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痛 第84页

痛 第84页

  • 治痛经 治坐骨神经痛

    治痛经 治坐骨神经痛

      当归、茯苓各10克,白芍、吴茱萸各12克,川芎、白术、附片各9克,丹皮、泽泻各7克,甘草6克。共研为极细末,装入干净瓶内备用。第一个月使用时每次取1克,每日2次,于饭前1小时温开水冲服,每周用3~4天;第二个月于经前2~3天服。一般3个月为1个疗程。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郭旭光   治坐骨神经痛   桂枝、葛根各12克,白芍24克,甘草5克,茯苓15克,苍术10克,生姜、大枣各6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李祥农...

  • 痛经“不荣则痛”“不通则痛”

    痛经“不荣则痛”“不通则痛”

    又“倒霉了”,每个月的那几天,对小玲来说简直就是“世界末日”,什么也干不了,只能躺在床上用热毛巾捂肚子。上学时,妈妈对她说:“结了婚就好了”;工作后,同事说:“生完孩子就好了”。 现在,已经生过宝宝的小玲,每个月还是要靠止痛药来止痛经,但妇科专家指出,痛经不能一味忍,它可能还提醒你某些妇科病,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发生。 中医分析: 肝肾亏损气血不畅 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曹晓菊分析指出,中...

  • 闭经 痛经(来月经时腹痛)

    闭经 痛经(来月经时腹痛)

    闭经(少女18岁后和非怀孕妇女两月以上不来月经) 干茄子片*半斤,炒黄磨成粉,黄酒送服,1日2次,1次3钱,服完可愈。 痛经(来月经时腹痛) 干丝瓜筋 1次半两,烧一碗汤服,1日2次,7天痊愈。...

  • 痛经怎么办快速解决 刘寄奴治疗方

    痛经怎么办快速解决 刘寄奴治疗方

      刘寄奴性温、味苦,入心脾二经,专入血分,临床多用于经闭不通,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等症。其苦能降泄,温可通行。笔者近来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入刘寄奴治疗痛经,效果满意,现简介如下:   米某,女,32岁。患痛经2年,每于月经前小腹坠胀疼痛,脘腹怕凉,如敷冰感,四肢不温,面黄,靠口服或肌注止痛药物止痛,每月发作,十分痛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紧。证属:瘀阻冲任,寒客厥阴。治宜祛瘀通络,温经散寒。处方:刘寄奴20克,肉桂6克,桂枝9克,灸甘草6克,饴糖15克,白芍20克,炒灵脂12克,生蒲黄20克,生姜10克,大枣6枚。...

  • 脾肾两虚型痛经 江淑安经验方

    脾肾两虚型痛经 江淑安经验方

      处方: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5克,人参10克,菟丝子10克,枸杞15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丹参20克,当归15克,鸡血藤30克,甘草6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分3次服,连服20剂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说明:经闭又称闭经或不月,是指女子超过18岁月经未来(原发性闭经)或来经后又中段三个月以上不来者(继发性闭经)。在临床上分虚证、实证两种,本方是专门针对虚证。如属继发性闭经,如每月月经来潮时而无经来,却出现乳房、少腹胀满者,可于方中加入桃仁10克,红花6克或三菱1...

  • 痛经不怠 药膳调治

    痛经不怠 药膳调治

    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也是特殊的时期,女性在这时候身体会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一些症状的困扰,尤其是痛经。如何益气养血、活血散寒,远离痛经?中医药膳调理是不错的方法,以下介绍治痛经药膳五款。 一、杞子山药蒸鸡 材料:枸杞子10克,鲜山药0.15公 斤,芸豆50克,雌仔鸡1只,食盐、 葱、生姜各适量。 做法:将芸豆泡软;山药去皮、洗 净、切块;仔鸡宰杀、洗净、飞水、切 块。三者同放人盆中,加入枸杞子、 葱、姜、盐、料酒及清汤适量,封口。上 笼蒸熟服食,每周1~2剂。 功效:可养肝益精,健脾养血,适 用于肝...

  • 虚寒痛经饮茴香汤

    虚寒痛经饮茴香汤

    痛经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 间,小腹或腰骶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 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厥冷,泛恶 呕吐,舌淡,苔白,脉沉迟等。中医辨证 为虚寒型。中医认为,小茴香为温里药, 功能温中散寒行气,乃小腹至阴之要品; 生姜亦为温里药,能祛寒湿,治疗腰下冷 痛,温经散寒,故可用于虚寒型痛经。采 用小茴香、生姜治疗本病,疗效满意。 方法:取小茴香、生姜各10克。每 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3~5剂, 月经前3日及经期服用。每次月经来潮均 按此法治疗,可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经期忌食生冷食物,避免受凉。 朱东海...

  • 耳内塞棉球能治痛经吗?

    耳内塞棉球能治痛经吗?

      最近在微博上风靡一种说法,女性痛经有个简单止痛方法,耳朵眼里塞个酒精棉球就可止痛。如果处理时机正确,五分钟解决问题。药店卖的那种棉球正好。解决不了再吃药。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针灸科主任高建芸指出,这种治疗痛经的方法并没有听过,具体功效如何,还不清楚。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诱因主要是气滞血瘀、寒气、阳虚或是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的。具体治疗有很多,可以中医调理、针灸或是拔罐。中药调理以理气活血为主,加一些温阳驱寒的药物。气滞血瘀的,可以吃益母红糖,如有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建议调理肝肾。   ...

  • 排卵期腹痛 温经止痛自拟山楂瓜子丸加减

    排卵期腹痛 温经止痛自拟山楂瓜子丸加减

    排卵期腹痛是女性的一种生理性疼痛,主要是因为排卵时卵泡及出血刺激腹膜引起的,多为一过性的轻微疼痛,故不需特别治疗。但对于严重的排卵期腹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应给予治疗。目前认为,排卵抑制法是治疗排卵期腹痛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很多患者不易接受,并且门诊有很多患者未能得到很好地治疗。为此,我们自拟山楂瓜子丸加减治疗排卵期腹痛,取得较好效果。 典型病案 患者,女,32岁,已婚育1男,带环2年,发现月经中期起腹部疼痛,至经前自行消退,疼痛呈持续性钝痛,伴冷汗,面色苍白,每月如此,反复不已,长达10年之久,多次...

  • 四种方法可治疗痛经

    四种方法可治疗痛经

      有人曾调侃道:如果男人也如女人般得承受每月的例假、痛经和生孩子的痛苦,那么女人也愿意在外奋斗买车养房。虽是愤慨之言,但也道出了女性痛经折磨人的痛苦。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壮医科李婕医师表示,“春冬交替的时候,很多女性为了漂亮,过早的换上短衣低腰裤,肚子受寒更易引起痛经。”痛经应该怎么办?有四种方法可供选择。   中药处方   网上中药方不可全信   一名网友在某论坛上分享了治好了她多年的痛经的中药方子。方子如下:1、泽兰10克、艾叶6克、红糖30克,煎服一日三次,服3~...

  • 尉中民方治经行腹痛 月经量少

    尉中民方治经行腹痛 月经量少

    尉中民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四大经典”国家级教学团队《金匮要略》课程首席教授,从医 40 余年,擅治月经不调、带下病、不孕不育等妇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2 典型病例 2.3 经行腹痛 案例 3:患者,女,52 岁,2014 年 3 月 22 日初诊。 经期下腹部和下肢胀痛,无水肿,月事不规律、4~6个月来潮 1 次。近日腹痛、腹胀有所加重,伴心悸、气短、乏力,情志不舒时症状更甚。现患者饮食尚可,大便每日 1~2 次,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

  • 痛经 中医外治五法

    痛经 中医外治五法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剧烈疼痛、腰酸、甚至恶心、呕吐的现象,它是妇女的常见病。痛经总会给女性带来许多烦恼,严重的会直接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药膏外敷法:丁香、吴茱萸、细辛、延胡、乳香各等份,研末和匀,以适量益母萆膏调成软膏。一般在月经周期前5 天开始治疗。取麦粒大小药膏,置于2~2厘米大小的胶布上,贴于关元穴(脐下3寸处),1-2天换1次,经行3天后停用。 白药填脐法:云南白药适量,38度以上中高度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同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 分钟,...

  • 痛经不愈“白药”敷脐

    痛经不愈“白药”敷脐

    痛经为女性常见病症。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因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医治。 云南白药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解毒?削中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疮出血、崩漏下血,支气管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等。近几年来,笔者采取云南白药敷脐治疗痛经,收到良好效果,方法如下: 取云南白药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敷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 每次10-15分钟,每日换药,连续3-5天。在行经前后 或经期均可使用。 云南昆明...

  • 治痛经复方丹参片

    治痛经复方丹参片

    复方丹参片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病的常用中成药,近年来用于治疗妇女痛经,取得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经来腹痛,多因气滞血瘀,血脉不通,不通则痛。而复方丹参片中的丹参通脉养血、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三七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和营通脉、通经止痛;冰片辛香走窜,开通诸窍、理气止痛。三药合用,既能活血养血,又可行血祛瘀,促使经血通畅,通则不痛。 凡是患有痛经、月经不调的女子,在月经来潮前约10~15天,每天服复方丹参片两次,每次3片,服到月经来的第一天停止,连服三个月经周期。如果没有服过复方丹参片,出现痛经时,可...

  • 痛经 中药5剂治愈

    痛经 中药5剂治愈

      李某,女,18岁,2009年8月3日初诊。月经周期正常,经前腰痛,乳房胀,7天净,经期腹坠痛,甚必服止痛片,大便稀,腹凉喜温,恶心,初诊时为月经来潮第二天,舌正常,苔白,脉滑。证属脾虚气滞血瘀,治宜健脾益气,活血祛瘀。处方:益母草15克,桃仁、红花各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川楝子10克,当归15克,五灵脂10克,延胡索15克,乌药15克,小茴香8克,党参15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薏苡仁30克,桂枝10克,蒲黄10克,半夏6克,生姜2片,莲子肉30克,黄芪15克,山药20克。5剂,水煎服。   5剂...

  • 当归粥防治痛经药粥

    当归粥防治痛经药粥

      当归粥   材料当归1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当归煎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红糖共煮成粥。   用法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1~2次,温热服。   本品行气养血,活血止痛。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经血量少、色淡质稀。   姜艾薏苡仁粥   材料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先将干姜、艾叶煎水取汁,然后加入洗净的薏苡仁煮粥。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   本品温经化瘀,散寒除湿。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症见经前或行经期少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行量...

  • 痛经验方 红糖辨证选用

    痛经验方 红糖辨证选用

    痛经是困扰中青年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轻者尚能忍受,重则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必须卧床休息,甚至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蒲辅周老中医为中医界泰斗,治疗痛经常用以下验方,简单有效,都有红糖在里面,味道应该也不错,可辨证选用。 茺蔚老姜汤 茺蔚子(益母草代亦可)1两,煨老生姜1两,红糖2两。 煎取3碗,分3次热服。治疗经行腹痛,每月行经时服之,多年痛经往往亦愈。 当归艾叶汤 当归1两,生艾叶5钱,红糖2两。煎熬取3碗,分3次温服,每月经期服。...

  • 榴莲虽“臭”可以缓解痛经

    榴莲虽“臭”可以缓解痛经

      榴莲气味强烈,说它“臭气熏天”毫不夸张。但在泰国,由于其营养价值很高,榴莲常被用来当做病人、产后妇女补养身体的补品。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李惠明教授表示,榴莲性热,可以活血散寒,缓解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可以促进体温上升,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另外,用榴莲的果壳和猪骨头一起煮汤也是民间传统的食疗秘方。   李惠明教授同时提醒,榴莲虽然好处多多,却不能一次吃太多,否则容易导致身体燥热,还会因肠胃无法完全吸收而引起“上火&rdquo...

  • 月经来潮腹痛甚剧 以活血化瘀止痛为治

    月经来潮腹痛甚剧 以活血化瘀止痛为治

      “小处方”药精而力专,临症应用常可获奇效。笔者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常用“小处方”而起沉疴,现举临床医案,以飨同道。   痛经   王某,女,18岁,2008年11月3日初诊。   诉每次月经来潮,腹痛甚剧,伴恶心呕吐,腰酸,持续3~4日方可缓解,经行紫黑血块,月经周期正常。来诊时正值经期,腹痛仍剧,痛苦面容,舌质暗红苔薄白。此少女痛经,必因风寒外袭,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当以活血化瘀止痛为治。   处方:延胡索12克...

  • 中医妙方治痛经

    中医妙方治痛经

      某某女,40岁。   主诉 痛经4年余。   病史 患者4年前,因在经期服用人参、肉桂等补品后出现痛经现象,经多方求治,病情未见好转反而逐渐加重,每于经期第2天疼痛剧烈,无法工作,冷汗出,服强力止痛药也难控制,4天后症状缓解,每月如此。消炎止痛等药频用,仍未见效,痛苦异常。伴睡眠差,双足须穿袜入眠,多梦,大便干,小便调。   望诊 舌暗红、苔薄白。   切诊 左尺脉沉滑有力。   思路分析 患者经期误服热药,致血热内结,久则下肢厥冷,故舍症从脉。   辨证 瘀热内结,热深厥深。   治则 清热散结...

  • 中药泡脚水 轻松治痛经

    中药泡脚水 轻松治痛经

      女性月经期一般都会比较烦躁,尤其是患有痛经的人,经常会因此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如果您正受痛经困扰,不妨试试在家用中药泡脚,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有的适龄女性皆可以采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调理身体。但不同体质或者不同的辨证类型,在用药方面会有不同的选择。   滞血瘀型    其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因为女子以肝为本,泡脚所选药物多以入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如用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

  • 中药泡脚巧治痛经

    中药泡脚巧治痛经

    气滞血瘀型痛经主要症状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 取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10克。加入约两升水,50毫升左右的米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等药冷却至50度时连渣倒入盆中泡脚。每次泡20分钟。...

  • 几则药粥方 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

    几则药粥方 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介绍几则药粥方,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 元胡止痛粥:元胡、白芷、益母草、红花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经前3~5天服用,连续5~7天。...

  • 痛经吃什么:山楂泡水

    痛经吃什么:山楂泡水

    中医认为山楂有活血化淤行气的作用,是气滞血淤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淤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小腹疼痛,经量少,经色紫黯夹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会减轻,伴乳房胀痛,甚至伴恶心、呕吐、腹泻、冷汗淋漓。 可在经前几天用15克山楂泡水或用水煎服。或取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清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红糖250克,再熬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膏状。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吃山楂膏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服,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

  • 痛经通过穴位按摩的治疗既简便又经济

    痛经通过穴位按摩的治疗既简便又经济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多数女性都曾经历。通过穴位按摩的方法既简便又经济,可以对痛经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不妨试一下。   经前揉揉“三阴交”对于每个月月经周期较准时的女性来说,可以事先“防患于未然”。在经前一周左右时间,按摩“三阴交”穴位。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位置。方法是用一侧手的拇指指腹,揉捻对侧“三阴交”穴大约1分钟左右,...

  • 简便易行推拿按摩治痛经

    简便易行推拿按摩治痛经

    女性的原发性痛经十分常见。对于痛经的治疗,一般是通过服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事实上,推拿按摩对痛经也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无副作用,简便易行。 1.叩打腰骶部 按摩方法:用双拳以适中的力量轻轻叩打自己的后腰及骶骨部位,速度均匀,左右交替,以一分钟 100次频率进行,叩至微热为度。 功效:中医把月经称之为“天癸”,天癸实际上就是肾精,腰为肾之府,故叩打腰骶部能起到补肾填精的作用,达到止痛调经的效果。 2.揉按太冲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之中点处),以...

  • 指压“妇科三阴交”治痛经:女三里穴

    指压“妇科三阴交”治痛经:女三里穴

      痛经,不知折磨了多少女性。难道除了止痛药,就没有别的方法可以缓解痛苦了吗?当然不是。   中医有一个“三阴交”穴,又称“女三里”、“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妇症甚有疗效,如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或过少,经前综合征和更年期综合征等。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有痛经问题的女性,可在平时轻轻用拇指揉按该穴,左右各指压3分钟;还可以用艾条灸疗。将从药店买回的艾条点燃放在靠近穴位处,以局部皮肤温热而不烫伤为度,每...

  • 痛经的中医辨证治疗

    痛经的中医辨证治疗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等症,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过于前屈和后倾,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呈片状排出(膜样痛经)、盆腔炎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中医治疗,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分型治疗。 气滞血瘀: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行经量少、淋漓不畅、血色紫黯有血块,或呈腐肉片样物,压下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

  • 产后身痛 产后关节痛 温通止痛验方

    产后身痛 产后关节痛 温通止痛验方

    □ 沈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上海沈氏女科调治胎前产后诸病强调“胎前宜清”及“产后宜温”,切忌攻伐,亦不可峻补,因为这两个时期是妇女特殊易损之时,过者有害,不足亦害,以和为妥,求其平矣。 妊娠必须清热调血,使血循经,以养其胎,即“胎前宜清”。凉药首选黄芩,次用蒲公英、黄连、竹茹、栀子。忌用过凉的秦皮、龙胆草、白头翁等。 注意养胎。“胎脉系于肾,胎气载于脾”。养胎之法,重在健脾固肾,所谓&...

  •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女性痛经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女性痛经

      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伴有全身不适(如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等)的一种病症。该病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中医认为,痛经多由气滞血淤、寒湿凝滞所致,即所谓的“不通则痛”。治疗痛经不能光靠药物,还应进行按摩治疗。下面就推荐一套可治疗痛经的按摩操:   第一节 预备式:患者取平卧位,双目微闭,将呼吸调匀。将右手掌心向下,轻轻地放在下腹部,将左手叠放在右手上。静卧1~3分钟。   功效:此节操具有入静放松、调养精神的功效。   第二节 分摩耻骨: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