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第422页
-
热敷产妇小腹治产后腹痛
处方:当归20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白芍20克,桃仁10克,炮姜10克,山药15克,续断15克,杜仲15克,甘草6克,生姜三片,大枣6枚。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或少量多次服。服药同时热敷产妇小腹部位。 说明:产后腹痛多因产后血亏气虚,运行无力,血行不畅所致;或产后正气虚弱,寒邪乘虚侵袭胞脉,血被寒凝以致腹痛。不论是哪种原因所致,治疗时均以补益气血、温通经脉为治,上方具有这两方面的功效,故适合各种产后腹痛。上世纪70年代曾使用本方治疗妇人产后腹痛120多例,均效果好。如伴有产后恶露不绝、有血...
-
乳腺小叶增生(乳癖)柴青乳癖方
主治乳腺小叶增生(乳癖)。对初起实证者疗效较佳, 组成柴胡10克,青皮10克,赤芍15克,全瓜蒌10克,王不留行10克,紫丹参15克,枳壳10克,橘核15克,蒲公英15克,橘叶7~9克(鲜者为佳)。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软坚散结,消癖。 服法每日一剂,常规水煎2次,分2次服,半月为一疗程。 方解乳腺小叶增生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故西医治疗是以调节卵巢功能为主,但迄今尚无特效药物。中医没有乳腺小叶增生之病名,但因在乳房部位可触到痞块,故名“乳癖...
-
治产后尿潴留 乳腺小叶增生经验方
治产后尿潴留经验 方法:让产妇蹲坐在便器上,操作者用左手扶在产妇的腰部,右手以拇指按压产妇脐下3寸处(即关元穴),向后向下的按压,指力由轻到重,同时嘱产妇将下腹部放松,屏气,用力解小便,直至小便解完后方放松按压。一次未成功者,可再次施术。 主治:产后尿潴留,表现为分娩后6~8小时后不能自主排尿,检查时可触及胀大的膀胱,压之有胀痛。 朱小宇 治乳腺小叶增生经验 方法:取制乳香、制没药、附子、天南星、半夏、磁石、白芷、白僵蚕、三棱、莪术、橘叶、香附、川芎、当归各7克,制穿山甲4克,麝香l克。诸药除麝香外共研...
-
妊娠小便不通治疗方法
妊娠小便不通 妊娠小便不通指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胎气下坠,压迫膀眈,以致膀胱不利,水道不通,尿不得出,常用的治疗妊娠小便不通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鲜桃花5朵,大海米、熟火腿各10克,鸡蛋4个,调料适量。将鲜桃花摘去花蕊,取下花瓣洗净,控水,切成丝,海米淘洗净加入料酒,上笼蒸透,切成碎末,火腿、鲜姜分别切成末。鸡蛋在碗内打散,加入鸡汤、味精、料酒、白胡椒面、精盐、湿淀粉搅拌均匀,炒勺置火上,烧热放入猪油,人鲜姜末编炒出味,捞出,下人调好的鸡蛋用手勺推炒熟,盛人盘...
-
乳腺小叶增生 中医内外合治
乳腺小叶增生是常见的妇科疾患,多发生于育龄妇女。采用内服结合外敷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所治56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3 岁,最大者41岁,其中28~37岁者38例;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12年,平均3 年7个月;其中单侧增生者37例,双侧增生者19例。 二、治疗方法 内服处方:柴胡9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茯苓、白术各10克,炙甘草3 克。 加减: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者,加丹皮、炒栀子各10克;面色苍白,烦躁者,加熟地、阿胶(烊化)各10克;面色晦暗,舌暗有瘀斑者,加川芎9克...
-
夏天孕妇解暑 喝绿豆汤不如喝红小豆汤
夏天为了解暑补水,一些孕妇喜欢喝一些绿豆汤,但又担心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从保健角度出发,准妈妈喝绿豆汤的确是解暑的好办法,但不适合长期喝,也不宜多喝。因为绿豆性味甘凉,对于那些性冷脾弱的准妈妈来说不适合多喝。在煮绿豆汤时,不妨加些红豆、大枣,这样既可补气又能养血。此外,对孕妇而言,绿豆汤里别放太多糖,以免产生妊娠高血糖症。 另外,就夏天孕妇解暑来说,喝绿豆汤不如喝红小豆汤,因为红小豆汤可以利尿,有助于消除孕晚期的下肢浮肿。 山东省平阴县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博恩 怀孕后少用搪瓷器皿...
-
中医辨治女性乳房瘦小
中医认为,乳房瘦小,身体消瘦多为脾胃功能低下,气血不足所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气血盛,则肌肉丰腴,肢体劲强,乳房坚挺;反之,则身体消瘦,肢软力乏,乳房下垂。当以健脾益气,开胃消食为治。该症除调整脾胃功能,全面摄取营养,保证营养充分吸收外,中医临床可分以下几种类型辨治。 1.脾胃亏虚型:症见乳房发育瘦小,纳少,神疲乏力,动则尤甚,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弱。治宜健脾养胃,益气生血。方用四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炒二芽、阿胶(烊化冲服)、大枣、荔枝、山药、黄精、莲米、芡实各10克...
-
产后癃闭 治产后3月小便不通组方
产后癃闭 宋某,女,29岁,2008年10月3日初诊。 诉:产后3月小便不通,淋漓难尽,甚则点滴不出。经住院治疗,留置导尿4天,小便仍不能自行排出。中医以热敷、针灸,症未减。刻诊:面色苍白,头眼微肿,声音低弱,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迟。 组方:桂枝16克,茯苓12克,桃仁10克,赤芍9克,丹皮10克,益母草15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药2剂后,可自行排尿100毫升左右。继服中药3剂后可排尿600毫升。于方中加生黄芪30克,车前子12克,益气利小便,服2剂后,排尿正常。 按:产后尿潴留...
-
产后疼痛小方法改善经前紧张症
育龄妇女到医院妇科看病时,医生总要问及病人的末次月经日期。因为这一点,是推算停经时间、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诊断早期妊娠 育龄期的妇女,平时月经规则,一旦月经过期10天以上,多数应疑为妊娠。 诊断宫外孕 宫外孕患者大多有6周左右的停经史,此时结合期临床症状和体征,则可及时诊断和处理。 推算预产期 末次月经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即为预产期,确定预产期后,可为正常的分娩作好各方面的准备。 诊断病理妊娠 从末次月经算起,若妊娠28周前终止者称为流产;于37周前终止妊娠,为早产,所生婴儿为早产儿;妊...
-
乳腺小叶增生的中医治疗
乳腺小叶增生义叫乳房纤维囊性增生症,一般发生于中年妇女。症见乳房中肿块形如丸卵,边界清楚,质硬而光滑,活动好,经X线拍片等检查可确诊。由于此病属慢性疾患,中医对症治疗取效良好。 一、痰湿型:患者形体多肥胖,或多疾,或倦怠嗜睡,有的患者皮肤油垢较多,体味明显,或白带多且略偏黄,便粘稠而不畅顺,或常咯痰,舌质红,舌苔略黄厚,月经来潮时乳房隐隐作痛。 治则:化痰湿、散乳结。方药:半夏、陈皮各12克,制胆南星10克,郁金、浙贝母各15克,鹿角霜20克,橘核、生牡蛎(先煎)各30克,海藻18克,蜜枣5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
-
乳腺小叶增生消核汤处方及用法
乳腺小叶增生是一种乳腺组织异常增生 性疾病,属中医“乳癖”的范畴.是妇女的常见 病,多友于30~50岁妇女。其核小者如梅,人 者如李,按之坚硬,不移不动,核随喜怒消长, 时时隐痛或不痛,皮色如常。乳腺小叶增生多 因肝气不舒,痰气交凝,冲任失调而致。如服 用消核汤,往往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消核汤处方及用法:僵蚕12克,蜂房9 克,当归9克,赤芍9克,香附9克,橘核9 克,陈皮6克,甘草3克。水煎取液,分早晚 饭后温服,每日l剂。一般连服5~10剂即可 奏效。 方中主药僵蚕有散风定痉,化痰软...
-
乳腺小叶增生 舒肝软坚散结
乳房囊性增生,又称乳腺小叶增生,多发于30~45岁之间,中医谓之“乳癖”。乳房的四个象限均可发生,包块为樱桃至核核大小,触之坚韧有囊性感,推之能活动,与皮肤周围组织无粘连,时常有较为明显的胀痛感,属非炎症性病变。临床观察本病贯发于平日心情不畅、忧思多虑或性情急躁、肝气不舒、胸胁胀满之人,乳房包块常随情绪变化而消失。肝郁气滞,日久可致乳络阻滞,聚而成结。临床验之,治疗此病用舒肝软坚散结之法,获效较好。 方药:当归15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青皮10克,枳壳6克,赤芍15克,半夏...
-
闭经 主方桃红四物汤合小柴胡汤
顾某,女,31岁,长沙人,2011年1月13日初诊。 主诉:停经2个月。时畏寒热,口苦,胁下闷。患者曾行人流术2次。诊时:面色淡黄,舌边紫,苔薄黄,脉弦细。妊娩试验(-)。 辨证:气血瘀滞,热入血室。 治法:活血化瘀,和解少阳。 主方:桃红四物汤合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党参15克,法半夏10克,甘草6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熟地10克。10剂,水煎服。 1月27日二诊:药后月经已行,但见头痛,便秘。舌边...
-
小柴胡汤合竹叶汤治产后发热有良效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其方由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炙甘草三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组成。主治邪入少阳半表半里之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黄疸、疟疾等内伤杂病有以上少阳证者亦可参用。该方还可治疗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竹叶汤出自《金匮要略》,由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一两、桔梗一两、桂枝一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五枚、炮附子一枚组成。主治产后中风兼阳虚,症见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 我于...
-
主治痛经方 经行小腹冷痛得温痛减
方法:取五灵脂15克,炒 蒲黄10克,白芷8克,盐5克。 共研为细粉,于经前5—7天,取 药粉3克,纳入肚脐,上置生姜 1片,再用艾灸,自觉脐内有热 感为度,灸后将药粉用胶布固 定。每日1次,至净经时止。 主治:痛经,中医辨证为寒 凝血瘀型,症见经行小腹冷痛, 得温痛减,下血有瘀块,舌淡 暗,苔白,脉沉迟。 罗绮颜 牛奶加蜂蜜可治疗痛经 据友人介绍.并经临床实践证明.每 晚临睡前喝1杯加1勺蜂蜜的热牛奶即 可缓解甚至消除痛经之苦.这得益于两 种矿物质:钾和镁。 牛奶合钾多.而蜂蜜...
-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治方
组成及用法炒白芍12克,延胡索12克,香附6克,甘草5克。经行前一日或有月经先兆时水煎服,日1剂,连服3日。 适应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血块。块排痛减,或伴有胸胁胀满,乳房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方解痛经临床以实证为多见,常见情志因素所致的肝气郁结,气滞不能运血,则经行小腹胀痛,经血壅滞,行而不畅,则血色紫暗,或凝为血块。芍药甘草酸甘并用,为柔肝、解痉、止痛之剂。加香附入气分,行气中之血;延胡索入血分,行血中之气,增强活血行气,祛瘀止痛的效果。四药...
-
我治好了小曾的产后定时呕吐
2018年我接到了一个奇怪病例,一位叫小曾(化名)的女性生完孩子半个月后,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准时开始呕吐,极度怕冷,吐完上床小憩便开始噩梦不断,一到下午便开始缓解,天天如此。 小曾的病很棘手 小曾(化名)是中医院的一位护士,出现了这种情况后,她就赶紧请自己所在科室的主任帮忙诊疗,用药后情况无明显改善。后又找所在医院中医大夫治疗。中医大夫看到小曾舌苔黄厚,又每天按时醒来恶心呕吐,于是就考虑了用柴胡剂。服药后,小曾的黄厚苔脱去,新生舌苔也好看多了,整个人轻松了许多,可定时呕吐并无改变。复诊时,中医大夫...
-
陈文伯橘桔络治疗痛经 橘子籽治女性小腹疼痛
橘子里面那层白色的筋络我们叫橘络,许多人吃橘子时,都喜欢将橘瓤外白色的筋络扯得一干二净,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橘瓤外白色的网状筋络通常被称之“橘络”。中医认为橘络具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不仅是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食疗佳品,而且对久咳引起的胸胁疼痛不舒还有辅助治疗作用。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橘络中含有一种叫路丁的物质。路丁能使血管保持正常的弹性和致密性,可减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渗透性,有防止高血压病人发生脑溢血、糖尿病人发生视网膜出血的作用。对于平时有出血倾向的人,特别是有血...
-
小茴香加生姜治妇女痛经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小腹或腰骶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伴有血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冷、恶心呕吐等。每遇此症,若用具有温经、祛寒、止痛的小茴香煎水代茶饮,往往可获佳效。 方法:取小茴香10克,加生姜3片,水煎后分2次服,在月经来潮前的3-5日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服3-5剂。可连用3-5个月经周期。同时在经期忌食鱼腥和生冷食物。 郭旭光 女生备考要补铁 女性较男性而言更需要补充矿物质,尤其是铁。女性体内的铁含量轻微不足时,思考力和记忆力会有所下降,所以,备考的女生应及时补充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