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胃炎 第7页

胃炎 第7页

  • 刺阳陵、承浆治反流性胃炎、食管炎

    刺阳陵、承浆治反流性胃炎、食管炎

    临床实践发现,治疗反流性胃炎、食管炎一般取穴较多,如内关、足三里、中脘等。但唯取阳陵泉穴或承浆穴见较快,疗效高。一般在30秒~1分钟,症状即可缓解,患者顿感轻松。 反流性胃炎、食管炎,是由于贲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幽门括约肌关闭功能不全,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食道,刺激黏膜引起的炎症。主症为胃脘、胸骨后烧灼性疼痛不适,吐酸、吞酸,胃脘胀满,呃逆反酸。本病常与慢性胃炎、胃溃疡并存,也可单独存在。属于中医反胃、吐酸、胃脘痛等范畴。 中医认为胃与脾相表里,食道下连胃,脾胃功能与肝疏泄相关。因此反流...

  • 胃痛 慢性胃炎 中药治方

    胃痛 慢性胃炎 中药治方

    某男,56岁。2008年12月21日初诊。诉胸骨后、胃脘部灼热隐痛反复20年,每于进食酸辣、生冷或午夜后发作,泛酸,纳食正常,口和不渴,二便调,舌质红,舌苔中根部淡黄而厚,脉弦。既往胃镜检查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梅国强仔细诊察病症后说:胃痛历20年,乃痼疾也。痛呈灼热隐隐,舌苔中根部淡黄而厚,脉弦等,皆痰热之象。而胸骨之灼痛,既与痰热中阻有关,又与痰热上犯,少阳经气不利有关。故中医诊断:胃痛(痰热痞结);西医诊断:慢性胃炎。治宜柴胡陷胸汤化裁,和解枢机,清化痰热,活血通络。 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

  • 泄热和胃理气止痛 肖卫东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方

    泄热和胃理气止痛 肖卫东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方

    名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气滞)方 处方:柴胡、香附、陈皮、枳壳、郁金、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各10克,川芎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肝胃气滞型。症见胃脘部胀满,攻撑作痛,嗳气频繁,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大便不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创方者:肖卫东 山西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郁热)方 处方:柴胡、黄芩、陈皮、清半夏、川楝子、元胡、枳实、竹茹、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各10克,全瓜蒌、茯苓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

  • 胆汁返流性胃炎验方减治

    胆汁返流性胃炎验方减治

    胆汁返流性胃炎:男,49岁,胃脘疼痛反复发作4年余,曾行胃镜确诊为胆汁返流性胃炎,10天前与人吵架后,感胃脘嘈杂疼痛,胸胁胀满,口苦咽干,时时嗳气,不欲饮食,大便干结,自服吗丁啉、斯达舒等药物无效,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滑,证属肝气犯胃,郁而化热。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清解郁热。 方用小柴胡汤加减:醋柴胡12克,黄芩9克,姜半夏10克,党参15克,炒枳实15克,麻仁30克,炙甘草6克,茯苓15克, 陈皮6克, 白芍10克,郁金10克,栀子10克,生姜6克,水煎服。日1剂。服2剂后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 裴正学治慢性胃炎 化瘀敛疡汤

    裴正学治慢性胃炎 化瘀敛疡汤

    裴正学,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总编辑。首批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肿瘤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 裴正学从事临床工作50余载,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血液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 组成:炒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制乳没各6克,丹参10克, 当归10克,黄芪30克,高良姜6克,香附6克...

  • 萎缩性胃炎对症缓解症状 定期复查胃镜

    萎缩性胃炎对症缓解症状 定期复查胃镜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胃癌是经过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几个步骤发展而来的。因此,萎缩性胃炎被认为是胃癌前疾病的一种,在萎缩基础上发生的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被称作是胃癌前病变。不管是萎缩还是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发生胃癌的机会都比正常人多。其中,不典型增生是胃癌发生前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最重要的胃癌前病变,更应该受到密切关注。   专家认为,尽管萎缩性胃炎伴异常增生的患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高,但总的来说,只要及早积极治疗,可阻断疾病演变为恶性肿瘤。   指导专家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

  • 健脾和胃养阴益胃 刘志成治疗慢性胃炎

    健脾和胃养阴益胃 刘志成治疗慢性胃炎

    名医治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方 处方:黄芪2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元胡各12克,法半夏9克,陈皮、甘草各5克,砂仁3克,高良姜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和胃。用于治疗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型。症见面色萎黄,少气乏力,胃脘胀痛,食后尤甚,恶寒喜温,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弱。 创方者:刘志成 名医治慢性胃炎(瘀血阻络)方 处方:川楝子12克,炒蒲黄、炒五灵脂、元胡、郁金、香附、九香虫、丹参各lO克,乳香、没药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 四逆散治疗胃炎

    四逆散治疗胃炎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闰,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临床常用于肝胃气滞阳随之厥逆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四逆散治疗胃炎、月经病之肝胃(脾)不和者,屡见成效。 四逆散治疗胃炎 胃炎,常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疼痛、恶心、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其发病因素很多,药物、应激、感染等为常见原因,临床实践中因情志不畅引起上述症状者亦不少见。此类胃炎因情志不畅,肝胃(脾) 不和,致气机升降失司,外加体质因素或夹热或夹寒或夹...

  •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辨治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辨治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流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及其肠液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刺激胃黏膜而产生的炎症性病变,是胃炎中较为常见的类型。胃镜下可见胃液较多,呈黄绿色,胃黏膜充血、水肿,或呈糜烂。其病因主要为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以及幽门功能失调和慢性胆道疾病等所致,临床以胃脘疼痛,泛酸嘈杂,呕吐苦水等为主症。属祖国医学“胃脘痛、泛酸、痞证”范畴。笔者临床体会本病中医药辨证治疗效果较好,临床辨证常分以下四型。   肝胃不和型主要表现为胃脘痞满、胀痛,连及两胁,泛酸嘈杂,时泛吐苦水,嗳气较频,自感咽喉如有...

  • 推拿法治胃炎

    推拿法治胃炎

    对慢性胃炎,除药物治疗外,辅以推拿手法,能取得明显的疗效。做法如下: 1.仰卧,用中指指腹在上腹部轻推,重点是中脘穴(胸骨和肚脐连接线中点),约3-4分钟。 2.用右手大鱼际(手掌正面拇指根部明显突起的部位)在上腹部摩运,左手覆于右手之上。顺时针按摩20-30圈,再逆时针按摩20-30圈。在呼气时,用力向深部渗透,稍加重手法;吸气时,轻轻放松。 3.用双手提’拿同侧腹肌,用力均匀而有节奏,使力量缓和达于深层。两手同时进行,每侧提拿20-25次。...

  • 燥湿和胃 刘元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方

    燥湿和胃 刘元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方

    名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不和)方 处方:白芍20克,蒲公英、黄芪各15克,海螵蛸、连翘、薏苡仁、白术各12克,炙甘草、桂枝、茯苓、厚朴、白及各10克,丁香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调和脾胃。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脾胃不和型。症见食欲不振,胃脘饱胀,上腹疼痛,泛泛欲吐,或泛吐清水,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创方者:刘元华 名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运失健)方 处方:炒门芍、黄芪、党参各15克,炒白术、炙甘草、桂枝、木香、陈皮、佛手、大枣各6克,生姜3克。...

  • 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食疗

    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食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了 萎缩性改变的胃炎。这种疾病的病情进展 缓慢,很多患者没能及时治疗,日久很容 易引发恶性贫血、胃癌等严重的并发症。 中医认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重点在于 养。食养是必不可少且疗效持久的一种治 疗方法。中医根据引起胃萎缩的病因、病 机,将此病分为脾胃虚寒型和胃阴亏虚 型两种,根据不同的证型,可以选用相 应的药膳进行调养。 一、脾胃气虚型常表现为胃脘隐 痛,空腹时疼痛加重,进食后疼痛减轻, 并伴有进食减少、体倦神疲、身体消瘦、 泛吐清水、大便溏薄等症状,可经常服 食参芪炖鸡调养。 具...

  • 慢性萎缩性胃炎 曾松林对症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曾松林对症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症状。有些人对慢性浅表性胃炎不重视,还照样抽烟喝酒,吃着辛辣刺激食物,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了慢性萎缩性胃炎。 刘先生40岁,来自衡阳,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可是他却经常受到腹痛、腹胀的折磨,人也日渐消瘦。半年前去医院做了个胃镜,术中还取了一小块组织做活检,检查报告让刘先生傻了眼——“肠上皮化生性萎缩性胃炎”,这在医学界是一道...

  • 慢性胃炎的治疗 中医独到之处

    慢性胃炎的治疗 中医独到之处

      孟河医派发源于常州孟河,以医家众多,且名医辈出而著名。其中又以巢元芳、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四家为代表,影响深远。笔者曾受教于当代孟河名医单兆伟师门下,亦传自于马培之一脉,耳濡目染,深受孟河医派处方思想影响,临床应用,也每多奇效。   今年2月2日余曾治疗一女,梅某,46岁,近3~4年来,每年约发作一次眩晕,屡经各大医院诊治,始终未能明确诊断。此次发作2天,症状显著,眼不能睁,呕吐频作,为胃内容物,精神极度疲软,懒不欲言,舌淡苔薄白腻,脉滑实,左脉稍有弦意。查头颅CT与腹部平片均未见异常,在我院急诊处理一日及住...

  • 主治急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方解

    主治急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方解

    梁开发,男,1952年生,四川绵竹人,主任中医师,四川省名中医,成都医学院兼职教授,德阳市首批中医药学术传承指导老师,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年,擅治中医内科、妇科、男科等疾病,对脾胃疾病尤有心得,先后发表医学论文89篇。 组成:党参10~18克,乌药10~18克,蒲公英15~30克,白术10克,枳实(体虚非气滞重症者改用枳壳或香橼)10~15克,木香6~10克,槟榔6~10克。 功能:益气健脾,和胃通络,行气止痛。 主治: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出血、胃...

  • 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方

    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方

    方药:半夏、郁金、黄芩、吴茱萸各10克,代赭石12克,蒲公英15克,黄连、干姜、柴胡、熟大黄、炙甘草各6克。 加减:脾胃气虚加党参12克,黄芪15克;肝气犯胃加佛手10克,金铃子12克;肝胆湿热加龙胆草、栀子各10克;胃阴亏虚加麦冬12克,石斛15克;胃气上逆加煅乌贼骨15克,瓦楞子10克;饮食停滞加鸡内金12克,莱菔子10克;气滞血瘀胃痛加乌药、元胡各10克,丹参1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3-5个月。治疗时告知患者忌酒,忌浓茶,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生硬难消化的食物,生活规律。 主治:...

  • 治慢性胃炎方

    治慢性胃炎方

    方药:半夏、党参各9克,黄芩、炙甘草、干姜各6克,黄连3克,大枣4枚。加减:肝胃气滞加郁金、香附各10克;寒邪犯胃加良姜、香附各10克;胃热炽盛加大黄、栀子各4克,生白芍10克;食滞胃肠加枳壳10克,炒神曲15克;瘀阻胃络加丹参、香附、当归各10克;胃阴虚加玄参15克,生地、白芍、麻子仁各10克;脾胃虚寒加黄芪20克,白术、干姜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毫升,分3次温服。 主治:慢性胃炎。疗效:治疗60例,治愈36例(胃脘疼痛及其他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好转19例(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

  • 蓝青强教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经验

    蓝青强教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经验

    病因病机: 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在中医学属于“胃脘痛”、“胃胀”、“嘈杂”、“吐酸”、“痞满”等病证范畴。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联,互为表里,中医论胃肠疾病,无不及于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其病位在脾胃。本病当属中医“邪气”范畴。《素问·遗篇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云:“邪...

  • 记一则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求治故事 王琦医案

    记一则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求治故事 王琦医案

    下午门诊来了一位男士,他体格修长,但却身材瘦削,皮都深陷在骨头里了。他眉目清秀,但却眼窝深陷,颧骨高耸。总之,就像是一位画师画好了一幅人物画的骨骼,但却忘了充实和丰满。像一位风格硬朗的雕塑家拿着刻刀,一笔一笔把人物雕刻成尖削、耸立的模样。一见到他,我的脑海里就被“瘦骨嶙峋”这个词充斥着,想着这个词真是太贴切了。 不过吃惊归吃惊,我还是要过来他的病历仔细地研究了一下。原来他在半年前偶有一次食多后出现胃脘部胀闷不舒,呃逆,后来就越来越严重,每天只要一吃点东西,例如吃两口馒头就很胀,吃了...

  • 理气健脾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理气健脾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柴胡15克,枳壳15克,陈皮15克,厚朴15克,炒木香15克,制香附15克,炒麦芽15克,炒谷芽15克,炒鸡内金15克,炒薏苡仁30克,绞股蓝30克,炒白术15克,黄芪30克。 本方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方面有明显疗效。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以2周为1个疗程。...

  •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方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方

    处方:黄芪、当归、白芍、白及各60克,茯苓、白术、煅瓦楞子各50克,柴胡、檀香、青皮、郁金、三七各30克。共研为细末,每次6克,每日3次口服,30日为1个疗程。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治疗78例,治愈33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食欲正常;胃镜所见及黏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好转39(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胃镜及黏膜组织学改变减轻或病变范围缩小);无效6(临床症状稍有减轻或减轻不明显;胃镜所见黏膜组织学改变不减轻)。...

  • 中药方治慢性胃炎 反流性食道炎

    中药方治慢性胃炎 反流性食道炎

      案例   赵某,男,57岁。2010年3月17日初诊。   心下痞满、吞酸、嗳气、纳差1年余,纤维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流性食道炎”。经中、西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诊见:心下痞满,吞酸,嗳气,纳差,口干喜饮,口苦,大便不成形,每日2~3次。无四逆。舌苔白,脉细弦。辨六经属少阳、太阴合病。辨方证属小柴胡汤合《外台》茯苓饮加乌贼骨、浙贝母方证。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陈皮30克,枳实10克,茯苓12克,苍术10克,乌贼骨10克,浙贝母10克,...

  • 治胆汁返流性胃炎:以酸治酸法

    治胆汁返流性胃炎:以酸治酸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两种方法。反治即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方法,又称从治,常见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法。   安徽中医学院徐经世主任医师提出以酸治酸是一种反治方法,胃脘疾病出现泛酸、呃逆等症,可用乌梅、五味子、诃子等药,但这种泛酸等症的胃脘疾病表现,实际上由于肝郁日久、肝阴亏虚、肝气横逆犯胃所致。此时运用酸性药滋肝阴、敛肝气,治其病本,可消除泛酸、呃逆等症。   典型医案:周某,女,57岁,2007年7月26日初诊。患者嗳气吞酸已有...

  • 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小验方

    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小验方

    浅表性胃炎:石斛15~30克,南沙参、玉竹、生山药、生麦芽各15克,竹茹12克,金铃子9克,黄连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慢性萎缩性胃炎:党参、炒白术、苍术、厚朴、陈皮、木香、鸡内金、焦三仙、元胡、黄芩各10克,薏苡仁30克,炒白扁豆25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火麻仁10克,煎汤取液。另取黑芝麻(1份)炒并捣如泥,与白蜂蜜(2份)混合,每次1汤匙,每日3次,以火麻仁煎液水送服。(郭旭光)...

  • 治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方

    治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方

    治消化不良方 扁豆100克,薏苡仁(炒)50克。将扁豆与薏苡仁一同研为细粉,晒干后装瓶备用。每次取15克,温开水送服,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该方有益气健脾、利湿止泄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脾虚、消化不良。 四川省 胡佑志 献方 治慢性胃炎方 处方:马铃薯粉适量。每日三 餐前20分钟,取马铃薯粉一汤匙 (约10克),用适量温开水调成稀 糊状,徐徐吞服,最好再取左、右侧 位静卧一会。疗程一般在3个月左 右,多数患者都能达到治愈。 主治:慢性胃炎、胃溃疡。 王凤英...

  • 全国名老中医治慢性胃炎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治慢性胃炎经验

    魏品康,全国名老中医,教授,魏老出生于中医世家,业医40余载,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现将魏老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总结于下。魏老认为,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的反复慢性炎症性病变,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腹胀等范畴,其病因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胃素虚、外邪内侵等多个方面。 一、建运中焦,温胃祛邪。慢性胃炎患者主诉常为胃脘疼痛、脘腹胀闷、嗳气、嘈杂、泛酸等标实之症,但根据其多为胃脘隐痛、得按痛减,并常有纳呆、便溏、倦怠乏力以及舌淡或红、边有齿痕、脉细等临床表现,结合本病病程较长、“病久多虚”的特点...

  • 慢性胃炎 中药汤剂加减治疗

    慢性胃炎 中药汤剂加减治疗

    一、健脾益气法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脾阳不足,证见胃脘痞满胀痛、纳差、食后腹胀、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方用香砂六君子汤、黄芪健中汤等加减治疗。 二、养阴益胃法肝火素旺或嗜食辛辣而伤胃之阴津,证见胃痛隐隐、知饥不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光净无苔、脉细数。常用益胃汤、一贯煎、沙参麦冬汤等。 三、消食导滞法暴饮暴食伤及胃腑,证见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大便泄泻臭秽或不爽、舌苔厚或黄腻、脉滑或实,方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 四、舒肝和胃法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火犯胃,...

  • 胃炎与胃痛的调养

    胃炎与胃痛的调养

    胃炎是泛指胃粘膜的各种炎 症;作为临床医生一种描述性术语, 总体上可以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 炎,进一步可细分为糜烂性胃炎、萎 缩性胃炎、药物性胃炎、应激性胃 炎、腐蚀性胃炎、胃溃疡相关性胃炎等。 胃炎治疗方:乌贼骨90克,贝母30克,甘草30克。将三味药共研成粉即可。每日口服3次,每次4克。 胃痛是胃病病人最常见的症 状。大多由于病变部位受局部炎症 或胃酸的刺激,引起胃壁平滑肌痉 挛、胃内压增高和肌纤维紧张度增 强,使病变部位的神经感受器受到 刺激,因而发生庸感。诱发胃痛的原 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感受风寒、饮 酒...

  • 冬季肠胃炎 中医温胃散寒

    冬季肠胃炎 中医温胃散寒

      不少市民都喜欢趁着节假日约上一班亲朋好友,到餐馆里大肆吃喝一番。本来在假日与好友们聚餐是一件赏心乐事,但如果不慎进食了不洁的食物,引发急性冬季肠胃炎,美好的假日时光可能随时变“病假”。   专家提醒,肠胃炎在冬季的发病机率并不比夏季少,而且餐厅的卫生情况参差不齐,在聚餐的同时,很可能冬季肠胃炎已经在暗处悄悄“盯”上你。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副主任医师佘世锋   记者陈晓琨通讯员张秋霞   气候与饮食相互影响  ...

  • 治萎缩性胃炎验案 方用一贯煎加味

    治萎缩性胃炎验案 方用一贯煎加味

    病例:谈某,男性,67岁。患者慢性胃炎史6年,多年不愈,饮食稍不当则胃脘隐痛不适,伴食少,易怒,口干,大便干结。诊见舌体偏小,舌红无苔,脉细弱。胃镜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胃阴不足,气机不畅,治宜滋养胃阴,理气助运,方用一贯煎加味: 白芍15克,生地、麦冬、沙参、枸杞子、当归、天花粉、佛手、香附各10克,川楝子、甘草各 6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10剂后诸症明显减轻,大便仍干结。原方加瓜蒌仁20 克,连服20剂后胃脘隐痛消失,余症亦消失。嘱隔日服中药1剂,继服10剂以巩固疗救。3个月后复查胃镜已恢复正...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