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第81页
-
乳房疼痛及乳房肿块辨治心法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临床以乳房疼痛及乳房肿块为主症,且多与月经周期、情绪变化、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或伴乳头痒、痛、溢液等。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乳腺增生明显增加了癌变的危险。因此,当引起重视。 中医治疗乳房增生性疾病,本着辨证求因、从本治疗的原则。 补肾助阳、调补冲任肾气、天癸、冲任构成一个性轴,同时作用于胞宫和乳房,而肾为性轴的核心。若肾气不足,天癸不充,冲任二脉不盛,胞宫与乳房必同时受累而发病。临证可出现月经经期紊乱、经量减少或淋漓不尽、闭经、不孕等征候,也可出现乳房结块胀痛等...
-
主治缺乳方 症见产后乳汁少乳房胀痛
治缺乳经验三则 一法:取蒲公英、夏枯草各 15克,白酒1杯。前两味研粉,用 酒炒热,敷乳房上,外盖纱布,胶 布固定,每日1换。 二法:取葱白10根。洗净,捣 烂,加少许食盐,煎成饼,贴敷乳 房,每日1换,连贴敷3 H。 三法:取三棱15克。水煎2 次,混合,洗乳房,每FI洗2~3次, 以乳汁出为度。 主治:缺乳,中医辨证为肝郁 气滞型,症见产后乳汁少,乳房胀 痛,胸胁胀闷不舒,情志抑郁,苔 薄黄,脉弦细或数。 李芳明 治产后缺乳方 处方:党参20克,当归12克, 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各6克, 通草...
-
乳腺增生症见乳房胀痛 化痰散结方
治乳腺增生方 处方:生牡蛎20克,肉苁蓉12 克,瓜蒌、丹参各10克,柴胡8克, 香附、枳实、青皮、橘核、半夏、夏枯 草、炮穿山甲、三棱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主治:乳腺增生,中医辨证为肝郁 痰瘀型,症见乳房胀痛,疼痛与月经周 期、情志相关,乳房可触及肿块,质 韧,胸胁胀痛,情志不畅,喜叹息,舌 淡,苔白腻,脉弦或滑。 沈红乐 治乳腺增生症方 处方:香附、橘叶各10克,柴 胡、川芎、青皮、枳壳、赤芍、甘草、三 棱、莪术、仙茅、仙灵脾各6克。肿块...
-
右乳下筋痛硬肿 血府逐瘀汤除之
患者为38岁女性,主要病情是右乳正下缘到腹股沟,有一条“筋”鼓了起来,伴剧烈疼痛,看上起像是皮下埋了一根铁丝,长约一尺,坚硬不移,表面不红、不黑,皮色完全正常。起病时为右乳下缘至右侧少腹部痉挛疼痛,数日之内,疼痛处迅速肿起,且疼痛逐渐加剧。我问她是否受过伤?她说没有。问她疼不疼?她说疼得要命!想用手指轻轻去触触,还没按着她就哇哇叫疼,而左边一点事都没有,另外舌苔是薄白的,脉是弦的。在西医院检查,诊断为肋间神经炎,消炎药、止痛药,都没效。就这么个怪病,可以算个疑难病吧! 我看了以后...
-
妊娠腹痛 和气汤加大黄
1966年秋,一少妇妊娠腹痛,急求诊,祖父详问其苦,言其妊娠6月余,近几日来,腹痛不适,今日晨起,腹痛加重,疼痛难忍,似有临产之症。祖父问其饮食二便,知其5日内未解大便,触其腹部胀满,脉沉滑有力,舌淡苔黄腻。此乃妊娠肠腑失职,饮食糟粕难下,肠腑不通。 中医云:六腑以通为用,今肠腑积滞,治当下之。妇人正值妊娠之时,药用攻下,必碍胎元。然积滞不除,腹痛难效,甚则梗阻于肠,必以手术除之,治疗不当,胎儿难以保全。祖父思之良久,方以和气汤加大黄以图收效。 药用:当归18克,川芎3克,炒白芍12克,党参...
-
产后身痛散寒除湿为治 粥疗可止
中医认为,产后百节空虚,卫表不固,腠理不密,起居不慎,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客于经络、关窍,故见产后身痛。当以养血祛风,散寒除湿为治,介绍几则粥疗方,供选用。 雪莲乌蛇肉粥雪莲花5克,乌蛇肉、大米各lOO克,调味品适量。将乌蛇肉去皮骨,洗净,切碎,放人碗中,用淀粉、酱酒、料酒、川椒粉等淹制备用;取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后调人雪莲花、乌蛇肉等,煮至粥熟,人食盐、味精等调味,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适用于产后身痛,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等。 防风二活粥防风、独活、羌活各10克,大米100...
-
妊娠腹痛各种治疗方法
妊娠腹痛。 妊娠腹痛指在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小腹疼痛者。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血虚、气郁、虚寒等。 [方一] 黄酒500毫升,鸡蛋黄14枚。将2味同放人铝锅用小火炖煮至稠粘,待冷,在罐中备用。 本方适用于血虚妊娠腹痛。 [方二] 大红枣10枚,宁夏枸杞30克,子鸡(500克)1只。将鸡去毛及内脏洗净,与枣、杞同炖至鸡烂熟,服鸡与扬。食时可加入精盐少许调味。 本方适用于血虚妊娠腹痛。 [方三] 陈皮、木香各3克,瘦猪肉2000克。先将陈皮、木香焙脆研末备用,在锅内放食盐少许烧热后,放人猪肉片,炒片...
-
自拟止痛消结方治疗乳腺增生症
典型病例 患者,女,40岁,4月13日初诊。患者自述双侧乳房肿块、胀痛2年,与情绪有关,经前加重,曾服用其他药物效果不明显。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条索状结节;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片块状结节,质硬,压痛明显,舌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乳癖。证属肝郁痰凝。治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给予中药:柴胡10克,郁金10克,延胡索15克,莪术9克,枳壳9克,当归12克,夏枯草12克,海藻12克,昆布12克,瓜蒌30克,牡蛎30克,玄参12克。每天1剂。连服6剂后,痛减。继服14剂后疼痛减轻,肿块变软。再服14剂后复查右乳肿块...
-
乳房窜痛中药验方
张某,女,29岁,1998年3月18日初诊。 自诉:近年来右侧乳房周围阵发性窜痛,伴有憋胀感。用手扪之,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内有桃核大区域皮肤温度明显低于周围,但未扪及肿块或囊状物。自贴伤湿止痛膏无效,曾经某医用理气通络止痛之剂亦无效。别无所苦,月经正常。 此症,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虽无明显诱因,然而局部冷痛总属脉络凝滞。投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以暖肝温胃,通络止痛。 处方:当归12克,白芍12克,桂枝6克,通草6克,吴茱萸6克,细辛3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2剂,水煎服。...
-
两侧乳房胀痛 这种情况是病吗?
编辑: 我最近每次月经来之前老觉得两侧乳房胀痛,而且越痛越厉害,摸上去似乎有很多小肿块,用手按压会很痛,但月经过后又不痛了。我在网上搜了下,各种各样恐怖的说法的都有,什么乳腺增生、乳腺肿瘤等,我害怕极了,这种情况是病吗?需要怎么治疗呢? 长沙陈读者 陈读者: 女性乳房疼痛是最常见的问题,但由于症状不具特异性且可能性又太多,所以给女性同胞们带来很多困扰。 出现乳房胀痛主要有5种情况,分别是:青春期乳房胀痛、前期乳房胀痛、孕期乳房胀痛、产后乳房胀痛和人工流产后乳房胀痛。针对上述描述,属于经前...
-
当归芍药散治妊娠腹痛
妊娠腹痛是产科常见病,临床多用镇静解痉等西药治疗,病情易反复发作,效果不理想,临床用中药治疗 21例,取得了显著疗效。 资料:治疗21例中,年龄25-32 岁,妊娠3-6个月,病程3-5天。 方药:当归、茯苓各12克,白芍 20克,白术9克,川芎6克,甘草3 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21例患者中,服3剂治愈者18例,服5剂治愈者3例,治愈后的孕妇,再无复发,安全度过妊娠期。 体会:妊娠腹痛,一般由脾胃虚弱,肝气郁滞,气血不调而引起。因此,在治疗中以健脾、调理气血,敛阴止痛为主。方中当归味甘辛,补...
-
产后疼痛小方法改善经前紧张症
育龄妇女到医院妇科看病时,医生总要问及病人的末次月经日期。因为这一点,是推算停经时间、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诊断早期妊娠 育龄期的妇女,平时月经规则,一旦月经过期10天以上,多数应疑为妊娠。 诊断宫外孕 宫外孕患者大多有6周左右的停经史,此时结合期临床症状和体征,则可及时诊断和处理。 推算预产期 末次月经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即为预产期,确定预产期后,可为正常的分娩作好各方面的准备。 诊断病理妊娠 从末次月经算起,若妊娠28周前终止者称为流产;于37周前终止妊娠,为早产,所生婴儿为早产儿;妊...
-
乳房疼痛有哪些原因呢
一般来讲,如果乳房部出现突然的、持续性的、比较剧烈的疼痛,且伴有明显触痛者,则考虑为乳房部的各种急性感染性疾患;如局部出现搏动性疼痛,则可能为局部已化脓。如果乳房部疼痛为发作性的,且常月经前乳房开始疼痛或经前疼痛加重,经后可缓解或消失,则考虑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疼痛为胀痛或针刺样,有时可牵及同侧腋下或肩背部,局部有轻到中度触痛者,则考虑为增生性病变。 如果哺乳期乳头部剧烈疼痛,乳头裂开,则可能为乳儿吸吮咬伤乳头或吸吮姿势不正确而造成的乳头皲裂。如果乳房部疼痛仅为轻度隐痛或钝痛,发作无明显规律性,仅为偶发或阵发,有些...
-
乳痛症主要是怎么回事
有这样一些患者,她们前来就诊时,主要以乳房疼痛为主诉,经医生检查,乳房内触不到具体的肿块,或只有轻度腺体增厚感,我们将其称为乳痛症。乳痛症常可见于未婚或已婚未育的青年女性,只表现为月经前乳房胀痛,月经后乳痛缓解,无乳房肿块。因此,有学者认为,乳痛症属女性的生理改变,是乳房作为卵巢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随月经周期中激素的变化而发生的生理反应,不需特殊治疗,随着其结婚、妊娠、哺乳等一系列生理环境的变化,乳痛症常可在几年内自行缓解。也有学者认为乳痛症是乳腺增生病的早期表现,由于内分泌激素的失衡,乳腺组织在月经周期中发生增生...
-
乳房疼痛的中医治疗
在女士中有 10%左右的人,在不同时期内出现乳房疼痛,尤其是青年女士,在月经来潮之前或行经期间,乳房出现胀痛或剌痛,轻者尚能承受,严重者痛得难以忍受,直接影响到工作和生活。而部分女性,在哺乳期间,亦出现乳房疼痛。 中医认为,乳房属肝,肝善舒畅,人一旦情绪不佳时,则易郁闷伤肝,致使肝气郁滞,肝经受阻,从而导致气血流通不畅,出现乳房疼痛。可采用药物或推拿治疗。 中药治疗方为:当归、夏枯草、郁金、延胡各15克,白芍、柴胡、香附、枳壳、厚朴花各12克,青皮、甘草各8克,丹皮 10克。水煎服,每日 1剂,于经前一周服用。...
-
乳房胀痛 介绍几种中医外治法
很多女性朋友每到经期前,会有乳房胀痛的感觉,有的还很严重,门诊上因此症就医的朋友也不少。河南省中医院乳腺科张卫红主任医师说,中医认为乳房胀痛是肝气郁结造成的,多数患者或是因为工作、学习压力过大,或是其他原因情绪郁闷,不稳定等。大部分发生在经前3~5天,有些人还伴有头痛失眠、烦躁、下腹胀痛等。若不及时处理,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其他病变,如乳腺增生、囊肿等。 中药治疗主要采取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方法,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治疗。除了中药内服,张卫红主任医师还介绍了几种中医外治法: 中药敷渍:将温散...
-
治闭经痛经方 外阴瘙痒经验方
治闭经方 处方:桑椹15克,鸡血藤12 克,红花3克。上药加水和少许黄酒 煎煮,取药液分3次温服,每日1 剂。 主治:闭经,中医辨证为肾瞧血 瘀型,症见月经停闭,腰酸腿软,少 腹坠胀,舌有紫点,苔自,脉沉细涩。 治痛经方 处方:丹参60克,制香附30 克,炒小茴香15克。共研成粉,混匀备用,于经前、经后,早晚各取黄酒少许冲服药粉9克。 主治:痛经,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症见经前乳房胀,胸胁、小腹胀痛,月经量少,经行不畅,经色紫黑,舌紫暗,少苔,脉弦。 程龙 治外阴瘙痒经验 方法:取苦参、白芷各30...
-
乳痛症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这样一些患者,她们前来就诊时,主要以乳房疼痛为主诉,经医生检查,乳房内触不到具体的肿块,或只有轻度腺体增厚感,我们将其称为乳痛症。乳痛症常可见于未婚或已婚未育的青年女性,只表现为月经前乳房胀痛,月经后乳痛缓解,无乳房肿块。因此,有学者认为,乳痛症属女性的生理改变,是乳房作为卵巢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随月经周期中激素的变化而发生的生理反应,不需特殊治疗,随着其结婚、妊娠、哺乳等一系列生理环境的变化,乳痛症常可在几年内自行缓解。也有学者认为乳痛症是乳腺增生病的早期表现,由于内分泌激素的失衡,乳腺组织在月经周期中发生增生...
-
调经止痛玫瑰花茶
对于女性朋友而言,每个月的“那几天”,常常被情绪低落、小腹疼痛等不适困扰着,此时不妨喝点味甘微苦、性温,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淤、调经止痛功效的玫瑰花茶。 玫瑰花药性温和,具有镇静、安抚、抗忧郁的功效。经期情绪低落的朋友不妨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放入15克玫瑰花,加入开水,浸泡5分钟后即可代茶饮用。当然,在饮用时您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入冰糖或蜂蜜。 中医认为,面色红润与否与人体气血关系密切,而玫瑰花茶具有行气活血、调和脏腑的功效,经常饮用不仅能够让黯淡的面色逐渐红润起来,对面部一些色斑也有明显的...
-
月经期则阴部坠胀疼痛 丹栀八味逍遥散加减
1992年5月,平遥城内潘某,24岁,中午门诊。诉其每月经期,则阴部坠胀疼痛,甚时痛如刀割,胀如坠石。经来血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常伴有胸肋、乳房胀满疼痛。其形消体瘦,烦躁易怒,经来更加情绪不畅,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多眠。察其舌淡苔白,脉沉而弦。 余诊以气滞血瘀,肝郁不舒。立方以丹栀八味逍遥散加减。 处方:当归15克,炒白芍12克,云苓10克,焦白术15克,柴胡6克,薄荷5克,丹皮9克,栀子9克,香附6克,枳壳6克,川郁金9克,川牛膝10克。3剂水煎服。 患者药后有血块排出,但前阴胀痛...
-
乳房红肿热痛怎么办?
红肿热痛是典型的炎症的临床表现,如果乳房部出现了红肿热痛,则很大可能是患了乳房的炎症性疾病,如急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等。此外,还需警惕炎性乳癌的可能。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常发生于哺乳期,发病前常有乳头皲裂或乳汁淤积史,乳房部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多伴有明显的发热等全身症状,成脓后可自行溃破或切开排脓,脓出则红肿热痛消退;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生于非哺乳期,发病前常有乳头溢液史,乳房部肿块,继之局部红肿热痛,其疼痛往往不十分剧烈,且全身症状不明显,后期肿块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