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 第51页

大 第51页

  • 大黄粉外敷治腱鞘炎

    大黄粉外敷治腱鞘炎

      四肢、关节部位腱鞘炎为常见病,症见红肿、疼痛。用大黄外敷效果很好。   取大黄10克(视面积大小加减剂量)研成粉末状,用白醋调和成泥糊状,敷于患处。注意白醋要随干随加,以保持大黄粉湿润。每天1次,3天为1个疗程。大黄具有凉血、泻热、行瘀、消肿作用,配合白醋软坚散结而止痛。...

  • 食疗助大龄夫妇好孕

    食疗助大龄夫妇好孕

    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35岁以上在生育上来说已经是大龄了。35岁以后,人的生育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下降。中医认为肾脏对生育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固护肾气肾精,有利于维护包括生殖功能在内的各种生理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河南省中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孙自学推荐了几款食疗方,希望对想要二胎的大龄夫妇有所帮助。 核桃红枣糊 核桃仁30克,大红枣(去核)10颗,花生30克,黑米、水适量;用豆浆机打碎制糊;每日...

  • 姚贝娜乳腺癌去世 三大原因使乳腺癌复发

    姚贝娜乳腺癌去世 三大原因使乳腺癌复发

    【话题背景】 1月16日下午,青年歌手姚贝娜乳腺癌复发病逝于深圳。姚贝娜2011年检查患有左乳乳腺癌,随后做了左侧乳房的全切手术以及整形再造手术,并接受化疗,身体在恢复中。2014年12月26日,她乳腺癌复发,癌细胞转移入大脑和肺部,随后出现昏迷,走完了她仅仅33岁的人生。这一消息让人们增加了对乳腺癌复发的关注,不少乳腺癌患者及家属前往专科医院咨询。本报记者就乳腺癌复发及预防等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A 三大原因 使乳腺癌复发 普通人是谈癌色变,乳腺癌患者却是谈复发色变。湖南省肿瘤医院乳腺...

  • 开水烫伤用大葱叶治疗

    开水烫伤用大葱叶治疗

    去年,孩子不慎打破暖瓶,被开水烫伤,我用大葱叶给他治疗,效果甚佳。 方法是遇到开水、火或油的烫伤,即掐一段绿色的葱叶,劈开成片状,将有黏液的一面贴在烫伤处,烫伤面积大的可多贴几片,并轻轻包扎,既可止痛,又防止起水泡。1~2天即可痊愈。也有的人吃饭喝汤不小心烫伤了口腔或食道,马上嚼食绿葱叶,漫漫下咽,效果也很好,不妨一试。(陈仲祥)...

  • 草本学堂吴大真 自创“民族颈椎操”

    草本学堂吴大真 自创“民族颈椎操”

    69岁的吴大真是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中医内科专家,她的锻炼方法是做民族舞蹈动作。比如蒙古舞的抖肩膀动作,有节奏地前后抖动肩膀,对颈椎很有好处;还有朝鲜舞的经典甩臂动作,甩开手臂的同时有节奏地转动手腕、脖子,弯曲膝盖,一套动作下来,活动了身体的四个部位。吴大真把这套动作称为“民族颈椎操”。 吴大真的老伴王凤岐也是名老中医。他的健康秘诀是玩核桃,手握核桃,没事在手里转转,可以按摩手掌心的劳宫穴,有助于开窍醒神。王凤岐还喜欢抖空竹,以活动全身。(陈景胜)...

  • 大柴胡汤加减治胁肋下胀痛

    大柴胡汤加减治胁肋下胀痛

      张某,女,47岁。2011年09月19日来诊。因“反复发热3月余”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乏力纳差,右上腹及胁肋下胀痛拒按,时有呕恶感,当地医院B超怀疑肝脓肿,迭用抗生素多种,体温未降至正常,病情控制不佳,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刻诊:发热,体温38℃,伴乏力纳差,右上腹及胁肋下胀痛拒按,时有呕恶感,口腔见散在黏膜白斑,口干,大便色黄质溏,日2~3次,小便可,夜寐一般。起病以来...

  • 伤口感染发炎大蒜方

    伤口感染发炎大蒜方

    如果我们平时不小心伤口感染发炎了,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我们要对伤口进行初步清洗,用生理盐水或者碘酒洗去伤口周围的污渍,以免病毒感染。盐具有氧化性,混合一定比例的水以后有很好的杀菌消毒作用,是日常生活中消毒的首选。 碘酒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生,大夫们也常常用它清洗伤口,所以,家庭常备这些还是很有必要的。 等伤口清洗完毕,这时你需要去厨房一趟,找个东西来帮忙。对了,就是大蒜。大蒜丰富的蒜蓉能快速刺激伤口附近的肌肉细胞,使其快速修复,以阻止病毒入侵。具体方法就是:取陈年大蒜,以1~2年左右为好,小心去除外皮,可以看到...

  • 急性脊髓炎中医疗法大全

    急性脊髓炎中医疗法大全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为主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本病中医诊断为“软脚瘟”。本病病变机制为津液、精血亏耗,筋脉失养,弛缓不收。   辨证分型   邪郁肺卫: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热后突然出现肢体无力,肌肤麻木不仁,或见病变由下向上扩展,四肢瘫痪,甚至舌肌...

  • 治肥大性脊椎炎经验

    治肥大性脊椎炎经验

    治肥大性脊椎炎经验方: 当归、白芍各12克,桂枝、木通各6克,狗脊、伸筋草各15 克,细辛3克,甘草5克,大枣8克。 加减:病在颈椎者,加葛根12克,姜黄10克;病在腰、骶椎者,加杜仲、牛膝各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肥大性脊椎炎患者 20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

  • 落枕怎么办 中医疗法大全

    落枕怎么办 中医疗法大全

      落枕又称失枕,多因睡眠姿势不良,睡起后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好发于青壮年,冬春两季多发。轻者数天可以自愈,重者可迁延数周不愈,影响工作和学习。   病因病理   睡眠时姿势不良,头颈过度偏转,或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均可使局部肌肉处于长时间紧张状态,持续牵拉而发生静力性损伤。   颈项背部受风寒侵袭,严冬受寒,盛夏贪凉,风寒外邪侵袭使颈背部某些肌肉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功能障碍。   常规治疗   理筋手法   手法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因按摩可很快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疼痛,往往经治疗一次,症状即减轻大半,如配合药...

  • 锁骨骨折中医疗法大全

    锁骨骨折中医疗法大全

      锁骨是有两个弯曲的长骨,位置表浅,桥架于胸骨与肩峰之间,是肩胛带同上肢与躯干间的骨性联系。锁骨呈“~”形,内侧段前凸,且有胸锁乳突肌和胸大肌附着,外侧段后突,有三角肌和斜方肌附着。锁骨骨折较常见,多发生在中1/3处,尤以幼儿多见。   常规治疗   幼儿无移位骨折或青枝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有移位骨折,虽可设法使其复位,但实际上没有很好的方法维持复位,最终锁骨总要残留一定的畸形。外形虽不雅观,但一般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婴幼儿由于骨塑形能力强,因此一定的畸形在发育中可自行矫正。无必要...

  • 治膝关节增生 大杼穴周围点刺放血

    治膝关节增生 大杼穴周围点刺放血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亦称膝关节骨质增生,临床表现膝关节疼痛,行走明显加重,老年人多见。此病患者,在大杼穴处可触到条索状肿胀或压痛。采用刺络拔罐法治疗,效果良好。   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注射针头在大杼穴周围点刺放血,并拔罐出血,2日1次,同时令病人活动膝关节,大多数病人都能即可减轻。大杼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治肩周炎方法 诊疗大全

    治肩周炎方法 诊疗大全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以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软组织损伤,简称“肩周炎”。其病名较多,因该病多发于50岁左右中老年人,故称“五十肩”。因睡眠时肩部受凉引起的称“漏肩风”或“露肩风”;因肩部活动明显受限,形同冻结而称“冻结肩”或“凝结肩”。此外,还称“肩凝风”、“肩凝症”等。   本病多因年老气血虚弱、肾精不足而产生退...

  • 利用大蒜来缓解背痛

    利用大蒜来缓解背痛

    大蒜有疏通气血的特性,它又是杀菌、消炎的常见食物,所以,背部经常疼痛的老人,可以充分利用大蒜来缓解背痛。 老人可以把大蒜制成大蒜酒,按方法每天喝一点。具体做法是:买来1千克大蒜(最好能是紫皮大蒜)和1瓶米酒(超市可买到)。先将一个准备装大蒜酒的玻璃瓶用开水烫过杀菌,并控干水分。再把大蒜剥皮去膜,剥成小蒜瓣儿。将蒜瓣儿放在玻璃瓶里,放入1瓶米酒后密封起来,存放两个月后,大蒜酒就泡成了。 背痛的老人,每晚睡前喝30毫升,连续喝一个月,就能明显改善背痛的毛病。 康时...

  • 化脓性关节炎中医疗法大全

    化脓性关节炎中医疗法大全

      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关节内感染,称为化脓性关节炎。本病最常累及膝关节和髋关节,其次为肘、肩和踝关节。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该病总因人体正气不足,邪毒壅滞关节为患。邪毒来源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   正虚邪侵,感受暑湿邪毒:夏秋之交暑湿不从正化,客于营卫,阻于分肉,复加腠理不密,与气血搏结而流注于关节。   余毒流注:疔、疮、疖、痈失于治疗或余毒未尽,或因挤压、碰撞,毒邪走散,流注于四肢关节所致。   瘀血停滞,化热成毒:因积劳过度,肢体经络受损,或因跌扑闪挫,瘀血停滞,郁而化热,热毒流注关节而发病。   症状...

  • 肱骨外上髁炎 中医疗法大全

    肱骨外上髁炎 中医疗法大全

      肱骨外上髁炎亦称肱骨外髁骨膜炎,因网球运动员较常见,故又称网球肘。是指肱骨外上髁、桡骨头、肱桡关节滑囊处无菌性炎症而言。本病属于中医学“肘劳”的范畴。   病因病理   肱骨外髁是前臂伸腕肌的起点,由于肘、腕关节活动频繁,使前臂伸腕肌起点反复受到牵拉刺激,引起部分组织撕裂或慢性炎症改变,造成组织粘连、机化、肥厚等病变。   中医认为气血虚亏、血不荣筋为其内因。临床表现为:肘外侧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做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

  • 脊髓灰质炎 中医疗法大全

    脊髓灰质炎 中医疗法大全

      脊髓灰质炎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小儿,又称“小儿麻痹症”。病情轻重差异很大,临床表现不同程度肌肉弛缓性麻痹。严重者可于急性期因呼吸、吞咽麻痹而死亡,多数患者可治愈,少数留有后遗症。发病年龄以4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夏秋是最常见的发病季节,冬春两季也有少数散发病例出现。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推行口服减毒活疫苗糖丸预防本病后,基本控制本病流行,发病率已大大下降,有不少地区接近消灭。   本病在瘫痪前属温病范畴,后期则属于“痿证”、“...

  • 脊髓炎 中医疗法大全

    脊髓炎 中医疗法大全

    脊髓炎是脊髓之病变,在中医理论中虽有“髓”之名称,诸如《难经本义》曰:“髓自脑下注手大抒;大抒渗人脊心,下贯尾骶。”对髓的解剖有所认识,但对髓病尚无专用病名。仅根据本病之临床表现,其下肢瘫痪者,一般归于“痿辟”范畴,有排尿障褥者,可诊为“癃闭”,有排便困难者,又归属于“便秘”,还未将此诸病名综合形成脊髓炎之概念中医中药秘方网搜集整理。 脊髓炎大多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或因中毒、过敏等原因...

  • 大幅降温做好关节的保暖工作

    大幅降温做好关节的保暖工作

    进入十一月,全国很多地方大幅降温。一些老病号已隐隐感到了冷天带来的困扰。专家提醒,冬季到来,滑膜炎患者要提高警惕,做好关节的保暖工作。 正常情况下,处于关节囊内层的滑膜组织,可以分泌很少量的液体,以保证关节面在磨动时更滑润,就像在机器里加润滑油一样。但当关节内部出现细菌性、物理性或是化学性刺激时,就会令滑膜发生反应,引起充血、水肿,并且渗出液体,导致关节囊膨胀、关节肿胀。久而久之,便成了慢性滑膜炎。在众多引发慢性滑膜炎的原因中,长时间的寒冷刺激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也正因如此,入冬之后,在一些医院骨科门诊中,...

  • 坐骨神经痛 中医疗法大全

    坐骨神经痛 中医疗法大全

    坐骨神经痛归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畴,临床上多技风寒湿、顽痹及筋痹等论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痹证的专论,虽然所涉及面较广,其中也包括本病在内。汉代张仲景从实践中总结出了治疗历节病、风湿痹的甘草附子扬、乌头汤等,至今仍应用于本病临床。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贼风候》中对本病症候作了明确描述:“其伤人也,但痛不可得按抑,不可得转动,痛处体卒无热。”唐宋时期,治疗方法有较大的拓展,除内服药外,还广泛采用针灸、药酒、膏摩等法,宋代又扩充虫类药物,使疗效...

  • 大杼穴治疗风湿痹证

    大杼穴治疗风湿痹证

      【穴性特点】   “杼”指织布机上的梭子,大椎骨两侧有横突隆起,形似织杼,古称杼骨,本穴在杼骨端故名大杼。本穴为手足太阳、少阳经的交会穴,能宣通太阳、少阳经气,有清热解表,宣肺定喘之功,可用于头痛及项背肌肉强痛等。   《医宗金鉴》中记载大杼主“遍身发热,疟疾,咳嗽多痰”。《针灸甲乙经》则认为:“颈项痛,不可以俯仰,头痛,振寒,瘈疭,气实则胁满,侠脊有并气,热汗不出,腰背痛,大抒主之。”大杼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骨会穴,有强筋壮骨之...

  • 脊髓空洞症 中医疗法大全

    脊髓空洞症 中医疗法大全

    中医学中无脊髓空洞症的病名,根据其临床首先表现为肌肤麻木,不知温痛,当归属于“痒证”之中,痱即废。《灵枢·热病》曰:“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隋代《诸病源候论》中,又提出风扉:“身体无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乱,一臂不随者,风痱也。”故现代有以“风痱”立名的。然而,随着脊髓空洞的发展,又可出现手及前臂肌肉软弱和萎缩,则又可归属“肉疾”之证。诚如张志聪曰:“痿者,四肢...

  • 关节扭伤大蓟治疗

    关节扭伤大蓟治疗

    大蓟粉与淀粉按1:1的比例拌匀,加温水调为糊状,摊在纱布上,四周向内折叠,置于患处,每日1—2次。伤后立即指导患者进行冷敷并抬高患肢,24小时以后开始应用本方,同时注意患肢的抬高与制动,一般3—5天疼痛及肿胀即可消失。 点评:大蓟有凉血、止血、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性味甘、苦而凉,能清热解毒,活血消痈,消肿散结。大蓟因含黄酮,故可活血散瘀、消肿,黄酮类可增强毛细血管致密度,减少毛细血管渗出,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渗出,促进吸收,消肿止痛。淀粉与大蓟所构成的高渗环境,又可借渗透作用而消除肿胀...

  • 四肢大关节疼痛酸楚麻木 治痹方

    四肢大关节疼痛酸楚麻木 治痹方

    处方:薏苡仁、白芍、当归、苍术、炙甘草各10克,麻黄、肉桂各6 克,生姜7片。 加减:关节肿胀明显者,可加革薜、通草、姜黄各10克;肌肤麻木者,可加海桐皮、稀莶草各10克;肢冷重着甚者,加附子(先煎)、干姜各6 克,细辛2克;尿赤,舌红,苔黄腻者,加黄柏10克;痹证日久,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则强直变形,舌紫,苔腻,脉细涩者,可加白芥子、制天南星、桃仁各10克,红花、地龙、全蝎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健脾渗湿,通经活络。 主治:着痹,中医辨证为湿邪痹阻型,症见四肢大关节疼痛重着、...

  • 大便秘结服莲子心

    大便秘结服莲子心

    我曾患有严重的便秘。当时,我每周才大便一两次,还经常会出现腹胀、便不出来的情况。为此,我还患上了痔疮,在大便时常会出现出血的症状。 患了便秘后,我每天都吃很多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但没有明显的效果。我还经常服用果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后便秘的症状反而越来越重。后来,我听朋友讲莲子心可治疗便秘,就每天将适量的莲子心用开水冲泡后服用。服用此药两天后,我在大便时就比以前轻松了很多。 广西桂林 唐 易 编辑提示:莲子心性寒,脾胃虚寒者应慎用此药。...

  • “谷道”按摩通大便

    “谷道”按摩通大便

    大便秘结不畅是许多老人的常见症状,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因素之一。因为经常便秘会导致浊气上扰而出现头昏脑涨、咽痛牙疼、食少腹胀等症,严重的还会引起痔疮、肛裂,长期便秘还可诱发肠癌、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保持大便的排泄通畅,是维持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之一,肛窍按摩则是中老年人保持大便通畅的一种好方法。 肛窍,指肛门部位,古称“谷道”,为大便排泄的通道,其周围布有很多重要的穴位(长强、会阴等)和奇穴(淋泉、腰奇等)。按摩肛窍,具有促进肛周血液循环,益气补肾,通便止泻的作用,可以防...

  • 治便秘妙方大麦炒面

    治便秘妙方大麦炒面

    将大麦面粉在铁锅内用文火炒熟(切勿炒焦),每天两汤匙,适当加些白糖和香油,用开水冲成一小碗糊状大麦炒面服下,每日一次,空腹服下即可。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周祖贻点评   大麦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钙、磷、铁、B族维生素和尿素等成分,营养较丰富,保健价值颇高。大麦性凉味甘,功能为健脾和胃,促进消化,除热止渴,宽肠利水,解毒敛疮,主治脾胃虚弱、食积饱满、腹胀胸闷、烦热口渴、小便不利等,亦可治泄泻。   历代本草对大麦的保健功效是充分肯定的。如《唐本草》记载:“大麦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rdquo...

  • 产后便秘 中医疗法大全

    产后便秘 中医疗法大全

      产后饮食如常,大便数日不解或大便时干燥疼痛者,称产后便秘。为产后常见症状,中医学称“产后大便不通”、“产后大便秘涩”。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产妇素体阴血不足,加之分娩失血,营血骤虚,津液亏损,肠道失于濡润,以致肠燥便难;或素体气虚,产时产后失血耗气,大肠无力推动糟粕,便结肠中,壅滞不下。   辨证论治   1.血虚津亏   [证候]产后大便干燥,或数日不解,或解时艰涩难下,但腹部无胀痛,饮食正常;面色萎黄,皮肤不润,头晕心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

  • 大黄坐浴 防治痔疮

    大黄坐浴 防治痔疮

    大黄坐浴有防治痔疮的妙用。 方法:取生大黄60克,加水2000毫升左右,煎煮20分钟后去渣,把煎好的药液倒人木盆内,冷却至40'E左右(以手放人不感到烫为宜),每次坐浴10-20分钟,水温降低时可再添加适量热水,使水保持有效的温度,每天1~2次。 在坐浴的同时,有意识地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软化局部组织,能治疗痔疮出血、疼痛。 林子竞...

  • 内伤便秘 大承气汤治疗

    内伤便秘 大承气汤治疗

      随着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内伤便秘的患者日渐增多。笔者常用大承气汤合他方治疗内伤便秘,收效较为理想。   曾治马某,男,82岁。2010年11月18日初诊。近2周大便不行,腹胀烦乱,不得少安。自服“麻仁润肠丸”及外用“开塞露”不效。诊见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弦。证属脾虚腑实,治以运脾通腑为法,方用平胃散合大承气汤加减。处方:生苍术12克,陈皮12克,厚朴9克,枳实9克,生大黄(后下)9克,芒硝(分冲)9克,生甘草3克。3剂,水煎服。药后便通腑畅,身体...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