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 第10页

仙 第10页

  • 鱼刺卡喉用灵仙

    鱼刺卡喉用灵仙

    许多老人在吃鱼时,由于不小心,鱼刺卡喉的事件屡见不鲜,这时人们习惯吞咽饭团、馒头来除鲠,往往适得其反,使得鱼刺更牢地扎入喉咙部,严重者可造成化脓感染。其实,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可用威灵仙醋煎液来消除鱼刺骨鲠。 一般选用威灵仙30~50克,加1000毫升醋同煎汤半小时,不烫时口含药汁慢慢咽下,一般骨鲠均可消失。 威灵仙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性味辛、咸、温,具有软坚消鲠的作用,可促进食道平滑肌逆蠕动,使得局部肌肉松弛,促使刺入喉咙的骨刺脱出。和具有软化作用的醋一同煎液,其去鲠功效更佳。...

    精品偏方 2024-03-08 11 0
  • 仙人掌外用验方

    仙人掌外用验方

    烧烫伤仙人掌去皮捣烂贴伤处,用纱布包好,1-2天换药一次。 乳痈仙人掌150克,去皮刺,捣烂如泥,加青黛粉、朱砂粉各30克,冰片15克,红粉5克,共调成糊状,涂于患处并保持湿润,干后再涂,连用3天。 腮腺炎仙人掌150克,生石膏60克,或可加入芒硝10克,混合捣烂如泥,外敷局部,干后即换,连用3天。 外伤肿仙人掌去刺,白矾、蛋清各适量,混合成糊状,均匀摊在纱布上,敷贴患处,每日更换1次,连用3-5天。 静脉炎仙人掌去皮刺,切片,沿发炎的静脉走向贴敷,药干后再更换。 阴囊湿疹仙人掌适量,捣烂如泥,加枯矾、铅粉各30克...

  • 仙人掌外治下颌淋巴结炎

    仙人掌外治下颌淋巴结炎

    下颌淋巴结炎多由咽炎、扁桃体炎、 上感所致,表现为颌下大小不等的硬结。 临床应用仙人掌外敷治疗本病11例,取 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方法:将新鲜的仙人掌适量拔刺后 洗刷干净切碎捣烂,平铺于患处,纱布覆 盖包扎固定,每日更换1次,7日为1个 疗程。疗效:患者经治疗3-5天后硬结缩 小,疼痛减轻,6—7日硬结消失。 典型病例:张某,女,1岁。感冒后下 颌出现大小不等结节2个,曾服抗生素 及解热镇痛药无效,予仙人掌外敷,3日 后硬结缩小,日消失而愈。 体会:仙人掌性寒味苦,具有活血化 瘀、清热解毒的功能,可止血...

  • 仙人掌药用验方

    仙人掌药用验方

      仙人掌又名凤尾筋、龙舌兰、观音掌等,其根、茎、花、籽、浆汁凝结物均可入药。仙人掌根、茎、花性寒,味苦,归心、肺、胃三经,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之功,主治心胃气痛、痞块、痢疾、咳嗽、肺痛、喉痛、乳痛、疔疮、痔疮出血、烫火伤、蛇伤等症;浆汁性寒,味淡,可解热镇静、补中气,对喉痛、疔疮、烫伤、脱红、小儿惊风等症有效;籽性平,可补脾健胃、治久泻。   肺热咳嗽:鲜仙人掌60克,水煎服,每日一次,连用5~7日。   腮腺炎:仙人掌适量,捣烂绞汁,涂于患处,每日2~3次;或捣烂复敷于患处。   支气管哮喘:仙人掌去皮刺,蘸蜂...

  • 仙人掌治腮腺炎之良药 今举数验方

    仙人掌治腮腺炎之良药 今举数验方

      腮腺炎,即中医所讲的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为多发季节。仙人掌性寒味苦,如《岭南采药录》云其“性涩寒,无毒”,《本草求原》云“消诸疮初起,敷之”。仙人掌有清热解毒,消肿活血之功,为治腮腺炎之良药。今举数则验方如下:   1.去刺仙人掌12克,白矾10克,冰片9克,捣碎调匀后涂于腮腺或颌下腺、舌下腺肿大部位,外敷干净纱布,以胶布固定,每日两次。   2.鲜仙人掌200克,青黛50克,生大黄、赤小豆各100克,冰片5克,食用米醋适量。先将生大黄...

  • 仙鹤草治眩晕三方

    仙鹤草治眩晕三方

    治眩晕症 仙鹤草30克,鸡蛋2枚,水煮服,每日1剂,3周为1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品。 治梅尼埃病 仙鹤草10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一般1-6日显效,平均3日左右。 治内耳性眩晕 仙鹤草6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7天。陈修源主治医师献方...

  • 胸闷胸痛服用二仙汤

    胸闷胸痛服用二仙汤

    作为心血管内科的医生,门诊经常会遇到各种胸闷、胸痛患者,且很多都是跑遍了各大医院,做了各种检查,甚至有的连冠脉CT和冠脉造影都做过,可是,尽管他们按照冠心病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扩血管、护心、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按照传统中医“胸痹”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等辨证治疗也很难凑效,患者症状总是反反复复。 这类患者属于中医“胸痹、心悸”范畴,我认为辨证主要以阴阳两虚为主,服用二仙汤(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天各10克,黄柏、知母各5克)加减1-...

  • 仙人掌治胃病心悸

    仙人掌治胃病心悸

    在每年4—8月间,当仙人掌叶状茎汁液充盈时,刺破外皮,使其浆液外溢,待浆液凝固后收集,捏成团状风干或晒干,人药后称玉芙蓉。玉芙蓉微甘,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之功效。 1.治胃痛 仙人掌根50克,猪肚1个,炖服,每日1次。或用干仙人掌3克,研末,温水吞服。或用仙人掌30克,切细和牛肉50克炒食,治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 2.治胃溃疡出血 鲜仙人掌去刺洗净,切片晒干研粉。胃酸不高者,可于100克仙人掌粉内加入鸡内金粉10克;胃酸偏高者,可于100克仙人掌粉中加入乌贼骨粉20克;混匀,每日2次,每次2克...

  • 八仙长寿汤治咳血治案一则

    八仙长寿汤治咳血治案一则

    程某、男、56岁、已婚、农民。患者既往有支气管扩张病,岁岁均发。近半月来咯血量多,且用中西药治疗,都未取效。今诊尚见咳逆,咯血鲜红,每咯数口,日3~4 次,或5~7次,又伴头晕眼花,咽干夜甚,但欲漱口而水不欲咽,腰疲腿软,遗精,舌质红,脉弦而数等。症属肺肾阴精亏损,虚火上扰,灼伤肺络,迫血外溢所致。方用八仙长寿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加减:生地、山药、枣皮、沙参、百合、麦冬各15克、丹皮、茯苓、知母各12克、五味子、黄柏、阿胶 (烊化冲服)各9克、泽泻6克。水煎服,每日1剂。5剂而咳瘥血止,续服15剂,症状消失而告愈。嘱每...

  • “神仙粥”治感冒

    “神仙粥”治感冒

    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神仙粥”歌诀是:“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此粥专治由风寒引起的头痛、浑身酸懒、乏力、发热等症,特别是患病三天内服用,即可收到“粥到病除”的奇效。   “神仙粥”具体做法和用法是,将糯米50克冲洗净,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葱白7根(约30克)、生姜7片(约15克)共煮5分钟,然后加入米醋50毫升搅匀起锅。趁热服下后,上床盖被,使身体微热出汗。一般连续服用三至五次,感冒就会痊愈。...

  • 仙鹤草治发热不退方

    仙鹤草治发热不退方

    仙鹤草,别名:香港仙鹤草,白鹤草,仙鹤草,香港仙鹤草,白鹤灵芝,灵芝草,白鹤灵芝草,大叶灵芝草。仙鹤草全草平肝降火,镇咳止痒.治肺热咳嗽,肝炎,胃炎,糖尿病。叶加工干燥为白鹤灵芝茶,有降血压,治糖尿病之效。 处方与用法:仙鹤草 20克(高热可增至60 克),水煎服,日1-3剂。 功效:滋阴退热,用于虚人发热不退,适用于老年人或体弱,或有心脏病人之发热症。(吴德)...

  • “神仙粥”让你不再害怕感冒

    “神仙粥”让你不再害怕感冒

      冬天,易患感冒,此时多喝热粥,有助于发汗、散热、祛风寒,促进感冒的治愈。感冒后胃口较差,肠胃消化系统不好,喝粥可以促进吸收。另外,有些药会刺激肠胃,喝粥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冬日煮粥以大米最好。因为大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气、补脾虚、壮筋骨、和五脏的功效,而其他米,如小米、薏米都是性味甘、微寒的食物,不是很适合冬日食用。   对于表现为发热、怕冷、甚至打寒战、无汗、周身酸痛、鼻塞的风寒感冒,可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神仙粥”治疗。“神仙粥”专治由风寒引...

  • 专治感冒“神仙粥”制作方法

    专治感冒“神仙粥”制作方法

    “神仙粥”具体做法和用法是,将糯米50克冲洗净,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葱白7根(约30克)、生姜7片(约15克)共煮5分钟,然后加入米醋50毫升搅匀起锅。趁热服下后,上床盖被,使身体微热出汗。一般连续服用三至五次,感冒就会痊愈。   一场大雪带来了新年的气氛,同时也带来了导致风寒的冷空气。在过年回家,旅途劳顿时,人们最容易风寒感冒。中国中医研究院著名老中医沈仲圭的验方“神仙粥”是解除风寒感冒颇为有效的食疗方。当风寒、感冒初期,不妨在家熬个神仙粥,趁热进食,浑身舒畅,...

  • 用威灵仙治疗鱼刺卡喉

    用威灵仙治疗鱼刺卡喉

      在吃鱼时一不小心,鱼刺卡在喉咙上,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痛不可食,苦不堪言。用威灵仙治疗效果较好。   方法:威灵仙30克,水煎取汁,分数次含口中,缓缓吞咽。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有治骨鲠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被鱼刺鲠喉后,咽部和食道上段会出现局部挛缩,威灵仙可使局部松弛,同时增加蠕动,使鲠在咽喉部的鱼刺得以松脱。...

  • 威灵仙化鱼刺 伤食橘皮胡椒泡茶

    威灵仙化鱼刺 伤食橘皮胡椒泡茶

    威灵仙化鱼刺 民谚曰:“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棉。”取中药威灵仙20克,白糖30克,加水200毫升,煎10分钟,取药汁少量频饮;或用威灵仙20-30克,泡水代茶饮,鱼刺即可很快软化。 花粉过敏 涂花椒水 取花椒25-30粒,用100毫升的开水焖泡4-6小时,装入干净瓶中备用。皮肤上有花粉过敏瘙痒,以花椒水涂擦可止痒。 伤食 橘皮胡椒泡茶 橘皮10克,切成丝,加白糖少许,开水焖泡10分钟,代茶饮;或取胡椒10克捣碎,加少量茶叶和适量食盐,开...

  • 熟苹果治内热 盗汗饮仙鹤草

    熟苹果治内热 盗汗饮仙鹤草

    熟苹果治内热 最近.一些人出现唇边生热疮、牙龈发炎、舌裂等内热现象.此时可以吃点熟苹果。将苹果洗净,不去皮,切成8瓣,放入冷水锅内煮,待水开2~3分钟后即将苹果取出,连皮吃下。每天1 次,每次1个苹果,连续吃7 l_犬即可。因为苹果加热后,所含的多酚类天然抗氧化物质含量有所增加,多酚能够抗炎杀菌、润肠通便。 (李新华) 冬季盗汗饮仙鹤草 虽已进入冬季.但有的中老年人依然存在盗汗现象,这往往是阴阳失调、津液外泄所致.可用饮仙鹤草大枣汤来解决。中医认为.仙鹤草性味苦涩平,有补虚、强壮的作用,与大枣合用能益气固...

  • 仙鹤草验方

    仙鹤草验方

    血热咯血 鲜仙鹤草30克,鲜旱莲草12克,侧柏叶9克。水煎服。 咳唾脓血 仙鹤草、苇茎各30克,鱼腥草、茜草各15克,薏苡仁、冬瓜仁各12克,桃仁9克。水煎服。 湿热便血 仙鹤草、地榆各15克,黄芩、山栀、槐花各9克,黄连3克。水煎2次,分服。 泻痢下血 仙鹤草30克。水煎,加红糖30克调服。 崩漏下血 仙鹤草30克,蒲黄(炒)9克。水煎服。 气虚衄血 仙鹤草、黄芪、土党参各30克,桂元肉、大枣各15克。水...

  • 仙人掌疗疾四则

    仙人掌疗疾四则

    验方1 取仙人掌20克,香附10克,陈皮10克,木香10克, 元胡10克,山楂10克,乌药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服,每日2次。治慢性胃炎。 验方2 取仙人掌15克,白芍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蒲公英10克, 地丁10克,丝瓜络10克,菊花10克,甘草10克,上药水煎,每日2次。治急性乳腺炎。 验方3 取仙人掌18克,蒲公英18克,两味均为鲜品,上药捣烂,取汁外涂,每日2次。治黄水疮。 验方4 取仙人掌20克,地肤子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白矾10克,石榴皮10克,地于10克,连翘10克,...

  • 重用威灵仙治“急症”

    重用威灵仙治“急症”

    威灵仙是一味常 用中药,主要有祛风除 湿、通络止痛功效,可 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 木,腰膝冷痛,脚气,疟 疾,破伤风,扁桃体炎, 诸骨鲠咽等。威灵仙常 用量为5~15克,但临 床应用发现,重用威灵 仙(30克以上)治疗有 些“急症”效果不错。现 介绍几个威灵仙临床 验方如下: 1.尿路结石:威灵 仙60~90克,金钱草60 克。水煎服,每天1剂。 连服3~7天,一般能从 尿中排出米粒大结石, 血尿也止。 2.急性咽炎:威灵 仙鲜品捣汁,将消毒 棉花捻成条状,一端 浸药汁后塞入鼻孔后 鼻道...

  • 仙鹤草治慢性咽炎

    仙鹤草治慢性咽炎

      患者李某某,女,25岁。2006年3月21日初诊。咽痒,喉中异物感、烧灼感,时轻时重2年余,多家医院均诊断为慢性咽炎。查见:咽后壁增厚,咽部充血,舌红少苔,脉细。诊断:慢性咽炎,证属阴虚痰凝。处方:仙鹤草30克,南沙参18克,天花粉15克,茯苓20克,瓜蒌皮15克,桔梗18克,枳壳10克,甘草5克。5剂,水煎服,日1剂,饭后温服。   二诊:咽干痛稍缓,原方仙鹤草加至40克,继服10剂。   三诊:咽部异物感、烧灼感明显减轻,查咽部黏膜微红,舌红苔薄,脉细数。处方:仙鹤草35克,南沙参20克,桔梗15克,黄芪1...

  • 仙人掌治扁桃体炎

    仙人掌治扁桃体炎

    取仙人掌1块,去刺,捣烂如泥,敷于患处,加以包扎,每日 1换,连敷3天,症状消失,康复如常。 广西横县城建局的退休干部梁某,扁桃体肿大,大如鸡蛋,有触痛感;发烧,很不舒服。 他问我有何办法? 我嘱其使用上方。结果3天告愈,康复如常。 (黄金朋)...

  • 大剂量仙鹤草治脑梗塞案

    大剂量仙鹤草治脑梗塞案

    卢永兵,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和揭阳市名中医、优秀专家,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原院长,临床主攻老年病。临床应用大剂量仙鹤草治疗脑梗塞常可获显著疗效,现举验案二则于下,以飨同道。 脑梗塞急性期案 林某,男,83岁。2014年10月18日初诊。患者平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就诊日当天早上突然昏倒在地,被抬往某医院,脑部CT检查显示右侧脑梗塞。经医院同意,立即请卢永兵教授会诊。诊时患者昏睡,呼叫不应,面部红赤,口眼轻度歪斜,左侧上下肢瘫软,大小便失禁,体温38.2℃,血压145/95mmHg。唇红,舌红...

  • 健脾消食“焦三仙”

    健脾消食“焦三仙”

    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差,或饮食 不节,都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出现不 思饮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嗳腐 吞酸、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等症状。 这时,可以到中药房去买点“焦三 仙”。 焦三仙,即焦(炒)山楂、焦(炒) 神曲和焦(炒)麦芽三味中药,均长 于消食化积,但又各有所长,常被合 而为用。 山楂健脾开胃、消食化积,且具 有行气散瘀的作用,善消肉积;神曲 乃全麦粉同青蒿、杏仁等混合后,发 醇而成的加工品,含多种消化酶及 维生素B,也具有健脾消食、解表化 湿的作用,善消谷食积滞;麦芽是大 麦发芽而成,...

  • 金殿春运用威灵仙治咳嗽,胃食管反流病

    金殿春运用威灵仙治咳嗽,胃食管反流病

    金殿春运用威灵仙经验概要 威灵仙为毛茛 科植 物 威灵仙 C l e m a t i s   c h i n e n s i s O s b e c k 、 棉团铁线莲 C . h e x a p e t a l a  P a l l . 或东北铁线 莲 C . m a n s h u r i c a  R u p r. 的根及根茎。前一种主要产 于安徽、 江苏、 浙江, 后两种主要产于东北和山东。秋季 采挖, 除去泥沙, 晒干, 生用。性温, 味辛、 咸, 归膀胱经。 功能祛风湿、 通经络。其善通十二经脉, 凡...

  • “神仙粥”治感冒粥到病除

    “神仙粥”治感冒粥到病除

    歌曰:“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头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这歌说的是一首药膳粥方。这首药膳有一个极其吸引人的名字,叫神仙粥。 “神仙粥”的具体烹制方法是:将糯米50克洗净,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葱白7根(约30克)、生姜7片(约15克)共煮5分钟,然后加入米醋50毫升搅匀起锅。 此粥专治由风寒引起的头痛、浑身酸懒、乏力、发热等症,特别是患病3天内服用,即可收到“粥到病除”的奇效。但是只能微微汗出,大汗淋漓易伤正气。 神仙...

  • “神仙粥"专治感冒 风寒暑湿

    “神仙粥"专治感冒 风寒暑湿

    戊午金秋,笔者客寓西苑,有幸面聆岳美中、任应秋、董建华、方药中诸师教诲,茅塞顿开,渐悟学海无涯,惟钩沉于斯,临证触机,方能左右逢源,渐臻佳境。 癸亥初春,与友人台编《历代笔记医事别录》,披阅爬剔唐宋明清笔记杂著八百余家,沉耽其中,其乐融融。某日,偶检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中拾得“神仙粥”一条,其云: 神仙粥方,专治感冒风寒暑湿之邪,并四时疫气流行,头疼骨痈、发热恶寒等症。初得一二三日,服之即解。用糯米约半台,生姜五大片,河水二碗,于砂锅内煮一二滚;次入带须大葱白五七...

  • 余奉仙辨治瘟疫学术思想探析

    余奉仙辨治瘟疫学术思想探析

    余奉仙 ( 1860—1939) ,字涤凡,亦称涤凡道 人,晚号 “咸丰遗民” ,江苏阜宁人。其先祖从安 徽歙县迁至江苏,累世业医。奉仙公幼年习儒,资 质敏慧,读书善悟,四书、五经通达淳熟。中年以 后,因当时该县及邻近诸县 ( 包括宿迁、盱眙、 涟水、泗阳等县) 均有疫病流行,经其救治,屡 起沉疴。余奉仙一生长于内科杂病、伤寒、温病诊 疗,尤其在诊治疫证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1 ] 。其治 疗瘟疫的学术思想主要见于由其子余无言编辑整理 的 《医方经验汇编》中。今将原书依病论疫或依...

  • 安神辰砂 古时仙丹

    安神辰砂 古时仙丹

    《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与冷子兴邂逅维扬(今江苏省扬州市)郊外一乡村酒店,两人聊到宁荣两府渐渐衰败时,冷子兴说:“……只剩了(贾代)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 炼丹自古以来是道家以辰砂(也称朱砂)等烧炼出“仙药”的方术,以此妄求飞天成仙、长生不老,在我国流传已久。东晋道教学者、医药学家葛洪(公元284~364年)便是著名的炼丹家,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其后,有陶弘景也好于炼丹术。...

  • “地仙煎”当下服用的古方

    “地仙煎”当下服用的古方

    “地仙煎”是一款适合当下季节服用的古方,最早见于宋代的《圣济总录》,元代的胡思慧也把这个方子写在了《饮膳正要》中。书中如此描述此方:“治腰膝疼痛,一切腹内冷病。令人颜色悦泽,骨髓坚固,行及奔马。” 具体做法为取鲜山药50克、南杏仁20克、牛奶350毫升(1人份);鲜山药去皮切段蒸熟,南杏仁稍浸泡后去皮尖;把备好的鲜山药和南杏仁连同牛奶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打匀,后倒出稍加热煮,熟透即可食用。煮的过程中可以加少许冰糖。原方的用法是把杏仁研磨成粉,然后和牛奶、山药一起...

  • 从焦三仙到保和丸

    从焦三仙到保和丸

    在中医临证处方中,常用到炒三仙或焦三仙,三仙即山楂、神曲和麦芽,为消食导滞良药。土喜暖而悦芳香,三仙经炒则香气宜人,气味芬芳、甜美,可顺应脾胃之所喜,藉醒脾开胃、纳谷消食,宣化湿浊而消胀除痞。焦三仙中的山楂、神曲,加上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即为保和丸,为消食、导滞、和胃的传统中成药,后世多加入麦芽。 焦三仙 焦三仙方中的山楂味酸属甲,带甘属己,甲己合化土,故归中焦脾胃;其皮赤、肉红黄,善入足阳明、太阴、厥阴三经血分,专消肉食积滞,克化油腻、腥膻之宿食,为痰饮痞满吞酸、血瘀痛胀者所宜。煮...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