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第25页
-
和解安神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有和解安神的作用,方子由小柴胡汤去甘草,加上龙骨、牡蛎、铅丹、茯苓、桂枝、大黄,共十二味。 《伤寒论》的方剂组成一般不超过10味,超过10味只有二个,本方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柴胡汤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具有和解少阳枢机、调理全身气机的作用;龙骨、牡蛎、铅丹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经常用于治疗各种精神情志性疾病,但铅丹有毒,现在临床多不使用,可以用生铁落、珍珠母代替;茯苓则起宁心安神的作用。桂枝、大黄在这里用得精当。我们前面讲小柴胡汤具有调达气机的作用,但如果气机郁滞较甚,势必影响到血分,导致...
-
减肥调整膳食 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
调整膳食科学减肥 减肥误区有:不吃主食、不吃早餐、绝食减肥、保鲜膜减肥法等,这些方法对身体均有损害。而饮食营养干预是预防肥胖、减肥瘦身的基础,调整膳食结构是科学减肥的基本原则包括: 1.适量食用低能量、低脂肪、含优质蛋白质、含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燕麦)。 2.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 3.在膳食营养素平衡的基础上,控制每日摄入的总能量。 4.使用减肥保健食品,既要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又要使能量的摄人低于机体的能量消耗,让身体中的一部分脂肪氧化以供机体能量消耗所需。(李春环) 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之...
-
苍耳子柴胡液巧治扁平疣
扁平疣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目前,对于长期、多发的扁平疣,还没有明确的快速特效疗法。药理研究表明,苍耳子和柴胡提取物均具有抗病毒作用。另有报道,苍耳子酊剂(是指将药物用规定浓度的酒精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外擦治疗扁平疣有效,尤其是对新发的扁平疣效果较好。 方法:取苍耳子10克,将其加入50毫升75%的酒精(可用白酒代替)中浸泡7天,去渣取液备用;柴胡注射液20毫升。每天用棉球蘸取两药液交替外擦患处,各擦3—4次。 需要提醒的是,对酒精过敏者,谨慎使用。...
-
唇疱疹中医治方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是和法的代表方,所谓的调和,不是补益,也不全是清热,而是对机体抗病能力的调整。所以,对于那些反复发作的疾病,所谓往来寒热的疾病,一般都可以考虑使用小柴胡汤。下面我们举个病例来说明小柴胡汤的作用。 奋某,男,39岁,2007年3月20日初诊。 患者诉每年春秋季节脸上热毒都发作。2005年秋曾发作一次后,2006年春又发作了。3月17日先鼻塞,在鼻左翼出现肉肿,按之有点痛,感觉发炎了。鼻右翼边上的脸皮有点痒,感觉要出疹了。一夜过后,鼻两侧的情况更严重了,右侧的皮下水疱出现了。此处皮肤慢慢...
-
猫眼疮 小柴胡汤加味治多形红斑
黄某,女,10岁,2015年7月20日初诊。 因出现全身性红斑、丘疹1天,加重3小时就诊。患者日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红斑、丘疹,伴高热(体温40℃),遂于某三甲医院就诊,予头孢他啶片、布洛芬缓释片、氯雷他定分散片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未见缓解,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全身红斑、丘疹,以双下肢、头面部为甚,头晕乏力,口干,口苦,小便调,大便秘结,三日一行,舌红,苔黄,脉浮数。 西医诊断:多形红斑。 中医诊断:猫眼疮。 中医辨证:三阳合病。 治则:和解少阳,兼治...
-
小柴胡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患者梁某,女,70岁,2010年1月19日初诊。述其左颈部疱疹疼痛半年余。半年前左颈部起簇状水疱,痛如火燎,经某医院诊为带状疱疹,经用阿昔洛韦及内服清热解毒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软膏等治疗后,疱疹消失,但遗留疼痛,虽经省会几家大医院治疗,疼痛仍不能缓解。现左颈部上至耳前,下达锁骨处阵发性疼痛如针刺、锥扎,夜不能寐,痛苦殊深。局部皮色紫暗,干燥,舌质红、无苔,脉沉细。证属肝郁化火,气滞血瘀,阴液亏损,不荣则痛。 药用:柴胡24g,黄芩9g,北沙参9g,法半夏9g,甘草9g,赤白芍各30g,炒枣仁、生龙骨、夜交藤...
-
尖锐湿疣柴胡巧治
自1999年始,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柴胡单味煎剂外冶尖锐湿疣7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柴胡50克,加清水浸泡20分钟,再加水约没过药面一指节为度,文火煎煮45分钟,先用温水清洗阴茎后将柴胡煎液浸泡患处约20分钟—30分钟,1天2次。 点评:祖国医学认为,尖锐湿疣的病因是由于交媾不洁,致耗精散气,气血失和,疣疮毒邪乘虚浸淫,凝聚肌肤而结为疣。现代医学认为,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的小DNA病毒,能引发人体皮肤和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目前尚...
-
肝郁气滞型妊娠面斑 方药柴胡
妊娠面斑常见于妊娠、口服避孕药、月经失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也见于慢性胃肠疾病、肝病、结核、癌瘤、恶性淋巴瘤、甲亢和慢性酒精中毒等,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冬眠灵、避孕药均可发生妊娠面斑。此外,光、化妆品、遗传、种族、营养和代谢、劳累均可诱发黄褐斑,日光照射可加重本病。妊娠面斑也见于未婚、未孕的正常女性或男性,其原因不明。 妊娠面斑的皮疹对称性分布于颜面、额、两颊、鼻背两侧、唇周围、颏部皮肤,呈指盖至钱币大小或呈手掌大小、形状不规则的淡褐色或暗褐色沉斑,境界明显或模糊不清,可融合成大片。妊...
-
小儿反复低热 方用柴胡达原饮加减
反复低热 某女,9/12岁,持续低热3月余。患儿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院内查血象、心肌酶谱、风湿四项、结核实验等均无异常,给予抗生素、清热解毒、补液及对症处理,不效;热势始终不减,后求治于我处。详细询问得知患儿每到下午4时许开始发热,体温波动在37.3℃~38℃之间,期间患儿精神疲惫,哭闹,水乳不进,到晚6时后不用药体温可降至正常,随后精神、纳乳均恢复正常。小便黄,大便糊状黏腻,肛门处不易擦净(家长描述)。舌质红,苔黄根稍厚腻,指纹紫滞风关。因思该症基本定时发作,均在午后日晡...
-
盗汗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盗汗为临床常见病症,病因较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核病、糖尿病、垂体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可引起盗汗的发生,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审因论治。中医常见盗汗有阴虚盗汗、血虚盗汗、气虚盗汗等。临床中,阴虚盗汗最为多见,此类患者常伴有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咽干口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治疗选用滋阴降火的方药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如知柏地黄丸、当归六黄汤等。 此外,临床还有一类胆热脾寒兼有水湿内停的患者,亦会出现盗汗症状,治疗可选用医圣张仲景的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147条云:&ldqu...
-
更年期综合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王某某,女,49岁。2009年10月30日初诊。周身阵发性烘热、汗出2年余,加重半年。3年前行子宫切除术,术后半年出现周身阵发性烘热、汗出。发作时浑身皮肤如针刺,急躁异常,坐立不安,周身烘热,继之全身汗出甚多,可湿透内衣。过后又周身发凉,肌肤粟起。一日发作数次,无固定时间。西医诊为更年期综合征。近半年来发作次数渐增,程度也渐加重。刻诊:急躁、多语、亢奋,脉博有力,口不苦,饮食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诊为汗证。辨病位在半表半里,证属少阳枢机不利,营卫不和,阳盛阴弱。治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于和解中泄热清里,敛阴...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 《伤寒论》 中: “伤寒八九 日, 下之, 胸满烦惊, 小便不利, 谵语, 一身尽重, 不 可转侧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 原方是由柴 胡、 黄芩、 半夏、 党参、 桂枝、 茯苓、 龙骨、 牡蛎、 大 黄、 铅丹、 生姜、 红枣12味药物组成, 具有和解少阳、 通畅三焦、 镇静安神、 通腑降浊之效。 临床上广泛应 用于治疗精神神经类疾病、 心脏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等 [1] 。 笔者根据中医 “异病同治” 的原则, 运用本方治 疗男科疾...
-
产后发热 小柴胡汤加味治之
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外感、血瘀、食滞、气虚、血虚、阴虚等。外感、食滞发热最常见。一般而言产后多虚,出汗较多,失血伤气,腠理不闭,加上生产过程中受凉,外邪极易侵入而引起发热。又因为产后体虚,习惯于食补而姿食肥甘,胃肠易于积热,所以产后发热多表里同病,半表半里者居多。患者多表现为产后数日出现发热,体温在38~39℃之间,寒热往来,胸满纳呆,头晕恶心,口干苦,便秘,舌质淡,舌苔白稍厚,脉象多弦滑。现代医学检查多未发现感染病灶,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中医认为证属邪羁少阳,治宜和解少阳。笔者常用小柴胡汤加味治...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乳衄
王某,女,39岁。患左乳头溢出血性液体,或黄色浆液2年余,呈间歇性。行经期量有增加。曾两次做双乳B超均提示:乳腺增生;左乳后方导管稍宽;左乳实性结节。建议手术。因不愿手术切除,欲服中药治疗。观其之前所服中药,有大、小柴胡汤,逍遥丸,消瘰丸,乳癖消之类中药,未见显效。邀余诊治。刻诊:间歇性乳头溢液,时有血性,胸胁胀闷,左乳胀憋,心悸烦躁,惊惕不安,失眠易怒,耳鸣抑郁,小便灼热,大便时干,舌红苔黄,脉弦。 辨证为肝胆郁热证。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方:柴胡9克,龙骨、牡蛎(先煎)各20克,黄芩9克...
-
闭经 主方桃红四物汤合小柴胡汤
顾某,女,31岁,长沙人,2011年1月13日初诊。 主诉:停经2个月。时畏寒热,口苦,胁下闷。患者曾行人流术2次。诊时:面色淡黄,舌边紫,苔薄黄,脉弦细。妊娩试验(-)。 辨证:气血瘀滞,热入血室。 治法:活血化瘀,和解少阳。 主方:桃红四物汤合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党参15克,法半夏10克,甘草6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熟地10克。10剂,水煎服。 1月27日二诊:药后月经已行,但见头痛,便秘。舌边...
-
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笔者在临床中使用经方,成功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一例,现整理如下。 李某,女,52岁,2012年10月24日初诊。 主诉:夜寐不安半年。患者夜寐不安,早醒,潮热汗出,体胖肤白,时有心慌;已停经2月,胃口可,二便调。既往有甲亢、颈腰椎病病史。查:脉沉弱,舌胖大,暗红。 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处方:柴胡15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龙骨(先煎)20克,牡蛎(先煎)20克,甘草5克,淫羊藿15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
-
小柴胡汤合竹叶汤治产后发热有良效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其方由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炙甘草三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组成。主治邪入少阳半表半里之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黄疸、疟疾等内伤杂病有以上少阳证者亦可参用。该方还可治疗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竹叶汤出自《金匮要略》,由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一两、桔梗一两、桂枝一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五枚、炮附子一枚组成。主治产后中风兼阳虚,症见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 我于...
-
经行全身浮肿,方药,异功散加味合柴胡舒肝散
陶某 女 28岁 湖南宁乡 职员 主诉:经行全身浮肿1年 首诊:2013年5月15日。患者诉近一年来经行全身浮肿,以双下肢尤甚,月经干净后渐轻,疲乏,稍有痛经,月经夹少许淤块,纳食可,二便调,经前乳房稍胀,月经周期正常,行经3-5天。舌质偏暗,苔白腻,脉弦细。 诊断:经行浮肿 脾虚湿困 肝郁脾虚 治法:健脾化湿 疏肝理脾 方药:异功散加味合柴胡舒肝散 处方: 黄芪15g 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陈皮10g 淮山20g 薏米20g 当归10g 白芍15g 柴胡10g...
-
排卵期出血 中药方瞿麦萹蓄柴胡
排卵期出血 案一 张某,女,28岁,2017年2月17日初诊。患者排卵期出血1年半,带下色黄、量多,月经后期,曾有复发性口腔溃疡,饮食、二便可。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排卵期出血(清肝利湿汤证)。 处方:瞿麦15g,萹蓄20g,柴胡18g,黄芩10g,川楝子10g,醋延胡索10g,蒲公英30g,车前子30g,牡丹皮20g,白芍20g,甘草9g。12剂,颗粒剂,日1剂,早晚各1次,开水冲服。 3月10日二诊:服上方后诸症减轻,但大便溏,1日2次。守上方加生姜9g...
-
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痛经
患者女,37岁,2017年8月30日初诊。主诉:痛经10余年。月经周期29~31天,经期7天。量时多时少,色暗红。经前2天开始出现下腹部胀痛,疼痛重时伴有汗出、恶心。经前乳房胀痛,现正值经期,经量多,色可。平素喜叹息,伴见面色黄,少腹凉,脱发,白带多色白。形体消瘦,纳少,舌边尖红质淡,舌苔白稍腻,脉弦细无力。妇科B超等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辨证为肝郁脾虚、气血阻滞,方选柴胡桂枝汤加味。 处方:柴胡10g,炒黄芩10g,法半夏10g,桂枝10g,白芍10g,当归10g,党参10g,炙甘草10g,升麻5g,生...
-
小柴胡汤治便秘 经典有明训
某男,32岁,身高176厘米,体重仅55公斤。其人面色发青,眼圈发暗。2013年1月25日来诊,主诉便秘15年,起初3~4天一次,后来发展为4~5天一次,8年来通便均依赖开塞露、膳通等药物或保健品,就是如此,每次大便也需蹲25分钟左右,其大便细软不干。我据其体格瘦弱,且入夜难眠、心悸、乏力等证,定为抑郁性便秘。处方为小柴胡汤合桂甘龙牡汤:柴胡2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党参15克,生甘草5克,桂枝15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干姜5克,红枣20克,嘱隔日服一剂。3月12日家人来续方喜告:药后大便2日一解,已...
-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小儿便秘
如今社会,独生子女增多,家中几个老人围着一个小孩转,生怕小儿营养不良,常摄入高蛋白饮食而家长犹觉小儿食纳不佳,故而临床门诊常可见因为便秘来就诊之儿童。 此类儿童,一般发育良好,大便常便结难解,费时费力,偶有导致肛裂者大便表层带有新鲜血液,因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常规大黄、番泻叶等苦寒泻药家长不敢用,无奈之时用开塞露,或寻求中医治疗。 笔者认为此类患者多为肝旺脾虚之体,性情急躁,甚至喜打人咬人,好动多汗,手心常热,初时食纳可,便秘后食欲减退,食欲减退后家长唯恐营养不足,更增高蛋白饮食,如此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