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 第293页
-
儿童多动症 小儿抽动症 中医用药心得
李宜瑞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用药举隅 李宜瑞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 工作指导老师, 广东省首位中医儿科学博士研究生导 师, 长期致力于中医儿科学的临床、 教学和科学研究工 作, 特别是对儿童多动症、 抽动症等行为精神障碍的中 医药诊治, 钻研尤深, 自成风格。李教授认为, 虽然多 动症与抽动症, 其临床表现看似大不相同, 但以中医病 因病机学说分析, 在发病机制上, 两者却颇有相通之 处, 故易互为共患 [1 ] 。例如, 在病因方面, 先天禀赋不 足, 后天护养不当, 情绪失调等, 均与其发病密切...
-
小儿反复低热 方用柴胡达原饮加减
反复低热 某女,9/12岁,持续低热3月余。患儿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院内查血象、心肌酶谱、风湿四项、结核实验等均无异常,给予抗生素、清热解毒、补液及对症处理,不效;热势始终不减,后求治于我处。详细询问得知患儿每到下午4时许开始发热,体温波动在37.3℃~38℃之间,期间患儿精神疲惫,哭闹,水乳不进,到晚6时后不用药体温可降至正常,随后精神、纳乳均恢复正常。小便黄,大便糊状黏腻,肛门处不易擦净(家长描述)。舌质红,苔黄根稍厚腻,指纹紫滞风关。因思该症基本定时发作,均在午后日晡...
-
治小儿流涎 小儿盗汗 小儿疝气方
治小儿流涎方 处方:鲜丝瓜根(切片)50 克,瘦猪肉0.2公斤。加水共煮至肉熟烂,分3—4次服,每日1剂,连服3.剂。 主治:小儿流涎,中医辨证为脾胃积热型,症见患儿时时流涎,口涎粘浊,下巴赤烂,烦躁不宁,小便黄,大便干结,唇舌红赤,苔黄,脉数。 张菁 治小儿盗汗方 小儿夜间睡着时出汗,醒后即止,称为盗汗。取赤小豆60克,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熟后加红糖10克,混匀后一天内一次或分次吃完,连服半个月,治疗小儿盗汗有较好疗效。 治小儿疝气经验 方法:取香附、宣木瓜、苏叶、橘 红各10克。上...
-
中医认识与治疗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腹泻和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多见于2岁以下婴儿。根据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泄泻” 的范畴。 治疗:(扁豆干姜萝卜仔饮)取扁豆10克,干姜3克,萝卜仔6克。以上加水适量煎汤。煎成后加红糖少许,再煎3分钟,取汁分数次饮用。中医认为,小儿腹泻主要由三种病因引起。首先是感受外邪。如感受暑湿时邪,每易热迫大肠发生暴泻;或因受凉饮冷,感受寒湿,影响脾胃生化功能,升降失常,以致水湿滞留,完谷不化而泄泻。其次是内伤饮食。乳食不节与或不洁,过食生冷瓜果、肥甘厚腻食物,...
-
中医治小儿夏季腹泻
腹泻是小儿夏季常见病,因为患儿常伴有呕吐,喂药很可能会吐,而盲目使用抗生素则可能会造成抗生素滥用。此时,如能针对不同类型的腹泻,在施以常规治疗以外,施以简便易行的食疗和足浴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认为,宝宝夏季腹泻主要以伤食泻和湿热泻居多,如果宝宝大便酸臭,夹杂食物残渣,伴有恶心、呕吐,往往是伤食泻;如果宝宝大便色黄,质稀,次数多,肛门红赤,舌苔黄腻则是湿热泻。 食疗方:炒谷芽、炒麦芽各10克,焦山楂10克,茯苓15克,煎汤代茶饮每日一剂,适用于伤食泻患儿;马齿苋15克,荷叶6...
-
小儿高热中医临床实践心得
小儿高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在小儿高热的治疗中,清热解毒,透邪化滞是祛除邪热的主要治法。可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小儿发热运用常规的清热解毒透邪之法不仅无效,甚至反而加重,且还会出现自汗、肢冷、脉微等正虚阳微证候。如不仔细辨别,往往会造成误诊而致不良后果。 《经》曰:阳胜则热,阴盛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可见发热与热证,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即发热不一定是热证,热证不一定都发热。此类患儿发热应属假热真寒之证,即本属寒证,外表反见热象。笔者在内江市卫生局和内江市中医学会整理编辑的《内江市名老中...
-
小儿贫血 孩子秋补 儿童孤独症
孩子患有贫血,家长一般首先会想到补铁,但要注意的是,也有几种贫血是补铁后也解决不了的,需对症处理。 半岁以内的宝宝有一个生理性贫血阶段,属于正常现象,无需任何处理。半岁后血红蛋白一般会升至正常。 若孩子贫血的同时发现有黄疸、肝脾肿大、小便颜色较深甚至酱油色尿或血尿,则有可能是溶血性贫血。治疗方法需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例如使用激素治疗或免疫抑制剂、输血、免疫球蛋白等,补铁是没有效果的。 还有一种贫血称之为地中海贫血。轻度地中海贫血不会有任何症状,也不需要治疗。重度地中海贫血会出现脾...
-
小儿腹泻用双黄连粉针治疗
小儿腹泻发病原因多样,一般为细菌或病毒进入肠道所致。由于病毒进入体内后导致强烈的生理生化反应,从而引起明显的失水,而丢失的水分带走大量的钾盐和钠盐,使细胞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正常的细胞功能不能表达,由此进一步加重症状。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首先要控制控制病情,使体内恢复正常的生理环境。然后通过药物治疗,间接改变体内的生理环境或通过靶位点直接抑制细菌,从而使细菌不能正常生长复制以及行使功能,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 目前临床上多在基础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粉针。双黄连主要成分为连翘,金银,花黄芩,其有效成分为绿原酸,黄芩苷,...
-
小儿急性淋巴结炎内服外敷法
内服法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浙贝母12克,元参、夏枯草各10克,牡蛎20克,瓜蒌10克,皂刺10克,柴胡6克,陈皮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4天。 外敷法乳香10克,没药12克,川芎15克,蟾酥2克,川黄连10克,冰片3克。将上药研末混匀用蜂蜜调成软膏,贴敷于病灶中心处,每3天换药1次,3次为1疗程。 熏洗法荆芥、防风各15克,紫花地丁、黄柏、蒲公英、大枫子各30克,红花、牡丹皮、泽兰各20克,大黄15克,甘草l0克。将以上药物共为粗末,用纱布包扎好,加水煎汤...
-
五款偏方治小儿秋季腹泻
验方1焦麦芽10克,焦谷芽10克,焦山楂10克,白糖30克。将前三味加水适量煎15分钟,取汁加糖即成,每日1剂,连服3~5天。 验方2枯矾、黄丹、五倍子、石榴皮各等份。研细混匀,每次取6克,用鲜姜、葱白适量捣如泥,入药粉调成膏状,敷于患儿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24小时换药1次。一般2~3次即愈。 验方3丁香2克,车前子10克,胡椒、肉桂、荜拨各3克。共研细末,每次取3克,用老陈醋调成糊状,敷于脐中,用伤湿止痛膏覆盖,每天换药1次。 验方4车前子30克,苍术15克,藿香15克,泽...
-
治疗小儿尿床 中医打头阵
针对家长们关心的小儿尿床问题,笔者采访了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的姚献花主任医师。姚大夫说,小儿尿床,医学上叫遗尿,一般指孩子5岁后仍不自主地排尿而尿湿了裤子或床铺。 家长们别小看了尿床,如果孩子5岁以后尿床还经常发生可能是生殖系统隐患的初期表现,迁延不治,孩子将来长大了,也许会出现男子少精、早泄、阳痿,女子月经不调、白带清稀等生殖系统疾病;小儿尿床跟神经系统发育也有关,这类孩子大多晚上睡眠昏沉、多梦咬牙、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对于小儿尿床,大人的反应非常重要,如果反应过度,用羞辱愤怒指责的等方式表达出来,...
-
治小儿多动症 腮腺炎方
治小儿多动症方 处方:生龙骨、生牡蛎各20克,生地、茯苓、钩藤、石菖蒲各lO克,远志4 克,琥珀(研粉分3次吞服)1.5克。若心烦欠眠者,加龟版、百合、熟地各10克;若形寒肢冷者,加黄芪10克,鹿角1 克;若胸闷食少者,加法半夏、炒山楂各 10克;若人便秘结者,加火麻仁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半个月为1 个疗程。 主治.小儿多动症,特征是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等。据报道,经本方治疗儿童多动症患者6l 例,用药1—3个疗程,其中治愈者58 例;好转者2例;无效者l例。 梁贤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