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痛 第80页

痛 第80页

  • 妇女腰痛中医先治脾

    妇女腰痛中医先治脾

      妇人之病,经、带、胎、产杂病是也,善治者调其冲任督带。腰痛一症,妇科常见,或因带脉不舒,或因水湿困聚,多使腰脐之气不利,故腰痛频作,医家尤在泾云:“其治法不在温肾散寒,而在墺土以胜水,使其腰脐之湿去,则腰痛自除。”《金匮要略》创“甘姜苓术汤”,暖脾而利湿,方中白术最能利湿,腰脐利则水湿之气不留于肾宫。《傅青主女科》治妇人病创“宽带汤”、“升带汤”等方,均有舒带脉、利腰脐,去湿之功。而治疗妇人带下、不孕等症,其症又多兼...

  • 田淑霄治 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 痛经

    田淑霄治 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 痛经

    用泽泻泽兰利水 取阳和汤意破癥 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病,属中医“癥瘕”范畴,两病治法基本相同,均以桂枝茯苓丸为底方,加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如赤芍、桃仁、鳖甲、昆布、夏枯草、大贝母等。由于囊肿内有液体,田淑霄治疗时往往加入泽泻、泽兰等利水渗湿之药。《本草通玄》:“泽兰,芳香悦脾,可以扶气;疏利悦肝,可以行血。”《本草逢源》曰:“专治产后血败,流于腰股,拘挛疼痛,破宿血,消癥瘕,除水肿,身面四肢浮肿。”所以,泽兰为活血利水之良品,治卵...

  • 傅氏散结定痛汤治妇人腹痛

    傅氏散结定痛汤治妇人腹痛

    散结定痛汤是《傅青主女科》治疗产后下腹疼痛的方子,临床应用,收效颇佳。 王某,女,31岁,2015年3月3日初诊。 患者自诉反复下腹疼痛3年,经期加重,伴腰部不利,带下不多,月经周期尚规律,近日劳累后症状加重,纳少,眠可,大便时干,小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遂给予升阳除湿汤,方药如下:柴胡5克,升麻5克,木香6克,香附6克,元胡9克,乌药6克,陈皮6克,泽泻9克,黄芪15克,焦白术15克,桂枝6克,当归15克,甘草3克。 3剂,日1剂,水煎400毫升,分早晚2次服用。 二诊(2...

  • 治慢性附件炎少腹胀痛方

    治慢性附件炎少腹胀痛方

    处方与用法:炒元胡10克,川楝子15克,吴莱萸3克(后下),当归尾5克,白芍10克,橘核5克,乌药10克,小茴香3克(后下),甘草梢 5克,木香5克,茯苓15 克,车前予15克(包煎)。水煎服,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外敷方:山甲粉5克,全蝎末5 克,乳香10克,没药10 克,大黄15克。诸药研末,以凡士林调成糊状,取适量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功效:行气活血,化症止痛,治慢性附件炎,一侧或两侧少腹胀痛,热敷则痛减,患处皮色正常,脉弦紧,苔白腻,脉缓等。 (徐颖光)...

  • 子宫炎性肿块 治宜消炎散结止痛

    子宫炎性肿块 治宜消炎散结止痛

    王某,30岁。2010年9月16日初诊。半年来时常腹痛并有白带,近两个月来每日均有,量多且带血丝。其间曾购白带丸等中成药内服取效不著。后去某院经B超检查报吿:子宫形态增大,左后方可探及6.9×5.4厘米大低回声光团,边界不清。超声显示子宫炎性肿块。遂静滴青霉素、甲硝唑10余天,外用康妇消炎栓、日舒安数次罔效。并述数月来胃脘部常灼热不适,口苦口中黏腻,纳食不香,渴不欲饮。小便发黄,大便黏滞。有时腹痛腹胀剧烈,痛甚时需服止痛片暂时维持1~2小时。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诸症合参,证属脾胃...

  • 化瘀止痛治慢性盆腔炎

    化瘀止痛治慢性盆腔炎

    处方:赤芍、蒲黄、苍术各12克, 小茴香、元胡、当归、没药、川芎、五灵 脂、茯苓各lO克,干姜、肉桂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主治:慢性盆腔炎,中医辩证为寒湿 凝滞型,症见小腹冷痛,痛处不移,得温 痛减,月经延后,量少色暗,带下量多, 色白质稀,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 苔白腻,脉沉紧。 曲宝珠...

  • 治女人肾虚腰痛方

    治女人肾虚腰痛方

    女人腰痛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以肾虚腰痛最常见。肾虚腰痛的痛感为整个腰部绵绵作痛、隐痛,酸软无力,劳累或房事后加重。女性每月失血过多,同时肩负孕育、生产,都会损伤肾气。生育过孩子以及反复人工流产的女性较易出现此类腰痛。下面给大家推荐一款治妇女肾虚腰痛处方。 处方与用法:熟地、菟丝子、党参、桑寄生、黄精各20克,川断、白术、枸杞、鹿角霜各 10克.金樱子15克,灸甘草5克。水煎服,日1 剂,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肾调经,祛风止痛.治妇女肾虚,腰痛绵绵,面色不华.下肢无力,或伴月经不调,头晕眼花,脉沉细等。 (沈丹...

  • 腹痛崩漏用蚕沙炭

    腹痛崩漏用蚕沙炭

    蚕沙性味忖辛温,可祛风除湿,活血定痛,可用于治疗血瘀寒凝型崩漏,症见下腹冷痛,下血紫黑,量大。 方法:取蚕沙18克,炒炭研粉,每晚黄酒送服6克,连用3日可愈。曹恩...

  • 治妇人腹痛 温经活血化瘀止痛

    治妇人腹痛 温经活血化瘀止痛

      小腹,是指人体腹部的下部,从解剖角度来讲,位于脐下与骨盆之间的位置,包含了膀胱、男性的前列腺、女性的子宫及其附件、部分肠道等重要脏器,因其位置偏下,又称下腹。临床上引起小腹痛的原因比较复杂,最常见的有急慢性肠炎,泌尿系感染或结石,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卵巢、子宫疾病等,若为突然发作的小腹剧痛,则应警惕肠道溃疡穿孔、宫外孕破裂、内出血、结石嵌顿等急腹症。   病机:冲任失调胞脉受损   中医学将小腹的中部称小腹,将小腹的两侧称少腹,在临床上很难将此两者截然分开,故经常通称为“小腹痛&rdquo...

  • 急腹痛当以调经活血止痛为治

    急腹痛当以调经活血止痛为治

    翻医事日记以自赏,忽30余前一病案映入眼帘:1974年初秋,吾供职于乡镇医院,一日下午有患者抬入医院,其为女性,18岁,剧烈腹痛,呻吟不已,伴有呕吐,痛苦之情难以名状,以急腹痛收治入院。经止痛、消炎、对症治疗效不佳。 笔者正值年轻以传家中医妇科为业,急去询问病情,知其正值经期,痛在少腹,见经而痛,经行不畅,时有紫黑块下 ,素有痛经史,但此次最为剧烈,痛甚时伴有呕吐,舌紫暗,苔薄白,脉弦紧,当以调经活血止痛为治。 立方:当归尾15克,赤芍9克,元胡9克,香附6克,木香6克,青皮6克,桂...

  • 临床对痛症的治疗 辨治妇科痛症

    临床对痛症的治疗 辨治妇科痛症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大凡病者,以痛为最苦,故有痛苦一词。在妇科经、带、胎、产的生理过程中,最常见到的病症便是疼痛。故临床时,对痛症的治疗,必须要认真总结探讨,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   对于痛症的病因,许多医家常以不通则痛加以论述。近几年来,随着对活血化瘀法的深入研究和广泛使用,不通则痛之说为广大医者所接受。笔者认为痛者不通,不通则痛,乃为中医辨痛之常理,故痛症常以实证为多。痛在表、里、气血者,实也。邪在表汗之则愈,在里下法可除。病在气血,则活血化瘀理气以散之、行之,为治疗大法...

  • 治流产后身痛验案

    治流产后身痛验案

    病案:患者谢某,女,29岁。两月前因意外怀孕而行人工流产术,在回家途中受寒而出现腰及下肢疼痛,畏寒。刻下症见:腰腿疼痛,如敷冰块,小腹坠胀怕冷,白带量多。辨证为气血不足,寒凝经脉,治以生化汤、当归逆四逆汤合方加味:当归、甘草各12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炮姜、木通、桂枝各5克,细辛3克,白芍、芡实、土茯苓各30克。4剂,水煎服。4天后复诊,诸症好转,腰腿微有怕凉,继上方加鹿角霜10克(先下),6剂以善其后,半月后随访,已痊愈。 按:生化汤用于产后受寒而致瘀滞患者,甚者有些地区习惯作为产后必服之剂。方中当归养血,川...

  •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腰部酸痛典型病案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腰部酸痛典型病案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一段时间,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平衡失调而出现的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潮热汗出、烦躁易怒、失眠健忘、耳鸣心悸、腰膝酸软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属中医绝经前后诸证范畴,依其临床表现侧重不同,归入“心悸”“失眠”“眩晕”“头痛”“脏躁”“浮肿”“崩漏”等范畴。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常用的激素替...

  • 产后身痛验方

    产后身痛验方

    当归牛筋煲 原料 水发牛筋250克,当归25克,熟地30克,白芍20克,桂皮10克。 制作 将水发牛筋投沸水锅中滚煮片刻,捞出洗净,切成6厘米长条;三味中药用纱布包好,炒锅置火上,下熟猪油烧九成热,将葱、生姜片爆出香味,下牛筋稍炸片刻倒入漏勺漏油。煲置火上,下奶汤、中药包、料酒、白糖、盐,加焖至牛筋软糯、卤汁稠浓时,勾芡,撒入鸡精、胡椒粉,淋入香油,撒入葱花即可佐餐。 功效 鲜香味浓,质糯可口,养血补血,温中散寒。 主治 产后血虚之身痛。 桂皮狗肉砂锅 原料 狗肉250克,桂皮10克,杜仲、橘皮各15克。...

  • 中药热敷治产后乳房胀痛

    中药热敷治产后乳房胀痛

    产后乳房胀痛是产科的常见问题,它是由于乳房分泌的乳汁导不到及时排出致乳房过度充盈及乳腺管阻塞所致,单纯的乳房胀痛一般在产后2~3天发生。乳房胀痛时因乳房变硬,乳头相对缩短,母亲在婴儿吸吮时因为疼痛、手臂活动不便而不愿喂奶。 对于乳房胀痛,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用温热水湿热敷、按摩、吸奶器抽吸乳汁等,减轻产妇疼痛,但处理时间长,效果也不理想。笔者采用中药热敷治疗乳房胀痛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取路路通、青皮、丝瓜络、王不留行、桃仁各20克,乳香、川芎各10克,将上述药物研成细粉,用棉布制成 22厘米×22...

  • 妇女带下痛经 不孕之变用药详解

    妇女带下痛经 不孕之变用药详解

    一诊(1990年 10月25日):药已, 带下减少,阴痒减 轻,lO月22日经 行,量少,色红,血块 减少,经行腹痛减 轻。现口淡口苦,胃 脘作胀,呃逆泛酸, 腰痛失眠,舌淡红, 苔薄白,脉细缓。仍 守上法。 处方:归身10 克,川芎10克,白 芍10克,土茯苓20 克,泽泻lO克,白 术10克,槟榔10 克,苍耳子10克, 白蒺茨20克,桑寄 化20克,炙甘草6 克。4剂,每日1剂, 水煎服。 二诊(1990年 10月29日):药已, 带下仍多,臭秽,外 阴瘙痒,腰胀,胃 胀,纳少,舌淡红。 苔薄白,脉细。继...

  • 如何预防产后腰痛

    如何预防产后腰痛

    近年来,患产后腰痛症的妇女日渐增多,究其原因是保养不当或劳累过度。 专家提醒,患了产后腰痛,轻的可以自行调理,重的可以采用推拿、针灸、理疗和药物外敷等治疗。内服消炎镇痛药物需慎重,因为有些药物可以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从而对宝宝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肋。 自我治疗,可通过矫正姿势来进行。因为,多数的产后腰痛,是孕期腰痛的延续。产后哺乳姿势的不正确和过度劳累也会导致产后腰痛。产后腰痛患者,一般是腰部前凸明显,腰部肌肉力量不足,难以保持腰部的正确姿势,这些在医学上部属于姿势性腰痛,即不合理姿势导致的腰痛,所以产后腰痛应以矫...

  • 产后身痛 中医治疗验案

    产后身痛 中医治疗验案

      赵某,女,已婚,2010年9月13日就诊。2008年剖腹产手术后,由于产后护理不周受冷,导致关节酸痛、麻木,腰背痛至今。现翻身诸症加重,腹胀,脉沉无力,舌淡苔白。证属产后真元大损,气营两虚,治宜益气养血,温通经络。处方:黄芪15克,党参15克,当归15克,地龙10克,鸡血藤20克,忍冬藤20克,威灵仙10克,路路通20克,丝瓜络10克,桑寄生10克,炒杜仲15克,巴戟天10克,羌独活各10克,姜黄12克,细辛3克,川断18克,狗脊20克,栀子10克,藁本10克,木瓜20克。7剂,水煎服。以该方为主加减两月后见好...

  • 治疗产后腹痛偏方2

    治疗产后腹痛偏方2

    五灵脂适量。 制用法:将上药炒热,加米醋搅匀再炒,待嗅到药味后取出,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服6克,日3次,黄酒送服。 疗效:1—2天可愈。...

  • 阳和汤治产后身痛

    阳和汤治产后身痛

      赵某,女,36岁。2009年12月7日初诊。主诉:产后37天,周身酸痛,双下肢为甚,痛时难以举步,入夜疼痛转剧,难以转侧翻身,苦不堪言。近几日来,天气骤冷,全身疼痛加重,精神萎顿,食欲渐减。刻诊:面色黎黑,倦缩畏寒,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缓而弱。产后恶露已尽,时有自汗,乳汁不足。证属产后气虚,气虚及阳,故呈产后肾阳亏虚之症,加之寒邪乘袭,经络之气痹阻。立方以阳和汤加味治之;熟地30g,炒白芥子6g,鹿角胶12g(烊化),肉桂3g,炮姜3g,炙麻黄3g,当归18g,怀牛膝10g,甘草5g。水煎服...

  • 治疗产后腹痛偏方1

    治疗产后腹痛偏方1

    制香附15克,复方阿司匹林0.5克。 制用法:香附研末,取5克与复方阿司匹林温开水冲服。日1次。 疗效:治疗100余例,均于1—2剂后痊愈。...

  • 怀妊忽然腹痛破水 处方以傅氏安奠二天汤

    怀妊忽然腹痛破水 处方以傅氏安奠二天汤

    4年前,有一男子深夜造访,求医甚急,诉其妻怀妊6月,忽然腹痛破水,小产在即,岌岌可危,求医心切溢于言表。余慨然应往,观患者卧床面黄,诉小腹有下坠感,伴腰酸,下行水浆之物,曾有两次小产,均为妊娠五月左右。舌红苔白,六脉俱虚。 证属脾肾双亏,系胎无力。处方以傅氏安奠二天汤。 处方:人参30克,熟地30克,焦白术30克,山茱萸15克,炒山药15克,枸杞6克,炒扁豆6克,杜仲9克,甘草3克。水煎立服,3剂。患者3日后来访,药后一切尚好,破水已停,只感少腹不适,继以原方加生黄芪30克,升麻3克,以图升举,嘱服药5剂,并饮食调...

  • 产后关节痛“产后身痛”中医疗法

    产后关节痛“产后身痛”中医疗法

      产褥期内,出现关节或肢体酸楚、疼痛、麻木、重着者,称产后关节痛。中医称本病为“产后身痛”、“产后痹证”。   病因病机   本病发病的机制主要是产后气血虚弱,或风寒湿邪稽留有关。   血虚:素体血虚,产时产后失血多,阴血亏虚,四肢百骸空虚,经脉、关节失之濡养,则肢体麻木、酸痛。   血瘀:由于产后余血未净,瘀血留滞于经络、筋骨之间,或因难产手术,伤动气血,或因寒、因热,致血行不畅,瘀阻经脉、关节,发为疼痛。   外感:产后百节空虚,卫表不固,腠理不密,加之起居不慎...

  • 山楂配当归治产后腹痛

    山楂配当归治产后腹痛

      笔者自临证以来,用山楂配当归作为药对治产后腹痛,疗效满意,现介绍给大家。   中医认为,产后腹痛指的是产妇生产后少腹疼痛,多见于初产妇,其病因多为气血不足和寒凝血瘀而致,《妇人良方大全》中明确指出,“产后儿枕痛(即产后腹痛)者,由母胎中宿有血块,因产时其血破散与儿俱下,则无患也。若产妇脏腑风冷,使血凝滞,在于小腹不能流通,则令结聚疼痛,名曰儿枕也。   病案   杨某某,女,24岁,2001年12月27日初诊。   患者因“产后10天,小腹隐痛7天”就诊。...

  • 温经活血法治流产后身痛

    温经活血法治流产后身痛

      患者谢某,女,29岁。两月前因意外怀孕而行人工流产术,在回家途中受寒而出现腰及下肢疼痛,畏寒。刻下症见:腰腿疼痛,如敷冰块,小腹坠胀怕冷,白带量多。辨证为气血不足,寒凝经脉,治以生化汤、当归逆四逆汤合方加味:当归12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甘草12克,炮姜5克,桂枝10克,白芍30克,细辛3克,木通5克,芡实30克,土茯苓30克。4剂,水煎服。   4天后复诊,诸症好转,腰腿微有怕凉,继上方加鹿角霜10克(先下),6剂以善其后,半月后随访,已痊愈。   按:生化汤用于产后受寒而致瘀滞患者,甚者有些地区习惯作为...

  • 安眠止痛有良方 胎位不正亦可转

    安眠止痛有良方 胎位不正亦可转

      一朋友,孕妇,年近三十,2012年8月16日初诊,预产期2012年9月8日。   诉连续失眠三个晚上,昨晚是彻夜未眠。近一个月在婆家待产,由于生活习惯不一样,很不适应,感觉压力比较大,三天前即开始失眠,昨晚开始彻夜未眠,白天依旧有精神,只是感觉稍微疲乏。因为睡眠不好弄得心烦,胎动不安,腹痛,疼痛如阑尾炎发作般。之前检查一直有胎位不正,脐带绕颈。用艾条灸三阴交无效,大小便正常,胃口可以,余无不适,舌脉不详。   处方:当归芍药散合酸枣仁汤。   当归10克,炒白芍50克,白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

  • 消乳汤治疗结乳肿痛

    消乳汤治疗结乳肿痛

    张锡纯原解 消乳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女科方中,此方主治结乳肿疼或成乳痈新起者。若已作脓,服之亦可消肿止疼,并治一切红肿疮疡。此方药物由知母八钱、连翘四钱、金银花三钱、穿山甲二钱(炒捣)、瓜蒌五钱、丹参四钱、生明乳香四钱、生明没药四钱组成。张锡纯对此方论述不多,只是在方后载有一案,从其临证效验来看,疗效很好。因书中未对此方做过多解析,原解在此不做分析,以免曲解原意。 陈宝贵心解 消乳汤一方,药物由知母、连翘、金银花、穿山甲、瓜蒌、丹参、乳香、没药组成,具有清热散结、活血通...

  • 气滞血瘀乳痛案

    气滞血瘀乳痛案

    刘某,女,48岁。2011年12月2日来诊,诉经前乳房胀痛二年,伴畏寒,全身不适,背痛,腰痛,月经色暗挟有血块,口干口苦,大便偏干。舌尖边微红苔薄黄,脉细弦。处方:柴胡10克,枳壳10克,赤芍12克,桔梗10克,淮牛膝15克,生地黄15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黄芩10克,法夏10克,茯苓15克,青陈皮各10克,瓜蒌仁30克,炙甘草6克。7剂,水煎服。二诊时全身症状好转,后嘱患者值每次月经来临之际服药,连续调理几个周期,病告愈。。 本例仍为气滞血瘀证。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女子以...

  • 产后腰痛药膳巧治

    产后腰痛药膳巧治

    用中药药膳治疗42例产后腰腿痛患者,疗效可靠,现将治疗与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当归、桂枝、炙麻黄、川牛膝、宣木瓜、车前子、羌活各10克,老母鸡(杀后去毛洗净)1只。 用法:将上述药物用纱布包好,放鸡肚内,加水适量,用砂锅炖至鸡烂后,吃鸡肉,喝汤,喝黄酒适量,然后覆被发汗,每日分3次服。如疼痛明显,可用葱门3个,生姜3片,胡椒20— 30粒,用铝锅炒热,纱布包好,敷局部至出汗为止。吃完1只鸡后间隔3~5天可再吃1只,同法。最多吃2~3只鸡即可痊愈。 二、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疼痛...

  • 热敷产妇小腹治产后腹痛

    热敷产妇小腹治产后腹痛

    处方:当归20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白芍20克,桃仁10克,炮姜10克,山药15克,续断15克,杜仲15克,甘草6克,生姜三片,大枣6枚。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或少量多次服。服药同时热敷产妇小腹部位。 说明:产后腹痛多因产后血亏气虚,运行无力,血行不畅所致;或产后正气虚弱,寒邪乘虚侵袭胞脉,血被寒凝以致腹痛。不论是哪种原因所致,治疗时均以补益气血、温通经脉为治,上方具有这两方面的功效,故适合各种产后腹痛。上世纪70年代曾使用本方治疗妇人产后腹痛120多例,均效果好。如伴有产后恶露不绝、有血...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