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 第12页

仙 第12页

  • 女灸学家 鲍仙姑

    女灸学家 鲍仙姑

    都知你出身官宦门第, 你耳濡目染学道医。 都知你是葛洪结发妻, 你相夫济世不息力。 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你广采博学研古籍。 都说女人裹脚寸金莲, 你采药出没山林里。 用红脚艾绒灸赘瘤, 采花溪浮萍治麻痹, 靠修道养生炼仙丹, 以冬虫夏草益精气。 德满杏林,恩泽乡里, 精研道学,识破天机。 喊你鲍仙姑, 千年回荡越秀山麓三元里。 喊你神艾医, 自古...

    养生秘方 2024-03-06 11 0
  • 诗词中的“仙人杖”及其药用价值

    诗词中的“仙人杖”及其药用价值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这首《忆仙姿》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作品,描写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故事,词牌《忆仙姿》调名本意即吟咏对仙女的绵绵情思。在我国神话故事里,不但有美丽的仙女,更有鹤发童颜、手持仙人杖的神仙。枸杞、仙人杖草、枯笋和仙人掌的某些品种,或因药效非凡,或因形如拐杖,均有“仙人杖”之名。 诗中枸杞寓深意 枸杞是先民最常用的养生品,陆玑《诗疏》曰:“杞,一名苦杞。春生,作羹茹,微苦。...

  • 难忘家乡的“中医仙”

    难忘家乡的“中医仙”

    我自18岁当兵离开家乡至转业,一直在城里工作、生活,30多年来很多往事都淡忘了,但对儿时家乡的“中医仙”却甚为感激、难以忘怀。 我的家乡河南邓州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中医药氛围浓厚,崇医尚医蔚然成风。记忆最深的是幼时村里有一老一少两个“中医仙”,是一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父子,老余仙叫余泽林,小余仙叫余其汉。他们对家乡的中草药了如指掌,比如围墙上的仙人掌,屋顶瓦缝长的瓦松,厨房锅底的小灰(百草霜)、房后的黄花蒿、艾草,水沟里的蒲黄、芦根,路边的车前草、蒲公英,地...

  • 松花粉 品高宜入神仙药

    松花粉 品高宜入神仙药

    繁花密笋暮春时,妆点园林一段奇。 金粉生香风细细,斑衣留润露垂垂。 品高宜入神仙药,节劲终全冰雪姿。 笑彼杏桃儿女态,谩争艳冶媚山歧。 ——宋·裘万顷《松花开竹笋茂喜而咏之》 诗词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描写的是松花开在暮春时节,竹笋茁壮成长,并不与百花争奇斗艳,而只是妆点园林。微风袭来,金黄的松花粉带着松花的香气随风细细飘散在空气中,竹笋外衣上润泽的露水垂垂欲滴。后面两句赞叹松花和竹笋这两者品性高洁适宜炼制长生之药,它们可...

  • 鲍仙姑与艾灸

    鲍仙姑与艾灸

    罗浮山是蓬莱仙岛中的一个小岛。据说,浮山随着风浪从东海漂浮到南海,最后停在罗山旁,两山合而为一,因此命名为罗浮山。罗浮山素有仙境的美誉,山上有一个冲虚道观,道观中有葛仙祠。与大殿内其他神像龛不同,葛仙祠中还供奉着一位女子的塑像。在中国历史上鲜有女性得到如此受尊重的地位,这个人是谁?她与葛洪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鹣鲽情深 这位端庄秀美、神态安然的女子,就是东晋名医葛洪的发妻鲍姑。 鲍姑(约309—363),名潜光,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她出生于一个官吏及道士之家,其父鲍靓(亦名...

  • 梦中的“神仙粥”

    梦中的“神仙粥”

    相传有位丞相之女,年三十许,产后身体虚弱,饮食日渐减少,身体日渐羸瘦,时觉眩晕,步履蹒跚,丞相着急万分,遍寻名医医治无果。一日,丞相之女昏昏沉沉、似睡非睡中梦到有位白胡子老头走到榻前,手中拿着一枝好像树根状的东西,对她说,要想愈病保命,须到后山找到它,天天熬制浓粥,连服七七四十九天,即可健如常人。醒来后告知丞相,急命仆人遍山寻找,后找到一些植物的根茎,类似梦中梦到的树根,熬粥服用,喝了两月余,恢复如常,为报答神仙的恩情,起名为“神仙粥”。后来发现“神仙粥”就是山药粥,...

  • 鹿血是宫廷皇族健身珍品 仙家服食丹方

    鹿血是宫廷皇族健身珍品 仙家服食丹方

    鹿血自古以来就是宫廷皇族、达官显贵治病健身的珍品,以其为主的复方制品被称为仙家服食丹方。 在临床上鹿血常用于治疗虚劳所致的疾病。取鹿血适量,以热酒调匀,乘热喝下,可治腰痛。以鹿血兑酒服,具有暖腰补肾、生精补髓、滋阴壮阳、强筋健骨等功效,营养保健成份丰富。对于眩晕耳鸣、腰脊疼痛、筋骨疲软、关节炎、肩周炎、胃病等有特殊疗效. 由于鹿心血也含有鹿血精华因而对神经衰弱、阳痿、遗精、虚损腰痛、鼻出血、心惊失眠、贫血、肺虚吐血、妇女白带过多、风湿痛等症也有显著疗效,久服可滋容养颜,延缓衰老,提高人体免...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