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香 第33页

香 第33页

  • 香蕉里外都是药

    香蕉里外都是药

    治皮肤瘙痒症香蕉皮中含有蕉皮素,它可以抑制细菌和真菌滋生。用香蕉皮治疗因真菌或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瘙痒及脚气,效果很好。可用新鲜的香蕉皮在皮肤瘙痒处反复摩擦,或捣成泥,或是煎水洗,连用数日,即可奏效。 治口腔溃疡香蕉皮干品加上中药火炭母一起煲水,加适量红糖调味,喝后可以治口腔发炎、溃疡,还有通便的作用。 治风火牙痛将香蕉皮洗净,加冰糖及适量水煎煮,饮汤,每日2次。 治痔疮和便血将两条香蕉连皮放在火上烤,然后趁热吃,可改善痔疮及便血症状。 治扁平疣用指甲刮取适量香蕉内皮(白色的内皮层),用胶布贴在患处,贴密(...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香蕉
  • 自制中药“香烟”抗疲劳

    自制中药“香烟”抗疲劳

    有的人习惯以抽烟来提神,但是烟草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利用一些芳香活血、提神醒脑的药物,作为姻草的替代品,卷入纸中,做成香烟点燃吸入即可。这样的“香烟”既能像普通的香烟一样提神,而且没有危害健康之虞。 这种保健香烟的做法是:取甘草、银杏叶、藿香、佩兰各10克,切丝后卷人纸卷中,当做香烟点燃后抽吸,可增强活力,兴奋大脑,解除疲劳,提神醒脑。(秦立欣)...

  • 治痱子:藿香水泡澡

    治痱子:藿香水泡澡

      十滴水不要直接擦   直接涂抹十滴水会刺激痱子,宜用温水稀释后再使用。用藿香正气水加温水泡澡治痱子更有效。   马齿苋煎汤擦洗   中医认为,马齿苋有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取适量煎汤,加水后擦洗痱子效果较好。但如果连擦几遍仍不消退,应咨询医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主任姚春海   自制柿叶面膜   可祛黄褐斑   柿叶味甘苦涩,性微寒。具有收敛止泻,润肤止痒之功效。用以治疗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可将适量青嫩柿叶晒干研成细末,取50克与白凡士林50克调匀成膏。临睡前以此膏搽于患处,早上洗去,一般连搽1...

  • 香蕉皮生活好帮手

    香蕉皮生活好帮手

      香蕉富含着不少营养。吃完香蕉,您可能就把香蕉皮随手丢掉了。实际上,小小的香蕉皮,也是家庭生活中的好帮手。   为皮革“增寿”:用香蕉皮来擦拭皮鞋、皮衣、皮制沙发等皮制品,有保持其光泽、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作用。   让痔疮“走开”:将两条香蕉连皮放在火上烤,然后趁热吃,可改善痔疮及便血。   当“护花使者”:如果希望你的兰花长得又壮花开得又好,香蕉皮可以帮忙。把香蕉皮埋在兰花盆土下,香蕉皮含有丰富的镁、硫磺、磷、锌、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这些正...

  • 变废为药香蕉皮

    变废为药香蕉皮

    香蕉是一种药食俱佳的水果,但人们通常把香蕉皮扔掉,其实香蕉皮也可人药。 1.抗忧郁 据研究发现,没有熟透、外表青色的生香蕉皮含有大量的5—羟色氨。将生香蕉皮洗净剁碎后放人锅里用水煮,煮过后5—羟色氨可以转化成血清素,吃下煮过的香蕉皮,可以有效地舒缓忧郁情绪。 2.止牙痛 取香蕉皮2个,加水炖15分钟,取汁饮用,每日2次,可治疗风热牙痛。 3.止痔血 痔疮出血时可取三个香蕉皮,加水炖20分钟后加入红糖10克服用,每日1次。 4.防治高血压 玉米须50克,香蕉皮50克。将玉米须、香...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香蕉
  • 小茴香治愈老外疝气

    小茴香治愈老外疝气

    清朝末年,俄罗斯富商米哈伊洛夫乘船游览杭州西湖,正当他尽情欣赏秀丽风光之时,突然疝气发作。这时,随行的俄罗斯医生束手无策,幸好船夫向他推荐了一位老中医。老中医用中药小茴香一两,研成粗末,让米哈伊洛夫用二两浙江绍兴黄酒送服,大约过了20分钟,他的疝痛奇迹般地减轻,并很快消失。得知自己的疼痛是被小茴香治好,米哈伊洛夫大呼神奇,此事一时也被传为佳话。 小茴香味辛、性温,具有散寒止痛、和胃理气的功效。现代药理酬:究表明,小茴香不仅有抗溃疡、镇痛、性激素样作用等,而且茴香油还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还能治疗多种常见病,如溃疡病...

  • 橘皮燃香助消化

    橘皮燃香助消化

    随着年龄增大消化功能下降,常感胃部胀满、呃逆频频,这是脾胃虚弱,胃气不降所致。饭前用橘皮燃香,有助于消除中老年人消化不良症状。橘皮气味芳香,能人脾肺,长于理气,具有健脾、燥湿化痰、解腻留香、降逆止呕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橘皮中的苦味物质“类柠檬苦素”,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橘皮燃烧时散发出的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增加食欲。平时可将吃剩的橘皮剪成0.3厘米宽的小条,晒干备用,每天饭前半小时在餐桌上点燃(家有香薰灯的,也可将鲜橘皮放在灯上熏烤),在室内布...

  • 藿香正气水临床外治新用

    藿香正气水临床外治新用

    藿香正气水由藿香、厚朴、法夏、紫苏等组成,有芳香化湿、解暑发表之功,适用于署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脘痞、呕吐腹泻等,多用于内服。临床观察发现,其外治亦有诸多新功效,介绍如下,供选用。 1.吴萸粉10克,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孔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 1次,连续3天。可芳香化湿,理气止痛,适用于暑湿或寒湿泄泻。 2.丁香、黑胡椒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天。或取车前子、丁香、肉桂、枯矾各...

  • 中药香囊来预防甲流与流感

    中药香囊来预防甲流与流感

    中老年朋友可自己动手做一个中药香囊来预防甲流或普通流感。 选用药物有木香、麝香、藿香、沉香、龙脑香、丁香各10克,将所有药物研碎后混匀放入缝好的布袋中,挂在脖子上或放进—上衣口袋中,如果是挂在车里或家里,可以做得稍大些。每天嗅闻香囊数次,半个月更换药材。 香囊防流感是因为所用中药芳香辟秽,芳香成分散发出来后,在口鼻周围形成一个高浓度的小环境,吸人人体后,就可在——定程度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李军)...

  • 佩香袋 防病害

    佩香袋 防病害

    研究发现,常佩香袋,有益健康。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具有香味的中药研为细末,布包后作用于局部,通过药物挥发时的芳香作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对局部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称为中药香袋疗法。  1.冰片、樟脑各3克,高良姜15克,桂皮30克,混合捣碎,装入用布缝成的小袋中即成。佩带于肚脐前,每月换药1次,可温中止痛。适用于慢性胃炎,胃脘冷痛,消化不良等。  2.艾叶、苍术、藿香、川芎、白芷、黄芪各5克,研碎,装入用布缝成的小袋中即成。佩带于胸前,每月换药1次,可芳香健脾,补肺益...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防病
  • 草药塞鼻 闻香病愈

    草药塞鼻 闻香病愈

      偏头痛:取川芎、白芷、远志各50克,冰片7克,共研细末,置瓶中密闭备用。每次痛时以药棉蘸少许药末塞入对侧鼻中,疼痛立止。   哮喘:取药棉蘸山苍子油少许,塞入任一鼻孔,并做深呼吸,一般5分钟可缓解。   神经性牙痛:取荜拨、白芷、细辛、防风各5克,高良姜4克,焙黄研粉,贮瓶备用。痛时以药棉蘸药粉少许,塞入对侧鼻中,并深呼吸1~2分钟。   急慢性鼻炎:每日刮取“垣衣”(即生长在背阴潮湿处古老砖墙上的青苔),用干净薄纱布包裹塞入鼻孔(两边交替),鼻塞可除,待流涕及其他症状随之消失后再继续应...

  • 麝香痔疮膏新用途

    麝香痔疮膏新用途

    麝香痔疮膏由麝香、珍珠、琥珀、牛黄等珍贵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功效。在临床上,该药多用于治疗各种痔疮、肛裂、肛周湿疹等病症。近年来,随着该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麝香痔疮膏还有许多新的用途,现介绍如下: 治外伤肿痛跌倒损伤后致局部充血肿痛者,可将该药涂于患处,再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一般可连续用药3-5天。 治烧烫伤局部Ⅰ度或浅Ⅱ度烧伤,伴有红肿热痛且有水疱者,可先用生理盐水将患处清洗干净,并用消毒纱布拭干,然后将该药涂于患处,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一般隔日换药一次,可连续...

  • 常含丁香可除口臭

    常含丁香可除口臭

    相传,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掌权时曾任文学侍从,他自恃长相仪表堂堂,又满腹诗文,理应受到武则天的重用,但事与愿违,武则天一直对他避而远之。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写了一首诗呈给武则天以期得到重视,谁知武则天读后对一近臣说:“宋卿哪方面都不错,就是不知自己有口臭。”宋闻之羞愧无比,自此以后,他就经常口含丁香,以解口臭。由此,有人趣称丁香为“古代的口香糖”。 口臭者,可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疗口臭疗效甚佳, 口臭者不妨一试。...

  • 『香荷蔽』除口臭

    『香荷蔽』除口臭

    有些老人因口臭的问题而烦恼,可用一些中药自制“香荷液”漱口除臭。 “香荷液”的用法:取丁香、厚朴各9克,薄荷6克(中药店皆有售,价格便宜)共人大水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滤取药液待用。漱口时,取上述药液原液少许,对入约50毫升温开水稀释后含漱,一般含漱2分钟即可吐掉。此方无副作佣,除臭效果良好。...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口臭
  • 口腔溃疡丁香液治

    口腔溃疡丁香液治

    丁香对常见致病性霉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笔者在 临床中观察到,体质瘦弱、长期应用抗菌素治疗的患者, 口腔溃疡多由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笔者近两年来采用丁 香液治疗此类口腔溃疡,疗效满意,且无毒无刺激性,现介 绍如下。 具体方法:取丁香9-15克,打碎,放人杯或小瓶中,用冷开水浸过药面,约经4小时后,便成棕色药液。用时取棉签蘸药液涂于溃疡表面,每日6-8次,治疗2-3日即可见效。 江苏连云港 李立志...

  • 巧用香椿治大病

    巧用香椿治大病

      香椿为楝科植物,别名椿木叶、椿尖叶。其性平、味甘芳香,有清热解毒,健胃利气、杀虫之功效。下面介绍几则香椿入药治病的验方。   治胃溃疡:香椿芽250克,搓碎后与适量红枣泥和为丸。每丸重约3克,每次服2丸,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治呕吐:香椿叶20克,生姜3片为引,水煎服,每日2次。   治口舌生疮:嫩香椿50克,豆腐500克。豆腐切块,放锅中加清水煮沸后沥水,切小丁装盘中。将香椿洗净,稍焯,切成碎末放入碗内,加盐、味精、麻油拌匀后,浇在豆腐上即可食用。   治疮痈肿毒:鲜香椿叶、大蒜等量,加食盐少许,共同...

  • 木香槟朗丸可治大便秘

    木香槟朗丸可治大便秘

      组成:木香30克,槟榔30克,青皮30克,陈皮30克,莪术30克,黄连30克,黄柏90克,大黄90克,香附120克,牵牛子120克。   功能:行气导滞,泄热通便。   主治:积滞内停,脘腹痞满胀痛,大便秘结,以及赤白痢疾和里急后重等症。   用法:冷水为丸,如小豆大,每服30粒,每日2次,饭后生姜汤送下。...

  • 香油软化血管:香油疗法

    香油软化血管:香油疗法

    老人年纪大了,体质变差,新陈代谢也会减慢,加之高血压、高血脂等老年疾病的影响,血管壁会慢慢老化变脆,失去弹性。适当吃些香油,可以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 香油,又名麻油或芝麻油,它富含维生素 E及亚麻酸、亚油酸等。其中,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正常功能,具有促进细胞分裂、软化血管和保持血管弹性的作用,因而对保护心脑血管有好处。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助于消除动脉壁上的沉积物,同样具有保护血管的功效。此外,香油有浓郁的香味,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食欲,促进体内营养成分的吸收。...

  • 含丁香治口臭

    含丁香治口臭

    丁香能除口臭早有记载。据说,我国汉代百官在皇帝面前奏事或回答问题时,嘴里就必须含嚼丁香。过去由于缺乏科学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有效方法,患口臭者十分普遍,而丁香的芳香气可以压住因胃火上升或牙周炎等引发的口臭气。这在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曾有记载:“三省故事郎官口含鸡舌香,欲奏其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口臭),至今方书为然。”可见,含丁香治口臭,不仅渊远流长,且方法极类似现在的“嚼口香糖”。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果实,是一味古老的中药,由于其形状像钉子、有...

  • 中药泡脚方 睡得香

    中药泡脚方 睡得香

    睡前泡脚养生又健康 一年四季用热水洗脚都很受益,春天洗脚,升阳固脱9 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清代有位总督晚,年有一养生秘诀: “晨起三百步,睡前一盆汤。”晨起三百步,是晨起去户外散步;睡前一盆汤,就是临睡前用热水洗脚。这位总督健康地活到92岁时才仙逝。 用热水洗脚,不但可以防治感冒、气管炎、耳鸣耳聋、消化不良、便秘、脚静脉曲张等,还有消除疲劳、加深睡眠等功效,同时对于除脚臭,预防霉菌、细菌感染以及皮肤皲裂都有较好的作用。 中药泡脚方治失眠:以磁石30...

  • 三伏天活色生香好入眠

    三伏天活色生香好入眠

      进入伏天以来,不少人的睡眠越来越差。天气炎热,蚊虫叮咬,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早上就昏昏沉沉起不来。专家表示,以夏季而言,由于天气炎热,让人难以入睡。而早晨太阳升起得早,位于大脑的视交叉上核会向松果体发出信号,睡觉时分泌的褪黑素就会减少,直接导致大脑清醒度逐渐提高,即使表面上还在睡觉,其实已经清醒。   苹果玫瑰香能助眠   从中医角度而言,苹果、玫瑰以及薰衣草的气味能镇静中枢神经,一定程度上可以安神助眠。还有失眠患者将生姜洋葱放枕边助睡,原理也是生姜和洋葱的气味可以镇静神经、缓解疲劳,因此有助于改善睡眠。专家...

  • 春用芳香补心脏

    春用芳香补心脏

    春季一些中老年人容易出现咳喘乏力、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胸闷疼痛等不适症状,这说明心功能已处于逐渐衰退的状况。专家认为,春天体内阳气向外散发,体表毛孔腠理处于开放状态,用气味芳香的食物和药物来调理心脏功能;不仅可逐步消除上述症状,还能起到强心补心减少“心病”的效果。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魏海峰指出,心脏是人体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容易出现阴阳、气血失调,引发一系列的病症,此时可用带有特殊香味的食物和药物来进行调理。如咳喘乏力与心阳不足相关,选用辛香助阳的药物来擦背,通过补益和激发人体...

  • 国医大师谈春季怎样睡得香

    国医大师谈春季怎样睡得香

    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 沛,阳光明媚,不少人出现白天“春 困”,夜里睡不香的现象。如何在春季 拥有优质的睡眠质量呢?让我们跟五 位国医大师学学吧! 李玉奇:睡好“心”才能睡好觉 国医大师李玉奇被誉为“北国杏 林泰斗,辽沈中医柱石”。李玉奇常说: “想睡觉,先睡心。”中医认为,十二经 脉之血皆主于心,十二经脉之气皆感 而应心,心失所养,则神不守舍。因此, 对失眠的治疗应从补益心气着手。唐 朝名医孙思邈活了102岁...

  • 胃冷痛治方:生姜红糖香菜

    胃冷痛治方:生姜红糖香菜

    中医认为,香菜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辟一切不正之气,为温中健胃养生食品。日常食之,有消食下气、醒脾调中、壮阳助兴等功效,适于寒性体质、胃弱及肠道壅滞者食用,可用来治疗胃脘冷痛、消化不良、麻疹不透等症。生姜为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对鱼蟹毒以及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生姜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因此,2味合用对于胃脘冷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方:香菜50克,生姜、红糖各10克。将香菜...

  • 香砂养胃与香砂和胃

    香砂养胃与香砂和胃

    香砂养胃丸和香砂和胃丸都属于治疗脾胃虚寒证的中成药,胃有灼热、口干舌燥者不宜用,二者功效比较接近,临床使用有时很难区分。其实从药物组成和功能主治上分析,还是略有差别的。 香砂养胃丸中的药物有木香、砂仁、白术、陈 皮、茯苓、半夏曲、香附 (醋制)、枳实、豆蔻、厚 朴、广藿香、甘草,能温中和胃、祛湿消胀,用于治疗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肠鸣便溏等症。 而香砂和胃丸中的药物有木香、厚朴、广藿香、砂仁、白术、甘草、陈皮、茯苓、枳壳、六神曲、苍术、半夏曲、香附、山楂、莱菔子、党参、麦芽,能健脾开胃、行气化滞,用于治疗...

  • 消痞满 嗳气泛酸 治法芳香化浊清胆和胃

    消痞满 嗳气泛酸 治法芳香化浊清胆和胃

    吴某,女,80岁,2013年12月31日初诊。主诉痞满1月余,嗳气,泛酸,纳谷尚馨,口干,疲劳,夜间睡眠醒时汗出,身热,再难以入睡,大便1~2日1行,多不成形,小便调,舌体胖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沉弦尺弱。 辨证:湿浊蕴滞,肝胃不和。 治法:芳香化浊,清胆和胃。 处方:太子参12克,青蒿12克,柴胡10克,郁金12克,黄连8克,乌贼骨10克,瓦楞粉(包)15克,竹茹12克,姜半夏9克,婆罗子9克,荷苏梗(各)12克,炒薏苡仁20克,茯苓20克,炒枳实12克,甘草3克,生...

  • 寒湿胃痛饮藿香水

    寒湿胃痛饮藿香水

    胃脘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暑期贪凉,饮食不当,导致脾胃损伤,寒邪客胃:则容易引起胃痛,表现为胃脘胀闷疼痛,暖气食少,舌苔白厚,脉弦或沉。中医认为,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能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此药性温而不燥热,芳香而不烈,为治疗脾胃吐逆,胃脘疼痛的要药。用藿香治疗本病,胃脘寒湿得除,饮食停滞得导,气机阻滞得疏,脾胃失调得和,则疼痛可愈。 方法:取藿香10克,水煎取液,分多次代茶饮,每日l剂,7 日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陈宁...

  • 胃寒喝碗香姜暖胃汤

    胃寒喝碗香姜暖胃汤

    气温逐渐降低,冷空气的侵袭极容易引起胃部冷痛,若是身边没有药物的话,可以随手做碗香姜汤来暖胃止痛,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绝不比药物逊色。 取香菜50克,洗净切碎;鲜生姜15克 (大约四五片)剁成末,两种食材同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煎煮10分钟左右出锅 (时间不可超过15分钟),晾至温热一次饮完。 中医认为,香菜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辟一切不正之气,为温中健胃之品。常食之,有消食下气、醒脾调中、壮阳温肾等功效,适于寒性体质、胃虚弱及肠道壅,滞者食用,可用来治疗胃脘冷痛、消化不良、麻疹不透等症。生姜性...

  • 敷五香粉治胃寒

    敷五香粉治胃寒

    当胃部受寒后疼痛,可取五香粉(一种厨房常用烹饪调料)6—9克,用热白酒调成稀糊后敷肚脐,纱布覆盖,脱敏胶布固定。 注意:敷药前,应先将患者脐部用热毛巾擦干净。我使用该偏方多年,通常5—10分钟迅速暖胃止痛,2~3小时后除去五香粉糊即可。...

  • 缓解肚子胀用茴香 吃豆腐有好处

    缓解肚子胀用茴香 吃豆腐有好处

      河北张女士提供:我胃肠功能不好,经常感觉肚子胀、不消化,后来一个老中医推荐给我一个缓解腹胀的偏方,具体方法是:取八角3个,小茴香、牵牛花籽适量,一起放到锅里焙黄,再将其碾碎成粉末状,早上起来空腹用开水冲着喝,最好再加适量红糖当药引。我坚持用过一段时间后,感觉确实很有效。   专家点评:这个方子里,八角指的是大茴香,它和小茴香都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八角的主要成分是茴香油,它能刺激胃肠神经,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小茴香常用于各种健胃、散寒、行气、止痛方剂...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