阳;党参、白术、茯苓、山药、黄芪有益气健脾的功效,以补后天之本...
-
益母草治急性肾小球性肾炎
益母草性味辛苦凉,具有活血、法瘀、调经、消水的功效。治月经不调、浮肿下水、尿血、泻血、痢疾、痔疾。益母草含生物碱益母草总碱筹,能兴奋呼吸中枢,有明显利尿消肿作用,对急性肾炎有较好疗效。 具体方法为:取益母草120克,加水700毫升,文火煎至300毫升,分2 至3次温服。用药期间禁食盐,限制蛋白质撮入。 临床报道,用此单方治疗80例患者,均治愈。治愈最快5天,最长36天,对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取得满意疗效,愈后随访无一例复发。 急性肾炎的预防是防治链球菌感染。平日应加强锻炼,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以减少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如一...
-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 滋阴益肾汤
组成生地15克,山萸肉10克,旱莲草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 功能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症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颜面或四肢浮肿,舌淡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证属肾阴亏虚,水热互结,瘀血内阻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500毫升,分2次服。病重者日服1剂半,分3次服。 方解该方以猪苓汤...
-
肾盂肾炎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治
肾盂肾炎的治疗方法(下焦湿热) 处方:生地、茯苓各15克,篇蓄、瞿麦各18克,石韦、虎杖、车前子、滑石各12克,土茯苓、蒲公英各 2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解毒通淋。用于治疗肾盂肾炎,中医辨证属下焦湿热型。多见于急性,肾盂肾炎戈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症见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小腹拘急胀痛,腰痛,尿血,发热,口干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创方者:黄兆民 肾盂肾炎的治疗方法(阴虚湿热) 处方:知母、黄柏各12克,墨旱莲20克,白...
-
腰痛末必肾虚 不可盲目补肾
人到中年以后,许多人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有些人感到体力不支、腰酸腰痛,就怀疑乍已是肾虚,甚至到处搜罗补明的食品及药物— 味进补,结果往往难以奏效。原因很简单:腰痛未必是肾虚的症状,并非所有的腰痛都与肾虚有关。 肾虚是中医的术语。中医将腰痛分为血瘀、寒湿、湿热、肾虚等不同证型,每个证型有不同的治法,只有对证治疗,才会有效。肾虚会造成腰痛,其多发于有慢性疾病或年老体衰之人。患者腰部疼痛并不剧烈,多为隐隐作痛,常伴有两脚发软、容易疲倦、耳聋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但是腰痛未必是肾虚,以下病因都有可能导致腰痛...
-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灌肠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主要为肾气不足,肾病日久,失治误治,导致肾阳衰微,真阴亏耗,致使肾脏本身功能日益衰退,气血阴阳衰惫。由于升清降浊的功能受到破坏,不能及时疏导传输,运化水液及毒物,因而造成湿浊、湿热、瘀血和尿毒潴留,形成因虚致实,虚中夹实的复杂局面。透析和肾移植己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替代疗法的有效手段,但其费用昂贵,因此如何采用有效措施延缓慢性肾衰,是我国肾脏病学界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中药保留灌肠又称为结肠透析,因其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且价廉,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少,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方法 治疗组...
-
糖尿病肾病:中医自然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主要死因。近年随着糖尿病患者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人数相应增加。糖尿病肾病患者除了要积极采用药物治疗外,采用运动疗法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证实,自然功法对阳虚及阴虚的病人均有效,既可调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保护肾功能,还可以增强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功能,预防脑卒中,并有抗衰老增强体质作用,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 1.服黑气法:任选站位、坐位或卧位,全身放松,排除杂念,舌抵上腭。先叩齿36次,舌搅津液于口内,并将津液分3 次咽下,意念...
-
汤粥治疗肾结石
核桃糖酥可辅治肾结石 核桃仁120克,冰糖120克。将冰糖溶化浸入核桃肉,以香油炸酥,装于密封容器内,每次食用30~60克,每日3~4次。也可用市售翡翠胡桃,服法同上。本品温补肺肾,润肠通便,对于无泌尿道梗阻的状如绿豆大或大豆(黄豆)大的结石,有促使其排除的作用,对于结构疏松的结石可帮助其分解后排出。 冰糖核桃仁辅治肾结石 取冰糖120克,香油炸核桃仁12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60克,每日服4次,开水送下,可软化结石。 藕节冬瓜汤辅治肾结石 取生藕节500克,冬瓜1000克,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煮汤服用,1天...
-
肾虚腰痛 猪腰汤治
临床运用猪腰汤治疗肾虚腰痛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52岁;病程3个月· 4.5年。患者均表现为腰部酸软钝痛,腿膝无力,不能胜任一般体力劳动,稍劳累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腰部检查未见肿胀及局限性压痛,无下肢放射性疼痛。无外伤史。经腰部X光片、CT等检查排除结核、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病变。 治法:取杜仲、补骨脂(打碎)各15克,猪腰一对,加水及少量食盐,炖烂,去药渣,热服猪腰及汤,使稍出汗。每日1剂。服药期间及服药后10天内防止劳累。 疗效:治疗18例中,14例轻症患者服用中药...
-
肾炎水肿消退后的中医治疗
肾炎,是以肾脏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是肺、脾、肾三脏受病,三脏之中,重点在肾,须及时治疗,当水肿消退后,尚须抓紧时机,善自调治,才能巩固疗效,免除后患。笔者根据临床体会,肾炎由于脾肾两虚。水湿泛滥者为多,水肿消退后,余邪未清,脾肾阳虚一时难以恢复,而蛋白尿长期不易消失,多数患者尚有腰部酸痛,食欲不振,面黄体倦等诸多症状。在治疗用药上。应着重培补脾肾为主,兼清余邪。 健脾益气肾炎经过治疗,水肿消退后,邪去正虚,脾气受损,临床常表现四肢倦怠、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黄少华、苔白、脉细缓、尿检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