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第90页
-
鱼际穴的妙处 小动作 大健康
现在大型的办公商务楼及商场内一般都设有中央空调器,而且由于楼内人员进出频繁,在炎热的夏季为了维持较低的室内温度,中央空调的设定温度一般都较低,如工作人员着装少、衣服保暖性能差,长期在此种环境下工作,或从炎热的室外突然进入寒冷的室内,机体感受温差过大,非常容易患病,尤其是女性,除了全身无力、容易疲倦外,且容易产生颈肩疼痛、腰酸背痛、手足麻木、头痛、咽喉痛、神经痛、胃肠不适等症状,另外,还容易出现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经期延长、性欲减退甚至性冷淡等。这种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疾病,即叫“冷病综合征&rd...
-
扛起“沈氏针灸”大旗
王云松,男,1969年生,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高中毕业后就读余杭卫校中医士班。1990年7月毕业分配到余杭县翁梅乡卫生院(现为南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跟随余杭“沈氏针灸”第二代传人习医8年。1994年6月,取得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针灸大专学历。2007年6月,获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专升本”证书。先后晋升为针灸中医师、主治中医师、副主任中医师职称。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王云松扎根农村社区24年,先后评为余杭区名中医和余杭...
-
针灸立法之争 中医“龙”和西医“蛇”大战
美国中医立法的故事要从一位叫斯坦勃的地产大亨说起。他当时是一位65岁半退休的纽约律师,定居于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市,拥有拉斯维加斯最大赌场的地产。斯坦勃的夫人毕阿是一位高雅而传统的华裔,患有偏头痛的毛病多年,看过许多医生,也没有见好,医生告诉她是由于精神太紧张所致。 1972年夏季,斯坦勃偕夫人到亚洲旅行,在香港停留期间拜访了香港著名的针灸师陆易公。经陆医生针灸治疗,毕阿的偏头痛明显好转。同时,斯坦勃在诊所里亲眼看见了很多经针灸治疗取得神奇疗效的病例,令其难忘。而这些在他看来神奇的疗效,对陆医生来...
-
吴佩衡应用大剂附子挽危证
吴佩衡,原云南中医学院院长,四川会理县人。他从事中医教育及医疗工作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附子的应用,吸收历代医家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用药风格。他认为只要熟悉附子的药性、配伍、用量适宜、炮炙煎煮得法,在不违背辨证论治的前提下,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具他多年体验,但凡面色淡白无华(或兼夹青色)、倦怠无神,少气懒言,力不从心、动则心慌气短、自汗食少、畏食酸冷、溺清便溏、诸寒引痛、易感风寒、形寒怕冷、手足厥逆、恶寒蜷卧、喜暖向阳、多重衣被、口润不渴或渴喜热饮而不多、舌质淡(或兼夹青色)、舌苔白滑或白腻、脉象...
-
初秋该如何养生 初秋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时令
初秋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时令。此时节的气候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证。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朱镇华介绍,万物经历了夏季的茁壮成长,初秋是到了收敛生性的时候。人亦如此,需要收敛身心,达到从容平和、不急不躁的状态,将夏天向外宣散的神气慢慢收回来,收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因此应趁着秋天肺气生发,多做深呼吸,清肺气,呼吸吐纳。只有应秋天之气,让身、心、神处于“收”的状态,才是秋天该有的养生之...
-
燕麦(雀麦、野小麦、野大麦)药膳6方
燕麦,又名雀麦、野小麦、野大麦,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种子,生长分布于长江、黄河流域。燕麦是我国古老的粮食作物,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文字记载。 燕麦性味甘、平、归脾、胃、肝经。有益肝和胃之功,适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食少纳差,大便不畅等。营养研究表明,本品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每100克燕麦蛋白质的含量为14.72克,脂肪7.14克,粗纤维1.2克,钙26毫克,铁3.2毫克,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占燕麦中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北京心血管病研究中心、北京医院等20多家科研单位和医院经过...
-
梨粥 冬瓜粥 西瓜皮粥 人体大扫除
梨粥 梨3个,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后捞去梨渣,加入大米适量,煮烂成粥。趁热食用,可治小儿风热、肺热咳嗽、食欲不振、头昏等症。 冬瓜粥 冬瓜500克,去皮除瓤,切成小块,粳米100克,洗净,少许熟火腿,切成碎米状。取锅上火,放入麻油,烧热,下葱末炝锅,加入冬瓜、火腿末、清水、粳米,旺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成粥,以盐调味后食用。此粥清热、养胃、利尿,适用于暑热烦闷、消渴等症。 西瓜皮粥 西瓜皮250克,削去硬皮及残留瓜瓤,冲洗干净,切成细丁,用盐稍腌,粳米100克,洗净。取锅放入清水、西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