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第23页
-
治气虚阴火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中》:“当归补血汤:治肌热,燥热,困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内经》曰:脉虚血虚。又云: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惟脉不长实为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此病得之于饥困劳役。黄芪一两,当归(酒洗)二钱。右件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柤,温服,空心食前。” 解读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有几个关键词:内伤,气虚,阴火,升降失常。 当归补血汤证得之于“饥困劳役”,为内伤无疑。而在李东垣学说理论体系中,饥困劳役所伤为脾胃。脾胃虚损直接导致气虚,...
-
健脑宁心佳肴:排骨黄豆汤
材料:黄豆、苦瓜各0.2公斤,排骨O.4公斤,大蚝干50 克,蜜枣3个,生姜3片。 做法:黄豆、蚝干洗净,用清水浸泡l小时,备用。排骨洗净,切3~4厘米长的小块飞水。苦瓜切约2厘米小块。清水煮沸,放入排骨、蜜枣和泡好的黄豆、蚝干,大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1个小时,加入苦瓜再煲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汤,食排骨、黄豆、苦瓜。 功效:此汤豆熟肉烂,汤水清而甘甜,含丰富蛋白质、钙质等,可健脑益神、养血宁心、增强智力。常服此汤能够解除大脑疲劳带来的一系列症状,非常适合备战高考的学生食用。加人少许苦瓜还可以消除睡眠不足带来的...
-
党参灿鸡汤补中养血
党参灿鸡是一款很有名的滋补约膳,不过这款药膳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油腻,不适合身体肥胖或患有血脂异常、血黏度高的人食用。其实,在做这款药膳时在其中加一些杂粮,就可起到降低汤中脂肪含量的作用,而且还能增加这款药膳的营养,提升其口感。 做法:取童子鸡1只,党参30克,红枣8枚,枸杞子15克,薏米、糯米、黑米各50克,姜丝5克,精盐适量。将童子鸡杀死后去除毛杂、内脏、鸡头和鸡尖,放人凉水中浸泡1个小时。将薏米、糯米和黑米混合在一起清洗厂净,放人冷水中浸泡1个小时。将红枣和枸杞子洗净。将泡好的童子鸡和杂粮取出,沥去水分。将杂粮...
-
四物汤 补血调血 崩中漏下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熟地各12克 用法: 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 补血调血。主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 方论: 本方是治疗营血亏虚,血行不畅的常用方剂。方中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为君;熟地滋阴补血为臣;白芍养血柔肝和营为佐;川芎活血行气,畅通气血为使。四味合用,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养血活血,可使营血调和。 禁忌: 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
-
幻视“见鬼”以八珍汤加味养血安神
2010年夏天某日,有位姓孙的女居士,夫妻都是上海大学的老师,有过数面之缘,突然打电话找到我,让我帮助治疗她姐姐的疾病。据说其姐“见鬼”,老是胡说八道,说哪里有光,哪里有东西,胆怯易惊,已经好几天了。 但是我又不是道士,不会驱鬼,怎么办呢?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用鬼箭羽、朱砂之类驱鬼安神。可是据寺庙的师父讲这种处理并不能解决根本。一筹莫展之际,我忽然想到《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有这样几句话:“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妇人中风,七八...
-
养气血的黄芪党参三七鸡汤
我国地大物博,中药资源非常丰富,光是药用植物就达上万种,但可同时内服外用的药物不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中一味药物称为“金不换”,即非常贵重的意思,这味药物就是三七。 我们常用的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与人参、西洋参等是亲戚,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等地。在广西,三七主产地为田州,故此处所产三七又别名为“田七”。云南文山因低纬度高海拔,阳光照射充足,非常适合三七生长,所种植三七质量好、产量大,而被称为“道地药材”,即市面上常见的“文山七”。 三七的支根称为“筋条”,根茎...
-
冬瓜是减肥妙品 靓汤咸蛋芥兰汤
冬瓜自古就被认为是减肥妙品,与其他瓜果不同的是,冬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加之冬瓜本身不含脂肪,热量不高,并且含钠量极低,有利尿排湿的功效,因此对于防止人体发胖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体形健美。 冬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百克冬瓜肉中含蛋白质0.4克,碳水化合物2.4克,钙20毫克,磷12毫克,铁0.3 毫克,还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每百克含有16毫克,维生素c对于瘦身减肥具有极大的效果。 冬瓜性寒,瓜肉及瓤有利尿、清热、化痰、解渴等功效,亦可治疗水肿、痰喘、暑热、痔疮...
-
火眼金睛识天麻 天麻补脑汤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是多年生寄生植物,寄主为密环菌,以密环菌的菌丝或菌丝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由于它的茎像箭杆,总状花序顶生远看好像有羽的箭,且茎、叶赤色,故称其为赤箭。主要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东北及华北各地也有产。整个的天麻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有纵皱纹(习称“姜皮”)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俗称“点轮环”,也有叫“芝麻点”),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俗称“鹦哥嘴”,幼芽生长伸...
-
调肝安神汤
人参10克(另炖).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香附12克,酸枣仁12克.夜交藤 15克.金钗石斛15 克.桅子10克.龙骨 20克(先煎)。素馨花 12克.水煎2次,温服。 本方可调肝安神.用于心血虚少、肝气郁结而出现的眩晕、失眠多梦、心悸忧郁、烦躁,甚至出现神魂失守症状者。 加减运用: 头痛眩晕(高血 压).去桅子、金钗石 斛.加石决明30克(先 煎);胸痛、气闷(冠心 病).去桅子、金钗石 斛.加砂仁10克.田七 末6克冲服:大便秘 结.去龙骨。加火麻仁 12克;眩晕、心悸。去桅子、石斛,加丹参15克,何首乌2...
-
气虚夹痰湿厥证 主方调中益气汤
黄某,女,6岁,门诊病例。2007年1月7日初诊。 家长代诉:患者于2006年12月18日晚,无明显诱因而突发全身痿软无力,随即倒地不起,手足厥冷,一身不能动弹,神疲不语。约数分钟后恢复正常。连续20余天以来,每天发作3~5次,每次发作,症状完全相同。曾去多家医院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病因不明,诊断亦无明确结论。 询其症状,发作时一身瘫软无力,四肢不能动,口不能语,但神志尚清。发作后,精神疲乏,少气懒言,头晕,时而恶心欲呕,动则自汗,近日食纳显减。其面色淡黄少华,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
-
中气虚弱 黄芪建中汤一方
久虚不复谓之损,损极不复谓之劳,故虚劳又称虚损。虚劳之证,初则以虚为主,久之则为劳也,其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证总称。虚劳之治,历代先贤或从气血,或从阴阳,或从五脏,治各不同,又创有补中、固本、益气、养血类诸方药,皆为良法。 陈宝贵教授治疗虚劳之证,认为虚劳初得或虚劳轻证,寻常药物可治,对于虚劳重症,证属气血阴阳大亏,精血内夺者,此非寻常参术、归芎之味所能胜任,必于辨证组方中加血肉有情之品以大补精血。如证属血虚之亏者,方中常加阿胶、河车等;如证属肾阳虚弱者,方中常加鹿角片、鹿茸片...
-
中华名肴:牛尾汤 有补中益气之功
牛尾汤是传统的中华名肴。 牛尾既有牛肉补中益气之功,又有牛骨牛髓填精补髓之效。 李时珍说:牛髓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做牛尾汤时配合一些补肾益精中药效果更佳,如黄芪、熟地、当归、枸杞子等。用高压锅煮更绵软些对牙口不好的老人也是营养丰富的药膳。同时牛尾营养丰富,补充体能和蛋白质,对补充体力非常好。 牛尾汤源于中国,但在韩国很流行,在很多韩剧里出现,在韩国卖的比较贵,但牛尾在北京卖得并不贵。牛尾常甩来甩去,充满活力,与脑相通,补养脑髓效果最好,比如用脑过度脑疲劳、记忆力衰退、睡眠不好等,最适...
-
女人熬夜后养生驻颜 五道汤羹
当今社会,一方面生活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夜生活非常丰富,许许多多的女性也成了“夜猫子”一族。其实,女性熬夜对身体的伤害很大,尽可能不要过多熬夜。由于女性熬夜容易耗损体内的阳气和阴精,造成阴阳失和、浊毒内生,因此,女性在不得不熬夜之时,适当地在熬夜之后食用一些平调阴阳、排毒祛浊的食物,对于养生尤其是养颜方面大有益处。以下五道汤羹,对于女人熬夜后养生驻颜,都有着极好的功效。 百合莲子粥。用鲜百合50克或者百合干研成的粉30克,与少量的粳米煮粥,适量放上一些蜂蜜,晚餐或者午后食用。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
-
女人常喝羹汤 养颜滋补
都说羹汤最养颜滋补,女人应常喝。可人到中年的女人,每天早出晚归,被孩子家务牵扯着,除了周末,竟都没时间去慢慢熬煮,仔细品味的。所以,只能空有愿望,无法实现。 前几天参加会议,正是暖气刚走春日未来的时节,坐在宽大的会议室,更觉阴冷难耐。没想到会议过半,服务员给每人准备了一杯用银耳红枣和冰糖熬煮的水,温暖香甜,不仅驱散了阴冷的寒气,更是暖心暖肺。跟一起开会的人称赞这会议服务周到,她却说她在单位也每天煮这种羹汤,简单又养生。受此启发,我也买了一个电水壶,又买了冰糖红枣银耳,薏米红豆绿豆等,每天早早到单位,...
-
汤水润燥 不错的护肤方法
很多人一到秋冬季节就开始皮肤紧绷、干燥,甚至出现脱皮、瘙痒,遇到这些情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多喝水。其实,纯水的补水效果往往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它会很快地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中,然后从肾脏排出去,滋润咽喉和消化道黏膜的时间很短。如果身体不适是因为水分不足,可以考虑一下补水的方式。相比纯水而言,以具有滋润生津效果的汤水来润燥,补水效果会更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谭汉添表示,无论肤质如何,保护皮肤都应该“内外兼修”。从“内”补水,调整机体水液代谢;除多喝水外,还要减少水分的丢失,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