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石 第17页

石 第17页

  • 石榴籽可治扁桃体炎

    石榴籽可治扁桃体炎

    吃石榴时,最好连籽一起咀嚼吞食,因为石榴籽对消化不良有显著疗效。用石榴籽煎汁后含漱,可以防治口臭和扁桃体炎。发热、口舌干燥者,口臭者食用石榴可以缓解;石榴的外皮也有独特的药用功能,将石榴皮焙焦研面,用香油调和外涂,还能治烫伤。治口舌生疮及口腔溃疡,则将酸石榴连子打碎,用开水浸泡过滤放冷,每日多次含漱。 石榴吃多了会上火,并会令牙齿发黑,吃完后应该及时漱口;石榴糖多并有收敛作用,感冒及急性炎症、大便秘结患者要慎食,糖尿病患者要禁食; 石榴不可与西红柿、螃蟹、西瓜、土豆同食。...

  • 黄柏石膏治腮腺炎

    黄柏石膏治腮腺炎

    应用黄柏、生石膏研粉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6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取黄柏、生石膏各适量,研粉,按3:7的比例混合均匀备用。治疗时取适量药粉,用水或米醋、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以纱布、塑料薄膜等覆盖固定。每日敷1次,一般连续敷用2~3天。 二、治疗效果 患儿多于敷药2天后开始见效,体温渐降至正常,腮腺肿胀消失。62例中敷药2天治愈者51例,3天治愈者8例,4天治愈者 3例。 三、典型病例 陈某,男性,12岁。因高热达39℃,伴发冷、双侧腮腺肿胀1天来诊。诊为流行性腮腺炎,予黄柏、生...

  • 石榴皮煎水治溃疡

    石榴皮煎水治溃疡

    口腔溃疡灼痛明显,易反复发作,可用红石榴皮:煎水含漱来有效防治,红石榴皮中含有丰富的石榴:多酚及微量元素,能消除创面的血链球菌等细菌,起到抗菌消炎、促使创面更快愈合的作用。 另外。红石榴皮中的氨基酸能改善口腔局部微环境,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自身的修复能力。 红石榴1个(约500 克),洗净取皮.加500毫升水煎煮10分钟后,取汁含漱.每次含漱2分钟以上 3-4次连用7天。...

  • 口干口腔溃疡用石斛泡茶

    口干口腔溃疡用石斛泡茶

      秋季气候干燥,会加重内火的蓄积,让亚健康状态表现得更加明显,这时很多人会选择一些传统的“下火药”来祛除内火。其中,石斛就是一种常见的“灭火”药物,如果经常出现口干、口腔溃疡等现象,可用石斛泡茶喝来缓解。   ■民间传说——   石斛水:   生时喝一口临死喝一口   有句古话叫“北有人参,南有枫斗”。枫斗的母体就是铁皮石斛,据唐朝开元年间的经典《道藏》记载:“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

  • 清除积累的牙垢牙石“口瑜伽”

    清除积累的牙垢牙石“口瑜伽”

    我年逾古稀,生活中特别重视护牙。其实在我25岁前从来没有看过牙医,当然也未洗过牙,甚至认为洗牙有伤珐琅质。 我第一次见到的牙医是一个年轻医生。那次洗牙,医生前后清洁了近1小时,清除了20余年所积累的牙垢、牙石,真够他累的。 事后,他告诫我:“大部分人的牙齿本身都很好,但由于刷牙方法不正确,又不注重牙齿的保养,结果牙齿蛀了也不知,蛀洞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引发牙痛,再求救牙医,只能拔掉。也有不少人由于没有注意牙齿的清洁,形成牙周病,没有牙床、牙龈的支撑,牙齿会松动,最后也就掉了。所以,你要切记...

  • 牙龈炎处方:竹叶石膏汤

    牙龈炎处方:竹叶石膏汤

    凌某,女,72岁。2018年4月11日初诊。诉平时性情急躁,舌尖自我感觉热,舌边破皮,牙龈冒火肿痛,口唇冒火红肿、疼痛,苔薄黄,脉数。 诊断:牙龈炎(上焦热火炽盛)。 治法:清胃泻肺、平肝泄火。 处方:竹叶石膏汤、泻黄散合清胃散加减:生石膏50g(先煎),知母10g,芦根20g,炒山栀10g,地骨皮10g,露蜂房6g,白芷10g,骨碎补10g,竹叶10g,藿香10g,生甘草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2018年4月18日二诊:药后诸症渐减,牙龈肿痛亦除,前方既...

  • 川崎病《备急千金要方》五石汤

    川崎病《备急千金要方》五石汤

    千金五石汤治疗川崎病的理论探讨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病因病机不明的急性血管炎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典型、不典型、不完全性川崎病。目前没有特异的治疗方法,本文对千金五石汤治疗川崎病进行了理论分析。 1 千金五石汤 历史上名为五石汤的方剂很多,本文介绍的千金五石汤是《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五石汤,原文如下:“治胃间热,热病后不除,烦闷,口中干渴方。寒水石、硝石、赤石脂、瓜蒌根、龙骨、牡蛎、黄芩、甘草(各五分),知母、石膏、桂心?上十二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

  • 眩晕“耳石症”中药治疗医案举隅

    眩晕“耳石症”中药治疗医案举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辨治体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称“耳石症”,是临床常见的眩晕病种之一,是一种因头位改变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的特点。西医治疗首先采用管石复位,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治疗,虽然显效,但复位后残余症状消退较缓,而且易复发。通过对本病的不断认识,笔者运用中医理论指导,探索用中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1医案举隅 案例1:患者,...

  • 胃石症预防有四点饮食是关键

    胃石症预防有四点饮食是关键

    胃石症属中医学积聚、癥瘕的范畴,乃因过食柿子等水果,损伤脾胃、脾运失司、积湿成痰、痰滞交阻、瘀阻中焦、日久渐成积块。胃酸多的人吃柿子、山楂、葡萄、菠萝等水果后易长出“胃石”,这些水果一起吃更容易生成“胃石”。在人们一饱口福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胃石症的高发和多发。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诊疗科主任医师武桂娟介绍,近一个月来该院胃镜下碎石的病人明显增多,她提醒大家饮食要注意。 胃石症症状似胃炎后果很严重 武桂娟介绍,胃石是一种胃内异物,最常见...

  • 眩晕“耳石症”手法复位成功治愈

    眩晕“耳石症”手法复位成功治愈

    近来,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被晕厥困扰10余年的王大爷,终于找到了导致晕厥的元凶巨恶——“耳石症”,并经过方法复位成功治好。 73岁的王大爷在10多年前起夜后呈现晕厥并频发,每次都是俄然发作,没有征兆,瞬间天旋地转,不能平躺。晚上发作则无法入眠,只能斜靠及半坐或等晕厥症状减轻后才干侧身躺下。一直以来,王大爷都认为是颈椎病导致晕厥,每逢发作,就在邻近的小诊所做理疗,试过针灸、按摩、拔罐等,但都没能缓解。近来,王大爷晕厥症状加重,不光无法动弹,还持续厌恶呕吐,...

  • 石斛玉竹大枣粥养胃

    石斛玉竹大枣粥养胃

    慢性胃炎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胀气、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中医认为,其可归于胃痛、痞满等范畴。常见临床证型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等。在此,推荐一款药粥,适合胃热阴虚的患者服用,具体表现为胃脘疼痛并有烧灼感、痛无定时,空腹时较重,苔黄舌红。取石斛12克、玉竹9克、大枣5枚、粳米50~100克,石斛、玉竹煎汤后去渣,入大枣、粳米煮粥食用,每日1剂,连服7~10天。 石斛味甘淡、微咸,性寒,归胃、肾、肺经,具有疏清虚热、补益脾胃的功效,尤其适于补益肺胃之...

  • 胃石 排除治疗方法

    胃石 排除治疗方法

    消化内镜下治疗胃石的临床体会 胃石是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的一类疾病,患者多有进食富含强收敛性的鞣酸、果胶、矢布醇等的柿子、山楂、黑枣等病史。大多数患者对这些食物没有足够的认识,多因上腹部不适或腹痛、恶心、腹胀、反酸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在行常规胃镜检查时才发现大小不等的胃石,此时多数患者已合并不同程度的糜烂或溃疡形成,所以在胃镜下治疗时多数胃石已经持续存在,且硬度和大小都明显增加,给胃镜下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部分患者需要反复多次行内镜下治疗。本文分析总结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

  • 清肺排毒汤成方舱医院“压舱石”

    清肺排毒汤成方舱医院“压舱石”

    “我院2月25日出院83人,预计此后两天会有更多人陆续出院。”武汉经开(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胡家才说。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武汉市第一批组建的11家方舱医院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堤坝,其中武汉市江夏、江汉、硚口、经开(体育中心)4家方舱医院使用清肺排毒汤,压实了方舱之船在疫情大潮中的安全吃水线,将大批轻症患者带往平安地带。清肺排毒汤这块“压舱石”,正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与西医药一道保障方舱之船行稳致远,驶向抗疫胜利的彼岸。...

  • 活用麻杏甘石汤治疗咳喘

    活用麻杏甘石汤治疗咳喘

    国医大师梅国强主攻《伤寒论》,旁及各家学说。以六经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脏腑辨证,而活用经方,治疗多种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确有疗效。 《伤寒论》第63条条文“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2条条文有“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上均言表病传里,邪热壅肺之喘证,其症应有发热或高热。初起可兼微恶风寒,继则发热不退。肺为热邪壅滞,宣发与肃降功能受阻,故以喘为主证,或...

  • 食管反流性咳嗽 处方:代赭石

    食管反流性咳嗽 处方:代赭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时祥   周某,女,48岁,2010年10月31日初诊。述反复咳嗽已有3个多月,痰黏量多,夜间更甚,同时伴见反酸嗳气,腹胀痞满,恶心欲吐,不欲饮食,口黏等症状,静脉注射头孢类抗生素5天无效。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弦滑,经X线胸片示:双肺未见病变。   诊断:食管反流性咳嗽,属胆胃不和,冲气上逆。   处方:代赭石(先煎)15g,海螵蛸12g,云茯苓12g,炒白芍12g,浙贝母10g,法半夏10g,吴茱萸10g,枳实10g,陈皮6g,甘草6g,黄连5g,干姜5g...

  • 治外感发热100例“柴芩石膏汤”

    治外感发热100例“柴芩石膏汤”

    外感是指人感受六淫、疫疠之气等外邪。病邪或先侵犯人体皮毛肌肤,或从口鼻吸入,均自外而入,初期多有寒热或上呼吸道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出现外感发热。对于此类发热虽不算什么大病,但其发热会导致一系列不适,诸如头痛、乏力、呕吐、口渴等,如处理不及时会导致如心肌炎、关节炎、肾炎一类变证。因此,应及早治疗。自2002年来,我们以经方小柴胡汤为基础,自拟“柴芩石膏汤”,具有退热解毒、外透内清之功,用治外感发热100例,退热效果良好。   组成:柴胡15克,黄芩10克,石膏30克(先煎),连翘15...

  • 川芎生石膏治疗眉棱骨痛

    川芎生石膏治疗眉棱骨痛

    方药组成:川芎15g,生石膏50g(先煎),白芍30g,甘草片9g。水煎,分两次温服,每日1剂,7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个疗程。 功用:祛风清热,活血止痛。 适应证:风热上扰型眉棱骨痛。 禁忌证:脾胃虚弱不耐寒凉药物者。 体会:眉棱骨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眶上神经痛,多为风热上扰、经气不通所致。方中川芎祛风止痛,活血行气;石膏清气分热;白芍泻血分之火,且白芍、甘草合用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清热、活血止痛之功。眶上神经痛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疼痛剧烈且迁延难愈,必要时联合卡马...

  • 耳石症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耳石症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临床统计发现,在门诊中,很多患者将头昏和眩晕混为一谈,认为这两种症状是一回事,在就诊时往往表述不清,延误诊疗时间,多走冤枉路。其实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眩晕,是指自身或者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晃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发作时,患者常感到天旋地转或周围物体左右摆动、上下浮动,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过快或过缓、血压升高或降低等。 头昏,大多表现为一种无法言喻的头部不适感。主要表现为行走、坐卧等看东西过程中,间歇性地出现头重脚轻。患者常描述为昏昏沉沉、不清醒,但不伴有视物旋转。比如感冒时,就有头昏...

  • 藿香叶石菖蒲治疗口臭验方

    藿香叶石菖蒲治疗口臭验方

    治疗口臭验方 刘彬彬 ( 海军青岛第二疗养院, 山东 青岛 2 6 6 0 7 1 ) 药物组成: 藿香叶 9g , 石菖蒲 3g 。水煎, 分两次含 服, 每日 1 剂, 7d 可愈。 分析: 藿香叶性温, 味辛, 有止呕消嗳、 止泄、 治疗头 痛头晕、 明目、 化脾湿、 理气和胃、 发汗解表等功效; 叶及 茎均富含挥发性芳香油。 石菖蒲, 味苦、 微辛, 入心、 胃 经, 有豁痰理气、 活血、 散风去湿、 化湿开胃、 开窍豁痰、 醒神益智等功效。用于脘痞不饥、 噤口下痢、 神昏癫痫、 健忘耳聋等症。二者...

  • 护嗓良药有石斛

    护嗓良药有石斛

    石斛自古以来就是珍贵的药材,在古代,石斛是向皇帝进贡的贡品。中医认为,石斛性味甘、微寒,归胃、肾经,主要功效有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明目强腰。研究发现,石斛能够厚肠胃、降血糖,对心脑血管系统有积极的保护作用,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记忆力。 石斛药性平和,煎煮后替代茶水喝有很好的清咽利喉作用。另外,加一些麦冬、菊花,润喉、护嗓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在现代,很多戏剧家、歌唱家、播音员都选用石斛保护嗓子。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马连良,豫剧大师常香玉等在生前常用石斛泡茶喝。 需要注意的是,石斛表皮细胞有一...

  • 石恩骏治口腔溃疡 滋肾解毒汤

    石恩骏治口腔溃疡 滋肾解毒汤

    石恩骏,1953年出生,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贵州省名中医,贵州省文史馆馆员。曾先后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参与《医林拔萃》《贵州中医耆宿录》等书编写,主编《贵州名医名方选析》《石家百年医案精选》《石恩骏<神农本草经>发微》等书。从医近50载,对内、妇、儿科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组成:山萸肉9克,山药15克,熟地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

  • 中医抗疫麻杏石甘汤 配伍精妙整体调节

    中医抗疫麻杏石甘汤 配伍精妙整体调节

    入冬以来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临床中医师反馈本轮流感、支原体肺炎的证型特点多为麻杏石甘汤的适用证。麻杏石甘汤是中医治疗外感杂病绕不开的经典名方,它立起沉疴的疗效神奇而广泛、治法高明且普适。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历史源流、机理效用及其体现出的中医智慧。 配伍精妙整体调节 麻杏石甘汤又名“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源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那时医家多不知病情传变之理,常失治误诊,染疫死亡率很高。患者往往发病急骤,在高热咳喘中绝望等死。张仲景诊断,患者基本都会怕冷是因受寒邪侵袭,...

  • 治胆石症 鞘膜积液 肩周炎 心绞痛

    治胆石症 鞘膜积液 肩周炎 心绞痛

    治胆石症验方 柴胡15克,香附15克,枳壳12克,厚朴12克,半夏10克,金钱草 30克,茵陈15克,鸡内金15克,白芍20克,郁金12克,大黄(后下) 12克。此方有疏肝理气、利胆排石功效。适用于胆石症,B超显示胆结石直径小于1厘米者,症见右胁下隐痛或剧痛,伴腹胀、嗳气,或大便溏薄,食欲不振者。 治鞘膜积液 萹蓄30克,薏苡仁30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治肩周炎 当归、丹参、透骨草、生地、生黄芪各30克,桂枝、羌活、白芍、桑枝各15克,木瓜、生姜各10克,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4~5...

  • 单味石膏治疗高热 收效甚佳

    单味石膏治疗高热 收效甚佳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单味石膏治疗高热,收效甚佳。 治疗方法   只要见高热,体温达39℃以上、汗出、口渴三症俱备, 即可使用大剂量石膏, 其中以高热和汗出的程度为主要指标。若只见高热,不见汗出,则不属其适应症。   石膏当用武火速煎,待药温频频饮服,不拘时限, 热退为止。   笔者用此法治疗36例患者,其中27例体温在39~40℃间, 9例在40℃以上;5例曾用西药治疗3天以上而热不退,12例用药3天以内热未退,19例未用西药直接使用大剂量石膏。使用石膏的剂量超过120g者4例。 典型病例 王某,男,8岁。两天前受凉...

  •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这二句方剂歌诀说的是中医名方白虎汤的功效及药物成分。白虎汤是中医之祖张仲景首创,最早见于《伤寒论》一书。它是由石膏(打碎)30克、知母10克、炙甘草5克、粳米10克组成。是清气分热剂,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适用于热在气分、症见高热烦躁、口渴、汗出、面赤、恶热、脉洪大有力等常见的临床表现。方中石膏能清热除烦,知母能清热生津,甘草、知母能和中养胃、甘润生津、调合药性。故四味组合唯妙唯肖,具有极好的清热泻火的功效。此方从汉代一直流传至今,疗效极佳。   关于...

  • 紧扣病机愈石淋

    紧扣病机愈石淋

      退休赋闲,有隙常忆往日临床之得失;遇疾久治不愈则惘然若失,沉疴得愈则终生乐而不忘。笔者1960年刚出师时曾治一例疑难病症,服药过程中由于病情骤增而受到病家的嗔怪,稍时又峰回路转而告愈,现将其整理如下。   吕某,男,32岁。1960年7月某日初诊。既往患肾盂肾炎(在上级医院确诊)一年迁延至今。二天前因饮冷失度而致恶寒发热,呕、泻而病情加剧,遂来求治。刻诊:面色黄白,脘痞呕恶,腰痛酸楚,小溲涩痛,大便溏薄,舌质红,苔黄腻秽浊,尺肤热,脉弦细而数。诊为湿温,投清热利湿三仁汤佐以芳香化浊之品:炒杏仁15克,白蔻10克...

    秘方方剂 2024-03-07 12 0 石淋
  • 石榴皮验方七款

    石榴皮验方七款

    石榴,原产伊朗、阿富汗等中亚地带,即古代的安息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得种而归,栽植中原,又名安石榴、若榴、丹若、金罂、金庞、涂林。成熟的石榴,皮色鲜红或粉红,常会裂开,露出晶莹如宝石般的子粒,酸甜多汁,虽吃着麻烦,却回味无穷。因其色彩鲜艳、子多饱满,常被用作喜庆水果,象征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石榴成熟于中秋、国庆两大节日期间,是馈赠亲友的喜庆吉祥佳品。现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果皮洗净,切小块晒干。以外表整洁、个大皮厚、干燥无杂质者为佳。味酸,涩,性温。功能涩肠止泻、止血、驱虫。 1.烧伤:取石榴皮...

  • 别小看麻杏石甘汤

    别小看麻杏石甘汤

      前一段时间,我在南京状元楼大酒店参加经方年会,一位外地会议代表求助,说她的孩子咳喘发热,在儿童医院急诊室诊断为毛细支气管肺炎,嘱立即住院,否则有生命危险。问我能否不住院改吃中药?我说可以。孩子随即从医院抱来酒店。孩子不满周岁,大头大脸,营养状况好,但不时咳嗽,出汗很多,不断哭闹。   我立即判为麻杏石甘汤证,当即处方:生麻黄10克,生石膏50克,杏仁15克,生甘草10克。让药房急煎成300毫升,嘱每次服2~3汤匙,2小时一次。   孩子家长傍晚取到药,到晚上九点多时,我收到短信反馈,说孩子服药两次后...

  •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禹余粮汤

    方源东汉《伤寒论》 处方 石脂、禹余粮各30克。 用法 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 收敛固脱,涩肠止泻。主治泻痢日久,滑泄不禁。 方解 方中赤石脂甘酸性温,人大肠经,功能温沼收敛;禹余粮质重下潜,功专收敛。二药相配,为涩肠固脱而治久痢滑泄之方。 按语 本方以久泻伴面色萎黄、舌淡、脉虚无力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还可以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阴道炎,宫颈炎等病症。若气虚’加党参、黄芪、白术;便血夹杂粘液白冻,加阿胶、于姜、黄芩;虚寒性月经过多和便血,加补骨脂、炒...

  • 泌尿系结石治疗特效方

    泌尿系结石治疗特效方

    鸡内金、牛膝、滑石各15克,金钱草、海金沙各30克,威灵仙、石韦、车前子、冬葵子各20克.三棱10克。 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 一般1~2个疗程取效。...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