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君子 第8页

君子 第8页

  • 小青龙汤合四君子汤治咳嗽

    小青龙汤合四君子汤治咳嗽

    咳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多因六淫外邪乘虚而入,伤及肺系,肺失宣降所致,临床以风寒、风热、燥邪咳嗽多见;内伤咳嗽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内干于肺所致,它分为肺脏自病和他脏及肺两种,如痰湿蕴肺,肝火犯肺等。临床中的咳嗽包含很多证型,其中多种病例都涉及兼夹证型,这就需要医生认真细致的询问病人,从而更准确地辨证论治。 跟师王步青老师抄方,见咳嗽每多兼夹证型,常需合方治疗。现举病案说明之。 范丽娜,女,37岁。2014年10月18日来诊。 患者主诉间断性咳嗽3年,受...

  • 用香砂六君子加减进行干预治疗失眠

    用香砂六君子加减进行干预治疗失眠

    2002 年全球 10 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 示 45.5% 的中国人在过去 1 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 度的失眠 [1] 。失眠又称 “不寐” “不得眠” “目不瞑” 等, 轻者入睡困难, 或寐而不酣, 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 寐, 重则彻夜不寐, 常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 学习和 生活 [2] 。 导致失眠产生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一 定关系 [3] , 赵志付教授指出失眠的病位在肝, 旁及心、 脾两脏 [4] , 临床失眠人群...

  • 腹泻处方由四逆散和四君子汤加减

    腹泻处方由四逆散和四君子汤加减

    腹泻的因素有很多,有脾虚、脾肾阳虚等身体内因因素,或者寒湿困脾、湿热下注等外因引起。如果是这些单一因素引起的腹泻病机相对简单,但是临床有的患者腹泻并不是单一因素。比如有的患者每到一个地方环境改变了就出现腹泻,民间认为可能是水土不服,但是这并非只是外界环境改变导致,可能也与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改变后患者的心理因素随着受影响导致,所以需要考虑情志因素。现举病例如下。 案一 患者张某,女性,27岁,某小学教师。家在县城住居,在乡镇教书,一般周一到周五住校,双休日回县城家里。自述两年来每次到学校后就出现...

  • 二则香 砂六君子汤临床应用治验

    二则香 砂六君子汤临床应用治验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清. 柯琴《古今名医方论》,具有 益气化痰、行气温中之功。 适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 证,证见呕吐痞闷.不思饮 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 气虚肿满。笔者整理二则香 砂六君子汤临床应用治验. 以飨读者。 1.胃脘痛 陈某,男.42 岁。务农。患者上腹部隐痛 1个月,泛冷酸,暖气纳呆。 饭后胃脘部有胀满感.大便 溏,面色黄无华.舌质淡,苔 白微腻,脉细无力。投香砂 六君子方加减:党参、炒白 术、茯苓、浙贝母、法半夏、 乌贼骨各15克,术香、砂 仁、陈皮、炙甘草、瓦楞子各 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 香砂六君子汤方义解析 随证加减病案举例

    香砂六君子汤方义解析 随证加减病案举例

    李德新运用香砂六君子汤验案举隅 李德新教授为全国第三、 四、 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 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 全国首批中医药师 承博士后导师, 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辽宁中 医大师, 辽宁省名中医, 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获得 者, 从事中医临床、 教学、 科研五十余载, 以其扎实的中 医基础理论功底结合其哲学专业经历造就的哲学思 维, 形成独特的临床辨证及遣方用药思路。笔者有幸 侍诊, 受益匪浅, 现将其运用香砂六君子汤验案总结如 下, 以飨同道。 香砂六君子汤的同名方共三首:一为《增补万病 回春&...

  • 慢性胃炎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为基本方

    慢性胃炎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为基本方

    慢性胃炎是当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发病率高,症状表现繁杂,如上腹痛或者胀、嗳气、反酸、恶心等。发病因素涉及多方面,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食物刺激、药物影响等。但是慢性胃炎反复发作难愈,很多患者与情绪密切相关。尤其是当今人类工作、生活、家庭等因素对情绪影响大导致胃病发作率更高、更加难以治愈。肝气郁滞、肝火偏旺等都会对脾胃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中医治疗不宜只是着眼于胃,必须注重肝脾同治,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笔者每年接诊很多慢性胃炎患者,来前都经过较长时间治疗,反复发作,疗效不巩固。经过笔者的中医药治疗后,确实能收...

  • 胃痞病 理气止痛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胃痞病 理气止痛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胃痞是中医特有的病名,泛指以患者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为主要症状的病症。相当于西医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长期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中医治疗慢性脾胃病有较大优势,《黄帝内经》《脾胃论》《理虚元鉴》《证治汇补》等书对中医脾胃病的治疗思路颇有佳音。 男,60岁。诉胃脘不适5年余,近年来胃脘及两肋隐隐胀疼加重,易嗳气,纳食减少,进食稍多则胃脘胀满更甚。心悸,头晕,形体逐步消瘦,神疲体倦,四肢酸软无力。畏寒怕冷,有时口干。夜寐不安,大便稀薄,小便清长。平时恐惧不安,恐胃有癌变。胃镜示...

  • 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药以苓桂术甘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药以苓桂术甘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医案 许某,男,77岁。2020年9月11日以反复咳嗽、咳痰7年余为主诉就诊。患者7年前出现咳嗽、咳痰,痰多、色白、质黏、有较多气泡,以晨起及夜间明显,影响睡眠,伴胸闷,与季节变化无明显相关,曾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中医院,查胸部CT结果示:双肺散在慢性炎症,肺气肿,主动脉及冠脉钙化。症见咳嗽、咳痰,痰多色白,伴胸闷,以晨起及夜间明显,纳尚可,寐欠安,夜尿频,大便调。舌暗、有瘀斑,苔薄、水滑,脉弦细滑。 诊断:(脾虚饮停型)咳嗽(西医认为属慢性支气管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 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 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 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洪敏俐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首届漳州市名中医,对肺系疾病的中医诊治有深入研究,对慢性咳嗽的治疗颇有心得。笔者有幸侍诊洪敏俐,得其授业解惑,受益匪浅,现结合3则医案,介绍洪敏俐从脾胃论治慢性咳嗽的诊治思路。 医案 李某,女,9岁。2015年7月17日因反复咳嗽咳痰6个月就诊。患儿6个月前外感后出现反复咳嗽,痰白黏、量多,咳剧稍喘,闻及香烟可诱发加重。于当地诊所诊治,服复方甘草液及复方鱼腥草口服液后症状稍有缓解,但病情反复。症见:咳嗽咳痰、痰白量多,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红、苔白厚,脉细。皮肤点...

  • 益气化瘀解毒 治胃脘痛方用四君子汤加减

    益气化瘀解毒 治胃脘痛方用四君子汤加减

    李敬孝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中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独具特色。 胃脘痛最早是由《黄帝内经》提出:“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该病多由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因素诱发,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西...

  • 四君子汤用药变通 辨病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

    四君子汤用药变通 辨病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

    人体生长皆因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金匮要略》曰:“四季脾旺不受邪。”故治病首先要固本,固本首先要健脾。四君子汤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药配合,可以健脾益气。 全国名中医李乾构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长期致力于临床对脾胃病的治疗研究,李乾构处方用药都是先以四君子汤为主方加减应用的。 四君子汤用药变通 李乾构认为,因疾病的不同和个体体质的差异,应用四君子汤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化裁。四君子汤中的人参,可改用作用相同的党参10~20g...

  • 六君子汤治疗咳嗽

    六君子汤治疗咳嗽

    袁某,女,41岁,护士,2023年5月15日初诊。主诉:咳嗽、咳痰量多半月。患者素来体健,少有疾患。半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量多,色白,质地黏稠,伴咽干、咽痒,其他并无异常。血常规、胸部CT等检查未发现异常,予以口服止咳、化痰等西药,症状可临时缓解,但停药后又出现咳嗽痰多,并影响到工作,颇为苦恼。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弦。 诊断:咳嗽(肺脾气虚,痰湿困脾)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 方用六君子汤加减党参24g,炒白术18g,茯苓18g,甘草9g,枳壳12g,陈皮12g,法半夏15...

  • 四君子汤治热病

    四君子汤治热病

      翻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时,在“治小儿诸疾”中注意到一张方剂,即惺惺散:“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清涕。瓜蒌根,人参,细辛(去叶),茯苓(去皮),白术,甘草(炙),桔梗,各一两半。右件同杵,罗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薄荷三叶,同煎至四分,温服。如要和气,即入生姜煎服,不计时。”本方治疗外感伤寒时气,壮热咳喘鼻塞,竟然用四君子汤加味,值得体会。   曾治患儿魏某,男,3岁。2011年3月8日初诊。7日下午开始咳嗽、声嘶,晚上发...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六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有陈皮、半夏、茯苓、白术、人参、甘草六味药组成。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之功。主治脾胃气虚兼有痰湿证,而面色痿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咳嗽痰多色白,恶心呕吐,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腻,脉虚者服之。现代医学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等。辨证属脾胃气虚挟痰证者。   妊娠恶阻:王某某,女,25岁。自诉停经50余天,妊娠反应剧烈,呕吐,滴水未进已4~5天。检查:精神困倦,气短懒言,目眶凹陷,呕恶频频,吐出清涎,口淡胸闷,厌恶饮食,大便数日未解...

  • 天下补气第一名方:四君子汤

    天下补气第一名方: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有“天下补气第一名方”之美称。四君子汤出自《和剂局方》,是益气补中、健脾益胃、强心镇静、抗癌降糖、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恢复体力、增强男女性机能的经典名方。适用于脾胃气虚症,症见面色苍白、语言低微、气短懒,言、头晕目眩、自汗、倦怠无力、诸证活动后加重、纳少便溏、四肢软弱,舌淡或有齿痕,脉细弱,易感冒等。四君子汤由人参10克、白术 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等四味中药组成。其中人参归脾、肺经、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宁神益智、增加心肌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防止...

  • 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之比较

    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之比较

    三方均有补中益气健脾的作用,主治脾胃气虚症。 四君子汤为益气健脾的基础方,作用平缓,一般治脾胃气虚之症,常以此方为主加减运用,如六君子汤、五味异功散等都是四君子加味治疗脾胃气虚的方剂,根据不同的兼症而加用不同的药物。本方亦可作为病后体虚调理之剂。 参苓白术散是四君子加 理气健运、醒脾开 胃的陈皮、砂仁,渗 湿健脾的薏苡仁, 健脾补中的山药、扁豆、莲子肉以及宣肺止咳的桔梗组成。其补中作用较四君子为强,兼有去湿止泻,化痰止咳作用,主治脾胃气虚而兼湿邪较甚者,常用于脾胃气虚挟湿的泄泻,以及痰湿咳嗽。 补中益气汤由四...

  • 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和八君子汤

    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和八君子汤

    临床上,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和八君子汤均较为常用,三方均为“君子汤”,现就其相同与不同做一个论述。 组成功效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六君子汤出自《妇人良方》,八君子汤出自《陈素庵妇科补解》。 组成: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 八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苍术、当归。 功效: 四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功效,六君子汤具有健脾止呕功效,八君子汤具有...

  • 中药汤剂著名的四神汤、四物汤、四君子汤

    中药汤剂著名的四神汤、四物汤、四君子汤

    古人对于中药汤剂的配伍应用有着深入研究,以四种中药配伍,组成应对常证的汤剂,在中药史书上多有记载。 比较著名的汤剂有四神汤、四物汤、四君子汤等,这些中药汤剂应用广泛、药效显著,至今还普遍受到大众欢迎。但也有很多人对这三样汤只闻其名,不知其用。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三种汤剂的用法及区别。 四神汤 【药材组成】茯苓、淮山、莲子、芡实(或薏仁) 【功效】健脾、清火、利尿、养颜、降燥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四神”是茯苓、淮山、莲子、芡实...

  • 杜光明 银台芍六君子汤治疗气虚发热案赏析

    杜光明 银台芍六君子汤治疗气虚发热案赏析

    杜光明主任医师从医50余年,素有军中名医美誉,曾任成都军区首任中医学会会长、高职评审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为昆明圣爱中医馆名医工作室特聘专家。 笔者有幸侍诊于侧,所见重症、顽症无数。近日,杜光明医师治一脾虚泄泻、气虚发热患者,临床表现:腹泻则发热,泻止则热退,如此反复月余,多次住院,西医数十项检查均无异常,诊断未明,束手无策,实属罕见。杜光明医师举重若轻,从脏腑辨证入手,抓住脾气虚弱这一核心问题,泰然处以银台芍六君子汤而取效。兹实录此案,以飨同道,并对银台芍六君子汤治疗气虚发热之机理试作浅析。...

  • 四君子汤由《伤寒论》中的“理中丸”变化而来

    四君子汤由《伤寒论》中的“理中丸”变化而来

    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因其药性平和,品性中正,不偏不倚,犹如君子有冲和之德,中庸之道,故取名为“君子”。四君子汤是补气的基础方,是临床上调理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 四君子汤是从由《伤寒论》中的“理中丸”变化而来,去掉了原方中秉性燥烈的干姜,换成了性质平和的茯苓,由驱除大寒变成温补中气,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不热不燥,适度施力,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临床上症见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的脾...

  • 多发性肌炎方用四君子汤四逆汤合桂枝汤加焦三仙

    多发性肌炎方用四君子汤四逆汤合桂枝汤加焦三仙

    多发性肌炎是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主要表现的获得性肌肉疾病,它与皮肌炎、散发性包涵体肌炎、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等同属特发性炎性肌病。最常受累的肌群为颈屈肌及四肢近端肌,表现为平卧位抬头费力、举臂及抬腿困难,严重者可累及延髓肌群和呼吸肌,出现吞咽、构音障碍等,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肌肉疼痛。多发性肌炎以中青年发病较多,儿童极少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本病通常在数周至数月内达高峰,全身肌肉无力,严重者呼吸肌无力,危及生命。广东省德庆县中医院中医经典科采用中医药为主导的方法治疗1例多发性肌炎患者,收效显著,现分享一则验案如下。...

  •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六君子汤”是一中药汤剂,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等六种草药煎熬而成。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二陈汤”也是一剂中药汤头名,最早见于宋代《大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是一种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中医药方。而二陈的由来是因配药时,选取半夏和陈皮应以陈旧者为佳,故名二陈汤。   这两服药本来是治病救人的良方,可是到了民国,却要了一个人的命。是呀!再好的药方,如果使用不当,的确容易害人。那这位被两服药方害死的人物是谁呢?...

  • “君子致中和”体悟

    “君子致中和”体悟

    李美娜 山西中医学院傅山学院11级中医班 我跟师山西中医学院白兆芝教授抄方,学到治疗脾胃病知识,尤其是对“君子致中和”这句话有了特别深刻的体会。 “君子致中和”是指君子成人之美,具冲和之德。因为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皆为平和之品,不偏不盛,不热不燥,补而不峻,益而无害,取“君子致中和”之义,所以叫做“四君子汤”。“君子致中和”不仅适用于四君子汤,“中和”...

  • 养生君子有戒

    养生君子有戒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历史记载,圣人孔子73岁去世。在孔子的一生中,基本上是以每十岁为人生的一个阶段。这里,不谈孔子一生的事迹,不谈一生的使命,一生的传道过程。而从另一个角度,从人体气血盛衰的角度来谈孔子的一生,反映孔子一生的身体、心灵变化过程,其实这也是所有人的身心的演变周期。不同的生命阶段、生命周期应该怎样养生?让我们看一看孔夫子提出的人生“三戒”。 君子有三戒:少...

  • 近君子,方能保健康

    近君子,方能保健康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便是中药里最有名的四君子了,它们组在一起就是经典的“四君子汤”,最擅长做的一件事便是补气,后来许多补气方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加味,所以称得上补气药里的鼻祖,配得上“补气第一方”这响当当的名号。四君子汤脱胎于《伤寒论》中的“理中丸”,去掉了原方中秉性燥烈的干姜,换成性质平和的茯苓,从而驱除大寒的主效变成温中补气。 如果你有面色发黄,气短乏力,说话声低,脾虚气弱、不爱动等现象,那你应该最需要四君子汤了,党参为君药,甘温益...

  • 肉食搭档四君子

    肉食搭档四君子

      秋冬季节,人们普遍胃口转好,难免多吃一些肉食。肉食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也富含B族维生素,是我们不可缺少的食物。但是,牛肉、羊肉、猪肉即使是纯瘦肉,仍含有较多的脂肪,过高的热量和过多的胆固醇也对身体代谢造成了很大挑战。食用不当会导致腹胀、便秘、睡眠障碍、肥胖、血脂异常、血尿酸增高等。   所以食用肉食一方面要限量,普通成年人每天吃肉不应超过一两半,另一方面还应选择好“搭档”,既可以保证营养,又能减少肉食缺陷,可以在烹饪时配伍应用。白萝卜、橘皮、紫苏梗、山楂被称为“肉食搭...

  • 四君子汤加减治阴证

    四君子汤加减治阴证

      元代医家王好古“虽治伤寒,独专阴例”,创立“阴证学说”。在阴证的治疗上,除使用前人的方药外,独创了四张方剂,即神术汤、白术汤、黄芪汤、调中丸。   治疗“内伤冷物,外感寒邪无汗者”,用神术汤:苍术(制)二两,防风二两,甘草(炒)一两。治疗“内伤冷物,外感风邪有汗者”,用白术汤:白术二两,防风二两,甘草(炙)一两。治疗“伤寒内感”,“三焦气虚”,用黄芪汤:人参、黄芪(味甘...

  • 四君子汤与内伤脾胃学说

    四君子汤与内伤脾胃学说

      读李东垣《脾胃论》,在“脾胃盛衰论”一节中,提到了平胃散、黄芪建中汤、四物汤、四君子汤、五苓散,并谓:“予平昔调理脾胃虚弱,于此五药(即前面这五方)中加减,如五脏证中互显一二证,各对证加药无不验。”可见李东垣是擅长脏腑用药法的,原本也是擅长治疗脾胃病的。笔者注意到,在这一节文字的论述中,提到“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中去茯苓,加黄芪以补之”。   李东垣在“各对证加药无不验”之后继续说道:“然终不能使人完...

  • 补气主方四君子汤

    补气主方四君子汤

      中医治病,在于以方治证。中医临床疗效的取得,在于方证对应。笔者早期临证,每遇难治病症,辄翻阅专科书籍,对专科专病每有新的认识,但对治疗用方,获益有限。   其后,认识和体会到了方证对应的重要性,转而开始读方,在读方中用方,在用方中读方。读方、用方多年,随着学识与年俱长,逐渐发现心中少了专科、专病的羁绊与学术门派的隔阂,临证不外乎随证立法,依法处方,以方治证。心中清明,笔下圆活,学医、临证,不期有如此轻松、享受。   方以载法,读方读到的是法,用方所用的也是法。笔者在读方中思考,思考立方之法;在用方中体会,体会立...

‹‹ 4 5 6 7 8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