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第78页
-
带状疱疹出疹期以利湿通络为先 后遗神经痛以活血止痛为重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其中疼痛在疱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全国名中医张炳厚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其学术特点为“创用类方,善用虫药”,擅长治疗痛证及各种肾病,临证经验丰富,今介绍其分期治疗带状疱疹经验如下。 疹前期以清热凉血为要 《圣济总录》言:“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带状疱疹病机与其相似。疹前期主要以皮肤疼痛为主,...
-
旋覆花汤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旋覆花汤出自《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篇:“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肝着是感受外部阴邪,肝脏受邪,邪气使凝固之血内着于肝,疏泄失职,经脉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所致。其证可见,胸胁痞闷不舒、胀痛、刺痛。若以手按揉或捶打患部,可使气机舒展,气血运行暂时通畅,则稍舒。病在气分时,热饮可使气机通利,固可缓解。若致经脉凝瘀,则治以旋覆花汤。 原书记载旋覆花汤组成及煎服法:“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右三味,以水三升,煎取一升,顿服之。&r...
-
带状疱疹伴神经痛 采用中药治疗详解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一种同时损及神经和皮肤的非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人体神经细胞中,正常人平时不会发病,只有当人体因患慢性疾病、感冒、过度疲劳或遭受精神创伤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容易发病。祖国医学中将此病称为缠腰火丹,又名火带疮,俗称缠腰龙、蛇丹、蛇串疮。本病多发于春秋两季,其他季节也可散发。 本病是由病毒侵犯周围神经而引起该神经支配区出现成簇水疱,同时伴有神经痛的一种疾病。水疱绿豆大小或黄豆大小不等,基底发红,间有血疱或脓疱,排列成带状,各簇集水疱之间皮肤正常,附近淋巴结常肿大。...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施以灸法
当急性带状疱疹接受治疗后,皮损基本恢复,但受损皮肤节段遗留下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样痛,严重者影响患者休息(睡眠)、情致、精神状态等,且持续超过一个月者,即可定义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常见、最为严重的带状疱疹并发症之一。究其原因与受损皮肤的神经轴突外露,出现生物电流短路;或疱疹发病早期治疗方法不当(不及时),致病毒残余作怪有关。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当属于中医“蛇丹愈后痛”范畴。由于患者平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停滞、蕴化湿热搏结肌肤,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化火循...
-
带状疱疹后遗痛雄黄蒜泥疗 胆汁治斑秃
雄黄蒜泥疗 带状疱疹后遗痛 雄黄30克,独蒜60克,雄黄粉研成细末, 蒜捣烂如泥,二药拌匀,甩白纸包裹搓成条状, 阴干备用。使用时,将其用少量纯净水磨成浆 汁,外敷患处,每天两次。连用数次后疼痛会明 显减轻。 本方中,雄黄能解毒杀虫、收疮止痛;大蒜 有解毒杀菌、消肿止痒作用。二味合用具有更强 的消肿止痛、解毒敛疮功效。此方对疱疹初期、 水疱未破溃者最为适宜。如能配合内服抗病毒 药、营养神经的药物,疗效更佳。 (张蕾) 猪 胆 汁 外 涂 治 斑 秃 斑秃是以头发突然成片脱落 为特征的常见病。 轻拉...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从气滞血瘀论治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除了疼痛外,还常伴情感、睡眠及生活质量的障碍。迄今为止,西医治疗方面仍未找到一种长期控制的方法。 国医大师禤国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皮肤病临床工作。在临床上,禤国维辨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屡获奇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从气滞血瘀论治 禤国维认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本虚标实为主,主要是感受毒邪,湿、热、风、火郁于心、肝、肺、脾,日久耗伤气血,或患者素体禀赋不足,导致经络瘀阻...
-
风池穴临证治带状疱疹 斑秃背痛
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于头部髓海之下,与阳维脉相连,既可以疏风解表,清头明目,又可充溢髓海,和解少阳。在临证过程中,根据配伍变化,应用风池定治疗不同的疾病,其操作手法不尽相同,但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选取临证治疗中颈椎病、头痛、煤气中毒、斑秃、腰痛五则验案,对于病因病机、治法特点加以剖析。 2 病案举例 2.2带状疱疹后遗症 赵某,女,50岁,2005年2月23日初诊。诉带状疱疹6月余,遗留鼻尖部,额部痛3月余,头顶痛,寐差,脉沉弱,少苔。经辨证后,选穴风池、四神聪、神庭、印堂、四白...
-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疼痛之脉案
该患者前曾因下肢疼痛、行走不便来诊,就诊期间出现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患者在当地医院治疗一月后疱疹结痂,再来门诊就诊。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在发病72小时内及时治疗,疼痛程度会明显减轻,出现后遗神经痛的概率也会大幅下降。兹摘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疼痛之脉案。 何某,女,73岁。2013年4月2日初诊。 患者主诉带状疱疹一月余,已结痂,现遗留疼痛。大便干。 处方:柴胡15克,黄芩15克,全瓜蒌60克,红花15克,清半夏15克,忍冬藤60克,黄柏10克,生甘草10克。7剂,水煎服。 按 病位在...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首经方
仲景方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在带状疱疹的并发症中最为常见。带状疱疹后1个月仍有神经痛或复发性疼痛称为PHN[1]。中医古文献中无PHN明确病名记载,部分医家称其为“蛇丹痛”[2]。PHN好发于年老体弱者及免疫功能失调者,三叉神经受累时比较常见,且多疼痛剧烈[1]。罹患该病的患者常因剧烈疼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方组方精妙,配伍严谨,疗效显著,被众多医家广泛运用于皮肤病临床治疗中。笔者查阅文献,整理出5...
-
中药速解疱疹神经痛
近日,笔者从山东省青岛市天道中医门诊部了解到,美籍华人吴燕坤在这里治好了在美国16年也没治好的疑难病。 今年85岁的吴燕坤,居住在美国洛杉矶市。2002年6月,他不幸患上了带状疱疹,由于当时没有高度重视,治疗得不彻底,留下了后遗神经痛。每次发作时,他的左侧颈肩部都像针刺或刀割一样剧痛,有时还伴有摩擦痛,让他难以忍受。尤其是近八个月来,痛得比以前更加严重了。他的儿子就是美国的一名医生,但也爱莫能助。这些年,他在美国到处求医问药,每天都渴望有神仙下凡一解他的病痛之苦。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每天只能靠口服六粒西药...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刘云霞教授运用腹针穴位疗法
腹针配合穴位注射治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急性带状疱疹皮疹消失后遗留的持续性神经痛,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1],其易患因素有高龄、前驱症状重、皮疹重、疼痛重和免疫力低下[2]。由于疼痛剧烈,患者极易出现精神紧张、烦躁、失眠、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本文主要介绍刘云霞教授运用腹针配合穴位注射治愈PHN 1例。 1 病案资料 患者,女,60岁,因“左侧前胸、后背及腋下疼痛半年余&r...
-
淋为小便淋沥涩痛 国医大师李济仁治验
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是全国首 批500名老中医、中国百年百名中 医l临床家、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贴获得者。李老临床经验丰富,尤其 对淋证诊治独具匠心。现将李老治 淋证经验介绍如下。 李老认为,淋为小便淋沥涩痛, 因其症状不同,故有热淋、气淋、血 淋、石淋、劳淋、膏淋之分。 一、诊治经验 1.热淋 热淋治疗首选八正散,同时根 据辨证适当增减,以。肾阴虚膀胱热 为其辨证要点。急性期治疗时应以 祛邪为主,正所谓“祛邪即可安正” 也。慢性阶段若出现。肾阴虚,症见腰 痛时作,眩晕,低热,排尿不...
-
瓜蒌善治胸胁疼痛 瓜蒌能降转氨酶 瓜蒌善祛痰饮
带状疱疹疼痛和慢性肝炎导致的转氨酶升高都算得上是临床常见的顽固症状,一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一个损伤身体健康。在本草世界里,有一味中药是解决这两大难题的良将,它早在医圣张仲景的手中就是方中主药,随着后世医家的不断探索更被发掘出了多种功效。它,就是瓜蒌。 瓜蒌分为瓜蒌实和瓜蒌根两种。瓜蒌实就是全瓜蒌,一般医书介绍它们苦寒,其实全瓜蒌为甘寒,长于导痰浊下行。瓜蒌根是苦寒的,能泄热消渴,比如瓜蒌瞿麦丸。瓜蒌的两大主要功效,一个是善治胸胁疼痛,另一个是善降转氨酶。 《名医别录》中说,瓜蒌实味苦,性寒,...
-
运用雄黄蒜泥外敷 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胡佑志 带状疱疹多因肝气不舒,郁久导致肝胆火盛;或因湿热内蕴,热毒搏结肌肤而成。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雄黄、蒜泥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一定治疗效果。 处方:雄黄30克,独头蒜60克。雄黄粉研成细末,独头蒜捣烂如泥,二药混合搅拌均匀,用白纸包裹搓成条状,阴干备用。使用时,取适量雄黄大蒜泥用少量清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早晚各外敷1次,连续敷5日即可止痛。对疱疹初期、水疱未破溃者最为适宜。 方中雄黄能解毒杀虫、收敛止痛;大蒜则有解毒杀...
-
黄瑾明治带状疱疹后遗痛经验
国医大师黄瑾明系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黄瑾明推崇综合疗法治百病,熟练运用各种壮医特色疗法治疗疑难杂病。笔者有幸随黄瑾明临证,发现其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攻补兼施,中医和壮医结合,内治和外治并举,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结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现将黄瑾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总结如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一个月以上的慢性神经痛综合征,是带状疱疹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PHN好发于老年及体质虚弱者,临床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
-
忍冬藤外洗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孔某,女,53岁,2014年8月9日初诊。2个月前,左上肢发生几处红色皮损,内有较多粟粒大小丘疱疹簇集分布,痛剧。某院予更昔洛韦、维生素B1、甲钴胺等注射内服,阿昔洛韦乳膏、氧化锌洗剂等外搽,皮疹虽干涸结痂消退,但遗留神经痛症状基本未减,呈阵发性,甚时如针刺汤泼火灼,难以忍受,晚间需服止痛药方能入眠几小时。查见患处皮肤色红,触之有灼热感。舌质红,苔黄,脉数。 诊为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证属皮疹处热毒未得及时清解,蕴结而发。患者因受疼痛折磨不愿再服药,应取较大剂量且具治疗作用的清热解毒止痛中药外洗,为较好疗法...
-
治脚垫 足跟痛 鸡眼足癣方
治鸡眼方 处方:生石灰30克,糯米20克。用法:生石灰加冷水100毫升冲泡,1天后滤出石灰水。将 20克糯米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即可使用,可供数次使用。用时将浸泡过石灰水的糯米2~6 粒敷在鸡眼上,用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1次,直至鸡眼除尽。一般在7日内可显效。功效:解毒蚀腐,收敛止血。主治鸡眼。 梁世贤 葱内膜除鸡眼 先将脚放在热水里泡15-20分钟,然后用剪刀将鸡眼周围的坏死白皮剪掉,再用带浆的葱皮擦鸡眼口周围,最后将葱内膜贴到鸡眼口上。为防止葱掉下来,可用橡皮膏将其固定住。隔一天重复一次。 治脚垫...
-
痤疮伴炎性暗红结节时有痛痒 中医处方
炎症性痤疮 患者,女,26 岁。2006 年 3 月 9 日初诊。主诉: 面部痤疮 3 年,加重 1 年余。面颊、下颌痤疮明显布散突起,并伴炎性暗红结节,时有痛痒。问诊患者有月经不规则出血、痛经、便秘等症,很易辨为血热瘀滞之象。但观前医处方多以气血两清为主,可见辨证之中必有不周之嫌。末次月经 2006年 2 月 20 日。刻诊: 倦怠乏力,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舌质淡、苔白浊腻,脉沉濡。 处方: 炮附片 6 g,苍术 15 g,白术 15 g,黄芪 15 g,厚朴 6 g,徐长卿1 5 g ,佩...
-
小儿肠痉挛腹痛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小儿肠痉挛又称肠痉挛腹痛、痉挛性肠绞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机能性腹痛。其临床表现为健康的小儿突然发生以脐周为主的阵发性、间歇性腹痛,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不等,严重者可就地翻滚。经反复发作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腹痛可不再出现。个别患儿腹痛反复发作,可迁延数日。在腹痛时观察腹部,多见肚子鼓起,但用手触之感觉柔软,没有固定压痛点,也没有包块。腹痛常在排便或排气后自然缓解或消失,腹痛间歇期间又找不到异常的体征,这是本病的主要特点。该病婴儿至学龄儿童均可发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