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 第10页
-
仙人掌外用验方
烧烫伤仙人掌去皮捣烂贴伤处,用纱布包好,1-2天换药一次。 乳痈仙人掌150克,去皮刺,捣烂如泥,加青黛粉、朱砂粉各30克,冰片15克,红粉5克,共调成糊状,涂于患处并保持湿润,干后再涂,连用3天。 腮腺炎仙人掌150克,生石膏60克,或可加入芒硝10克,混合捣烂如泥,外敷局部,干后即换,连用3天。 外伤肿仙人掌去刺,白矾、蛋清各适量,混合成糊状,均匀摊在纱布上,敷贴患处,每日更换1次,连用3-5天。 静脉炎仙人掌去皮刺,切片,沿发炎的静脉走向贴敷,药干后再更换。 阴囊湿疹仙人掌适量,捣烂如泥,加枯矾、铅粉各30克...
-
仙人掌外治下颌淋巴结炎
下颌淋巴结炎多由咽炎、扁桃体炎、 上感所致,表现为颌下大小不等的硬结。 临床应用仙人掌外敷治疗本病11例,取 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方法:将新鲜的仙人掌适量拔刺后 洗刷干净切碎捣烂,平铺于患处,纱布覆 盖包扎固定,每日更换1次,7日为1个 疗程。疗效:患者经治疗3-5天后硬结缩 小,疼痛减轻,6—7日硬结消失。 典型病例:张某,女,1岁。感冒后下 颌出现大小不等结节2个,曾服抗生素 及解热镇痛药无效,予仙人掌外敷,3日 后硬结缩小,日消失而愈。 体会:仙人掌性寒味苦,具有活血化 瘀、清热解毒的功能,可止血...
-
仙人掌治胃病心悸
在每年4—8月间,当仙人掌叶状茎汁液充盈时,刺破外皮,使其浆液外溢,待浆液凝固后收集,捏成团状风干或晒干,人药后称玉芙蓉。玉芙蓉微甘,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之功效。 1.治胃痛 仙人掌根50克,猪肚1个,炖服,每日1次。或用干仙人掌3克,研末,温水吞服。或用仙人掌30克,切细和牛肉50克炒食,治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 2.治胃溃疡出血 鲜仙人掌去刺洗净,切片晒干研粉。胃酸不高者,可于100克仙人掌粉内加入鸡内金粉10克;胃酸偏高者,可于100克仙人掌粉中加入乌贼骨粉20克;混匀,每日2次,每次2克...
-
八仙长寿汤治咳血治案一则
程某、男、56岁、已婚、农民。患者既往有支气管扩张病,岁岁均发。近半月来咯血量多,且用中西药治疗,都未取效。今诊尚见咳逆,咯血鲜红,每咯数口,日3~4 次,或5~7次,又伴头晕眼花,咽干夜甚,但欲漱口而水不欲咽,腰疲腿软,遗精,舌质红,脉弦而数等。症属肺肾阴精亏损,虚火上扰,灼伤肺络,迫血外溢所致。方用八仙长寿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加减:生地、山药、枣皮、沙参、百合、麦冬各15克、丹皮、茯苓、知母各12克、五味子、黄柏、阿胶 (烊化冲服)各9克、泽泻6克。水煎服,每日1剂。5剂而咳瘥血止,续服15剂,症状消失而告愈。嘱每...
-
熟苹果治内热 盗汗饮仙鹤草
熟苹果治内热 最近.一些人出现唇边生热疮、牙龈发炎、舌裂等内热现象.此时可以吃点熟苹果。将苹果洗净,不去皮,切成8瓣,放入冷水锅内煮,待水开2~3分钟后即将苹果取出,连皮吃下。每天1 次,每次1个苹果,连续吃7 l_犬即可。因为苹果加热后,所含的多酚类天然抗氧化物质含量有所增加,多酚能够抗炎杀菌、润肠通便。 (李新华) 冬季盗汗饮仙鹤草 虽已进入冬季.但有的中老年人依然存在盗汗现象,这往往是阴阳失调、津液外泄所致.可用饮仙鹤草大枣汤来解决。中医认为.仙鹤草性味苦涩平,有补虚、强壮的作用,与大枣合用能益气固...
-
仙鹤草治慢性咽炎
患者李某某,女,25岁。2006年3月21日初诊。咽痒,喉中异物感、烧灼感,时轻时重2年余,多家医院均诊断为慢性咽炎。查见:咽后壁增厚,咽部充血,舌红少苔,脉细。诊断:慢性咽炎,证属阴虚痰凝。处方:仙鹤草30克,南沙参18克,天花粉15克,茯苓20克,瓜蒌皮15克,桔梗18克,枳壳10克,甘草5克。5剂,水煎服,日1剂,饭后温服。 二诊:咽干痛稍缓,原方仙鹤草加至40克,继服10剂。 三诊:咽部异物感、烧灼感明显减轻,查咽部黏膜微红,舌红苔薄,脉细数。处方:仙鹤草35克,南沙参20克,桔梗15克,黄芪1...
-
大剂量仙鹤草治脑梗塞案
卢永兵,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和揭阳市名中医、优秀专家,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原院长,临床主攻老年病。临床应用大剂量仙鹤草治疗脑梗塞常可获显著疗效,现举验案二则于下,以飨同道。 脑梗塞急性期案 林某,男,83岁。2014年10月18日初诊。患者平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就诊日当天早上突然昏倒在地,被抬往某医院,脑部CT检查显示右侧脑梗塞。经医院同意,立即请卢永兵教授会诊。诊时患者昏睡,呼叫不应,面部红赤,口眼轻度歪斜,左侧上下肢瘫软,大小便失禁,体温38.2℃,血压145/95mmHg。唇红,舌红...
-
金殿春运用威灵仙治咳嗽,胃食管反流病
金殿春运用威灵仙经验概要 威灵仙为毛茛 科植 物 威灵仙 C l e m a t i s c h i n e n s i s O s b e c k 、 棉团铁线莲 C . h e x a p e t a l a P a l l . 或东北铁线 莲 C . m a n s h u r i c a R u p r. 的根及根茎。前一种主要产 于安徽、 江苏、 浙江, 后两种主要产于东北和山东。秋季 采挖, 除去泥沙, 晒干, 生用。性温, 味辛、 咸, 归膀胱经。 功能祛风湿、 通经络。其善通十二经脉, 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