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第428页
-
骨质增生与肝肾 小夹板外固定的教训
骨质增生与肝肾 我师刘柏龄教授,精通骨伤科学,尤其对骨质增生病颇有研究。一日,随师出诊,见一男子约五旬,背曲肩随,极为痛苦。自谓腰背疼痛多年,虽求医多处,未能见效。现在不能直立行走,特来求治。自带X线片显示,胸腰椎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刺形成,增生明显。经体格检查,其腰活动受限,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沉缓。诊断为增生性脊柱炎。以金匮肾气丸合六味地黄丸治之。余问刘师:“此病系骨质增生,给补肝肾之药治之,何也?”师曰:“虽是骨质增生,实属骨的退行性改变,即骨质退化的表现。肾主骨生...
-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小儿便秘
如今社会,独生子女增多,家中几个老人围着一个小孩转,生怕小儿营养不良,常摄入高蛋白饮食而家长犹觉小儿食纳不佳,故而临床门诊常可见因为便秘来就诊之儿童。 此类儿童,一般发育良好,大便常便结难解,费时费力,偶有导致肛裂者大便表层带有新鲜血液,因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常规大黄、番泻叶等苦寒泻药家长不敢用,无奈之时用开塞露,或寻求中医治疗。 笔者认为此类患者多为肝旺脾虚之体,性情急躁,甚至喜打人咬人,好动多汗,手心常热,初时食纳可,便秘后食欲减退,食欲减退后家长唯恐营养不足,更增高蛋白饮食,如此恶性循环,...
-
如何治疗小儿便秘
刘某,男,2岁半。2009年4月4日初诊。患儿素患便秘,大便3~4日1次,色褐,呈羊粪状,有时入厕半小时不能便出。曾在外院予四磨汤、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等药物口服后好转,但药停便秘又同前。后长期使用开塞露通便,近3天未便,腹不适,胃纳差,口气臭,来我院就诊。察其面红气粗,烦躁哭闹,左下腹有腊肠样物,质硬,压之痛,舌红苔黄厚腻,诊其脉滑数有力,此谓大肠燥结,腑气不通,治宜润肠泄热,行气通便,故用麻仁丸加减:火麻子仁9克,枳实6克,大黄3克,炒白芍9克,厚朴6克,炒杏仁6克,玄胡6克,炙甘草6g。颗粒剂,每日1剂,...
-
小儿便秘的正确认识 中医辨证分型
小儿便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儿科消化系统疾病,很多家长对此病的认识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为此,笔者请来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五区主任闫永彬教授,从小儿便秘的正确认识、中医辨证分型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什么是小儿便秘 小儿便秘,主要是指孩子排便规律的改变,如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较久,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闫永彬认为,小儿便秘的诊断主要看患儿大便的性质,即大便干燥、坚硬,其次看患儿排大便的感觉,即使患儿大便正常,但排大便时特别费劲,也可以称之为便秘,至于大便间隔时...
-
小儿便秘治法方药 中医典型医案
朱珊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经验总结 小儿便秘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间隔延长,或便意频而大便艰涩排出困难[1]。西医依据患儿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将其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两大类。功能性便秘指非全身疾病或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原发性持续便秘[2]。根据罗马Ⅲ分类标准,功能性便秘与功能性粪便滞留难以区分,因此统称为功能性便秘[3]。小儿功能性便秘指非器质性因素及药物因素引起的便秘,常合并腹痛、腹胀及腹部包块,甚至大便失禁,是儿童常见的排便障碍[4]。小儿功能性便秘占儿童便秘的90%以上,多发于2~4岁,处于...
-
肖和印推拿治疗小儿便秘临床经验
肖和印教授是世中联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第一 届理事会副会长, 小儿推拿联盟副主任委员, 全国中 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副主任委员。从事儿科临床 工作 30 余载, 经验丰富, 医术精湛, 尤在小儿推拿方 面独具匠心。笔者有幸临证左右收益颇丰, 现将其 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以飨同道。 1 辨治主张: 攻补兼施, 运脾导滞 肖和印认为, 小儿便秘究其病因主要为乳食不 调, 损伤脾胃, 脾胃运化失常, 乳食内停, 积久化热或 耗损津液均致肠道传导失司, 引起便秘; 加之小儿先 天禀赋不足, 气血...
-
小儿病毒性肝炎的饮食调理
儿童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饮食调养很重要,因为整个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时期,供给的营养物质不仅要满足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保肝需要,而且还要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病毒性肝炎患儿更需要合理的饮食调养和休息促其康复。其饮食调养的原则如下: 1.给予高蛋白饮食:患病毒性肝炎时,肝脏受到严重损害,需要补充足量蛋白质来加强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故应给予优质高蛋白饮食,以每日每千克体重供给蛋白质2~3 克为宜。 2.供给适量脂肪:肝病患儿急性期胆汁分泌减少,临J未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等消化道症状。儿童本来消化能力就差,...
-
小儿肝炎的临证治疗经验
病因病机 肝炎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肝的阴阳失调。肝脏体阴而用阳,以阴为体,以阳为用。病态时多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炎患者肝的阳盛表现为肝脏气郁气盛,由于气郁而化火(热),气盛而导致肝气本身的郁结。肝气横逆犯脾,可致脾失健运而生湿浊,亦可致损而见脾胃气虚。气郁过久可致血瘀形成,进而可演化为瘀结热生或者瘀阻血溢。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一旦外感时邪,郁而不能外达,则久而化热;或饮食不节,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热熏蒸于肝胆,胆热则胆汁外溢,淫于肌肤,发为黄疸。其病有湿热发黄、火逆发黄、瘀血发黄之分;...
-
便秘,栀子豉汤,栀子厚朴汤,小承气汤化裁而成
章浩军,现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二批全国优异中医临床人才、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承继作业辅导老师、“十二五”国家重点中医专科——脾胃病专科学科带头人、福建省名中医。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30余载,善用经方医治久利(溃疡性结肠炎)、胃痞(缓慢胃炎、功能性胃肠疾病)、胃脘痛(胃溃疡)、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杂症。主持并参加省、市科研课题8项,主编《伤心疼悟》《六经辨治脾胃病》等专著,并在国家级、省级揭露宣布60...
-
产妇小便不利 以通利小便治癃闭
一产妇患癃闭,小便不利,发热,其情危急,邀余出诊。产妇产后20余日,一周前感暑热,始有发热,体温达38°C左右。经服药热已退,外感症已解。但昨日起,出现小便不利,初是滴沥而下,继则点滴俱无。小腹膨胀,呼吸短促,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滑数。余观此症,溲闭为标,肺热为本。但急则治其标,以通利小便为要。 立方:元参12克,生地15克,泽泻10克,车前子12克,黄柏10克,麦冬10克,栀子10克,竹叶6克,通草6克,木通3克,甘草3克。水煎服,1剂,急煎汤服下。药后,小便滴沥而下,艰涩不畅...
-
中医辨证为肾虚湿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肾脏的一种常 见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多数 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高血压和肾功能 损害;后期出现贫血、视网膜病变、 固缩肾和尿毒症。目前控制慢性肾小 球。肾炎的药物并不多,且有副作用大 和医疗费用昂贵等缺点,给患者带来 沉重的经济负担。采用自拟中药方治 疗本病4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 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 龄18~56岁,平均21.31岁;平均病 程13.5月;慢性肾小球肾炎普通型者 9例,高血压型15例,肾病型16例。 临床表现:蛋白尿,血尿,水肿, 高血压,...
-
小儿肝脾肿大治验一则
孟某,男,1岁。初诊:患 儿脘腹胀满,嗳气,善太息, 食欲不振,咳嗽痰多,睡不踏 实,喜欢趴着睡、打滚,大便 溏薄;肝肿大,约两横指,脾 肿大,约一横半指;舌淡红, 无苔,脉弦。诊断为肝脾肿 大,证属肝气郁结,脾失运 化。治宜疏肝理脾。方用柴平 汤加减:柴胡10克,黄芩10 克,姜半夏10克,甘草10 克,苍术15克,陈皮10克, 厚朴10克,干姜7.5克,大 枣10克,山楂10克,麦芽 10克,枳实7.5克,槟榔10 克,白茯苓10克,草果10 克,藿香10克,红参10克。5 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患儿...
-
感应性溢尿症治疗以补脾肾固小便
张某,男,53岁,于1990年7月20日求诊。 患者述:不明原因腰困乏力,此后每见水龙头流水即感欲小便,初始未介意,后越来越重,每见水管流水即解出小便,甚则无法控制。笔者切其脉,沉而无力,两尺沉细而弱,舌质淡红,苔淡白薄。 此乃脾肾阳虚之证。脾虚不能化精微以养肾,而致肾气不足,肾阳虚而不能固摄则溺自溢,故见流水即解小便。治疗以补脾肾固小便。 处方:党参15克,茯苓20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肉苁蓉15克,川断15克,巴戟15克,益智仁12克,桑螵蛸15克,菟丝子20克,肉桂5克,...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食疗药膳方集
急进性肾炎又称急性少尿性肾小球。肾炎,是指一组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II缶床表现,如少尿性。肾功能衰竭,以肾小球囊内大量斩同体形成为病理学特征的肾小球疾病,本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可有感冒,链球菌感染的前驱感染或烃接触史,起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水肿以颜面为主,亦可呈全身水肿,轻中度血压升高,多于3~6个月内出现进行性少尿、无尿终至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并有血尿、蛋白尿现象,少数患者可有咳嗽、气急,咯血等肺部损害表现。 本病应给予低蛋白(高质量蛋白),南热量饮食,尿少时应控制水分及盐摄人。平时蔬菜宜食萝卜、刀豆、马兰头、...
-
尿中时夹沙石小便艰涩 消坚排石汤
尿路结石中医称之为石淋。其临床表现为尿中时夹沙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路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难忍,尿中带血。治疗尿路结石,我常使用恩师张琪创立的消坚排石汤。 方药:金钱草150克,三棱、莪术各15克,鸡内金15克(冲),丹参20克,赤芍、红花、桃仁、丹皮、车前子各15克,瞿麦、萹蓄、滑石各20克。 病久肾气虚者加熟地、枸杞、山萸肉、菟丝子各20克;肾阳虚加肉桂、附子、茴香各5克;气虚加人参、黄芪各15克;结石大难于排除者加穿山甲、皂角刺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体会:2...
-
小便混浊如米泔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病案:郭某,男性,19岁。患 者近1周来小便混浊如米泔,晨起较 明显,伴腰酸,神疲无力,面色无 华,气短懒言,占淡,苔薄白,脉虚 弱。查尿常规:蛋白(++),乳糜定 性(+++)。辨证为脾肾俱虚,中气 下陷。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 革薜各30克,党参20克,芡实、覆 盆子各15克,升麻、柴胡、白术各 10克,陈皮6克。每日1剂,水煎 分3次服。服药5剂,小便时清时 浊,继服10剂后改服补中益气丸合 金匮肾气丸月余。 再查尿常规,尿蛋 白及乳糜均转为阴性。随访2年未复 发。 点评:本病属中医“...
-
小蓟饮子汤治血淋
章某,男,40岁。初诊自诉:小便淋漓涩痛断续年余,近因情志郁怒,三天来,小便淋漓疼痛加重,每次小便中夹有大小不等的血块,有时血色深紫,有时呈粉红色如烂肉。努挣小便方能尿出,痛楚难忍,大便秘结,小便赤。诊见患者面红体胖,舌绛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舌苔黄腻、小便淋涩疼痛,气分湿热之证;舌色绛红、小便血块,热人营血之征。因患者淋症年余不解,气分邪热延 及血分,热邪久羁迫血妄行,甚则热甚肉腐,故小便血块,痛楚难忍。治宜清热通淋、化瘀止血、疏肝达郁。 方用小蓟饮子合珀珠散加减:小蓟25克,藕节12克,蒲黄炭6 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