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第15页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脚挛急”
脚挛急,上海地区俗名哪牵筋。每由受寒后引起,虽属小恙,但屡发不愈者亦引以为苦。过去治此症常取舒筋活络法之类,笔者根据辨证,运用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投治,取效满意。今木揣浅陋,公诸同好。 示例:陈xx,女,68岁,1982年9月20日诊,诉近一个多月来,每睡至子夜,辄发下肢吊筋,且连续发作数次,左右两肢轮作,挛痛拘急,颇以为苦,常半夜起坐,反复热数,按摩半小时后,方得舒解。翌日则觉下肢座软无力,步履缠艰,每至临睡则担心又发此症,影响睡寐。曾求治于西医,谓无良药可投,失望而回,旋即求中医治疗。察患者形容憔悴,体力...
-
麻黄加术汤治风痹 乌头汤治寒痹 麻杏薏甘汤治湿痹
麻黄加术汤治风痹 刘某,女,40岁,1993年11月30日诊。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年余,初起未注意,后逐渐加重,近来因天气寒冷,病情加重。血沉38mm/h,抗“O”833u,类风湿因子阳性。 刻诊:关节疼痛部位不定,恶风怕冷,手足欠温,无汗,苔白微腻,质嫩红,脉细缓。 治法:发汗祛风,散寒利湿。 方剂:麻黄加术汤。 方药:麻黄10g,桂枝10g,杏仁各10g,羌活10g,独活10g,甘草6g。服药9剂,周身关节疼痛大减,自觉手足温暖,手足心津津...
-
考麻黄一药 自古即为冶痹要药
临床治痹.一般分风寒湿痹和热 痹两大类。然部分痹痛患者,或因体质 偏胜。或因感邪先后,表现为寒热杂陈 亦见不少。观其外症,局部不甚红肿, 亦喜温熨,痛势甚剧,似属风寒湿痹, 但又兼见口苦舌燥。溲黄便干,脉象有 力等内热蕴伏之象。揣其机理。当是外 寒里热.搏结气血使然,故很难以上述 两纲统治之。笔者对此类患者常采用 寒温并用之麻黄、苍术、生石膏。屡收 卓效。 考麻黄一药.自古即为冶痹要药。 防风汤、乌头汤、薏苡fm:汤三方均伍麻 黄,取其温散寒凝、宣通气血之功。临 证体验:发表宜小量,恐过汗伤正。治 痹则非大剂无以...
-
自拟钩龙麻黄汤治支气管哮喘
组方:钩藤(后下)20克,广地龙15克,炙麻黄10克,桂枝10克,法半夏12克,辽细辛3克,北五味子10克,杏仁6克,黄芪15克,防己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喘息痰多者可加白芥子、苏子、莱菔子;水肿甚者加大腹皮、桑白皮、葶苈子;肾虚不能纳气可加紫石英、磁石、蛤蚧、肉桂;如兼有血瘀之象可加桃仁、红花、僵蚕。 本病宿根在于痰瘀胶结于肺,故本方重用清热化痰兼有逐瘀之功的钩藤、地龙,佐以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麻黄、桂枝、黄芪、防己、茯苓,诸药合用相得益彰。临症不论外感内伤...
-
麻黄根炖羊肺治疗老慢支
麻黄根50克,羊肺一个,葱、生姜、食盐、味精适量。将羊肺洗净,与麻黄根一起放入汤锅中,加葱、姜炖煮,待熟时加入食盐、味精,捞出羊肺,切片吃,每日3次,每次30克。 川贝炖雪梨治疗顽固性咳嗽 川贝粉10克,雪梨1个。削梨皮,挖去梨心,切片,加冰糖15克,与川贝粉一同放碗内,加适量水,文火炖1小时左右,分两次服,饮汤食梨。 千追酒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千年健25克,追地风25克,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后即可饮用。每次50毫升,一日3次。共服4剂,即4瓶药酒。如果不能饮用白酒,可以改为黄酒,但黄酒的药力较弱。(张广...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寒积头痛
吴某,女,57岁,2008年11月15日初诊。反复头痛20年。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头颅CT、脑电图等检查均未器质性病变,脑血流图提示脑血管供血不足。诊断血管性头痛,神经性紧张性头痛,服用脑复康、谷维素、脑心舒口服液无效。症见头冷痛如凉水浸淫,痛如锥剌,疼痛难忍,恶风怕冷,以左侧为甚,得温痛减,每遇冬季而发作或加重,伴体倦懒动少言,似寐,舌淡苔白脉沉细。辨证属阳虚寒头痛,治宜温阳散寒,活络止痛。 药用麻黄10克,附子(先煎)20克,细辛10克,淫羊藿30克,葛根、白芷、川芎各15克,柴胡10克,蜈蚣一条(研末,...
-
反复咳嗽10年余 方用肾气丸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临床中经常会遇见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用西药治疗难免顾此失彼,疗效也欠佳。但笔者抓主要矛盾,以经方治疗,往往能获得较好疗效,欣喜不已。现介绍典型病案。 病案 李某,男,74岁,2013年8月8日初诊。 患者反复咳嗽10年余,每逢感冒、气候变化、环境变化便旧病复发。既往有肺气肿、前列腺肥大,左肾结石、喘证、腰痛等病史。 刻诊:喘息无力,动则喘促,气不接续,发热,恶寒感甚剧,肢体浮肿,小便点滴难出,腰痛如断;舌质紫暗,苔白,脉沉涩。实验室检查:WBC:10.2×...
-
咳喘痰多 冯世纶抄方 射干麻黄汤案三则
笔者有幸跟随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抄方以来,受益颇多,从中摘取射干麻黄汤案三则,以飨读者。 医案 案一:张某某,男,56岁。咳喘1月,干咳无痰,喘息,受凉或下午喘重,喘时汗出,侧卧可眠,口中和,有哮鸣音,小便可,夜尿3~4行,苔白腻,脉细弦,左反关。 处方:麻黄10克,射干10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五味子15克,细辛6克,姜半夏15克,炙甘草6克。7剂。服后咳喘愈,未再服药。 按:咳喘上气,喉中痰鸣,受凉喘重并喘时汗出,微兼有表,正合射干麻黄汤证。 案二:林某,...
-
麻黄汤速愈眼睑肿痛之体会
本病当属太阳经病证,虽然脉舌及其他太阳经病证候不显,但此症是外感非内伤却是无疑,既是外感,总不外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此症痒重痛轻,肿势散漫不红,当属风寒外侵,麻黄汤外散风寒第一方,故用之有速效。 几天前,笔者偶感右眼不适,有涩感,视物不清,自己切脉,除左尺稍弱外,其他均正常,观舌苔也无明显变化,自思肝肾之阴可能有些不足,应及早治疗,以免病情发展。 处方:生地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茯苓9克,丹皮9克,泽泻9克,枸杞子10克,菊花10克。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
-
鼻鼽(过敏性鼻炎)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味
刘某,女,42岁,2007年11月12日初诊。 主诉:鼻痒、清涕8年。患者患鼻鼽(过敏性鼻炎)8年,经中西诸药治疗未愈,遂来求诊。 刻诊:鼻痒,清涕涟涟,喷嚏频频而作,打喷嚏时牵及腰部及大腿筋痛,伴心胸发凉,得热则舒,畏风,无汗,神倦,有时咽痛。查:扁桃体无肿大;舌尖散在瘀点,质淡,舌苔黄薄滑,脉沉弱。 中医诊断:鼻鼽。乃命门火虚,督脉阳虚,肺卫不足,风邪客于鼻窍所致。 治则:温阳益气、祛风摄津法。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味。 组方:麻黄6克,附子9克,细辛10...
-
麻黄汤巧治过敏性鼻炎
患者武某,男,30岁。因外出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痛,颈项部尤甚,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伤寒证,治以辛温解表,祛风散寒。方选麻黄汤加减,用药如下:麻黄10克(先煎),桂枝10克,葛根2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2剂,水煎服。嘱其温覆取汗,暂避风寒。2天后,患者复诊,述以上诸症一剂而减,两剂即愈。与此同时,多年的过敏性鼻炎也明显减轻,望继续治疗其鼻炎,遂在原方基础上减麻黄5克,加用细辛3克,白芷15克。3剂,水煎服。服后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并按此法治疗多例过敏性鼻炎,效果良好...
-
姚树锦治过敏性疾病 麻黄附子细辛汤
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药物过敏、过敏性休克等,常常诱发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过敏性哮喘等一系列病症,给患者生活及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姚树锦主任医师为陕西太和医学流派第四代传人,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首届名老中医。临证50余载,擅长诊治各种疑难杂症。他针对过敏性疾病的病变特点,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化裁,多有良效,现简要总结其部分经验。 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有标准 麻黄附子细辛汤,原为治疗太少两感的经典...
-
咽痛吞咽困难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半夏散加减
陈某,女,24岁,2012年3月16日初诊。 病史:咽痛5日,伴右下颌痛,吞咽困难,服头孢克肟颗粒、清热散结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无效,口淡不渴,舌暗淡,苔少,脉沉细微。查:咽后壁稍红,右侧扁桃体Ⅰ度肿大。 辨证治则:寒凝阳衰,治以散寒温阳,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半夏散加减。 方药:麻黄9克,细辛6克,制附子12克,桂枝15克,清半夏15克,桔梗9克,炙甘草15克。3剂,水煎服。 随访:患者告第一次服药后有轻微汗出,疼痛大减,可进流质饮食,再服未见汗出,三剂尽症状消失。 按:...
-
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方加减
患者张某,男,56岁,于2015年4月26日就诊。诉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唇及口腔糜烂伴剧烈疼痛3年,诊为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局部给予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效果不显。遂求治于河南省开封市名老中医陈五一。 刻见: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双手不温;口唇、磨牙后区、舌腹口腔严重糜烂,溃烂中央流较多红黄色分泌液,糜烂周围有白色花纹;诉糜烂部位经久不愈,病变部位剧烈灼痛感,偶有虫爬感;长期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夜尿3~5次;舌质稍红,舌体胖大,舌周布满齿痕,苔薄润,脉沉细。 西医诊为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口腔溃疡;中医...
-
经方治疗心脏病 厚朴麻黄汤 炙甘草汤 真武汤
•经方中君药用量小于方中他药者,非炙甘草汤一方也,如桔梗汤、白头翁汤、竹叶石膏汤、甘草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百合类方等,即是明证。 •茯苓与白术配伍,为健脾利湿之良剂;而桂枝与甘草配伍,为桂枝甘草汤,具有温阳化气作用;仲景又常用茯苓与桂枝相伍,起到温化水饮的作用。 近年来,应用经方治疗心脏病的文章屡见报端,笔者从中受益匪浅。今结合临床实践,将十首常用经方的应用经验叙述于后,以冀扩大应用。 厚朴麻黄汤 方药: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
-
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证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为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点的 异质性疾病,主要特点包括多变的呼吸道症状( 如 喘息、气促、胸闷及咳嗽) 和可变的呼气气流受 限 [1 ] 。该病是一种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各个年 龄段的人群皆可发病,各国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 占人口的 1% ~18% [2 ] 。其发病的主要基础是慢性 气道炎症。即使哮喘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气道炎 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依然存在,从而引起临床症状 的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导致气道重塑和不可逆 肺功能损害 [3- 4 ] 。同时本病具有反复发作性,西药 能够较迅速缓解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症状...
-
四逆散与射干麻黄汤合用辨治慢性咳嗽案
四逆散出自 《伤寒论》 第 318 条 : “少阴病, 四逆, 其 人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 ” 四逆散由柴胡、 芍药、 枳实、 甘草各等分 组成, 具有透邪达表、 宣通郁阳的作用, 为治疗阳郁厥 逆和肝脾不和的常用效方。笔者以四逆散与射干麻黄 汤、 桂枝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及石韦汤组成合方, 治疗 内、 外科多种疾病, 取得良效。兹摘录验案 4 则, 供同 道参考。 与射干麻黄汤合用辨治慢性咳嗽案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