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第84页
-
痛经怎么办快速解决 刘寄奴治疗方
刘寄奴性温、味苦,入心脾二经,专入血分,临床多用于经闭不通,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等症。其苦能降泄,温可通行。笔者近来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入刘寄奴治疗痛经,效果满意,现简介如下: 米某,女,32岁。患痛经2年,每于月经前小腹坠胀疼痛,脘腹怕凉,如敷冰感,四肢不温,面黄,靠口服或肌注止痛药物止痛,每月发作,十分痛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紧。证属:瘀阻冲任,寒客厥阴。治宜祛瘀通络,温经散寒。处方:刘寄奴20克,肉桂6克,桂枝9克,灸甘草6克,饴糖15克,白芍20克,炒灵脂12克,生蒲黄20克,生姜10克,大枣6枚。...
-
脾肾两虚型痛经 江淑安经验方
处方: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5克,人参10克,菟丝子10克,枸杞15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丹参20克,当归15克,鸡血藤30克,甘草6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分3次服,连服20剂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说明:经闭又称闭经或不月,是指女子超过18岁月经未来(原发性闭经)或来经后又中段三个月以上不来者(继发性闭经)。在临床上分虚证、实证两种,本方是专门针对虚证。如属继发性闭经,如每月月经来潮时而无经来,却出现乳房、少腹胀满者,可于方中加入桃仁10克,红花6克或三菱1...
-
痛经不怠 药膳调治
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也是特殊的时期,女性在这时候身体会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一些症状的困扰,尤其是痛经。如何益气养血、活血散寒,远离痛经?中医药膳调理是不错的方法,以下介绍治痛经药膳五款。 一、杞子山药蒸鸡 材料:枸杞子10克,鲜山药0.15公 斤,芸豆50克,雌仔鸡1只,食盐、 葱、生姜各适量。 做法:将芸豆泡软;山药去皮、洗 净、切块;仔鸡宰杀、洗净、飞水、切 块。三者同放人盆中,加入枸杞子、 葱、姜、盐、料酒及清汤适量,封口。上 笼蒸熟服食,每周1~2剂。 功效:可养肝益精,健脾养血,适 用于肝...
-
虚寒痛经饮茴香汤
痛经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 间,小腹或腰骶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 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厥冷,泛恶 呕吐,舌淡,苔白,脉沉迟等。中医辨证 为虚寒型。中医认为,小茴香为温里药, 功能温中散寒行气,乃小腹至阴之要品; 生姜亦为温里药,能祛寒湿,治疗腰下冷 痛,温经散寒,故可用于虚寒型痛经。采 用小茴香、生姜治疗本病,疗效满意。 方法:取小茴香、生姜各10克。每 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3~5剂, 月经前3日及经期服用。每次月经来潮均 按此法治疗,可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经期忌食生冷食物,避免受凉。 朱东海...
-
排卵期腹痛 温经止痛自拟山楂瓜子丸加减
排卵期腹痛是女性的一种生理性疼痛,主要是因为排卵时卵泡及出血刺激腹膜引起的,多为一过性的轻微疼痛,故不需特别治疗。但对于严重的排卵期腹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应给予治疗。目前认为,排卵抑制法是治疗排卵期腹痛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很多患者不易接受,并且门诊有很多患者未能得到很好地治疗。为此,我们自拟山楂瓜子丸加减治疗排卵期腹痛,取得较好效果。 典型病案 患者,女,32岁,已婚育1男,带环2年,发现月经中期起腹部疼痛,至经前自行消退,疼痛呈持续性钝痛,伴冷汗,面色苍白,每月如此,反复不已,长达10年之久,多次...
-
痛经 中医外治五法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剧烈疼痛、腰酸、甚至恶心、呕吐的现象,它是妇女的常见病。痛经总会给女性带来许多烦恼,严重的会直接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药膏外敷法:丁香、吴茱萸、细辛、延胡、乳香各等份,研末和匀,以适量益母萆膏调成软膏。一般在月经周期前5 天开始治疗。取麦粒大小药膏,置于2~2厘米大小的胶布上,贴于关元穴(脐下3寸处),1-2天换1次,经行3天后停用。 白药填脐法:云南白药适量,38度以上中高度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同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 分钟,...
-
痛经不愈“白药”敷脐
痛经为女性常见病症。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因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医治。 云南白药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解毒?削中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疮出血、崩漏下血,支气管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等。近几年来,笔者采取云南白药敷脐治疗痛经,收到良好效果,方法如下: 取云南白药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敷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 每次10-15分钟,每日换药,连续3-5天。在行经前后 或经期均可使用。 云南昆明...
-
治痛经复方丹参片
复方丹参片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病的常用中成药,近年来用于治疗妇女痛经,取得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经来腹痛,多因气滞血瘀,血脉不通,不通则痛。而复方丹参片中的丹参通脉养血、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三七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和营通脉、通经止痛;冰片辛香走窜,开通诸窍、理气止痛。三药合用,既能活血养血,又可行血祛瘀,促使经血通畅,通则不痛。 凡是患有痛经、月经不调的女子,在月经来潮前约10~15天,每天服复方丹参片两次,每次3片,服到月经来的第一天停止,连服三个月经周期。如果没有服过复方丹参片,出现痛经时,可...
-
痛经 中药5剂治愈
李某,女,18岁,2009年8月3日初诊。月经周期正常,经前腰痛,乳房胀,7天净,经期腹坠痛,甚必服止痛片,大便稀,腹凉喜温,恶心,初诊时为月经来潮第二天,舌正常,苔白,脉滑。证属脾虚气滞血瘀,治宜健脾益气,活血祛瘀。处方:益母草15克,桃仁、红花各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川楝子10克,当归15克,五灵脂10克,延胡索15克,乌药15克,小茴香8克,党参15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薏苡仁30克,桂枝10克,蒲黄10克,半夏6克,生姜2片,莲子肉30克,黄芪15克,山药20克。5剂,水煎服。 5剂...
-
几则药粥方 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介绍几则药粥方,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 元胡止痛粥:元胡、白芷、益母草、红花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经前3~5天服用,连续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