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 第28页
-
在家服用打胎药危险吗
在临床上,药物流产只适合于停经49天以内、尿妊娠试验阳性、身体健康的孕妇。该方法由于具有简便、痛苦小、不用手术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早期怀孕妇女的青睐。但需要指出的是,药物流产并不适合于所有怀孕49天以内的女刁女。凡患有哮喘、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急慢性肝肾疾病、青光限、异位妊娠、溃疡性结肠炎、子宫肌瘤、子宫畸形,以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均不宜采取口服药物进行流产。此外,由于人们对打胎药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孕女司在服药后会出现不全流产、出血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以及流产失败等后果。因此,女...
-
服用降压药越早越好
对于降压药什么时间服用比较好,一直是高血压患者的困惑,报刊也是说法不一,有的说应该早上服用,有的又说晚上也应该服用一次降压药。其实,服降压药的时间应该根据药物种类来定,而且有一个总的原则是,早起服降压药比较好。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肺血管中心利渝斌教授说,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分为三类,一类是长效降压药,比如络活喜、西拉普利等,每天服1次;第二类是中效降压药,比如波依定、伊那普利等,每天服2次;第三类是短效降压药,比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每天服3次,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不同种类的降压药服用的时间也有区别,但是无论是...
-
回家不换衣服警惕铅中毒
很多人回到家没有把外衣脱掉的习惯,这样会无意中把铅带回家,造成慢性铅中毒。特别是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对此应特别警惕。铅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尤其是在交通繁忙的地区,汽车尾气会造成严重的铅污染。在经常堵车的地方,频繁的停车、启动、慢速行驶都会让汽油的燃烧很不充分,铅随尾气进入大气的含量会更高。另外,大量晚间进城的货车使用柴油发动机,排放出的含铅尾气更易造成严重污染。环境中的铅污染,除了来自汽车尾气,还来自各种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蓄电池、农药、涂料等中都含有铅及其化合物。因此,回家后要把衣服脱掉,并把手与脸洗干净。...
-
服用天冬 能助抗癌
将天门冬(即天冬,中药店有售)8克捣碎后与绿茶2克同放人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当茶饮用。一般每天1剂,可加水冲泡3-5次,饮至最后,将天门冬嚼碎咽下。可养阴清火,生津润燥,防癌抗癌。 现代研究发现,天门冬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延长抗体存活时间,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临床研究称,以天冬为主,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多种癌症,总有效率为84%,其中对乳房肿瘤疗效最高。绿茶擅长清热解毒、生津润燥,且具有防癌抑癌功效。上二味配伍成茶饮用,尤其适宜于中老年乳腺癌、宫颈癌患者以及出现阴虚火旺者,坚持饮用有良好辅助治疗效果...
-
诺氟沙星宜空腹服
诺氟沙星又叫氟哌酸,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常用于泌尿道、肠道、妇科、外科和皮肤科等感染性疾病。 日常生活中,人们多喜欢饭后服药,主要为了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尤其是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如布洛芬等。但诺氟沙星空腹吃疗效更好。 诺氟沙星受食物影响,其吸收速率会延缓,但它又是一个浓度依赖性药物。在治疗浓度范围内,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越高则疗效越好。空腹服药比饭后服药的血药浓度高2-3倍。所以,饭后服用会使疗效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导致敏感细菌对诺氟沙星甚至同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因此,氟哌酸最好空腹服用,除非出现了胃肠道不耐...
-
常服复方甘草片会依赖成瘾吗
复方甘草片又称布朗合剂片,是常用的镇咳祛痰药,常用于一般性咳嗽及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支气管炎初期。此药含有甘草流浸膏、阿片粉、樟脑、酒石酸锑钾等。 近年由于经常或长期服用此药不良反应的报道时有发生,如:1位67岁的女患者,因反复咳嗽口服该药一次3片,一日3次,连续服药半个月后,竟不能间断,如不及时服用就出现全身乏力、咳嗽加剧;流泪、流口水、烦躁焦虑等不适感,服药后数分钟内症状消失,并有舒适感。另1例62岁,男患者,因慢性支气管炎服用该药一次4片,一日3次,连续服用3个月后依赖成瘾,若不服药就精神萎靡,全身不适,流泪、...
-
保和丸与胃舒平不宜同服
有些胃病患者喜欢双管齐下,中西药物合用,经常合用保和丸和胃舒平,认为会增加疗效,其实,这种服药方法是错误的。 保和丸由山楂、茯苓、半夏、神曲、莱菔子、陈皮、麦芽、连翘等组成,功能为消食导滞和胃,主治一切食积,症见脘腹胀满、暖腐吞酸、不思饮食、恶食呕逆等,属于酸性制剂。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属于碱性药物,二药同服,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违反了酸性药不宜与碱性药合用的配伍规律,会使疗效下降,甚至会使疗效丧失。 一些胃病患者常服的中药,如山楂丸、香砂平胃丸、健脾丸等,都是酸性制剂。一些抗酸药物...
-
服避暑中成药有讲究
药店的避暑药多为解表化湿祛暑类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仁丹、保济口服液、十滴水等。 孩子身体娇嫩、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服用避暑药需小心。藿香正气水有一种是含乙醇的,有一种是不含乙醇的。周岁之内的小儿应选择不含乙醇的种类或选择藿香正气(软)胶囊/片,以免不能耐受。 仁丹中含行朱砂,久服易导致汞中毒,婴幼儿更应禁止服用。此外,小儿服避暑药与其他药物相同,剂量也需按照体重来控制。70岁以上的老人服用避暑药时,剂量应减半,以免药物过量。 十滴水仅用于中暑轻症,即感受暑热或暑热挟湿而引起的头晕昏迷、胃肠不适等,属于短暂的急性疾病...
-
推动民族医药更好服务各族人民
当今世界,由于生物遗传基因的变异,已经出现了许多抗药、耐药、不易歼灭的病原体,老年病、遗传病、肿瘤、代谢病、免疫病,至今原因未明或防治乏术,而地震、海啸及其他自然灾害,从未停歇过的战争,化学、核、生物武器等所致伤亡,都给未来医学研究带来不少难题。而这些难题民族医药都可以参与研究和攻克。 笔者在20多年的民族医药研究开发中深深感悟到,民族药疗效确切、可靠、安全、毒副作用不明显、质量稳定可靠、药价低,受到患者欢迎和好评。过去由于条件限制,闭关自守、孤芳自赏现象较为严重,对其治疗方法和药物作用机理缺乏深入...
-
让群众获得更多更好藏医药服务
要自觉担当起支持和推动西藏及四省藏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特别是藏医药事业发展的职责和任务,让藏医药在促进西藏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尽快摘掉西藏缺医少药帽子上发挥重要作用,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上发挥重要作用,在促进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上发挥重要作用,在调整经济结构、维护良好生态环境上发挥重要作用。 8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党组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并对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作出部署。 会议指出,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
胖人少服六味地黄丸
把六味地黄丸当作了“保健品”不宜提倡。 六味地黄丸的功用主要为滋补肝肾,临床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聋耳鸣、盗汗遗精或口燥咽干等症。但六味地黄丸是药不是保健品,要合理使用,辨证用药,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六味地黄丸也有副作用。方中组成药物以滋润为主,久服过服,容易滞脾碍胃,脾胃失和则影响食欲;脾受湿困容易致脾虚泄泻。体质较好或湿热较重的人,服用后还会严重上火,加重内热,影响消化功能。 很多中年男性懒于运动,营养过剩,体形偏胖。中医认为:肥人多湿,湿则困脾。因此,体型偏胖的人不...
-
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不舒服就吃药?
跟着社会的开展,生活水平日渐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摄生保健。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骆彤介绍,中医摄生作为前史最为悠久、最健康的摄生办法,以健康、绿色、纯天然等优势,受到世人追捧,成为人们防病保健之首选。但是大多数人对中医摄生观了解甚微,导致在摄生保健过程中存在必定误区,对此,骆彤就中医摄生误区所在为大家详细解析。 误区一 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很多人以为,看中医就是吃中药。骆彤说,这种说法不完全对。吃中药仅仅中医防病治病内容的一部分,对于中医来说,考究的是全体观念、辨证施治。中医最核心的不是吃不吃...
-
药引送服中成药更有效
入秋后天气转凉,此时是慢性肾炎、支气管炎、冠心病、胃炎、高脂血症等疾病的高发期,不少老人都会用中成药来调理。但如何服用中成药是有讲究的。 许多人服用中成药时都是单纯用白开水,其实,传统上中医还是主张用药引子来代替白开水。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还可以固护人体正气、去除药物异味。比如有药理实验表明,服用六味地黄丸时用淡盐水送服比用白开水送服疗效可高出约38%,由此可见药引子的重要性。 祖国医学运用药引子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早在东汉《伤寒论》桂枝汤用法中就有用稀粥作药引的记载了,文中称&ldquo...
-
使用餐桌上的“天然抗生素服”
冬末春初,万物逐渐复苏,病毒、细菌也进入繁殖传播期。由于气温变化较大,中老年体弱者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伤害,患流感、肺炎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常常不得不服用抗生素。专家指出,中老年人的肝、肾、心、肺等功能逐渐减退,如使用抗生素不当,会损害这些器官。而我们餐桌上就有不少天然抗生素,它们也有助于防治多种感染性疾病。 记者近日采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主任医师边永君时了解到,抗生素在杀菌消炎的同时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儿童使用后易出现耳聋,成人使用可能损害肾脏;红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可引起厌食...
-
手足常出汗服药粥可治
有些老人经常手足潮湿多汗,而别 处不易出汗。中医认为这多与脾胃功能 异常有关。根据不同的证型,可以选用不 同的药粥方进行食疗。 一、湿热内阻型手足汗多而黏,伴 有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困重、小便短 赤者,多为脾胃湿热内阻。治疗宜清热燥 湿。可用薏苡仁30克,猪苓、茯苓各9 克,白术10克,泽泻5克,先水煎取汁, 然后用药汁与粳米50克熬粥食用,此为 1日量,分2次吃完。连续1周。 二、胃阴虚型手足出汗多,伴有手 心发热、咽燥口干、食欲不振、饥不欲食、 大便不调者,为脾胃阴虚。治宜滋养胃阴。 取沙参、麦冬各10克...
-
介绍祛风湿药膳 供制作服用
风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患风湿病的原因,大多由于水湿 外浸,感受风邪或外感风邪,兼以夹湿,以致风湿相搏而发病。 风湿病初期出现恶寒发热等表证,全身沉重,骨节酸痛或个别部 位水肿。若未及时治愈,进一步发展,则侵人经络关节之间,出 现骨节疼痛或筋络拘急,麻木不仁等症状,进一步发展,使病情 加重,致使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形成慢性风湿病。 中医对风湿病的治疗方法是:若风湿在表者,则使用祛风湿 药与解表药同用,使表邪从肌表外解;若病在筋骨经络之间,使 气血阻滞,则用活血祛瘀药,令气血流行畅通,风湿不再滞留。 而药膳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