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 第418页

小 第418页

  • 治小儿夜啼 鹅掌风经验方

    治小儿夜啼 鹅掌风经验方

    治小儿夜啼方 处方:生山楂、五味子、钩藤、生牡蛎(先煎)、生龙骨(先煎)各 lO克。水煎40分钟,加白糖少许溶解,少量频服,一天之内服完1 剂,连用4~7天可见效。 主治:小儿夜啼,兼见盗汗,头汗为主,后脑勺头发稀疏。 高春桃 治鹅掌风经验 方法:取艾叶200克,加水适量,煮沸10 分钟,取药液先热熏患处,待药液温热微烫时,浸泡患部20分钟,每日2次。药液冷后可加热再用。 主治:鹅掌风,尤论糜烂型、鳞屑角化型、水泡型,均町应用。 赵岩松...

  • 小儿腹痛偏验方

    小儿腹痛偏验方

     腹痛为小儿常见的临床证候,以腹部胃脘下,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者,均统称腹痛。腹痛涉及的疾病范围很广,许多内、外科疾病均可出现腹痛症状。本节主要是指无外科急腹症指征的小儿腹痛,这类腹痛以感受外邪,乳食积滞,脏气虚冷,气滞血瘀为发痛因素。  验方组成:柑子皮1个 枫树叶1撮 油菜子1杓 四季葱头2个 香附子1杓。  功能主治:小儿腹痛。  用法用量:共捣烂调盐水炒热敷肚脐。...

  • 小儿吃坏肚子中医分为伤食和伤饮

    小儿吃坏肚子中医分为伤食和伤饮

    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儿吃坏肚子中医分为伤食和伤饮。伤饮其所伤为无形之气,宜发汗利小便。伤食其所伤为有形之物,轻则健脾助消化,重则减食养脾胃。不过一般原则均为多休息,少食。 伤食处理法则当辨寒热选择温里或清热,基本治法为消食、导滯,正气虚者当养胃、扶正。 饮食原则为进流食,如白米、小米粥等。简易小儿推拿处理: 伤食轻者家长可通过简易小儿推拿处理,方法为在腹部点揉天枢、建里、中脘各50次,复次揉腹部50次。 配合上肢手肘部取穴:板门穴,位在手掌大鱼际中点,揉100~300次。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导...

  • 孩子小便频尿床 看中焦和下焦虚不虚

    孩子小便频尿床 看中焦和下焦虚不虚

    从小到大,我就输过一次液,是因为我妈被医生吓到了。那会儿我十五岁,初中刚毕业,扁桃腺老化脓,说明我小时候虽然没有强壮到外敌无法入侵,但敌人溜进来了以后,我的阳气还足以反应。那会儿流行割扁桃腺,医生跟我妈妈说,扁桃腺老发炎会影响心脏、肾脏,需要输液两周,最好割掉。 我从小敏感,输液的感受终生难忘。爸爸陪我去输液,得坐两个小时车到县城去输,输完液以后我觉得自己的身体像动画片里的怪物,好像被关在里面,外面包着水。后来,学习《伤寒论》就明白了,那叫水气病,本来局部只有一个问题,打胜就结束了,输了液以后全身都灌了水...

  • 以调补太阴为抓手治小儿抽动症

    以调补太阴为抓手治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又称抽动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性疾病,以单一性或多发性的肌肉抽动为主要表现。一般可根据抽动发作的形式分为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通常伴有注意力下降、性格改变、学习能力差、性格行为异常等。本案依据经典经方理论,从“太阴为杂病之薮,风有内外相感之别”而辨治,取得良效。 闫某某,男,11岁,2021年10月12日初诊。主诉:面部不自主抽动3月余。患者不自主眨眼、耸鼻、面肌抽动、咧嘴、伸脖子,不自主喉发声,平素鼻塞流黄涕,汗出多,汗出不能受风,无口干口苦,胃纳可,进食无...

  • 小儿湿泻,湿咳,湿温,黄疸临床治方

    小儿湿泻,湿咳,湿温,黄疸临床治方

    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肺脾本虚,易感受外邪。脾虚既容易遭受外湿侵袭,也容易滋生内湿。长江中下游一带,水泽众多,亦有长夏梅雨,即叶天士云“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小儿湿证常见泄泻、痢疾、湿疹、厌食、咳嗽、痰饮、黄疸、湿温等病。湿性黏滞重着,历代认为治湿均不宜速。但孙浩认为脾虚是生湿之本,健脾是理湿之纲,对于小儿来说,病情变化较快,但湿既形成,务必速祛。速祛之法有发汗、利水、祛痰三法,可根据不同证候灵活运用。 湿泻 曹某,男,2岁。手足欠温,头及胸背扪之...

  • 小儿病 五运六气理论结合于《推拿三字经》手法

    小儿病 五运六气理论结合于《推拿三字经》手法

    “三字经小儿推拿”在青岛可谓家喻户晓,清光绪年间,登州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著成于1877年),在推拿手法上自成一家。民国时期,威海李德修偶得《推拿三字经》,并于1920年来青岛开设诊所,专以推拿为主,颇具声望。1955年,李德修因推拿医名被聘为青岛中医院小儿科负责人,自此他将三字经推拿专用于小儿。李氏三字经小儿推拿一时影响深远,李德修也被誉为“小儿推拿三字经学派的奠基者,李氏小儿推拿学派的创始人”,该特色推拿疗法在青岛中医院也传承至今。...

  • 小儿夜啼中医分型辨治

    小儿夜啼中医分型辨治

    中医认为,小儿夜啼多因脾寒、 心热、惊恐所致。 脾脏虚寒型:因孕妇身体虚寒、 胎儿出生后禀赋不足,或因乳母贪 凉饮食,或小儿腹部受寒而致。证见 啼哭低弱,睡姿卷曲,腹部喜欢按 摩,四肢欠温,大便稀薄,面色青白, 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治宜温脾散 寒。方用乌药散合匀气散加减:乌 药、高良姜、香附、陈皮、木香、桔梗、 甘草各3克,白芍4克。水煎服。 心经积热型:常因孕妇脾气急 躁,或恣食香燥炙烤之物,胎儿在母 腹中感受已偏,出生后又吮母乳,以 致心火上炎。证见啼哭声响,见灯火 哭声更剧,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 安,大...

  • 治遗尿(小便失控)固精缩尿

    治遗尿(小便失控)固精缩尿

      刘茂林,男,1937年生,山东省淄博市人。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曾任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主任、金匮教研室主任、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主编《金匮阐要》、《高等中医应试指南(针灸学》,参编中医论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科研奖6项,本人主持3项。临证近50年,经验丰富,以治疗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为特长,创立新方近20首,“止尿饮”治疗遗...

  • 小儿厌食的辨证施治

    小儿厌食的辨证施治

    厌食是儿科经常遇到的主诉,要弄清是否确系厌食。有的家长过分要求小儿进食,有时小儿食量变化较大或偏食可误认为厌食。要从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化验检查深入了解以除外消化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对消化道的影响,详询小儿家庭和学校环境有无影响进食习惯的因素。 临床上常有家长自诉小朋友食欲不好是不是患了“厌食症”?其实并不是凭“食欲不振”就诊断为“厌食症”。所谓的厌食症必须先排除宝宝是否罹患有感冒或内科慢性疾病(例如:长期泄泻、慢性肝炎、肺结核)。如果是因为上述原...

  • 小儿厌食 对症选药

    小儿厌食 对症选药

    厌食症在小儿中并非少见,治疗小儿厌食,可选用一些中成药,根据患儿不同表现类型选不同的药物,才能取得较好疗效。一、脾运失健型 本型最多见,表现不思饮食,面色少华,体弱偏瘦,舌质淡红,苔薄白。常用中成药有下列几种。  1.小儿消食片 有健脾和胃,运脾消食之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腹胀。3岁内每次服3片,3~7岁每次服5片,7岁以上每次7片,每日3次。  2.小儿喜食糖浆 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之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偏稀。1岁内服每次3毫升,1~5岁5毫升,大于5岁10毫升,每日3次。   3....

  • 李培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李培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好发于2~12岁儿童。随着儿童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学习压力的增加,本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获得广泛关注。西医认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神经精神障碍疾病,以多发、不自主的全身一处或多处肌肉抽动或发声抽动为典型症状,患儿多伴有注意力低下、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学习困难,甚至出现自残或自杀行为,严重阻碍儿童生理、心理健康发育和发展[1,2]。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相关研究表明,本病可能与生物学因素、精神心理因素、药物因素、微量元素缺乏、神经递质分泌紊乱等相关,西医治疗首选...

  • 小儿夜遗尿荔枝干妙治

    小儿夜遗尿荔枝干妙治

    我的孙子尿床一年多了,夜间人 眠前不论春夏秋冬总得穿上纸尿裤, 铺好尿垫。经中医、针灸、推拿、西医等 多方治疗,未能治愈。我听说岭南地区 的民间验力——晚间吃荔枝干配合适 当限制饮水量,能治疗小儿遗尿,于是 便给孙子试试。服用第一天即感效果 良好,夜间尿床次数减少。连服十天 后,孙子竟然不再遗尿了。我给孙子连 续吃了一个月,遗尿治愈了。 具体方法是:每晚睡前一小时剥 吃荔枝干6枚。选个大、色泽好、外壳 完整、无破损、无霉变的荔枝干为好。 广西梧州 陈贵富 编者提示:荔枝干各地干货商店 均有出...

  • 周德安针灸治神理论在小儿发育迟缓中的应用

    周德安针灸治神理论在小儿发育迟缓中的应用

    小儿发育迟缓属于中医学 “五迟 ”“五软”范 畴。五迟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以 发育迟缓为特征; 五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 足软、肌肉软,以萎软无力为主症。两者既可单 独出现,也常互为并见,多数患儿由先天禀赋不 足所致 [1 ] 。周德安教授是首都国医名师,第三、 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 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周德安名医传承工作 室导师。周教授在针灸治神方面提出 “治病先治 神”的学术观点 [2 ] ,总结出一...

  • 治小儿遗尿方1

    治小儿遗尿方1

    症状:小儿遗尿,是指三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不自觉地小便自遗。 原料:乌药、益智仁各等量。 制法:上药共研成细末,用山药粉和为丸。 用法:每日12~18克,分两次服。...

  •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

    凡3岁以后经常发生或 5岁以后有时在睡梦中不自 主地排尿者,称为小儿遗尿 症。少数息儿的遗尿是由于 器质病变所致,就需治疗原 发病。大多数患儿是由于肺 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引起膀 胱失约而发病,属于功能性 遗尿,治疗时运用中医的辨 证论治,行之有效。 1.下焦虚寒.肾气不足 型:患儿面色苍白,肢凉怕 冷,反应迟钝,小便清长,舌 淡脉沉迟。治宜温补肾阳,固 涩小便。方药可选遗溺汤加 味(菟丝子、鸡内金、牡蛎、破 故子、山茱英、黄芪、党参、桑 螵蛸)。 2.肺脾受损.气虚不固 型:患儿面色苍黄,少气懒 言,常自汗出,...

  • 分型论治小儿再发性腹痛 臣字门儿科

    分型论治小儿再发性腹痛 臣字门儿科

    时间:2022-09-1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林伟 高军 王洪强 时乐 小儿再发性腹痛是由多种器质性和功能性原因引起的小儿常见慢性腹痛病,发病年龄多在4~10岁,痛发时手捂腹部,或拒按,甚至呕吐,平时大便性状正常。与饮食、心理有一定关系。因其病因涉及范围广泛,并具有反复发作、长期持续、常规治疗疗效不甚理想等因素,从而成为临床诊治的难点。 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经验甚多,他将此病分为饮食积滞、寒凝气滞、脾胃气虚、脾胃气滞四个证型,治疗分别为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温阳化气...

  • 小儿口疮的治疗方法 清热降毒火

    小儿口疮的治疗方法 清热降毒火

      小儿口疮以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若溃疡面积较大,上覆糜腐,称为口糜;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称为燕口疮。本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婴幼儿较为多见,预后良好。若体质虚弱,则口疮反复出现,迁延难愈。   本病在辨证上,一要辨虚实。起病急,病程短,口腔溃烂及疼痛较重,局部有灼热感,或伴发热者,多为实证;起病缓,病程长,口腔溃烂及疼痛较轻者,多为虚证。二要辨脏腑。舌上、舌边溃烂者,多属心;口颊部、上腭、齿龈口角溃烂为主者,多属脾胃。在治疗上,实证治以清热解毒;虚...

  • 治小儿遗尿 顽固性盗汗 阴囊疝气方

    治小儿遗尿 顽固性盗汗 阴囊疝气方

    治小儿遗尿症经验 方法:取桑螵蛸、煅龙骨、煅 牡蛎、五味子各10克。肺脾气 虚,症见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自 汗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者,加黄芪、升麻各10克;肾阳 虚,症见面色无华,精神不振,畏 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 淡,苔薄,脉细者,加仙灵脾、菟 丝子各10克;肾阴虚,症见形体 消瘦,腰酸乏力,小便短赤,舌 红,苔薄,脉细微数者,加黄柏、 知母各10克。共研细粉,混合均 消瘦,腰酸乏力,小便短赤,舌 红,苔薄,脉细微数者,加黄柏、 知母各10克。共研细粉,混合均 匀,密封备用。每次取适量,用醋...

  • 治疗小儿口疮的偏方3

    治疗小儿口疮的偏方3

    南星30g,醋适量。 制用法:将天南星研成细粉,用醋调成糊状,临睡前涂两足心涌泉穴,男左女右,外用纱布包扎,每次12小时。 疗效:治疗多例,均愈。...

  • 牵牛子治小儿夜啼经验

    牵牛子治小儿夜啼经验

    方法:取牵牛子(黑丑)7粒,捣碎,用温开水调成糊状,临睡前敷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主治:小儿夜啼,中医辨证属心热型,症见烦躁不安,小便短黄,大便干结,面赤唇红,舌尖红,苔黄。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夜啼20例,大多数在当夜就能止哭。...

  • 预防及治疗小儿腹泻

    预防及治疗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可由不同病因引起,亦可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长时间腹泻,机体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同时会丢失大量的电解质,如钠、钾、镁等,导致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如何有效地预防及治疗小儿腹泻是广大家长所关心的,现总结出四点注意事项:   一是不要盲目禁食。腹泻脱水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小时外,均应继续进食以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促进恢复。腹泻时,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禁食或过度的饮食控制,都会加重肠蠕动而使腹泻加重,甚至影响小儿的健康。因此,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小儿,应继续纯母乳喂养,但...

  • 小儿脾胃泄泻 温中降逆利湿止泻法

    小儿脾胃泄泻 温中降逆利湿止泻法

    温中降逆、利湿止泻法 霍某,男,2岁,1995年5月6日诊。 食生冷瓜果之后,出现泄泻、呕吐已5日余。大便日6~7次,有时呕吐,神疲,精神欠佳,腹按尚软。舌淡,苔白,脉稍滑。 证属:脾胃虚寒,胃气上逆。 治以:温中降逆,利湿止泻。 处方:党参5克,炒白术6克,茯苓6克,炮姜3克,白蔻2克,藿香5克,半夏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甘草3克。2剂,水煎150毫升,分早晚二次服。 二诊(5月8日):泄泻减少,日2~3次,精神转佳,仍有...

  •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2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2

    炒麦芽、焦山楂、炒神曲各10g,炒内金5g,炒莱菔子6g。 制用法:共为细面,加白面和水调成糊状,睡前敷患儿脐上,外用纱布固定,次晨取下, 每日1次,5天为1疗程。 疗效:1疗程即愈。...

  • 小偏方治小儿厌食

    小偏方治小儿厌食

    山楂三钱、鸡内金(鸡肫皮)1只,加上半碗水煮熟后饭前吃完, 1日2次,连吃三天, 有开胃、助消化之功效。...

  • 小儿遗尿 艾灸治疗(图文)

    小儿遗尿 艾灸治疗(图文)

    小儿遗尿大多由先天秉赋不足,下元虚寒,或后天失于调养,肺脾气虚,膀胱约束无权而致。临床采用艾灸治疗该病效果较佳。  穴位 关元、肾俞、通里、大钟穴。  用法 将艾条点燃悬灸,先灸关元15分钟,后灸肾俞15分钟,再灸通里、大钟穴30分钟,以皮肤感到灼热但能忍受为度,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连灸2~4个疗程。   原理 关元在肚脐中心下三寸,系小肠之募穴,任脉和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为培元(补肾)固本之要穴。肾俞在第二腰椎下,督脉命门旁一寸五分,系肾在背之俞穴,有益(补)肾固精滋阴之功。通里在神门穴(在手掌面尺侧第一道腕...

  • 汗证案 自汗虚损处方浮小麦

    汗证案 自汗虚损处方浮小麦

    患者男,56岁,因“饮食时好时差,反复汗出3个月余,伴有颜面㿠白2周”于2023年1月6日就诊。患者3个月前饮食量开始减少,偶伴汗出,自以为是天气炎热、饮食不节所致,并未引起重视。后病情有加重迹象,时好时差,反复就诊多次,具体诊断用药不详,病情未得到控制。1个月前出现发热(具体温度不详)、轻微咳嗽等,随即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新冠病毒感染、营养不良等,收入住院,予以注射干扰素、抗病毒等治疗,病情得到控制,1周后出院。回到家中,患者再次出现饮食不佳,时有汗出,伴有...

  • 小儿厌食 治则方药

    小儿厌食 治则方药

    韩某,男,4岁,初诊日期:2021年2月21日。 舌苔厚腻伴纳差1月余,平素嗜甜食及水果,口气重,夜间磨牙。有时脐腹痛。大便日2次。脉滑,舌红苔白厚腻,以舌中间为主。 诊断:小儿厌食(寒湿中阻)。治则: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方药:杏仁3g,白豆蔻3g,炒薏苡仁15g,炒神曲15g,炒麦芽15g,炒枳实10g,炒白术15g,半夏6g,陈皮15g,苏叶10g,藿香10g,木香10g,砂仁6g,苍术6g,厚朴10g,炙甘草6g。3剂。 2月24日二诊:服药1剂后泄泻1次,舌苔厚腻消...

  • 厌食症单验方 小儿厌食饮食疗法

    厌食症单验方 小儿厌食饮食疗法

    什么是厌食?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或厌恶进食的一种病证。 类似西医学的“神经性厌食”、“厌食症”。 什么情况下易发生厌食? 1.城市儿童发病率高。零食多,长辈溺爱,跑动少等。 2.夏季较重。常因苦夏(疰夏)影响,导致脾胃虚弱加重。 3.1-6岁儿童多见。脾胃发育不健全。 怎么导致的厌食? 1.饮食喂养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如肉食、蛋类过多等,伤脾胃。 2.脾胃虚弱。先天脾胃弱或其他疾病导致的脾胃弱...

  • 小儿厌食 食欲不振甚至拒食 运用辨证施治方法

    小儿厌食 食欲不振甚至拒食 运用辨证施治方法

    小儿厌食是儿科常见病症, 临床以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 不振甚至拒食为特征。其主要证 型为脾失健运、胃阴不足、脾胃 虚弱三型,常采用“健脾、运脾、 养胃”等法治疗,却常常久洽不 愈。若能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 点,运用辨证施治方法,审证求 因,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 如下: 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证见 厌食或拒食,进食一多,大便中 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精神较 差,形体消瘦,抵抗力低下,舌质 淡、苔薄白,脉弱无力。其病机为 先天禀赋不足,或是后天喂养不 当,或长期偏食,损伤脾胃使脾 胃虚弱,运化无...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