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第85页
-
痛经怎么办快速止痛 食疗九方
痛经是行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发生腹痛或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妇女的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多因青年女性精神紧张而疼痛;或因郁怒,气机不利导致气滞血瘀,经血滞于胞宫,排出不畅而疼痛;或因经期感寒涉水,寒湿内侵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滞,排出不畅而疼痛;或因平素体弱,气血不足,行经后气血更虚,而致胞脉失养引起痛经。 痛经大多于月经前l、2天出现,常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也放射至阴道、肛门及腰骶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尿频、便秘或腹泻等症状;疼痛剧烈时,可有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出冷汗,甚至昏厥的...
-
痛经以“少腹逐瘀汤”即可取效
余某,女,15岁,学生。诉:腹痛2日。患者经水适来2日,少腹隐痛连及胃脘,饮食俱废,夜不能安;语声低微,面色白光白、口唇色淡无华、舌体胖质青黯苔白。笔者窃思之,痛经为临床所常见,不外气滞、寒凝、血瘀及血虚而已,观其面色白光白、舌质青黯苔白可知寒凝血瘀,以“少腹逐瘀汤”即可取效。 再仔细询问得知:该女14岁初潮,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适中、色淡,少腹坠痛,休息及局部热敷后可获缓解,此次痛经尤剧。切其脉滑实有力,不禁问其平素是否有痰?答:平素晨起即吐白浓痰,近半月来不仅晨起吐痰,三...
-
治痛经偏方:痛经药膳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且随月经周期性发作的一种疾病,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多见于青年妇女,常随月经初潮发病;继发性者多有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肿瘤等: 药膳自疗对原发性痛经效果很好,对继发性痛经及有妇科器质性病变的人效果则较差,须配合药物甚至手术治疗。同时,在月经期应避免涉水及用冷水洗足或下身;不食生冷之物,保持精神愉快等。治痛经偏方 治痛经偏方:胡桃炒韭菜 【配方】胡桃60克,韭菜400克,花生油30毫升,盐2克。...
-
痛经如何选择中成药
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及腰部疼痛,用于治疗痛经的中成药很多,在选用时必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辩证选择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气滞血瘀型:经前1— 2日或在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血块排出则痛减,经净疼痛消失,伴有乳房胀痛,胸满肋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宜选用元胡止痛片、女]科得生丸、调经丸、益母冲剂、痛经口服液、痛经灵颗粒、七制香附丸、通经甘露丸等。 寒湿凝滞型: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血量少,血色紫暗,伴有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沉紧。宜选用温经丸、...
-
治疗痛经云南白药填脐 效果良好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伴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发冷、泛恶欲吐等症,并伴有月经周期而发作,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而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医治。 云南白药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土血、咳血、便血、痔疮出血、崩漏下血,支气管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等。近几年来采取云南白药填脐治疗痛经收到良好效果。 方法如下:取云南白药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敷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用热水袋...
-
艾灸肚脐可治痛经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影响工作及学习。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取神阙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肚脐中央)、关元穴(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根据施灸的部位,取0.5厘米厚、直径大约3厘米的鲜姜片,用针穿刺数孔,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取大艾炷(高约一厘米,炷底直径约一厘米)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
-
血瘀痛经服元五粉 金荞麦根
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症见经 前乳房、胸胁、小腹胀痛,经期腹 痛,痛如刀割,拒按,月经量少, 经行不畅,经色紫黑,有血块,下 血块后痛减,舌质紫暗有瘀斑,苔 白,脉弦涩沉迟。治宜行气活血, 化瘀止痛。用元胡、五灵脂研粉吞 服,效果满意。 方法:取元胡、五灵脂各9 克。按此比例取药,共研细粉。腹 痛时,每次服9克,每日服1~2 次,或行经前7天,每日服1次, 温开水送下。小腹冷痛者,用艾叶 10克,水煎分次送服药粉。 韦凯德 治痛经验方 小茴香、川芎、当归、香附各10克,吴茱萸3克,姜半夏、炒白芍...
-
化瘀止痛 李瀚治疗原发性痛经方
河南名医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处方:当归、柴胡、乌药、赤芍、香附各10克,益母草20克,川芎、桃仁、红花、川楝子、枳壳各8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经前1-2天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闷不舒,行经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四肢不温,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 创方者:李瀚 河南名医治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方 处方:肉桂、小茴香、当归、元胡、五灵脂、干姜各 8克,川芎、赤芍、茯苓各12克,甘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