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疗 第736页

疗 第736页

  • 治疗小儿癫痫 消除病因豁痰祛痰

    治疗小儿癫痫 消除病因豁痰祛痰

      “本虚标实,痰气上逆”是小儿癫痫的主要病机。所谓本虚,一为先天禀赋不足,一为后天脾胃失调;所谓标实,即临床表现的肝风痰热之见症。痫由痰致,痰自脾生,脾虚痰伏,为小儿痫证的主要病变基础。故李少川认为治疗本病既要注意豁痰息风的一面,又要考虑调和脾胃的一面。曾有理论主张发病时治标,间歇时调其本,他则认为小儿癫痫标本论治不能截然分开,必须标本兼顾,方能取得应手之效。   癫痫大发作,当扶正祛痰;癫痫小发作,应益气健脾,豁痰息风;精神运动性癫痫,宜重坠豁痰,镇肝息风为主;间脑性癫痫常以和胃...

  •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病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病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神阙穴居于任脉,为任脉要穴,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二者皆经过脐。脐又为冲脉循行之所,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故冲、任、督三脉“一源而三歧”,皆交汇于脐,故脐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加之奇经八脉纵横上下,沟通内外,所以脐与百脉相通,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治脐即能调理脏腑,扶正祛邪。   小儿由于对药物的抗拒,造成了很多疾病上,对小儿喂药是一个困难的事情。中医的敷脐疗法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难题。对很多疾病,中药敷脐疗法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以下的小儿疾病,都可以...

  • 小儿夏季热茶饮疗法

    小儿夏季热茶饮疗法

      郑某,男,2岁4个月。2010年7月15日初诊,持续发热12天,体温波动于38.5°C~39.5°C,同时伴少汗,多饮多尿,纳呆。查枕部热两足清,舌淡红,苔薄白,脉滑数。辨证为暑热交蒸,气阴两虚。治宜解暑清热,益气养阴。处方:太子参9克,香薷6克,薏苡仁9克,生扁豆9克,藿香5克,佩兰叶5克,生石膏15克,生谷芽9克,麦冬5克,甘草3克,乌梅5克。4剂,每日1剂,煎汤代茶频饮。   服药2天后,体温降至37.5°C,第3天降至37°C,4天后体温正常,诸症亦渐消失,后未再发。  ...

  • 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泄

    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泄

      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   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简称秋泄),常用此方。秋泄系小儿秋冬季最常见之腹泻,为感染轮状病毒所致,常见于6~24个月之婴幼儿,临床表现为“三多”(即大便量多、水分多、次数多),为自限性疾病。然处理不及时,亦常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目前西医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小...

  • 小儿盗汗 试试脐疗

    小儿盗汗 试试脐疗

      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的陈文英主治医师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在脐部敷药对很多疾病有疗效,其中小儿盗汗就是很常用的一种。临床上,一般用五砂散或五味敷剂对小儿盗汗进行脐疗。   五砂散的成分是五倍子和辰砂,用时取药散0.5~1克,用温水调成糊状,于患者临睡前敷于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晨起时取下,如无效可重复使用,一般连用3天即可凑效。陈文英说,一些肺结核引...

  • 任宝成采用针药并治疗小儿病

    任宝成采用针药并治疗小儿病

      任宝成治疗小儿病着重脾胃,并强调“以消为补”,重视消导法的临床应用。除小儿泄泻、小儿积滞等疾患外,其他疾病如小儿反复外感、咳喘等亦重视此法,往往在治食过程中邪势也渐衰退。   小儿疳积者多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欠佳,单纯增加营养反致中满,故他用快针针刺四缝的方法治疗疳积,鼓舞脾胃之阳气,增进脾胃功能,解决了小儿口服药物困难及服后不吸收的难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任宝成(1913-1988),男,汉族,天津市武清县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创始人之一,当代著名中医儿...

  • 水痘的病因与症状 水痘重食疗

    水痘的病因与症状 水痘重食疗

    冬春两季是水痘高发时期,不少人认为,水痘是儿童的“专利”,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未患过水痘的18~25岁的成人(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同样会感染水痘,而且症状往往比儿童更严重。如2008年北京报道的疫情中,某高校就突发水痘疫情,累计报告水痘病例28例,这种情况应引起个人和医生的特别关注。 水痘的病因与症状表现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以冬春两季发病率最高,尤其是开春以后,更是发病高峰期。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

  • 小儿惊厥的中医脐疗

    小儿惊厥的中医脐疗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病。一般以l~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如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应及时送医就治。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有虚有实,有寒有热,因此凡起病急暴,属阳属实者,统称“急惊风”;凡病久中虚,属阴属虚者,统称“慢惊风”。现就急惊风的中医脐疗法介绍如下: 1.雄黄15克,砂仁2克,栀子5 个,冰片0.2克,...

  • 小儿磨牙 对症治疗

    小儿磨牙 对症治疗

      磨牙会使孩子面部过度疲劳,吃饭、说话时会引起下颌关节和局部肌肉酸痛,张口时下颌关节还会发出响声,这会使孩子感到不舒服,影响情绪。由于牙釉质受损,引起牙本质过敏,当遇到冷、热、酸、辣时就会发生牙痛。   磨牙时咀嚼肌还会不停收缩,久而久之,咀嚼肌增粗,下端变大,孩子脸型发生变化,影响美观。   原因:肠道寄生虫病   有的孩子患有蛔虫病,由于蛔虫扰动使肠壁不断受到刺激,也会引起咀嚼肌的反射性收缩而出现磨牙。   解决方法:及时为孩子驱虫。   原因:精神紧张   白天受父母或幼儿园老师...

  • 小儿腹泻治疗方案9种

    小儿腹泻治疗方案9种

    小儿腹泻治疗方案1. 取胡椒10粒,五味子15克,研细末混匀,用藿香水调成糊状,敷于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一次,连敷3~5天。 小儿腹泻治疗方案2. 取吴茱萸30克,苍术30克,丁香6克,小茴香30克。用火焙干研粉,混合均匀。取药粉5克,用热米汤拌匀敷贴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每日一次,连用3天。 小儿腹泻治疗方案3. 吴茱萸6克,肉桂,广木香各5克,丁香、地榆各4克,将上药共研成细粉,混匀,用老陈醋调成糊状,敷于脐上,纱布敷块,胶布固定,48小时后换药一次。 小儿腹泻治疗方案4. 五倍子两份(炒黄),干姜两份...

  • 采用针灸等手段 治疗小儿抽动症

    采用针灸等手段 治疗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即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期,以快速、不自主、突发、重复、非节律性、刻板、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或(和)发声抽动为特点的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   该疾病以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表现为眨眼、挤眉、呲牙、做怪相、耸肩、转颈、点头、摇头、转动躯体、甩动手臂等运动性抽动,也可表现为类似咳嗽声、清嗓声等发声性抽动,一般情绪紧张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睡眠时消失。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

  • 健脾消积 郭雄伟治疗小儿磨牙方

    健脾消积 郭雄伟治疗小儿磨牙方

    名医治小儿磨牙(心脾积热)方 处方:黄连3克,生地10克,灯心草6克,生石膏(先煎)15克,山栀子、茯苓、茵陈、防风、连翘各5 克,甘草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心泻脾。用于治疗小儿磨牙,中医辨证属心脾积热型。症见夜间磨牙反复发作,磨牙声音响亮,面赤,唇红,烦躁,或多啼,口干或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指纹青紫。 创方者:郭雄伟 名医治小儿磨牙(脾虚夹积)方 处方:党参12克,白术、茯苓、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白豆蔻各8克,陈皮6克,黄连3克,甘草5 克...

  • 小柴胡汤治疗小儿病

    小柴胡汤治疗小儿病

      宋人王硕所撰《易简方》,在柴胡汤(即小柴胡汤)的一大段主治中有一句:“小儿温热,悉能治疗。”如此不起眼的一句话,被日本经方家汤本求真在编著《皇汉医学》时所引用,并加一按语:“小儿诸病,多以小柴胡汤为主治,宜注意之。”   细思,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患病后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治疗外感病之单纯汗、下,治疗内伤病之单纯补、泻,皆易引起病证向相反的另一极端变化。如在和解中汗、下,如在和解中补、泻,似更符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尤其是在小儿病证并非是单纯的表证、里...

  • 敷脐疗法“脐疗”治小儿疾病

    敷脐疗法“脐疗”治小儿疾病

    敷脐疗法又称“脐疗”,是将药物放在脐中(神阙穴),上面用胶布或纱布等覆盖固定,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脐疗方法简便,无痛苦,特别适合小儿。 腹泻:取白胡椒2克,木香、丁香各1.5克,研成细末备用。先将患儿的神阙穴、长强穴(在尾骨尖下0.5寸处,相当于尾骨尖与肛门的中点)清洗干净,然后分别将以上粉末1克置于穴位上,盖上一块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好。每天换药1次,3天为1个疗程。 便秘:取生大黄、厚朴各5克,烘干后研成细,末,用适量的白酒将其调成糊状,敷在患儿的肚脐上,盖上一块无菌纱布,并用胶布...

  • 简、便、廉的绿色疗法治小儿病

    简、便、廉的绿色疗法治小儿病

      夏天因为天气热,许多孩子吃多了冷饮,或者在空调房间待久了,容易出现一些小毛病,此时可采用简、便、廉的绿色疗法,孩子容易接受,父母也省心。   一、夏季腹泻 中医认为,夏季人体阳气外出,脾胃内阳气相对不足,导致消化功能差,孩子容易拉肚子。可以给孩子适当吃一些杨梅。杨梅具有生津止渴、消暑开胃、收敛止泻的作用。另外,马齿苋也有清湿热、止痢的作用。夏天给孩子吃点马齿苋也不错,鲜的30~50克煮汤或炒菜就可。   二、夏季上火 孩子有上火的症状,可以用马齿苋、西瓜皮一起煮水(加点冰糖)给孩子喝。如果发现孩子的舌尖发红...

  • 浮小麦治疗多种盗汗

    浮小麦治疗多种盗汗

      浮小麦为禾本科植物小麦干瘪的果实水淘浮起者。其味甘、咸,性凉,具有益气养心,除热止汗之功效。临床用以治疗多种盗汗,均有较好的疗效。   产后盗汗:浮小麦15~30克,黄芪10~15克,红枣10枚,煅牡蛎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体虚盗汗:浮小麦20克,红枣、乌梅肉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热病后盗汗:浮小麦、玉米芯各30克,煎汤代茶饮。汗多者服用3剂即可。   肺结核盗汗:浮小麦、百部各15克,百合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郭旭光)...

  • 小儿腹泻的中医治疗

    小儿腹泻的中医治疗

    小儿腹泻又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易于作出临床诊断。必须判定有无脱水(程度和性质)、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注意寻找病因,肠道内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比较困难,从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考虑,可先根据大便常规有无白细胞将腹泻分为两组: 1.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者为侵袭性以外的病因(如病毒、非侵袭性细菌、寄生虫等肠道内、外感染或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泻,有时伴脱水症状,应与下列疾病鉴别。①生理性腹...

  • 治疗气血亏虚 阴虚盗汗的有效方剂

    治疗气血亏虚 阴虚盗汗的有效方剂

    处方:大红枣10枚,浮小麦200克,地骨皮10克,五味子15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川芎6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600毫升,分3次温服。连服1周为1疗程,服1~3个疗程。 说明:本方为治疗气血亏虚、阴虚盗汗的有效方剂,共治疗过28例,均能连服药1周以后盗汗停止。...

  • 推拿法治疗小儿常见病

    推拿法治疗小儿常见病

      小儿疾病特点   小儿脏腑娇嫩,为稚阴稚阳之体,容易感受外邪,出现无汗、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等;饮食不知饥饱,容易饮食积滞,出现拒食、腹胀、腹泻、尿少等。   小儿不会言说自己的痛苦,全靠父母观察和医生分析判断,所以儿科又称哑科;小儿不通道理,行为全凭天性,小儿不愿吃药,所以需要强制施行灌药或打针输液,药物治疗比较困难。   鉴于以上特点,老师李少波教授在非药物疗法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尤其擅长用推拿法治疗小儿常见的外感发热、泄泻等疾病,这些方法简便易学,疗效迅速。   经穴选择特色  ...

  • 敷脐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敷脐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治疗方法 先采用按揉足三里,提长强穴及分阴阳各100次,而后用75%酒精常规消毒神阙穴后,将附子理中丸做成半粒花生米大小药丸纳于其内,外用长1.5厘米,宽0.5厘米的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治疗期间停止其他任何治疗。 典型病例 夏某某,男,6个月,9月20日9时来诊。患儿因受凉及喂养不当而致腹泻,曾在当地卫生室静脉用药治疗3天,效果不佳而来就诊。来诊时见:水样便,每天15次以上,喷射状排出,量多,伴拒食,烦躁不安,小便量少。查见:腹胀,前囟和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减退,体温37.4度,大便镜检见脂肪滴,白细胞少许,...

  • 中医辩证治疗儿童营养不良

    中医辩证治疗儿童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由于摄入不足或由于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的组织。临床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生长发育停滞,脂肪逐渐消失,肌肉萎缩,同时也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本病在贫困地区较多见,随着人民生活条件改善,本病的发病减少,目前主要由于喂养不当引起。相似于中医的“疳证”,是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之一。中医辨证论治儿童营养不良如下:   1、疳气证   [证候]形体略见消瘦,面色稍萎黄,食欲缺乏,或食多便多,大便于稀不调,精神不振,好发脾气。舌苔腻...

  • 治疗阳气亏虚卫外不固 动则自汗方

    治疗阳气亏虚卫外不固 动则自汗方

    处方:肉桂6克,制附片2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黄芪30克,防风10克,麻黄根10克,大红枣10枚,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600毫升,分3次温服,连服1周为1疗程,服1~3个疗程。如阴虚寒甚者制附片用至30~60克,伴血虚者斟加补血之品。 说明:本方为治疗阳气亏虚卫外不固,动则自汗者,一般用药一个疗程即显效,有记载的共治疗过18例阳虚自汗患者,均用药1周以后自汗渐止。...

  • 小儿疳积的中医治疗

    小儿疳积的中医治疗

    小儿出现面黄肌瘦、困倦懒言、食少 纳呆、挑食、食后脘腹胀满、四肢无力、少. 气自汗、大便时干时稀等症状,中医称之 为脾疳,俗称“疳积”。 小儿脾疳治宜健脾和胃、消疳化积。 可用党参、白术、茯苓、陈皮、麦芽、神曲、 山药、扁豆、莱菔子、薏苡仁、鸡内金各5 克,生姜2片,大枣5枚,砂仁、木香、甘 草各2克。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也可采用下列食疗法: 方一:大枣8枚,山药10克,大麦 20克,加红糖适量,共煮稀粥食用,每日 1剂。 方二:莲子10克(去皮去芯),薏苡 仁、大米各20克...

  • 小儿伤食腹泻我有妙方治疗

    小儿伤食腹泻我有妙方治疗

    前段时间我孙子由于饮食不节导致 的伤食型腹泻,症见大便酸臭如臭鸡蛋 气味、夹有食物残渣,不想吃饭,矢气臭 秽,肚子胀满疼痛等症状。于是我便向一 位中医师朋友求助。这位朋友给我孙子 开了个食疗方,孙子服过之后,腹泻治好 了。 具体方法如下:取山楂45克,鸡 内金15克,红糖60克。先把红糖放到 锅内加热,溶化后即放人洗净去核的 山楂、研细的鸡内金均匀搅拌,继续加 热至全部互溶后取出,稍冷却切成条 状或块状,用时每日取30克,于饭前 服用。 山楂性微温,味甘、酸,可以消除食 积,口服山楂能增加胃酸分泌,对胃肠功...

  • 治疗自汗 益气养阴补血

    治疗自汗 益气养阴补血

      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与血液有着密切关系,有血汗同源之说。自汗、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   《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济生方·诸汗门》说:“人之气血,应乎阴阳,和则平,偏则病。阴虚阳必凑,故发热自汗;阳虚阴必乘,故...

  • 汗多自汗 食疗汤方 敷脐疗法

    汗多自汗 食疗汤方 敷脐疗法

      白天稍一活动就出汗过多称自汗;夜间睡眠时汗出较多,醒来即止称盗汗。中医认为,出汗多是由于人体阴阳偏盛、偏衰,腠理不固,使汗液外泄所致。自汗多属阳气虚弱,卫气失职;盗汗多为阴虚内热所致。以下为常用的内服外治方。   一、内服食疗汤方   1.乌梅糯麦方 乌梅6枚,糯稻根30克,浮小麦30克。 水煎20分钟,喝汤,早晚分两次服,每日1剂。本方具有敛液,止汗之功效。   2.当归六黄汤 当归9克,黄芪20克,黄芩9克,黄柏9克,黄连5克,生地9克,熟地9克。水煎20分钟,早、晚分两次服,每日1剂。具有养血清热,...

  • 新生儿头皮血肿 在家治疗法

    新生儿头皮血肿 在家治疗法

    新生儿头皮血肿是由于宝宝出生时,母亲的骨盆和小儿的头部不相称即“不配套”导致,当胎头到达骨盆壁时,头颅骨受压迫,或使用产钳助产时,牵拉力量过大引起。 对新生儿头皮血肿,一般情况下在家治疗就可以了,需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如有感染时可加用消炎药,出血初期可服3天维生素K。生后前一周可以冷敷,用一条小毛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于局部,每隔1-3分钟更换一次,持续15-20分钟。也可以用冰袋裹上毛巾敷于局部。经常观察皮肤变化如发现皮肤苍白、青紫,表示静脉血淤积,应停止冷敷,...

  • 汗证治案举隅 自汗盗汗治疗体会

    汗证治案举隅 自汗盗汗治疗体会

    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病因病机不 同,遣方用药也不相 同,现将治疗体会介 绍如下。 1.肺脾气虚。营卫 不和 张某,女,47岁, 初诊:证见汗出不止, 活动后更甚,畏风,容 易感冒,体倦乏力,少 气懒言,食欲不振,食 少纳差,时有嗳气、饱 胀,大便稀溏,舌质淡 苔白滑,脉沉细。辨证 为自汗,属肺脾气虚、 营卫不和。治宜健脾补 肺,收敛止汗。方用黄 芪汤加减:黄芪30克, 党参15克,茯苓15 克,白术15克,自芍 30克,甘草10克,炒 谷芽30克,炒麦芽30 克,龙骨30克,牡蛎 30克。水煎2次,取汁 混合...

  • 小儿病 脐疗好

    小儿病 脐疗好

      新生儿脐炎:取云南白药适量,先用生理盐水将患儿脐部分泌物清洗干净,然后将云南白药敷在患儿肚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   小儿腹泻:取黄连、吴茱萸、丁香、肉桂、苍术各等量,将其研成细末,每次使用时取药末适量敷脐,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次,3次即愈。   功能性遗尿:取鲜葱白10段(2寸长),硫磺12克。共捣烂成饼状,在小儿睡前将药饼敷于肚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日换药1次,可连用2周左右。   小儿便秘:取生大黄适量,烘干后研成细末。每次取生大黄粉末10克,用适量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儿肚脐上,...

  • 小儿呕吐各种治疗方法

    小儿呕吐各种治疗方法

    小儿呕吐 小儿呕吐是以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而去为主要特征。本病常因伤食、胃热、胃寒、肝气犯胃、惊恐气逆所致。常用的临床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洗净,切成丁,放在沸水内煮沸即捞出,把水控干,晾晒半日,再放入锅内,加入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冷,装瓶备用。一般饭后食用。 本方适用于伤食呕吐。 [方二] 神曲15克,丁香1.5克。同人药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伤食之呕吐。 [方三] 生姜、醋、红糖各适量。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腌24小时,同时取3片姜,加红糖适量以沸水冲...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