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第25页
-
三子汤疗带状疱疹
老年人由于抵抗力较弱,容易患带状疱疹。蒙医治疗带状疱疹方法简便、用药经济,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如所用蒙药三子汤就是其中一种。 蒙药三子汤由诃子、川楝子、栀子三味药物组成,方法是将以上药物粉碎成粗末备用。每天3次,每次用10—30克药末加水500毫升,煎煮5分钟后离火,以药水温度不烫伤皮肤,患者可以耐受为宜。将消毒纱布浸泡在药水中,快速拿出后用手稍挤出水分,热敷病灶局部,待纱布基本干燥时去除。用药期间,不需要使用别的药物。 三子汤热敷后局部可出现较强的热效应,止痛作用快,并可清洁及消毒皮肤,从而缩短了带状疱疹治愈时间。...
-
丹毒(湿热下注)方药:三仁汤加味
任某,男,32岁。2018年5月9日初诊,诉半年来右小腿反复红肿疼痛,用消炎药虽可缓解,不久又犯。本次发作小腿红肿半月,发热疼痛,活动受限,经抗生素治疗一周,不见好转。右小腿中下约三分之一面积焮红肿胀,舌苔灰白厚腻。 诊断:丹毒(湿热下注)。 治则: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四妙汤加味:苍术12g,黄柏15g,川牛膝15g,生薏仁20g,金银花20g,苦参12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5g,半夏10g,厚朴10g,土茯苓15g,党参18g,炒白术15g,黄芪30g,生甘草8g...
-
四味汤治脂溢性皮炎
现代医学认为,脂溢性皮炎是因皮脂分泌增多、化学成分改变,使寄存于皮肤上的 正常菌群如卵圆形糠 秕孢子菌等大量繁殖, 侵犯皮肤而致病变部 位皮屑增多及瘙痒。而 中药白鲜皮、苦参、皂 荚、透骨草对多种致病 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 制作用,治疗脂溢性皮 炎疗效满意。 取白鲜 皮、苦参、皂荚、透骨草 各30克,用2000毫升 水浸泡1小时后,持续 煮沸30分钟,关火过 滤药液,待药液温度 降至45~C左右时,加 入食醋150毫升混匀。 用药液洗涤或湿敷患 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洗后晾干,每臼1次,15次为1疗程。 (温鸿儒)...
-
治带状疱疹采用自拟荆防芩薏汤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等。笔者于2003~2012年应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我们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①皮损呈群集的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疱疹,疱壁紧张,基底色红,常带状排列,单侧分布。皮损严重者可有血疱、糜烂、坏死、淋巴结肿大等改变;皮损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感觉过敏、烧灼感,可伴有低热无力、全身...
-
系统性红斑狼疮 周信有狼疮宁复汤
周信有(1921—2018年)男,汉族,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承继作业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10年当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作业建设项目专家,2015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历辑要》、《国医大师周信有医学精华》等作品。周信有 组成:淫羊藿20克,桑寄生20克,补骨脂20克,巴戟天20克,黄芪30克,紫草20克,白...
-
学用审平汤治疗皮肤病
审平汤治疗皮肤病 丁酉之年,木运不及,燥金亢盛,特别是下半年受在泉少阴君火的影响,痤疮、疖肿、银屑病、湿疹、皮炎、紫癜类疾病等发病增加。我自今年9月份学用审平汤治疗皮肤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隋某,女,9岁。口唇周围皮肤出现丘疹、脓疱反复发作2年余。曾在外院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毛囊炎,无痛痒,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内服治疗半年余,好转但停药则发,其它药物如抗过敏药、抗生素等治疗多日无效,2年来亦辗转应用中药治疗,但收效甚微,于2017年5月份于我处门诊,先后给予中药玉女煎、竹叶石膏汤、犀角地...
-
春季皮肤瘙痒服止痒汤 魏伟
温暖的春天,皮肤挥发水份较多,容易引起皮肤干燥瘙痒。患有顽固性皮肤瘙痒的老年人还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锰。 预防瘙痒,生活中可以补充含锰较多的食物。动物脑肝肾等脏器含锰较多,可适当多食一些。小麦、黑米、黑芝麻、黑豆、扁豆、西芹、核桃仁、花生仁、腰果、开心果和绿茶含量都较多,可以选择性补充一些。 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症,多用清热解毒,养血凉血的方法,应用止痒汤: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15克,白藓皮30克,地肤子30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生地30克,丹皮15克,紫参15克,蝉蜕20克,丹参20克,水煎服。配合黄柏...
-
桂枝汤 治身痒良方
李某某,女,35岁。患者3年来遇冷风后全身皮肤起丘疹,瘙痒难忍,常易感冒。诊见:面白,全身瘙痒,搔抓后局部起红色痕迹,时搔时消。伴长期腰痛,经常牙出血,畏风,手足冷。舌淡,苔薄白,脉缓微弦。前医多用疏风养血,凉血止血之剂未能取效。拟从宣太阳抑郁之气,畅郁达表入手。方用桂枝汤加味:桂枝12克,白芍12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2枚,附片10克,浮萍1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骨碎补15克。2剂,初服覆被取其微汗。药后瘙痒大减,腰痛亦轻,继服2剂,仍时有牙宣,加西洋参、黄芪、当归、牡蛎、仙鹤草调理月余诸证平...
-
荆芥粉治荨麻疹 妊娠吐喝乌梅汤
妊娠呕吐 喝乌梅汤 妊娠呕吐是指妇女受孕后40天至3个月这段时间内所出现的不适反应,一般在妊娠12周内自行消失。妊娠呕吐比较严重的人可服用下列偏方。 乌梅生姜汤:乌梅肉、生姜各10 克,红糖适量,加水200毫升,煎汤。每次服100毫升左右,每日芝次。乌梅性温味酸,有敛肺止咳、生津止渴、涩肠止泻等作用。这个偏方具有和胃止呕、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妊娠呕吐。 罗家斌 擦荆芥粉 治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荆芥穗味辛,性微温,可祛风解表、透疹、止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
治脱发 主方苓桂术甘汤合平胃散加味
高某,女,23岁,2013年11月5日初诊。患者诉斑片状脱发1年。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舌胖大满口,质暗,苔白,舌尖红,脉细缓。 病机:中焦阳虚,水湿内停,上泛巅顶,毛发失养。 治则:温阳健脾,化气除湿。 主方:苓桂术甘汤合平胃散加味。 处方:茯苓100克,桂枝15克,炒白术15克,苍术6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生姜30克,大枣30克,炙甘草10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30克。28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诸症未见明显改善,上方地肤子加至30克,加赤芍15克。28剂,水煎...
-
秋冬季皮肤瘙痒 一则凉血祛风汤
老人每到秋冬季就会皮肤瘙痒,中医认为,皮肤瘙痒症多因素体不足,阴血亏损,又感风邪,郁于皮肤腠理,邪盛正衰,则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不适。患者常因搔抓使皮肤出现抓痕、丘疹、血痂、色素沉着、湿疹样变及苔藓样变等损害。这里介绍一则凉血祛风汤,常可获得满意效果。 具体方法是:取生地30克,白藓皮、玄参、苦参、金银花、连翘各15克,地肤子、牡丹皮、赤芍各12克,紫草、荆芥、防风各10克,升麻、薄荷、生甘草各6克,蝉蜕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两次服。药渣再加水煎汤反复擦洗患处。一般用药两剂即可显效。 方...
-
桂枝汤治风疹验案
病例:李某,女,35岁。患者3 年来遇冷风后全身皮肤起丘疹,瘙痒难忍,常易感冒。诊见:面白,全身瘙痒,搔抓后局部起红色痕迹,时搔时消。伴长期腰痛,经常牙出血,畏风,手足冷,舌淡,苔薄白,脉缓微弦。曾用疏风养血,凉血止血之剂未能取效。拟从宣太阳抑郁之气,畅郁达表入手。方用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各12克,炙甘苹6克,生姜3 片,大枣2枚,制附子(先煎)、浮萍、白术、防风各10克,骨碎补15 克。2剂,初服覆盖棉被,令微微出汗。药后瘙痒大减,腰痛亦轻,继服 2剂,仍时有牙出血,加西洋参、黄 芪、当归、牡蛎、仙鹤草调理月余...
-
湖南治疗荨麻疹 八珍汤
刘某,女,48岁,2010年11月8日初诊。全身起大小不一丘疹团块,色呈淡红,时起时消,无定时发作,剧烈瘙痒,反复而发5个月。经服多种中药西药皮损仍反复再现,未能治愈。查见患者形体较瘦弱,面色萎黄不泽,述其半年来时常头晕目眩健忘,有时失眠,气短懒言,肢体乏力,纳食较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诊为荨麻疹。证属病程较久,气血俱虚,卫外不固,兼受风袭所发。治宜补益气血,祛风止痒。药用八珍汤加减:当归15克,白芍30克,熟地黄30克,川芎10克,党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黄芪20克,炙甘草9克,白蒺藜6克,...
-
青春痘 自拟消痤汤治疗
大多数青春痘患者伴有较多的皮脂溢出,加上现代膳食结构的改变,青年人喜食油腻辛辣之物较多,按中医理论辨证,青春痘多属湿热蕴于颜面肌肤,日久便可导致红色炎性丘疹、结节的发生,湿热化毒则可继发感染而成脓疱。 根据青春痘的发病机理,笔者在临床中用自拟消痤汤治疗此病,收效显著。 消痤汤组成:土茯苓12g、白术10g、黄芩10g、栀子10g、薏苡仁30g、白芷10g、苦参10g、白鲜皮12g、滑石10g 有脓疱者加金银花20g、紫花地丁20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0g;皮损色红者加丹皮12g。水煎服,日1剂。 上方中,土...
-
知柏地黄汤治皲裂性湿疹
孔某,女,62岁,2014年9月12日初诊。手足皲裂性湿疹史,双手皮肤增厚,干燥皲裂,伴鳞屑,表面粗糙,肤色发红,边缘不清,略有痒感年余,曾用哈西奈德乳膏、派瑞松、愈裂霜、去炎松尿素软膏、维A酸乳膏等效果不显。刻诊:患处触之有明显灼热感,每日午后及晚间手掌、足底热感加重,次日晨稍轻,得凉则舒,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处方: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5克,黄柏10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山药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山茱萸10克,地骨皮12克,玄参30克,玉竹10克,白芨10克,白鲜皮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